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一省級新區呼之欲出,綿陽能否藉此衝擊「成渝第三城」?

2020-12-24 第一財經

繼宜賓三江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南充臨江新區之後,綿陽科技城新區有望獲得批覆,成為四川省批准設立的第四個省級新區。

11月2日,綿陽市發改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要求客觀分析綿陽市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內外環境和重大機遇,其中就包括「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科技城新區,為綿陽建設Ⅰ型大城市提供重大歷史機遇。」預示著科技城新區呼之欲出。

「標兵漸遠、追兵漸近」

綿陽以國防軍工著稱。通過三線建設,綿陽聚集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一大批國防科研院所,以及長虹、九洲等軍轉民企業,擁有國務院批准的唯一的「科技城」。

綿陽經濟實力曾經長期保持在西部城市的前列。2000年,綿陽的GDP總量位居西部城市五強,排在重慶、成都、西安和昆明之後。不過,最近20年,雖然綿陽取得長足進展,但是卻面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局面。

作為四川省內經濟總量第二大城市,綿陽與省會的差距不斷擴大。2000年,成都GDP為1313億元,綿陽GDP為318億元。2007年,綿陽滑出西部城市十強。2019年,成都GDP為17012億元,綿陽GDP為2856億元。

不僅與成都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和省內地市的差距日漸縮小。尤其是最近兩年,綿陽遭遇宜賓的挑戰。2018年,宜賓經濟增速為9.2%,全省排名第二。2019年,宜賓經濟增速達到8.8%,全省排名第一。2019年宜賓GDP為2601.89億元,超過德陽位居全省第三直逼綿陽。

四川省內一位區域經濟學者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幾年宜賓發展速度很快,有超過綿陽的勢頭。宜賓新引進了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而綿陽缺少大項目落地,除了京東方項目之外,沒有什麼大項目。

今年2月,四川省批覆設立了第一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宜賓三江新區就被定位為發展建設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範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4月20日,綿陽市與四川省發改委在成都舉行工作座談會。綿陽市懇請四川省發改委對包括以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為載體申報建設省級新區(科技城新區)等項目提供支持,這一請求得到了四川省發改委積極回應。

今年是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20周年,9月19日,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指出,要準確把握綿陽科技城在新形勢下的使命和目標定位,努力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創新高地,探索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特區的路徑。

多重機遇也推動了綿陽科技城新區的進展。據《綿陽日報》,9月29日,綿陽市委常委會議審議了《綿陽科技城新區總體方案》等文件。據第一財經了解,綿陽科技城新區已經經過專家評審,正在等待四川省政府的審議。

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網站發布,四川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委託行使天府新區、中國(綿陽)科技城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權的通知》,決定委託成都、綿陽、眉山市政府行使省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權。

成渝第三城?

綿陽科技城新區如果在今年內獲批,那麼,四川省一年內就將新批四個省級新區。這也是四川破解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快區域中心城市發展步伐,培育創建若干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進一步優化全省空間布局和經濟地理的重要舉措。

今年5月,四川出臺了《關於規劃建設省級新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重點在成都市及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內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中心城市,依託現有開發區、產業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發展平臺,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

《意見》對省級新區的發展目標給予明確,即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發展質量要高於所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時,規劃編制要對標雄安新區、天府新區等國家級新區,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丁任重向第一財經表示,四川省設立省級新區的主要基於兩點考慮: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下,如何培育省內經濟副中心城市?四川省支持7個城市爭創經濟副中心,那麼怎麼給它們一個抓手?省級新區就是一個抓手。二是省級新區如果發展得比較好,還可以爭取國家級新區。

城市新區建設往往會再造一個城市規模,這會加快城市建設和帶動地方發展,成為區域增長的新引擎。現在地方抓住國家戰略的契機,希望開闢新的發展空間,通過設立省級新區建設拉動城市建設,提振經濟,這既是落實國家戰略,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舉措。

基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浙江省2019年就連續批覆了四大省級新區——杭州錢塘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寧波前灣新區和紹興濱海新區;廣東省2019年也審議通過了《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5年)》,東莞濱海灣新區成為廣東首個省級新區。

按照《意見》,預計綿陽科技城新區可能將是四川這輪省級新區審批中的最後一個。《意見》提出的四個分布區域「成都市及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中已經批覆三個,綿陽將作為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布局點位。

其實,綿陽一直在謀求「成渝地區第三城」的地位。今年5月,綿陽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要求確保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確保進一步擴大在區域中心城市中的領先優勢。要按照建設I型大城市的標準,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科技城新區的獲批將助推其成長為一極。

不僅如此,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省級新區不能等同於一個產業園區,也一定要有像國家級新區一樣的功能定位,承擔本省發展改革重要任務的重要平臺。

綿陽科技城新區的定位在9月23日的綿陽市委常委會上可見一斑。此次會議要求將建設區域科技創新特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創新高地、國防科研生產的重要基地、軍民融合發展的試驗區作為主攻方向和行動路徑。

相關焦點

  • 重慶成都之外,成渝第三城呼之欲出?
    尤其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誰能夠勝出,關係到未來在國家戰略中的站位,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一座城市的城運。其中,綿陽無疑是呼聲最高的城市之一。作為目前成渝雙圈中的第三大經濟體,綿陽的確是成渝「第三城」的有力競爭者。值得關注的是,綿陽最近收穫了多個好消息。
  • 誰是成渝 「 第三城 」?
    這其中又細分為 「 一軸(成渝發展主軸) 」 、 「 兩帶(成綿德樂城市帶、沿江城市帶) 」 、 「 三足(川南城鎮密集群、南遂廣城鎮密集區群、達萬城鎮密集群) 」 的發展格局。今年8月,『成都向上』發表《成渝雙城經濟圈,驚現第三個省級新區!》
  • GDP大調整之後,成渝雙城經濟圈第三城呼之欲出
    (詳情可見 多城GDP修訂,二十強城市迎來最激烈變局)而省級GDP的修訂,也重構了全國各省GDP的排位格局。典型如第三大經濟強省山東,2018年GDP被調減了9820億,與江蘇的差距被拉大到近3萬億。四川2018年的GDP被調增近2300億,這一調整反饋到省內,對「一幹多支」的局面也產生了明顯影響。成都之外,誰最有資格擔當四川經濟副中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代,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成渝第三城?在此番調整後,答案正變得越來越清晰。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主要是2018年四川提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發展戰略,此項省域戰略意圖破解成都一城獨大的局面,讓地級市擁有更廣的發展空間給予更多的資源平衡省內發展,四川還在一幹多支的政策再次提出建設「經濟副中心」。
  • 從省級新區看發展公約數 四個新區先後獲批意味著什麼
    綿陽科技城新區是四川年內批准同意設立的第四個新區。在宏觀形勢嚴峻複雜的2020年,四個省級新區先後獲批設立,意味著什麼?  時間與節奏  2月18日,宜賓三江新區獲批設立。4月28日,成都東部新區獲批成立;7月24日,南充臨江新區獲批成立。
  • 快來看,綿陽科技城新區怎樣建
    「綿陽也有省級新區了!」這一重磅消息傳來,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建設綿陽科技城新區,綿陽承擔著怎樣的使命?如何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12月24日,記者採訪了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詳細解答。
  • 專題輔導|解讀如何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省級南充臨江新區建設
    7月28日晚,高坪區召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三次集體學習研討(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專題解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省級南充臨江新區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會議強調,要大力營造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市委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搶抓發展機遇,加快推進南充臨江新區、高坪「三個新高地」建設,為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次極核貢獻更大的高坪力量。區委副書記唐碩、王熊驊出席會議。受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多平委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波主持會議。
  • 我國經濟增長的「第4極」將來臨,成渝經濟圈「第三城」初具雛形
    四川省成都一直是一匹狼,幾乎沒有城市的威脅,成都在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今年是全國第7位,四川省一共有21個市州,去年各城市的GDP相繼發表,人們在談論重慶經濟圈的誰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城,這個答案越來越明確了,成渝雙城市經濟圈已被國家提名,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僅次於京津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
  • 成渝經濟圈「第三城」初具雛形,川東北和川南2個市成最大贏家
    一直以來,在四川成都都是一枝獨秀般的存在,基本沒有城市對它構成任何威脅,而成都在全國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今年已經排名全國第七,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四川一共有21個市州,去年各城市的GDP已經相繼發布,其中可以說幾家歡樂幾家愁,很多時候,人們都在談論成渝經濟圈誰才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城
  • 發展中的南充,能否真正成為成渝第二城
    南充是四川經濟實力第五大城市,位於四川東北部,是成渝的戰略支撐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是四川的人口大市。 南充是川東北區域的中心城市,也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 成渝第二城能真正成為成渝地區第三大城市嗎
    南充,又叫果城,千年綢都,春蠶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新年的發源地,三國文化重要發祥地。朱德故裡、張瀾故裡、羅瑞卿故裡、司馬相如故裡、謝覺哉夫人王定國故裡。諸多耳熟能詳的名人從這裡走出。目前,南充正在積極打造成渝第二城,爭創四川省副中心城市。那麼,南充是否能完成這一目標呢?我們先來看看南充的地理位置,南充位於川東北地區,嘉陵江中遊,享有川北心臟的美名。南充作為四川的重要交通樞紐,鐵路四通八達,更是有高坪機場。
  • 成渝第二城,這兩個城市火力全開,結果你想不到……
    國家於2011年批准規劃成立「成渝經濟區」,成渝經濟區覆蓋總面積達20.6萬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約1億,主要是在四川、重慶地區。那麼除了成渝兩座超級城市外,誰才是真正的成渝第二城?其發展潛力可想而知,因此,「南充新未來,成渝第二城」的確有一定可信度。
  • 劉超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5月9日,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作為省人大代表,綿陽市委書記劉超帶來了怎樣的「綿陽2019年答卷」?  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一張張響亮的名片,展示著這座城市的特色,也體現著這座城市在四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的分量。
  • 四川「人口第二多」的地級市,地理位置優越,有望成為成渝第二城
    四川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幅員遼闊,省內城市大部分都是人口大市。眾所周知,省會成都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城市,那麼大家知道四川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是哪個嗎?這座城市比較低調,近幾年來發展突飛猛進,又因為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被很多人預估可能成為成渝第二城。
  • 四川最有發展潛力的地級市:總人口760萬,正在創建成渝第二城
    特別是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更是為這兩個西部雙子座賦予了更大的使命。但與此同時,成渝經濟圈也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人們俗稱的「中部塌陷」。目前,成渝兩城的GDP早已破萬億,但餘下的地級市,還沒有一個GDP總量超過3000億的城市。其中最強的綿陽,GDP也剛剛突破了2800億元。
  • 綿陽這所高校準備這麼幹!助力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
    中共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著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為主要承載區,以「一城多園」模式與重慶共建中國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
  • 四川綿陽最厲害的大學是哪一所?在全國的排位和影響力怎麼樣?
    說起四川綿陽最厲害的大學,當然是西南科技大學。昨天一位朋友問我西南科技大學怎麼樣?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好回答,大學好不好,除了大學本身外,真的與學生自己的努力態度很有關係。認識西南科技大學之前,先來認識一下綿陽這座城市。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是國家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基地,這也是綿陽市最響亮的招牌。綿陽是成渝經濟圈七大區域中心之一,是四川省經濟實力第二城。綿陽的高中是很厲害的,綿陽中學,綿陽南山中學四川省甚至全國都有名氣。
  • 四川東北部最大的城市:總人口760萬,如今正在衝刺成渝第二城
    成渝城市群是我國西部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特別隨著今年初,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了國家戰略,更是為這兩個西部明星城市賦予了更大的使命。但和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相比,成渝經濟圈目前還存在著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除成都和重慶外,餘下城市的實力都還普遍不夠強大,完全無法與之同日而語。
  • 南充:開啟「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副中心、打造雙城次極核」
    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作講話,強調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系列重要論述,深入學習領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和省委讀書班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省委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省級新區建設的決策部署,抓好百年大計、辦好南充大事、幹好發展大業,奮力開啟「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副中心、打造雙城次極核」的嶄新篇章
  • 註冊資本300億元,全國最大的省級城商行四川銀行今日掛牌開業
    11月7日,四川銀行在成都天府新區掛牌開業。據了解,四川銀行是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為基礎,引入28家投資者,採取新設合併方式設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註冊資本金30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省級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