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藥4萬,
一年50萬,這命你續不續?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讓他開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
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賺錢的同時,他也認識了幾個病患及家屬幾個人合夥做起了生意,利潤倍增的同時也危機四伏。生意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
豆瓣36萬人評價,綜合9.0的罕見高分;點映破億,上映四天破十三億的驚人票房;大V推薦,社交平臺上口耳相傳的零差評口碑,讓成千上萬人揣著期待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在影院昏暗的光線裡哭到顫抖。
《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當年轟動全國的「陸勇案」。
但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小人物在生死面前迸發善良、救助他人的故事,我更願意說這是一部關注中國醫藥問題的電影,揭露的,是窮人在天價醫療費面前痛苦掙扎的社會現狀。
《我不是藥神》能這麼高分以及引起廣泛討論,一是因為這題材本身的能量,二是因為拍得足夠好看:故事流暢感人,主角配角都有血有肉,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
徐崢接受採訪時,坦言道:
這是我表演生涯裡
迄今為止最滿意的作品
「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被我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大媽的乞求,也是無數病患的乞求。即使是鐵石心腸的警察也動容了,然而如果不出臺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這樣的情況顯然會持續下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藥卻越賣越貴。
劇中的程勇從斂財者到救贖者的轉變:進價500,他賣2000;進價500,他賣500;進價2000,他賣500。但他又能救多少人?他救不了太多人。《我不是藥神》大結局:被告人程勇,有期徒刑五年。此案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從而程勇獲得減刑並提前釋放,政府持續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大批慢粒白血病人得到有效救助。
截止2018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從2002年的百分之三十存活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