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利(香港)控股:集團對Pier 1貿易應收帳款總額約為127.6萬美元

2020-12-22 同花順財經

興利(香港)控股(00396)公告,公司已接到Pier 1 Imports, Inc. (「Pier 1」)的通知,為了推動Pier 1的出售,該公司已與其主要的定期貸款機構籤訂了計劃支援協定,以便建立有序的出售過程,並為了執行計劃支援協定,Pier 1及其子公司已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東區破產法院自願展開第11章程程序(「第11章程序」)。Pier 1是一家家居用品零售商。彼是集團軟體家具產品的主要客戶之一,分別佔集團截至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年度合併收入的26.3%和21.0%。

於公告日期,集團對Pier 1貿易應收帳款總額約為127.6萬美元(「貿易應收款」)。預計集團須為該貿易應收款作出全數撥備,其中約94.5萬美元屬於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而餘額約33.1萬美元則屬於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來源: 智通財經

相關焦點

  • 閩興醫藥爆雷 醫藥流通行業裡風頭正起的應收融資將面臨考驗
    其中,聯盟17號成立規模5984萬元,2017年12月8日正式成立,2019年4月24日到期;中京1號成立規模約1.82億元,2018年2月5日正式成立,2019年5月7日到期。   上述兩款產品均牽涉到閩興醫藥,皆用於閩興醫藥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融資。
  • 新亞電子上交所上市:市值33億 應收帳款佔比超40%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1月6日報導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5277.SH,簡稱:「新亞電子」)今日在上交所上市,新亞電子發行3336.00萬股,發行價為16.95元,募資總額5.65億元。
  • 光弘科技:應收帳款居高不下供應商真實性存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2013-2016年上半年應收帳款不斷增加,分別為1.36億元、1.55億元、2.31億元、2.5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為22.94%、19.95%、30.64%和29.24%。同時存貨的堆積也在遞增,分別為1315.42萬元、1511.74萬元、1606.95萬元、1629.28萬元。雖然公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主要系銷售收入增長所致。
  • 福蓉科技上市後首份年報:應收帳款大增逾七成
    數據顯示,2017年福蓉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0.66億元,而2018年的數據少了約1億元。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營業收入放大了,應收帳款也出現了相應增長。2019年末,福蓉科技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2.78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26.46%,而上期期末時這一數據為1.6億元,同比增長的幅度高達73.33%。
  • 全資控股不成折價出 中利集團急賣中利電子變現
    本次轉讓,中利電子的帳面值為7億元,上升52%,而估值卻下降至22億元,比去年同期折價近10%。不過,本次轉讓讓中利集團直接入帳6.31億元現金,並能增加當期利潤,據初步估算約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利集團曾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中利電子少數股東權益,致力於全資控股該子公司。
  • 子公司約6000萬元借款逾期 實達集團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截至公告日,實達集團對控股子公司的擔保總額為8.75億元,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 33.52%;逾期擔保金額共計5999.48萬元。實達集團稱,上述對外擔保逾期事項,可能會導致債權方,向上述提供擔保的公司提起訴訟,並要求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風險。
  • 承興國際控股:廣東承興控股並非本集團的成員公司
    摘要 【承興國際控股:廣東承興控股並非本集團的成員公司】承興國際控股澄清公告稱,廣東承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並非本集團的成員公司,本集團保留就任何已作出的有關本集團具誤導性及或不實報導而對任何媒體採取任何法律行動的權利。
  • 天利控股集團(00117)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公告 天利控股集團(00117)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2017年3月3日 21:49:58
  • 浙江新能IPO過會:業績增速呈「過山車」之勢 應收帳款逐年升高
    浙江新能的控股股東為浙能集團,直接持有發行人144,000萬股股份,佔發行人股本總額的76.92%。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浙江省國資委,其直接持有浙能集團100%股份。浙江新能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6,800萬股且佔發行後公司股份總數不低於10%,保薦機構為財通證券,發行人會計師為致同,律師為中倫。
  • 中利集團子公司遭陽光電源申請凍結存款
    新京報記者此前曾報導,中利集團實際控制人王柏興旗下的江蘇中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出現股權凍結信息。從公開資料來看,騰暉光伏仍在進行業務拓展,而其背後的中利集團則大幅加強了其對應收帳款的催收力度,公司近幾個月收回扶貧電站應收帳款17.52億元,2019年累計回款28.39億元。
  • 福蓉科技上市後首份年報:應收帳款大增逾七成,幅度遠超營收
    數據顯示,2017年福蓉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0.66億元,而2018年的數據少了約1億元。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營業收入放大了,應收帳款也出現了相應增長。2019年末,福蓉科技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2.78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26.46%,而上期期末時這一數據為1.6億元,同比增長的幅度高達73.33%。
  • 研發毛利率不敵同行 利和興業績增速放緩
    11月12日,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和興」)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記者了解到,利和興為小米旗下的產業投資基金小米基金的入股企業。截至目前,小米基金共持有利和興450萬股股份(本次發行前佔比3.85%)。若利和興上市,小米基金所持股份將增值約3800萬元。
  • 斐樂優衣庫代工廠IPO:盛泰服裝存貨應收帳款佔比高 關聯交易惹關注...
    盛泰服裝的控股股東為寧波盛泰,本次發行前持有該公司16851.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3.70%。其實際控制人為徐磊,後者通過寧波盛泰、香港盛泰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擬上市公司48.15%的股權。此次IPO,盛泰服裝擬募集資金7.12億元,其中5.12億元投向面料技術改造、生產線技術改造、盛泰集團智能製造系統建設和河南織造及成衣生產中心建設項目,另外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招股書注意到,盛泰服裝在盈利能力和客戶拓展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但是高額的應收帳款或讓該公司不惜通過「轉貸」獲取資金。
  • 天利控股集團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天利控股集團(00117)公布,於2017年3月3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Tianli Capital擬向普華收購天利
  • 三聚環保應收帳款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問題出在兩方面不合理假定的疊加效應:其一,沒有對公司業務及應收帳款構成進行剖析,就簡單假定76.1億元應收帳款通通一分錢都收不回來,這跟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其二,在帳齡推移上也過於簡單粗暴,從2020年中報至年報得時間跨度只有6個月,而在測算時卻被加了1年,這多出的半年直接導致應收計提比例被大幅放大了。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過於誇大了壞帳計提金額。
  • 盤活存量 加速周轉 上海電力與國家電投應收帳款證券化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劉會玲見習記者許偉12月8日晚,上海電力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參與由控股股東國家電投集團發起設立的資產支持票據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轉讓公司及所屬子公司標杆電費及新能源補貼應收帳款。具體來看,本次交易中,上海電力及所屬子公司擬與國家電投集團籤署協議,通過國家電投集團向第三方轉讓應收帳款;同時國家電投集團與其控股子公司百瑞信託將籤訂《信託合同》,國家電投集團以應收帳款作為信託財產委託給百瑞信託,設立資產支持票據信託。
  • 濮耐股份應收帳款數十億 野蠻生長的帳齡如何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應收帳款同樣亦是一把雙刃劍,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擴大銷路的同時,若回款不及時甚至形成壞帳不但不能增加收入更極易為企業未來經營造安全埋下「定時炸彈」。  濮陽濮耐高溫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濮耐股份 002225.SZ」)作為國內的重要的耐火材料上市公司,具有整體承包冶金行業整線全部耐材的能力,是目前國內耐火材料行業綜合實力最強、產品品種最齊全、最具活力的企業。
  • 監管核查融資平臺應收帳款對ABS和企業融資有何影響?
    據經濟觀察網報導,某地監管局開始核查地方融資平臺應收帳款問題,主要針對的是平臺之間的應收帳款交易真假[1]。我們對平臺應收帳款類型及融資方式進行梳理,以供投資人參考。1.1)應收帳款質押融資應收帳款質押是指債務人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將應收帳款出質給債權人進行融資,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有權就該應收帳款及其收益優先受償。授信品種包括流動資金貸款、開立銀行承兌匯票、貿易融資等。根據應收帳款的信用資質,質押率一般是應收帳款的50%-90%。
  • 應收帳款與上市公司的隱含風險
    海通證券研究所 陳久紅  ◎ 應收帳款的壞帳計提比例通常隨著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國外一般對三年期以上的應收帳款計提100%的壞帳準備,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平均計提比例是68.35%,對計提比例也沒有制度上的強制性。這就造成了部分上市公司通過不確定的計提比例,以應收帳款的增減來調節利潤,多數表現為虛增利潤。
  • 華揚聯眾負債33億應收帳款29億 經營現金流兩年為負
    ,應收帳款規模較大且增速較快。報告期內,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2.68、3.22、2.74、5.17、3.02、2.53。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和2016年,應收帳款餘額增幅超過營業收入增幅。2015年應收帳款餘額增幅為97.75%,營業收入增幅為71.38%;2016年應收帳款餘額增幅為30.56%,營業收入增幅為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