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否定主角是《我不是藥神》高口碑的先決因素

2021-01-11 囤滿人生

文/滿囤兒在7月2日舉辦的《我不是藥神》清華大學首映禮上,「藥神」原型人物陸勇在現場表示自己最初看到《我不是藥神》的預告片其實有些不開心。因為程勇被塑造成了賣神油的藥販子,這讓陸勇感覺自己被「醜化」了。雖然他能夠理解導演和主創們對自己的事跡進行了藝術改編,但這也反應出了一種「人之常情」——人都不情願否定自己。囤兒認為《我不是藥神》之所以能夠成為今年首部無差評國產電影,正是因為它敢於否定主角。這是該片收穫高口碑的先決因素。

一般人都不情願否定自己,就更別提自己的形象能給很多人帶來收入的藝人了。因此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藝人因為不滿角色而修改劇本。囤兒也是跟不少藝人和經紀人打過交道滴,很清楚他們對形象的維護。他們寧肯作品質量打折,也不允許藝人的形象打折。於是我們看到國產影視作品裡,女一九成都是女神,男一九成都是男神。你們一登場就都是神了,我還看啥?可以演小人物的遭遇,卻嫌棄小人物的內心;可以演邪惡的反派卻拒絕任何人性的缺點,如此一來還談什麼角色塑造呢?《我不是藥神》很好地給出了一個範例,你只有敢於讓主人公身上有缺點,才能有角色成長的空間,才能有拔高和升華的可能。

《我不是藥神》這個否定式的片名顯然要比之前曾經用過的《印度藥神》和《中國藥神》這兩個肯定式的片名要有力度多了。程勇初期是小人物,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後進化為人們心中的大人物。程勇初期的眼光極為短淺,什麼都從自己出發,為了給自己老爸做手術才去冒險走私賺錢;為了自己享受財富快感才去大批量走私以便賺大錢;又為了自己不擔法律風險而解散了團隊。這些本是普通人再正常不過的自私,在其它國產電影裡反而很少觸及。

在《我不是藥神》中,不僅徐崢演的程勇有缺點,他後來組建起來的小團隊成員也都不完美,都有令道德潔癖不能容忍的行徑。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一開始就把走私印度格列寧稱作「商機」,譚卓飾演的劉思慧洗完澡回來就在程勇面前脫睡衣了,章宇飾演的黃毛是極度危險的無業游民,楊新鳴飾演的牧師更是違背了自己的信仰。在走私藥品撈到大筆錢財後,他們和那些暴富的人一樣往「醜陋」進行了傾向性滑落。尤其是程勇在酒吧裡用錢砸人的行為,很多人都會生理上不舒服。然而,就在危險的邊緣,他們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人生,不僅回到正軌,更通過審視和思考,讓自己更加強大。

只有前邊把程勇等人塑造得非常普通,毫無遮掩,甚至對其自私自利的行為有一定的否定態度,在經歷了殘酷現實的衝擊後,程勇放寬的眼界、任性的定價行為才能更有說服力、更有悲壯感。就像彈簧,你前邊把角色壓得越低,後邊反彈就越高。這種角色塑造方法在好萊塢獨立電影、日本電影、印度電影裡特別常見,可是內地偏偏用不好。首映禮現場觀眾都喊了,表態絕不會因為對程勇初期的否定影響到對他後期覺醒的肯定。其他創作者啊,你們還有啥顧慮,不敢否定自己的主角呢?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良心製作、口碑炸裂、哭倒一片……」無論是已經看過點映的觀眾,還是來自業內人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稱讚。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 一部《我不是藥神》口碑爆滿!百度評語亮了
    徐崢獲百度娛樂人物,一部《我不是藥神》口碑爆滿,百度評語亮了就在今天8月29日,百度娛樂人物評選新鮮出爐,而在這個暑期檔憑藉一部《我不是藥神》的山爭哥徐崢獲此殊榮。從《幕後玩家》的緊張刺激,層層深入,到《超時空同居》的意外不斷卻歡樂美好,再到《我不是藥神》裡的人性與掙扎,一部部精彩的作品背後是他對自我、對電影藝術的不斷追逐。2018,《我不是藥神》的百度指數在電影榜單中穩居首位,是同期電影均值的13.8倍。作品包含著人性的關懷,帶給觀眾嘆息與深思。願世間有良藥,治癒苦難。也願徐崢繼續產出佳品,產出驚喜。祝福2018百度娛樂年度人物—— 徐崢。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綜合以上因素,《我不是藥神》的背後其實是全民心中的痼疾,借著電影上映而來一次大爆發。《我不是藥神》能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我不是藥神》涉及的題材突破了以往中國電影的尺度,敢於觸碰醫療等相對敏感的話題,令該片被譽為「現實主義題材的突破口」。電影上映之後,除了讚譽的聲音令人注目外,愈來愈多反映《藥神》背後真實問題的聲音也受大眾關注。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良心製作、口碑炸裂、哭倒一片……」無論是已經看過點映的觀眾,還是來自業內人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稱讚。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 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明白了什麼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吧?這個電影剛上映沒幾天,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9分,簡直刷新了國產片評分記錄。要知道,在豆瓣這片外國片的陣地中,國產片能拿到9分實屬不易。我不是藥神的豆瓣評分這部電影真的有這麼神嗎?正如片名一樣,藥神藥神,如神一般。它改編自於真實事件,直接揭露了中國醫藥市場的詬病。
  • 每年都有一部《我不是藥神》?歷年暑期檔高票房高口碑電影盤點
    炎炎夏日已經來臨,電影圈最熱的暑期檔已經開始,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年的暑期檔都有哪些高票房高口碑的作品,再來預測下今年的電影市場會迎來什麼熱況呢?《戰狼2》憑藉華麗的視效和精良的製作,以及演員流暢真實的打鬥動作,再加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一熱血口號,調動了觀眾為擁有一個強大祖國而產生的自豪感使得其成為2017年暑期檔當之無愧的冠軍。
  • 《我不是藥神》無劇透:法律永遠是道德的最低標準!
    近日徐崢導演新作——《我不是藥神》可謂口碑炸裂,豆瓣評分9分+,原定在7月6日公映的日程,由於觀眾呼聲過高而提前到了7月5日,今天小編就稍稍點評一下這部口碑良作。考慮到電影剛上映,還有很多朋友沒有觀看,我在這裡並不透露過多劇情。
  • 《我不是藥神》被谷歌翻譯成這樣,它翻譯地對嗎?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句話來自最近熱播的《我不是藥神》中一位病友的話,當時坐在熒幕前的小強也被這句強有力的「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深深地震撼了,這部電影的高口碑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註定,因為它是以洞察這個社會為主線,並且直擊人性的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細心的小強發現《我不是藥神》的英譯名,覺得非常貼合劇情,而其他的影片的譯名相比較《我不是藥神》的譯名,讓人有點難以接受。
  • 她被贊「美腿女神」,在《我不是藥神》沒有名字,卻是影片大淚點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刷爆了整個網絡,自從點映開始影片的票房和口碑就是大爆。到目前(7月7日)為止《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已經正式的破7億,而且如今7月7日這一天也才剛剛過去一半,單日票房卻已經是達到了1.6億。
  • 我不是藥神:韓國敢拍的,我們也有了,甚至是更好
    豆瓣36萬人評價,綜合9.0的罕見高分;點映破億,上映四天破十三億的驚人票房;大V推薦,社交平臺上口耳相傳的零差評口碑,讓成千上萬人揣著期待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在影院昏暗的光線裡哭到顫抖。《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當年轟動全國的「陸勇案」。
  • 《我不是藥神》口碑大好!海報被指抄襲日漫,看看官方怎麼說!
    《我不是藥神》口碑大好!海報被指抄襲日漫,看看官方怎麼說!徐崢在早些年間的時候,雖然說演技也被大家所認可,但是他的電影票房卻一直比較一般,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不過他也比較執著,即便是對於小成本的電影也一定會傾儘自己的全力去詮釋和演繹,所以口碑一向都很不錯。直到在《泰囧》上映之後,大家才認識到原來國產電影也可以有這麼好的成績,所以加大了對於這個行業的投入。不過雖然說國產電影迎來了旺盛時期,但徐崢本人卻一直停滯不前,直到今年的《我不是藥神》才實現了一次真正的爆發。
  •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的非現實之殤
    《我不是藥神》(後文簡稱《藥神》)是一部獲得市場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其改編自陸勇的真實事件並輔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點綴,情節上模仿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且在影像風格上借鑑韓國現實主義電影如《熔爐》《辯護人》等。筆者著重將從鏡頭語言、美術風格及劇作情節三方面分析《藥神》的獨到之處。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電影的成功在於以其取材現實的故事策略、細膩飽滿的情感主題、沉重宏大的現實關切等因素觸動了觀眾最為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並且取得了票房和口碑上的雙贏,一躍成為2018年既叫好又叫座的現象級爆款作品。在《我不是藥神》中,文牧野再次通過對社會現實細緻入微的體察與觀照並且將以往的鏡語敘事策略一以貫之,使得電影通過流暢的小景別和自然的運動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部影片光影敘事與鏡像感知的基礎,同時也構築起了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實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慨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晃動式的鏡頭成為其鏡語風格的一大特色。
  • 敢於「自我否定」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原總工程師李濟生敢於「自我否定」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1975年,《天文學報》一篇論文裡提到一種叫「擬平均根數」的軌道計算設想,李濟生看到後認定這種新方法能夠減少計算量、節省計算機資源,從而實現新突破。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要否定他自己付出心血開發的「按交點周期積分法」軌道計算方案。
  • 馮小剛公開發文,評價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四字評語卻遭打臉
    大家都知道在暑期檔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創新高。這部由文牧野執導,徐崢主演的電影可謂是繼吳京的《戰狼2》的又一票房黑馬,評價如此之高,當然也就會吸引馮導前去觀影,隨後馮小剛就這部電影公開發表了評價。這是馮小剛繼「十問崔永元」之後的第二個動態。
  • 《我不是藥神》口碑炸裂,出現的神像是什麼寓意?
    我不是藥神:「無法普渡眾生,能渡己渡人」這是一部現實題材,人人相關的電影,沒有一絲浪漫,卻讓人多次感動落淚。人這一輩子能保證不生病嗎?這樣的程勇我想還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當時黃毛的眼神我記得特別清楚「你考賣這個藥掙錢?」換句話說,黃毛的內心其實是鄙視這樣唯利是圖的行徑,後面一幕也呼應了,程勇問他:「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以前是」。這裡的主角是很現實甚至市儈,他不是救世主,他需要生存。
  • 我不是藥神女配角思慧
    我很喜歡看配角,一臺戲不可能永遠主角主麥,必須主配角你來我往,這戲才好看。除了張長林,藥神裡面我還記得思慧,一個單親母親,一個孩子得了白血病,老公跑了,一個人撐起一個家的堅強女人。1.團隊去酒吧搞團建,經理要她去跳舞,她有些窘迫,但假裝灑脫,」你們先玩,我去一下就回來。」程勇攔住她,「跳什麼跳,你是客人。」甩出一沓又一沓的錢,讓經理去跳,她嘴角露出了笑容,這是一個女人堅強太久後,突然感到有人保護的幸福。我的第一個哭點也是這個女配角。可能有些奇怪,就是經理在上面跳舞,女配角在下面大聲的喊,然後慢鏡頭掃到這個女配角側臉,就那一瞬間我好像能看懂她的內心。2.
  • 《我不是藥神》曝光催淚片段 群像式演技獲好評
    上映第21日,累計票房已突破29.81億,累計觀影總人次超過8508萬;同時,繼續收穫票務平臺評分9.7分的絕佳成績,當前熱映口碑第一,截止目前已有108位大V打分,依然保持100%的推薦度,微博大眾評分9.5分。目前,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熱映,並以IMAX、中國巨幕等多種制式同步放映,感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
  • 《我不是藥神》成出頭鳥,或將失去評優資格,真是小題大做麼?
    距離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快到一年了,但是關於這部電影的話題卻一直不斷。以31億票房完美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0,《我不是藥神》成了2018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我不是藥神》也是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時間:2018-07-07 1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電影圈延期上映成為某些片子逃檔,躲避熱門好片擠壓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