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
不足
母乳是寶寶天然的口糧,其中的營養是任何乳製品都無法相比的,因此,大部分寶媽都會義無反顧的選擇母乳餵養。
然而,有些新手媽媽卻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存在奶水不足的情況。
對於奶水不足的媽媽,該怎麼做才有利於泌乳,從而順利實現母乳餵養了?小編特意總結了一些,可以幫寶媽泌乳的方法,或許能讓寶媽更好的實現母乳餵養。
1、堅持早接觸早吸吮!
為實現母乳餵養,寶媽在分娩後要儘早做到與寶寶早接觸。
早接觸早吸吮一方面能訓練寶寶的吸吮能力,另一方面能促進泌乳素的分泌,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寶寶吸吮次數越多,對媽媽的乳頭乳暈刺激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
2.掌握正確的哺乳方式
寶媽的哺乳方式不正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吃奶的姿勢,造成寶寶吃不飽。
寶媽哺乳的過程中,一定要寶寶正確的含乳,這樣既可以確保寶寶吃到乳房中的奶水,促進更多的乳汁分泌,同時也可以避免錯誤的餵奶方式造成寶媽不必要的乳頭疼痛、乳房腫脹、乳頭皸裂等情況。
正確的含接姿勢
寶寶的頭與身體呈一直線貼近媽媽,鼻子對著乳頭,下顎緊貼媽媽的乳房。必要時,寶媽可以用手託住乳房,將大拇指放在乳暈上方,其餘手指和手掌放在乳暈下方,待寶寶張大嘴巴時,將整個乳暈都放進寶寶嘴巴。
3.若無必要儘可能先不急著給寶寶添加配方奶
沒有使用正確的餵養方式,是造成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
有時候寶寶會頻繁的想吃奶,會讓人覺得是寶媽奶水不足,讓寶寶無法吃飽,於是過早的給寶寶添加了配方奶。
殊不知,寶寶吃了奶粉後,吃的母乳就變少了,相應的母乳分泌也會減少,這樣更造成奶水不足的現象。反而,寶寶吸吮越頻繁,越有利於乳汁的分泌。
因此,寶媽若寶寶母乳餵養的情況下,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就請大膽的堅信自己的奶水能滿足寶寶此刻的生長需求,無需給寶寶添加配方奶。
4.注意補充營養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於寶媽的體內,如果寶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的寶媽一定要注意自身營養的攝入,也要注意多休息,這樣才能為正常的泌乳提供好的條件。
5.保持良好的心情
分娩後的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抑制母乳分泌。因此,寶媽要實現母乳餵養,儘可能保持一份好的心情,這樣是有利於母乳分泌的。
6.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
母乳90%都是水,因此,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準媽媽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適當的喝一些牛奶、雞湯、魚湯等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7.勤哺乳且儘可能排空乳房
寶媽哺乳時應勤哺乳,堅持兩側乳房交替餵奶,每次哺乳儘可能排空乳房,這樣既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又能避免乳汁淤積,引發不必要乳腺炎症。
溫馨提示
寶媽若存在母乳不足的情況,選擇按摩催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乳房。
畢竟乳房是既嬌氣又比較敏感的器官,寶媽千萬不要盲目並大力的按摩乳房。這樣做可能不僅沒能疏通乳腺,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乳汁淤積引發乳腺炎。
因此,建議寶媽在選擇按摩催乳方式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進行按摩催乳。
另外,為了更好的實現母乳餵養,刺激乳汁分泌,寶媽應勤哺乳,讓寶寶多吸吮乳頭,不僅有助於乳汁的分泌,也有利於增進母子間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