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宜賓三江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南充臨江新區之後,綿陽科技城新區有望獲得批覆,成為四川省批准設立的第四個省級新區。
11月2日,綿陽市發改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要求客觀分析綿陽市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內外環境和重大機遇,其中就包括「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科技城新區,為綿陽建設Ⅰ型大城市提供重大歷史機遇。」預示著科技城新區呼之欲出。
「標兵漸遠、追兵漸近」
綿陽以國防軍工著稱。通過三線建設,綿陽聚集了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等一大批國防科研院所,以及長虹、九洲等軍轉民企業,擁有國務院批准的唯一的「科技城」。
綿陽經濟實力曾經長期保持在西部城市的前列。2000年,綿陽的GDP總量位居西部城市五強,排在重慶、成都、西安和昆明之後。不過,最近20年,雖然綿陽取得長足進展,但是卻面臨「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局面。
作為四川省內經濟總量第二大城市,綿陽與省會的差距不斷擴大。2000年,成都GDP為1313億元,綿陽GDP為318億元。2007年,綿陽滑出西部城市十強。2019年,成都GDP為17012億元,綿陽GDP為2856億元。
不僅與成都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和省內地市的差距日漸縮小。尤其是最近兩年,綿陽遭遇宜賓的挑戰。2018年,宜賓經濟增速為9.2%,全省排名第二。2019年,宜賓經濟增速達到8.8%,全省排名第一。2019年宜賓GDP為2601.89億元,超過德陽位居全省第三直逼綿陽。
四川省內一位區域經濟學者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幾年宜賓發展速度很快,有超過綿陽的勢頭。宜賓新引進了手機、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而綿陽缺少大項目落地,除了京東方項目之外,沒有什麼大項目。
今年2月,四川省批覆設立了第一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宜賓三江新區就被定位為發展建設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範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4月20日,綿陽市與四川省發改委在成都舉行工作座談會。綿陽市懇請四川省發改委對包括以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為載體申報建設省級新區(科技城新區)等項目提供支持,這一請求得到了四川省發改委積極回應。
今年是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20周年,9月19日,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指出,要準確把握綿陽科技城在新形勢下的使命和目標定位,努力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創新高地,探索打造區域科技創新特區的路徑。
多重機遇也推動了綿陽科技城新區的進展。據《綿陽日報》,9月29日,綿陽市委常委會議審議了《綿陽科技城新區總體方案》等文件。據第一財經了解,綿陽科技城新區已經經過專家評審,正在等待四川省政府的審議。
11月17日,四川省政府網站發布,四川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委託行使天府新區、中國(綿陽)科技城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權的通知》,決定委託成都、綿陽、眉山市政府行使省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權。
成渝第三城?
綿陽科技城新區如果在今年內獲批,那麼,四川省一年內就將新批四個省級新區。這也是四川破解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快區域中心城市發展步伐,培育創建若干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進一步優化全省空間布局和經濟地理的重要舉措。
今年5月,四川出臺了《關於規劃建設省級新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重點在成都市及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內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中心城市,依託現有開發區、產業園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發展平臺,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
《意見》對省級新區的發展目標給予明確,即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發展質量要高於所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時,規劃編制要對標雄安新區、天府新區等國家級新區,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丁任重向第一財經表示,四川省設立省級新區的主要基於兩點考慮: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下,如何培育省內經濟副中心城市?四川省支持7個城市爭創經濟副中心,那麼怎麼給它們一個抓手?省級新區就是一個抓手。二是省級新區如果發展得比較好,還可以爭取國家級新區。
城市新區建設往往會再造一個城市規模,這會加快城市建設和帶動地方發展,成為區域增長的新引擎。現在地方抓住國家戰略的契機,希望開闢新的發展空間,通過設立省級新區建設拉動城市建設,提振經濟,這既是落實國家戰略,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舉措。
基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浙江省2019年就連續批覆了四大省級新區——杭州錢塘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寧波前灣新區和紹興濱海新區;廣東省2019年也審議通過了《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5年)》,東莞濱海灣新區成為廣東首個省級新區。
按照《意見》,預計綿陽科技城新區可能將是四川這輪省級新區審批中的最後一個。《意見》提出的四個分布區域「成都市及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中已經批覆三個,綿陽將作為成都平原經濟區的布局點位。
其實,綿陽一直在謀求「成渝地區第三城」的地位。今年5月,綿陽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要求確保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確保進一步擴大在區域中心城市中的領先優勢。要按照建設I型大城市的標準,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科技城新區的獲批將助推其成長為一極。
不僅如此,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省級新區不能等同於一個產業園區,也一定要有像國家級新區一樣的功能定位,承擔本省發展改革重要任務的重要平臺。
綿陽科技城新區的定位在9月23日的綿陽市委常委會上可見一斑。此次會議要求將建設區域科技創新特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創新高地、國防科研生產的重要基地、軍民融合發展的試驗區作為主攻方向和行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