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喜歡喝溫酒?別燙過頭了,這樣溫酒才好喝!

2020-12-20 御奢說酒

前面小編和一些小夥伴討論了「白酒是否應該加熱來喝」,一部分說:需要加熱,因為經常喝涼酒會導致手顫,之後喝了溫酒就好了;還有一部分說:加熱的白酒喝起來沒有什麼味道,不夠盡興。最後得到的結論:白酒加熱去除有害物質大可不必。而且「手顫」主要是乙醇可以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讓人們對行動的控制力減弱,因此容易手抖,經常過量喝酒,一般是喝的越多,第二天手顫的越厲害。

如果你想體驗一下古人喝熱酒或者 增加酒桌氣氛,小編覺得也是可以的,但加熱溫度過高酒就會變得沒滋味;溫度太低達不到調節氣氛的作用,怎樣溫酒喝起來更有氣氛、滋味呢?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夥分享各種酒的溫酒方法。

圖片來自網絡

黃酒,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源於中國,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酒質有酵母曲種質量決定。

在冬季,熱的黃酒喝下去,可以活血暖胃,酒性散發得也快,會感覺到非常舒服,比如北方在春節前後都可以將黃酒溫來喝,黃酒正確的溫法是水浴加溫,溫度可以加熱到40~45°C,還可以加一些薑絲、話梅等。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加熱溫度是40—45°C?因為在這個溫度區間,酒香發揮是最好,溫度太低,酒香出不來,酒香是喝酒氣氛的重要因素,溫度太高,酒精揮發過多,那酒不是喝酒了。這個溫度與身體溫度37°C相差不大,也比較容易感覺出來。

圖片來自網絡

黃酒中加入話梅,梅香幽雅,酸甜可口,口感上更容易被接受,也顯得更有情調一些。

圖片來自網絡

酒中加入薑絲,冬可防寒保暖,溫中健胃;夏可防中暑,具有清瘟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慾,感冒的人飲用最佳。

白酒加熱喝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我和小夥伴們討論的也是比較多的一種酒。現在的白酒大多都是53°C的,乙醇的含量比較高,但乙醇沸點比較低,加熱會蒸發,影響酒本身的口感。因此,白酒加熱的溫度在30~40°C之間是最好的;雖然加熱過程中乙醇還是會蒸發,但比較少,口感影響不會太大,而且喝到肚子裡還比較容易排洩,不容易醉人。記住白酒不宜加的太熱,乙醇揮發大部分或者全部揮發,喝的就不是酒,而且還會傷肺。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是啤酒,在夏天喝一杯冰啤酒當然是爽爽的,但到了冬天,就不爽了,想喝又怕冰,還傷胃,內心就從夏天的爽爽到冬天不爽了,沒事小編就給大夥推薦幾種啤酒加熱方法。

1.啤酒倒入鍋中加入生薑,大火加熱10分鐘,這樣能最好保存啤酒原來的味道。

2.啤酒和醪糟倒入鍋內,加入適量枸杞、冰糖、檸檬,待煮開後即可飲用。煮過的啤酒中酒精已基本揮發,所以此喝法對酒量小的女性也很適宜。

今天小編給大夥的分享就到這了,喜歡喝熱酒的夥伴可以收藏備用哦,不喜歡熱酒的夥伴也可以了解常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人喝白酒幾乎不用溫酒,而古人卻要溫酒?看完恍然大悟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值得一聊的,不管是「煮酒論英雄」還是「溫酒斬華雄」之類的故事中,我們都能發現好像古人更樂於燙酒、甚至是煮酒來喝。而現在好像在外面這么喝的不太多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現在不溫酒、燙酒了是酒文化的倒退,我覺得這麼解釋稍微有點牽強。首先必須承認很多酒溫熱的來喝,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更舒服、更好入口,這因為酒中的乙醛會增加酒辛辣的口感,但是這種物質用溫水加熱就會蒸發掉,所以燙過的酒更好入口。不過這最多只能算是一個飲酒習慣,不至於上升到文化的程度去。
  • 古人喝白酒前都得溫酒,為何現在人都不溫酒了?老酒鬼說出實情
    導語:古人喝白酒前,都得先「溫酒」,而如今都是直接喝,漲知識了白酒堪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且古人喝酒有一個別樣的習慣,每次喝酒前都必須要燙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溫酒,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不懂,其實古代的白酒,因為工藝不成熟,釀造的酒裡面還含有很多雜醇油、醛類、乙醛等有害的物質,如果不溫酒,那麼這些物質還隱藏在酒中,喝多了對身體不好,而且容易上頭。
  • 古代人溫酒,但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溫酒了?其實是因為……
    對於溫酒,白居易寫道:「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與劉備的「煮酒論英雄」。然而,在這些溫酒的故事中,他們喝的不是酒,而是低度數的發酵酒,如米酒和黃酒。雖然白酒沒有流傳甚廣的關於溫酒的故事,但在過去人們無疑會先溫酒再喝。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喝溫酒。是因為全球變暖,人們在冬天不覺得寒冷,所以就沒有必要溫酒了嗎?
  • 天冷了 專家帶來冬日溫酒攻略
    寒冬來臨之季,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多位專家,為你帶來冬日溫酒攻略。 揚子晚報記者柳 揚  黃酒  熱飲暖胃活血,酒性易散  -溫酒方式:水浴加溫-加熱溫度:40~45℃  -配料:話梅、薑絲、雞蛋等  《古越龍山》雜誌執行主編茹擁政介紹說,在氣溫10℃以下的季節,黃酒最適宜溫著喝。
  • 酒知識:教你白酒、黃酒、啤酒怎麼溫酒
    中國人常喝的酒有白酒、黃酒和啤酒,其實,這幾種酒的喝法也不是不成不變的,不同的季節喝法也不一樣,冬天喝溫酒,則是別樣的情趣、風味。1.白酒怎麼溫酒?燙熱的白酒,可以將酒中甲醇等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揮發掉一部分。甲醇對人的視覺神經有害,但其沸點是64.7℃,當用沸水加熱後,就會變成氣體蒸發掉。乙醛會增加酒的辛辣味,攝入一定量,飲者就會頭暈,導致醉酒的首要因素就是乙醛。而乙醛的沸點只有21℃,用熱水加溫,就可以使它蒸發掉。
  • 冬日溫酒攻略:各類酒種如何加熱飲用考究多
    ,苦辣酸甜都在喉……中國歷史上,跟溫酒有關的橋段很多,都極具英雄豪情。寒冬來臨之季,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多位專家,為你帶來冬日溫酒攻略。  黃酒  熱飲暖胃活血,酒性易散  -溫酒方式:水浴加溫-加熱溫度:40~45℃  -配料:話梅、薑絲、雞蛋等  《古越龍山》雜誌執行主編茹擁政介紹說,在氣溫10℃以下的季節,黃酒最適宜溫著喝。
  • 古代喝酒時為什麼要溫酒?溫酒有什麼作用?
    古代流傳很多故事都和溫酒相關,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都極具英雄豪情。事實上,我們所知的黃酒、白酒等都可以加熱飲用,但是加熱的方式有很多的考究。古代溫酒古人溫酒主要是減少對胃的刺激,那個年代酒通過蒸餾釀造出來,但提純技術有限,釀造過程中會產生甲醇等一些有害物質,沒辦法提純,酒精度數又低,不宜存儲,低於適宜溫度,酒就會變得渾濁、口感差。這個時候古人通過加熱來使這些有害物質揮發,不僅能提升酒活血暖身的功效,還可以除酸祛苦提升口感。
  • 原來溫酒也有這麼多冷知識
    冬天到了,難免會想把酒溫著喝,熱辣的酒順著喉嚨下去,整個人的身子都暖了。 溫酒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文火溫酒:將酒壺懸浮在小火之上加熱,一般用於加熱金屬或者是陶瓷的酒器;二是隔水溫酒,將酒壺或者是酒杯裝酒,然後將其放到盛著熱水的碗中,讓酒慢慢升溫。
  • 溫酒的正確姿勢!你必須了解
    《三國演義》中,有「關羽溫酒斬華雄」;也有「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紅樓夢》中薛寶釵冬日飲酒需溫熱……更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詩句描寫了這一絕美的場景。可見白酒溫飲自古就有。清人徐文弼說酒「熱飲傷肺」,「冷飲傷脾」,「最宜溫服」。
  • 推文:《溫酒燙眉山》《給你我的小魚乾》《我有一支神筆》
    1.溫酒燙眉山 作者:蘇是文案:高中的時候,沈眉山很喜歡穿校服,即便那是整個市裡公認的最醜的校服。但那也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共同情侶裝。在沈眉山心裡,那是屬於她和溫酒的情侶裝。長大後的沈眉山,從沒想過那樣一件雪白的大褂穿在曾經不可一世的溫酒身上是那麼的合身。隨著他的步伐掀起的衣角匆匆掠過她的眼角,驚擾了她畢生的歡喜。溫酒燙眉山,燈火入眉彎。溫酒,我可還能入你的眼否?2.
  • 關羽溫酒斬華雄!
    還是只是一個習慣而已,就好像現在我們在喝啤酒的時候,有的人會大喊一聲:「老闆,給我來一瓶冰鎮的!」在三國之中,有兩個故事特別有名,一個是曹操煮酒論英雄,另一個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講的是曹操與劉備煮酒對飲,曹操想試探劉備是否是一個需要儘早除掉的對手,而劉備卻通過膽小怕天雷巧妙的避過了災禍的過程。
  • 原來溫酒也有這麼多講究,你見過嗎?
    冬天到了,難免會想把酒溫著喝,讓小編告訴你們幾種酒的溫酒小妙招!白酒白酒裡乙醇含量高但其沸點低,將白酒加熱很容易揮發,破壞了白酒的口感。酒在加熱過程中,乙醇還是會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不過好在熱酒喝到肚子裡容易排洩,因此,喝熱酒不易醉人。黃酒又是一年冬季,寒冷的冬天一杯黃酒喝下,胃裡暖暖的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 白酒,為什麼要「燙一燙」再喝?
    從古至今,很多人都有把白酒熱一熱再喝的習慣。關羽溫酒斬華雄,賈寶玉喝冷酒被薛寶釵教訓,水滸裡的好漢吃飯都是燙一壺熱酒!如果,古人覺得喝熱水費事的話,為什麼非要費事燙酒呢?其實不僅古人喝酒要燙一下,現在喝白酒也可以燙一下。酒精釀造過程中,會產生乙醇、甲醇、和各類微量酯(主要是乙酸乙酯)。
  • 為什麼古人喝酒要溫酒,現在卻不用呢?可算知道了
    喝酒的時候,豪放的人都是會將整個酒瓶子拿起來一起喝,但是一般都是會將酒倒在杯子裡去喝。在以前,我們是經常看到喝酒都是會溫一下才喝的,像是古代的曹操不也是會拿青梅先煮酒之後才享用的嗎?但是我們現在喝酒都是不會對酒在進行加熱了。我們一般會喝酒也是會喝啤酒、紅酒、白酒,但是白酒是最受到歡迎的,但是我們現在喝酒都是會直接拿去喝,一般都是不會再次加熱。
  • 古代人喝酒時溫酒燙酒是為啥?現在為何無人做?老人:太有講究的
    導語:古代人喝酒時溫酒燙酒是為啥?現在為何無人做?老人:太有講究的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古人喝酒時,常常要溫酒,加熱後才喝。為什麼現在人們喝酒,都是直接開瓶喝呢?酒也是一樣的,經常這樣容易會導致身體問題。我們經常聽到八九十歲的老人說:「寒冷天氣喝酒,就是人暖酒了,但喝溫過的酒,就是酒暖人的」。你學會了嗎?所以,建議大家冬季喝酒注意暖一暖吧,另外,說到白酒,很多人不會挑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款不錯的好酒,看看你平常喝過沒有呢!1.
  • 溫酒斬華雄背後,也是關羽神化的開始
    在說說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之前,先聊聊正史裡面的兩位人物關羽年輕時候鬧事吃過官司,隨後逃亡到河北涿洲,遇到了當時正在招兵買馬的劉備,兩人甚為投機,之後就是我們熟知的桃園三結義了。那為什麼這樣呢,從羅貫中的作品《三國演義》不難出來,文中對關羽的描述,更多地是把筆墨寫在了關羽重情重義,對君主的盡職盡責盡忠上面。對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而言,君臣的關係,主僕的關係,更需要有像關羽一樣重情重義,忠於國君的君臣精神維繫。
  • 周日合肥丨唐梓嚴&溫酒:你的腦洞到底有多大? —《我的大腦失控了...
    有時候,真相比故事更加荒誕沙龍主題:你的腦洞到底有多大?——《我的大腦失控了》讀者見面會活動嘉賓:唐梓嚴(@自黑狂魔唐大夫) 、溫酒(@溫酒師)、神秘嘉賓 x N !每個故事你可能猜中開頭,卻絕猜不到結局!如清流的暖心愛情,如朝陽的熱血情義,如波雲的詭譎陷阱,一個都不少!
  • 溫酒斬華雄的到底是誰?三國中被遺忘的英雄人物
    孫堅說到《三國演義》這其中的「溫酒斬華雄」想必大家都知道把。在東漢時期的時候,董卓把控了當時的朝政,在朝中做出了很多無理的事情。引起了當時很多人的不滿,才有了後面的十八路諸侯聯合去討伐董。但是董卓敢這麼囂張,自然他的手下也是少不了猛將的,比如華雄就是董卓的手下良將。在當時被討伐的時候,董卓就把華雄派了出去,並且先後將俞涉、潘鳳斬於馬下。隨後,「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
  • 關公溫酒斬華雄的「酒」是什麼酒?
    (頭圖)小編最近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公溫酒斬華雄」這段時,忽然產生了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那杯觸感溫暖、等待關羽凱旋歸來的酒,到底是什麼酒?可如果仔細查閱資料,你會發現,白酒,或者說蒸餾酒,直至唐代才在中國出現,清代才開始大規模流行。那麼,答案只剩一個了——黃酒。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歷史,其實就是黃酒的歷史。   關公斬華雄,桌上那杯餘溫尚在的酒,是黃酒。更早一點,先秦諸子遊說六國,縱橫捭闔,筵席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是黃酒。
  • 兩軍對對碰 溫酒斬華雄 象棋的規則
    小故事:溫酒斬華雄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袁紹、袁術、公孫攢、曹操等諸侯不服,就組成聯軍,攻打董卓。然而,董卓手下有個虎將叫華雄,此人勇猛異常,連斬聯軍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諸侯無不驚恐。袁術冷笑一聲,對關羽說:「我們的大將都奈何不了華雄,你一個小小的弓手,竟口出狂言!如果你敗了,我們定會被華雄嘲笑的。」曹操趕緊對袁術說:「華雄也看不出他是個弓手,看這關羽相貌不凡,不如讓他一試。」關羽說:「如果我殺不了華雄,就提頭來見。」說完,曹操給關羽倒了一杯熱酒,關羽沒有喝就直接上馬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