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韓國敢拍的,我們也有了,甚至是更好

2020-12-25 全息說電影

一瓶藥4萬,

一年50萬,這命你續不續?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讓他開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

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賺錢的同時,他也認識了幾個病患及家屬幾個人合夥做起了生意,利潤倍增的同時也危機四伏。生意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

豆瓣36萬人評價,綜合9.0的罕見高分;點映破億,上映四天破十三億的驚人票房;大V推薦,社交平臺上口耳相傳的零差評口碑,讓成千上萬人揣著期待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在影院昏暗的光線裡哭到顫抖。

《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當年轟動全國的「陸勇案」。

但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小人物在生死面前迸發善良、救助他人的故事,我更願意說這是一部關注中國醫藥問題的電影,揭露的,是窮人在天價醫療費面前痛苦掙扎的社會現狀。

《我不是藥神》能這麼高分以及引起廣泛討論,一是因為這題材本身的能量,二是因為拍得足夠好看:故事流暢感人,主角配角都有血有肉,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

徐崢接受採訪時,坦言道:

這是我表演生涯裡

迄今為止最滿意的作品

「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被我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大媽的乞求,也是無數病患的乞求。即使是鐵石心腸的警察也動容了,然而如果不出臺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這樣的情況顯然會持續下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藥卻越賣越貴。

劇中的程勇從斂財者到救贖者的轉變:進價500,他賣2000;進價500,他賣500;進價2000,他賣500。但他又能救多少人?他救不了太多人。《我不是藥神》大結局:被告人程勇,有期徒刑五年。此案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從而程勇獲得減刑並提前釋放,政府持續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大批慢粒白血病人得到有效救助。

截止2018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從2002年的百分之三十存活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這部「槓精」電影竟然超出我想像的偉大
    最早了解到《我不是藥神》是因為它的名字。原來的名字是《中國藥神》,結果被總菊駁回,說解放後都不準成精了,這名字要改(虧得不是要加錢)!於是就改成了《我不是藥神》這個有點向總菊抬槓的名字,結果竟然過了。看來總菊也怕槓精啊。
  • 《我不是藥神》的劇照是這樣拍出來的
    而這,正是我工作的首要目標。我叫李穎,是一名80後影視劇照攝影師。入行近5年,我為《夏洛特煩惱》、《誰的青春不迷茫》、《繡春刀II:修羅戰場》和近期熱映的《我不是藥神》等電影拍攝了劇照,並完成了《江湖學院》、《太子妃升職記》,《動物管理局》和《如懿傳》等影視劇劇照的拍攝和製作。供圖/李穎對多數觀眾來說,劇照師只是在影片最後演職員表中快速閃過的一個名字。
  • 我不是藥神,但我們用善良治病救人
    這個夏天,《我不是藥神》厲害炸了,劇中經典臺詞直戳人心,一句「命,就是錢」道出了當時病友們用錢換命的無奈。1《我不是藥神》上映日期:7月6日電影娓娓道來,那些催生走私仿製藥的過往和假藥販子的來龍去脈,絲絲入扣。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明白了什麼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吧?這個電影剛上映沒幾天,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9分,簡直刷新了國產片評分記錄。要知道,在豆瓣這片外國片的陣地中,國產片能拿到9分實屬不易。我不是藥神的豆瓣評分這部電影真的有這麼神嗎?正如片名一樣,藥神藥神,如神一般。它改編自於真實事件,直接揭露了中國醫藥市場的詬病。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誰?電影背後的故事你知道麼?
    今天是《我不是藥神》上映的首日,可以看到,院線給予了高度的支持,全國過半的排片量都給了這部電影,而觀眾的反應也很積極,全國75%的票房都是這部電影提供的。我們很欣慰能夠看到中國也拍出了這類「高分韓國電影」,同時更欣慰國家和社會對這類電影的支持。
  • 《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想活著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我們只是想活著。」簡直太好哭了吧!這部電影在拍攝上獨具特色,它首先使用的是手持槓的鏡頭拍攝,擁有非常少的固定鏡頭,畫面運動豐富,具有非常強的張力。
  • 我不是藥神被稱為中國版熔爐,其實這些影片早就走在前面了
    七年前,韓國上映了一部震動了整個韓國的電影——《熔爐》,影片以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真實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深刻的反映喝批判了存在的社會問題,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而這兩天熱播的《我不是藥神》,再次將社會問題搬上了螢屏,上映僅僅三天就突破了6億的票房,各平臺的評分也都達到了9分以上,口碑爆棚。寧浩和徐崢兩個喜劇界的頭號人物,這次竟然深刻的將一個嚴肅的現實帶給觀眾。
  •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的非現實之殤
    《我不是藥神》(後文簡稱《藥神》)是一部獲得市場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其改編自陸勇的真實事件並輔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點綴,情節上模仿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且在影像風格上借鑑韓國現實主義電影如《熔爐》《辯護人》等。筆者著重將從鏡頭語言、美術風格及劇作情節三方面分析《藥神》的獨到之處。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這是《我不是藥神》能做到雅俗共賞的優點,也是金馬獎之所以給予多項提名的鼓勵;要拍娛樂商業片可以,但是得言之有物,更有甚者便如同《我不是藥神》一樣散發人性光輝。《我不是藥神》避重就輕地針對角色們的求生之路,相信這也是大幅度改編及豐富角色的原因,再者把高藥價的責任全推給外國藥廠,為何隻字不提通過官方註冊的藥是天價?
  • 我不是藥神,只是個有尊嚴的「爛人」
    「求你個事啊,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追查那種藥了行嗎?那藥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病了三年,4萬塊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她抓著警察的手,說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
  • 韓國電影就是很敢拍
    說起對韓國電影的印象,只能用懟天懟地懟政府來形容,他們最不怕的就是把人性之惡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韓國敢拍題材電影大全,中國(這裡暫指大陸範疇)至少目前拍不出或者不敢拍,政治的、犯罪的、社會的最具代表影片,一次看個夠!
  • 《我不是藥神》--開始漫不經心,結局痛哭流涕
    在錢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願意付出所有的錢。一、寫在開頭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電影了,正好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大家很多人都推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推薦的指數也很高,大家都是抱著看喜劇片的態度去看的,沒想到結果是教育片,甚至有的還哽咽了。
  • 《我不是藥神》上映前,徐崢總在表達「有錢挺沒勁」,怎麼破
    徐崢和寧浩監製的《我不是藥神》這兩天的點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主流電影平臺的分數雖然還沒有放出來,但目測打好評的人高達八九成,本片的評分應在7.5分到8.5分之間,在國產片中,絕對算出類拔萃,即使放到最近20年的國產片中,《我不是藥神》也應能排上名次。
  • 《我不是藥神》:現實題材悲喜劇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故事,在真實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編。《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這個沉重的現實題材如果照搬照拍成電影則會有些過於沉重,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創作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化改編和表達。
  • 《我不是藥神》啟示錄:醫藥創新,我們正在路上|IDG資本
    根據當年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不是藥神》,作為國內醫藥領域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片,收穫了市場上出人意料的高關注度,「醫藥創新」這個話題也隨之進入大眾視線。作為關注科技創新和醫學進步的投資者,IDG資本一直以來關注醫藥創新領域。
  • 《我不是藥神》:實至名歸!初冬的「金雞獎」重溫夏日感動
    而最令我關心的是《流浪地球》和《我不是藥神》,這兩部電影的高光時刻落在哪裡。金雞獎也不負所望,頒給了《流浪地球》最佳錄音。(中國科幻電影加油!)頒給了《我不是藥神》最佳故事片獎,且其導演文牧野先生獲得了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 《我不是藥神》將在日本上映,日版海報藏玄機,主創名字被刪掉
    這並不是電影第一次在海外國家定檔,日前電影已宣布將在3月19日在韓國上映。《我不是藥神》2018年7月5日內地上映,最終這部現實主義題材創造了30.98億的票房奇蹟,豆瓣評分更高達9.0,在權威電影平臺IMDb上的評分也高達7.9,是名副其實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好電影,正因如此,電影才有在海外大規模上映的機會。
  • 時光電影課-《我不是藥神》劇本創作經驗
    本期講師,韓家女   韓家女,北電導演系碩士畢業,她最早發掘到《我不是藥神》的原型故事,並創作出第一版劇本得到了寧浩導演認可。《我不是藥神》最終攬獲第55屆金馬影展最佳原著劇本獎、第14屆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蒙特婁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成為2018年暑期檔的票房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