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南科大改革成功須過兩道關

2020-12-16 騰訊網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日前向報考南方科大的考生、家長發出一封信。他在信中說,為了實現南科大的目標和定位,也為了回歸大學應有的辦學自主權,嘗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南科大把「自主招收高二學生」,「自授各類學位和文憑」作為教改先行先試的內容。儘管這些改革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他堅信,大學能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才有真正的辦學自主權,才能推進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這是我國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

誠如朱清時校長所言,在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下,新創立的南科大要辦成一所高水平的大學,非得幾十年不可,因為學校升格、招收碩士、博士等,都得靠審批,只能按部就班慢慢來。此前,南科大僅獲得籌建批准,就用了三年多時間。

從朱清時校長的公開信中,我們見識了南科大徹底打破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勇氣和膽識。事實上,只有全面破除行政化思維,才能真正開啟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在筆者看來,當前有兩方面行政思維尤需打破。其一,依靠政府審批思維。按說,一所高等學校被批准建設,就當擁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所規定的自主權,不必在招生、學科設置、專業設置等方面一項項報批,實質上這正是國家教改規劃綱要確定的改革內容--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其二,國家承認學歷思維。我國是少有的學歷由國家統一頒發、承認的國家,也正是以此為理由,政府部門直接參與學校辦學、管理以及評價,而一些學校也不對自己頒發的學歷負責,從而造成嚴重的學歷社會問題,出現學歷國家承認但社會不承認的困境。從教育融入國際競爭看,我國遲早要打破學歷由國家承認的陳規,改為政府監管學校依法辦學,學校自主授予學位、文憑,這可確立學校的辦學主體地位,真正對受教育者負責。

南科大所打破的行政思維,正是以上兩方面。但鑑於目前的教育管理現狀,其面對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是政府部門的阻力,客觀上說,實現以上圖景,政府教育管理部門必須放權,這無疑動了其既得利益;其次,是公眾傳統觀念的阻力,以學歷來說,不少受教育者還認為只有國家承認的學歷才「過硬」,殊不知世界一流大學基本都是自主招生、自主授予學位。

朱清時校長給家長和考生發出公開信,就是為了使南科大的改革探索獲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這對推進改革很重要。但以筆者之見,政府部門以改革的思路,來允許、鼓勵、支持南科大的改革實踐,特別關鍵。如果有關方面仍以各種陳規來制約南科大的自主招生和自主辦學探索,則只會消解公眾對教改的信心,從而使當前轟轟烈烈的教改試點,演變為不敢動真格、不傷筋動骨的「走過場」。

其實,舉目全國範圍的高校,能有去行政化勇氣,且有較明晰改革思路的大學,除南科大之外,尚很難找到第二家。某種程度而言,南科大已經成為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一面旗幟。因此,南科大的改革能否成功,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成功關係重大。從這一意義上說,教育主管部門應大力支持南科大按照教改規劃綱要所作出的大膽改革嘗試,並主動為其掃清當前的制度障礙。

相關焦點

  • 朱清時卸任南科大黨委書記 專家:標誌改革失敗
    【詳細】熊丙奇:自主招生 自授學位 去行政化已經全部失敗隨後網易教育獨家專訪中國知名教育時評家,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先生,熊丙奇指出:不管在宣傳中李銘有多少教育管理的經歷,作為政府人員擔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這一重要職務,都標誌這南方科技大學去行政化的徹底失敗。
  • 被「招安」的南科大改革失敗了嗎
    與第一任校長朱清時在任時的「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思路不同,南科大第二任校長此前多次強調學校的「體制內」屬性。據悉,早在2012年,南科大已放棄了完全自主招生,將招生納入國家國家計劃內,學生也將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文憑。(9月22日《時代周報》)    就此而言,稱南科大已然被政府體制「招安」當不為過。那麼,南科大被招安是否就意味著它改革嘗試的失敗呢?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校長的遺憾  朱清時的兩大遺憾在於,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層,未能制定好學校的《章程》  朱清時的辦公室在南科大行政樓三樓最深處。室內,一扇屏風後面藏著一張矮矮的鐵架床,床上有成套的素色床單和被子,被子的一角掀開,像是朱在不久前剛有過一場簡單的午休。床尾,一個藍色的氧氣瓶站在那兒。
  • 人物 朱清時:南科大五年,艱難的改革
    兩年後的今天,朱清時卸任南科大校長。從2009年籌辦到2014年卸任的五年間,為南科大的各項改革努力的朱清時身心俱疲。其間,圍繞他的爭議一直未間斷。港科大三教授、耶魯大學副教授鍾偉民等人曾批評他急功近利、違背基本教育規律,但又有眾多的學生和家長是他堅定的支持者。一名家長對媒體說:「如果當時朱校長走,我們也就走了。屁股一拍,想都不用想。」
  • 南科大實驗班41名畢業生中15人已被世界名校錄取
    如果說南科大是中國高校改革的試驗田,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就是這塊試驗田培育出的第一批作物。沒有教育部授予的文憑,手握南科大自授學位的他們,畢業後去向如何?昨天,錢江晚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畢業生升學錄取名單」,截至時間到2015年2月7日。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中科大化學物理系教授楊金龍從1997年起就在朱清時的實驗室工作,曾長期擔任朱清時的助手,他感到,「到南科大做,我想(他)還是想挑戰一些事情……他就覺得在科大有的事情他做得不是特別,體制內嘛,他動不了的東西嘛,他就想挑戰一下。他如果都覺得自己100%都把握了,他可能就沒太大興趣了。」《人物》記者接觸的大部分中科大老師都認為,兩所「科大」有諸多相似之處。
  • 南科大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
    就在幾天前,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成為南科大新任黨委書記,朱清時不再兼任,有媒體稱朱清時的校長職務也將於今年9月卸去。專家表示,這可能標誌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失敗。談到南科大教育改革,朱清時說,改革一定會成功,但不一定在南科大。矢志改革的人多是理想主義者,而理想與現實的碰撞,時常是理想落敗,等待理想主義改革者的往往會是一個悲觀的結局。
  • 熊丙奇:期待中考改革帶來真正的素質教育
    熊丙奇:期待中考改革帶來真正的素質教育 2016-09-21 03  昨天,教育部發布會披露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具體細節。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次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一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錄取模式,以克服唯分數論。
  • 最具爭議校長朱清時:這五年沒有失敗,把南科大好好交給深圳
    然而,短短五年何以解開「百年樹人」謎題;短短五年要讓一所高校從無到有,並成為教改急先鋒,是否太過急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業與改革的艱辛如何一言蔽之,並輕言成敗?       9月1日,南科大即將結束「朱清時時代」。
  • 揭開南科大實驗學校基教改革神秘面紗
    這是發生在南方科技大學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南科大實驗學校」)課堂中的現實片段。   南科大實驗學校位於南山學苑大道,從外表看並不起眼,但就是這樣一所今年9月才剛剛開學的新學校,其所進行的教學改革等一系列創新,被外界稱之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 通不過審批的南科大到底卡在了哪裡
    顯然一年只招50人的南科大與該指標差距甚遠。」儲朝暉說。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改研究所主任王烽告訴《北京科技報》,我國目前的所有高校招生名額都由教育部門統一分配,即使是民辦高校的招生工作也要由國家控制。對於學校來說,名額就相當於收入,特別是對於民辦高校而言名額就是本錢,在現行的高考制度下,有了名額就不愁招不來學生。
  • 南科大寄託深圳斯坦福之夢
    有人注意到,教育部在批覆中有南科大要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辦學,遵循國家基本教育制度等等內容,就望文生義地認為,教育部對南科大在此前籌辦中的一些大膽改革持保留意見,這種理解基本屬於誤讀。第一,教育部在批准一所大學成立的文件中,當然有責任和義務要求該大學須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須遵循國家基本教育制度依法辦學。
  • 朱清時或卸任南科大校長 拒回應"教改失敗"說法
    南科大新任黨委書記李銘,幾天前從深圳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卸任。據悉,李銘曾有高校工作經歷。但有教育專家認為,原政府公職人員任黨委書記,可能標誌著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失敗。  昨晚,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上已回安徽老家的朱清時,他堅信南科大這樣的教育改革一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在南科大。在關於他的職務變動傳聞時,他卻以敏感時期為由避而不談。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南科大和校長朱清時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針對葛劍雄、朱永新等人日前對南科大的評價,昨日南都記者採訪朱清時,他說外界對南科大的改革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目前學校多項改革走在內地高校前列,也契合中央精神,但進一步深入「去行政化」,需要頂層設計,大學才能有所突破。
  • 南科大首次在廣西招生 錄取分數線或超一本70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在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了「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這是今後高考改革的方向,南科大是先行先試了。這一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以後會把它做得更好。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需大批有風骨的人
    因為在我們國家,教育改革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對教育改革都有意見,但是真正實踐的人又很少。南科大從一開始就想探索高校改革的問題,因此我們有了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我們還要回答錢學森的問題——「我們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些都是社會很關注的問題,想要看看南科大究竟能做成什麼樣。  齊魯晚報:被遴選為南科大校長,你不可避免地從一開始也被貼上了標籤,您覺得您做成了什麼樣?
  • 熊丙奇:中國學生缺少對於未來的理性規劃
    熊丙奇: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網易教育:作為全國知名的教育評價家,您覺得2013年對您來說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麼?熊丙奇:2013年整個印象深刻的就是搞好改革,因為從下半年一直到年底,大家都在討論中國的教育改革的問題,因為早在8月份的時候,有一些地方就傳出要對英語進行改革,包括江蘇、山東,北京也傳出高考英語降低分值,一年多次考的改革措施。
  • 南科大旨在培養創新人才 採用全英文教材授課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在致辭中表示,南科大從開始籌建那一天起就備受世人矚目,因為它誕生在深圳這座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銳意創新、心懷高遠,立志打破常規,迅速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立志探索新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朱清時表示,南科大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探索如何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改革創新是南科大的立校之魂。
  • 南科大去行政化失敗 不方便說的「南科」一夢
    不再兼任黨委書記的朱清時,校長一職也將在今年9月份到期,朱清時的卸任是否意味著「南科大改革失敗」?  對南科大教改失敗的說法,昨天北京青年報的一篇報導說,朱清時拒絕回應。而在記者對話朱清時的過程中,面對一個又一個問題,朱清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方便說」。  「 您卸任南科大黨委書記,有聲音認為這可能標誌著南科大教育改革失敗,您怎麼看?」
  • 南科大內憂 | 南方周末
    編者按:6月初,45名學生缺席高考引發熱議,南科大的改革再受關注。但另一場一直存在於南科大內部的激烈爭論,卻被忽視——作為中國高考改革的探路者,改革的現實路徑,到底應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