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王秀槐教授——BOPPPS有效教學設計實作、LS學習風格教學設計、4F引導法在教學上的應用教學工作坊」
2018年5月25日(報到)-27日(青島)
工作坊內容介紹:
工作坊一:有效教學的錦囊秘笈——BOPPPS教學設計與實作
適合對象:所有教師(特別對中青年和新入職教師有很大幫助)
培訓目標:介紹有效教學結構,並進行微格教學設計與演練
內容簡介:是否常常覺得學生上課時不專心或者課到一半打起瞌睡,但到了下課時又生龍活虎?為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以提升教師教學成效,本課程將以「有效教學」為目的,介紹「BOPPPS」課程設計方法,此套方法的流程從主題設計開始各元素環環相扣,融合參與式教學並設計符合學生注意力曲線,不論是微課(10-15分鐘)、一節課(45分鐘),均可以此法為基礎做應用。工作坊中將針對「BOPPPS」設計元素進行詳盡說明,提供實際可行策略,並透過實作與演練開啟與會者教學設計上的新視野,能設計目標清楚明確、使學生參與投入與有效總結的課,以成為具有卓越教學效能的好老師。
工作坊二:一樣學習多樣情——LS學習風格教學設計
適合對象:所有教師(特別對中青年和新入職教師有很大幫助)
培訓目標:以感受體驗式和實操式的方式參與多元智能教學設計的整個過程;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合理地納入多元智能教學策略,因材施教。
內容簡介:是否常覺得教學方法難以兼顧所有學生?或者面對某些學生總是感到難以引導?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喜好與學習傾向,自然也適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本工作坊將介紹不同的學習智能取向,也將引導學員進行自我評測,分享教學與學習經驗,並進行教學設計,以充分掌握「一樣學習多樣情」,達到「因材施教」之效。
工作坊三:創造有溫度的教室——4F引導法在教學上的應用
適合對象:所有教師(中青年教師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
培訓目標: 參加學員將掌握4F引導法的原理,辨別不同層次的問題,將4F融入教學設計以及課堂討論中,有效的創造活潑又有溫度的教室。
內容簡介:您是否遇到過在課堂上發問時臺下一片靜默,亦或您在賣力教學時,學生在下面滑手機,這多半是因為學生覺得課程所教與自己沒有關係,缺乏連接,不想參與。為了提升教師提問引導質量,本工作坊將引進盛行於國際專業引導界與經驗教育領域的4F引導法,協助教師引導學生連接經驗,激發學習動力。4F引導法是一種多層次的引導策略,包括:Fact(事實)、Feel(感覺)、Find(發現)、Future(應用)、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詮釋與應用。
培訓專家介紹
王秀槐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現任職於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專長為教師培訓、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曾獲「師資培育典範獎」,共同教育中心「教學優良獎」、學術研究績效獎、績優教學研究人員等獎項。曾擔任哈佛教育研究學刊編輯,國際重要教育期刊編輯與審查委員,並在國際期刊發表多篇師資培育與課程教學相關論文。近年來受邀在多所高校開展工作坊與研修班,透過親和互動的教學風格,協助教師從實做演練中快速掌握創新教學技巧,成效卓著。曾榮獲臺灣大學「教學優良教師獎」、臺灣大學「研究卓越績效獎」、臺灣教育部「師資培育典範獎」、臺灣科技委員會「甲種研究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