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經心的活著 也是一道唯美的風景
在等腰三角形相關的題目中,特別需要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運用。這期我們就介紹幾種常見的題型。
1、關於角的討論
例1 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80°,則頂角的大小是 。
解析:分兩種情況討論,若∠A為底角,則頂角為20°;另一種情況∠A是頂角。
答案:20°或80°
拓展1:在例1中,當∠A=80°時,底角的大小是 。
答案:50°或80°
拓展2:在例1中,當∠A=80°時,∠B= °。
答案:50°或20°或80° (分三種情況討論: ∠A是頂角;∠A是底角,∠B是頂角;∠A、∠B都是底角。)
拓展3:在例1中,當∠A=100°時,∠B= °
答案:50°
拓展4:在例1中,當∠A=x°時,求∠B的大小。
答案:當0<x<90時,∠B為x°或(180-2x)°或(90-0.5x)°。
當90≤x<180時,其他兩個角的大小分別為(90-0.5x)°。
說明:在等腰三角形中,當已知角小於90°時,它可能是頂角或底角,需要分情況討論;當已知角是直角或鈍角時,它只能是頂角。
2、關於邊的討論
例2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6,BC=8,則△ABC的周長等於 。
答案:20或22
解析:若AB是腰,則周長=6+6+8=20;若BC是腰,則周長=6+8+8=22.
拓展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4,BC=8,則△ABC的周長等於 。
答案:20 (當三邊分別為4、4、8時,不符合三角形三邊關係,所以只有4、8、8一種情況)
拓展2:等腰三角形△ABC周長等於20,且一邊長為8,則其他兩個邊長分別是 。
答案:6,6或8,4
拓展3:等腰三角形△ABC周長等於20,且AB=8,則BC= 。
答案:8或4或6
拓展4:等腰三角形△ABC周長等於20,且AB=4,則BC= 。
答案:8
注意:此類題中,一要討論已知邊是腰或底邊,二要分析所得結果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係。
3、關於高的討論
例3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所成的夾角是30°,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等於 。
答案:60°或120 °
若頂角為銳角,如圖1,可得∠A=60°;若頂角為鈍角,如圖2,可得 ∠BAC=120°
拓展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所成的夾角是x°,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等於 °。
答案:(90-x)°或(90+x)°
拓展2:若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等於x°,則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所成的夾角是 °。
答案:(90-x)°或(x-90)°
說明:三角形的高的位置與三角形的形狀有關,對於等腰三角形,當頂角是銳角時,腰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內部;當頂角是鈍角時,腰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外部。如果已知條件中沒有給出頂角的大小,要注意分類討論。
4、關於中線的討論
例4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線分周長為12cm和18cm兩部分,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和腰的長。
解析:如圖4,在△ABC中,AB=AC,BD是AC邊上的中線。
已知條件中沒有指明哪一部分是12cm,哪一部分是18cm,所以需分兩種情況討論.
第一種情況: AD+AB=12 CD+BC=18
第二種情況:AD+AB=18 CD+BC=12
設AB=x, BC=y,由上可得以下兩個方程組
所以這個等腰三角形底邊和腰分別是14cm、8 cm或6 cm、12 cm.
拓展: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線分周長為9cm和18cm兩部分,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長。
解析:按照例4,同理可得,等腰三角形底邊和腰分別是15 cm、6 cm或3 cm、12 cm。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底邊是15 cm,腰長是6 cm的等腰三角形存在嗎?
正確答案:底邊是3cm,腰長是12cm
說明:這類題要特別注意所得結果要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係。
5、關於中垂線的討論
例5 在ΔABC中,AB=AC,AB的中垂線與AC所在直線相交所得的銳角為40°,則頂角∠A=_______。
解析:當ΔABC是銳角三角形時,如圖5,可求得∠A=50°。
當ΔABC是鈍角三角形時,如圖6,可求得∠BAC=130°。
所以∠A=_50°或130°。
拓展:在ΔABC中,AB=AC, AB的中垂線與AC所在直線相交所得的銳角為x°,則頂角∠A=_______。
答案:(90-x)°或(90+x)°
注意:在等腰三角形的此類題目中,頂角是鈍角的情況不要忽略。
6、關於等腰三角形存在性的討論
例6 如圖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A(0,3),B(4,0),連接AB,在x軸是否存在點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請求出點C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析:如圖8,我們作「兩圓一線」,即分別以A,B為圓心,以AB為半徑作圓,兩個圓與x軸有三個交點(B點除外),C1、C3和C4;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x軸於C2.
故符合條件的點有4個。
由勾股定理易得,AB=5,
由BC1=AB=5,得C1(9,0);
AB的垂直平分線x軸於點C2,則AC2=BC2,由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或三角函數知識都可得C2(0.875,0);
由BC3=AB=5,得C3(-1,0);
由AC4=AB=5,得C4(-4,0).
拓展:如圖9,已知線段AB的端點B在直線l上,AB與直線l的夾角是45°,請在直線l上另找一點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這樣的點C有( )個。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如圖10,作「兩圓一線」,易知有4個,選D。
歸納:在與等腰三角形相關的題中
1、若題中沒有明確給出頂角的大小或範圍,一般要分類討論頂角是鈍角或銳角兩種情況,有時還需考慮頂角是否是直角。
2、若已知條件不明確,一般要考慮已知邊是底邊或腰兩種情況。
3.一般用「兩圓一線」分析解決點的存在性問題。
這期就到這裡,朋友們,下期再見!
長按二維碼 歡迎關注王道初中數學
推薦文章
全等的「三垂直模型」
拋物線與直線的糾纏
拋物線與直線的糾纏2
特殊值法
一道三角形基礎題的「變」
反比例函數k的幾何意義拓展題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
六、七、八年級的同學看過來,行程問題升級版,你見過嗎?
「實數」一章的超難題,教你分分鐘搞定!
拋物線、直線、相似、最值, 全了!中考出不出?
猜押中考之二次函數的最值
猜押中考之對稱軸與函數值
拋物線上的a、b、c
相似經典題型之一線三等角k形圖
反比例函數之k的幾何意義
全等經典題型之倍長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