濟源新聞綜合廣播《樂享健康》節目,今天邀請專家王幫路,和你聊聊「大學生如何更好的調整心態」......
受訪專家:王幫路
大學階段是一個向成熟過渡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很多同學的心理狀態不夠穩定,容易引發許多心理問題,我們今天就來歸納一下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1、環境變化引起的適應不良
由於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大學生往往容易出現矛盾和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同學表現出對現實的失落感。中學時由於對大學充滿了憧憬,同學們也常常將考大學作為惟一的或最終目標來激勵自己。但是在進入大學校園後,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原來所想像的那樣,進而懷念起過去中學時代的生活。一部分同學會發現自己在高手如雲的新集體裡長期無法適應,還有一部分同學由依賴父母轉變為獨立生活,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孤獨感,進而把自己封閉起來,整日獨來獨往,不與人溝通交流。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環境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鍊自己獨立生活工作的能力。
2、情感問題
大學期間戀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在中學時代缺乏情感教育,許多同學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有些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好感情問題,少數同學還會出現異常的心態和行為。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
戀愛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係。
3、人際關係困擾
大學時代的人際關係比中學時代複雜。許多同學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兒,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和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由於每個人為人處事方式和個性特徵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閉、羞怯、敏感和衝動,都使大學生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困難,進而產生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主動積極交往,要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技巧,克服知覺中的偏見。
4、網絡成癮問題
大學生中因網絡成癮而引發的心理障礙或社會適應障礙等案例正逐漸增多。網絡成癮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行為異常,心理錯位。在極端情況下,有些網絡成癮者分不清虛擬和現實世界的區別,使得人際關係和學習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大學生要避免陷入網絡成癮,要學會科學利用網際網路,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廣泛興趣愛好,養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增強抵禦網絡負面影響的能力。
5、情緒問題
大學生心身發育極為迅速,已基本趨於成熟,但由於閱歷較淺,社會經驗不足,對人生和社會問題的看法往往飄忽不定,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幹擾和影響,會因一點小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也容易因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調試能力較低,並由此導致心理和行為偏差。不過大多數同學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成功化解低落情緒,迅速呈現出積極的精神面貌,但是有些同學卻「在泥潭裡越陷越深」,深受其害。
學會控制情緒,凡事多加思考,冷靜分析,合理宣洩壞情緒,多花點時間思考自身問題,制定計劃糾正自身缺點,努力改變自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合理計劃日常事務,利用業餘時間增加社會閱歷。
6、學業壓力過大
經過激烈競爭後的準大學生們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蕩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由於大學學業與中學學業存在很大的不同,課程專業性強、難度大、要求高,學習壓力和競爭也相應增大,同學們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
大學生應該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徵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短暫的興奮過後,大學生就應當及時認真冷靜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如何調整自己?
END
來源:心身健康家園
■新媒體編輯:王鵬
■新媒體編審: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