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賜名的內蒙古寺院,被稱為「小布達拉宮」,還是高等學府

2020-12-27 小軍軍帶你看世界

廟宇的存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廟宇所供奉的佛像不同,所蘊涵的歷史意義也不同。所以大多是寺廟香火年復一年,有許多祈福者把自己的心願寄托在此,在國內有許多著名的寺院,那麼今天要提到的就是一座非常低調的寺廟,位於內蒙古,不僅非常有靈氣,而且自古就對佛教文化的傳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是位於內蒙古的五當召。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其中「五當」以柳樹為代表,「五當」則以寺院為代表,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山水宜人,五當是格魯派的佛教寺院,其前身是羅布桑加拉措,是他主持修建的雛形寺院,五當是乾隆皇帝親筆賜給廣覺寺的,並隨著歷代的發展不斷修繕和擴建。

歷史上因五當召而流傳甚廣的名人軼事和神秘傳說,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乳化白蓮」,傳說古代有一位僧人來到內蒙,途中發現有一個人提著一壺牛奶,可惜被旁邊的牛撞到,灑了一地,牛奶灑及之處都生出一朵朵絢麗的白蓮,再加上蓮花在佛教中象徵吉祥,便認為這是風水寶地,於是將寺廟建起。

「五當」之所以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它不僅是供人們燒香拜佛的禮佛之所,也是佛教文化中最具文化底蘊的寺院,是寺院中的高等學府,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地位,更為佛教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再加上「五當」在此充分融合了天文、地理等學科與佛學,因此有許多僧人來此學習。

五當召被稱為「大山深處的小布達拉宮」,主要得益於其建築風格,寺院周圍並未建石牆,因此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還是傳統文化中的「迦藍七堂」的建築風格,該建築大多以淺白色為主色調,再加上多種雕刻技法相配,仿佛置身於一座充滿藝術文化的殿堂,其中大殿約有2000多個,而大殿內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格魯派殿宇,也是我國珍貴文物。

五噹噹召的建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蘇古沁獨宮,武當山內規模最大的殿堂,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還是當地最大的佛像,整座建築都由八十一根石柱支撐,每一根石柱上都包著幾條彩線,是一個罕見的「六噹噹當殿三府」組合,充滿了地方文化色彩,畫上了一些龍紋,這裡還是舉辦重大法會活動的地方。

內蒙古多年來的大草原給許多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五當召無疑是這片草原上最珍貴的珍品,再加上充滿地域風情的西藏風格的建築風格,讓很多人流連忘返,而且,五當召還帶著濃鬱的民族風味和小吃,你怎麼看呢?能不能到這兒來看看?請您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離天堂最近的香格裡拉有一座小布達拉宮,帶你走進雲南松贊林寺
    香格裡拉縣城北約5公裡處的佛屏山麓,坐落著一座古堡群建築,它就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松贊林寺。依山而建松贊林寺遠遠看去與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頗為相似,被譽為「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原名歸化寺,藏語名為噶丹松贊林。清康熙年間由五世達賴擇地擴建,並賜名 「噶丹松贊林」。
  • 承德旅遊必去景點之小布達拉宮!
    要拉攏藏族清朝皇帝那就在建一個聖城吧,所以乾隆三十六年仿造了小布拉宮。還有一個說法是為了慶祝乾隆的六十大壽和他皇太后八十大壽而建的。但是考慮到當時清朝各種和蒙古族,藏族和親,本人覺得還是政治因素更多一些。
  • 乾隆賜名的鞭指巷:狀元故裡今猶在
    「這條巷子可厲害了」,一位坐在巷口公共座椅上曬太陽的大爺告訴記者,「連名字都和乾隆爺有關係」。最早的故事要從距今約500年的明朝說起,那時,這條巷子裡住著一位任職都察院都御史的官吏,人稱「劉都憲」,因此,當時這條街道一度被稱為「劉都憲巷」。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這條巷子逐漸聚集了眾多經營鞭子、韁繩、鞍子等皮革製品的手工作坊。
  • 格魯派六大寺院,沒有大昭寺,也不含布達拉宮,閱讀全文了解一下
    格魯派六大寺院格魯派是藏傳佛教創立最晚的一個教派。15世紀由宗喀巴大師所創建。格魯,意為「戒律」,以主張僧人嚴守戒律和修學次第而得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俗稱「黃教」。因此格魯派六大寺院也可算是藏傳佛教六大寺院。通常,提起格魯派著名寺院,人們都會想到大昭寺,或者是布達拉宮。這裡面有個概念上的錯誤。布達拉宮,是宮殿而非寺院。所以不管建築規格如何,都不歸屬寺院範疇。大昭寺因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而聞名於世,在廣大信徒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尊高地位。
  • 國內旅遊:西藏「布達拉宮」——被稱為「日光之城」的宮堡
    而來到西藏的人,必不可少的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布達拉宮——那座被稱為「日光之城」的宮堡。布達拉宮坐落於拉薩市區的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築。宮堡依山而建,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而又挺拔站立在山脊之上,越發顯得高貴典雅卻又帶著藏式建築特有的韻味。
  • 安徽省投資1.2億的景區,曾被乾隆賜名「天下第一景區」
    小編不止一次誇讚安徽的風景美,說安徽也是個很值得一遊的省份,因為它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而且每年都會有無數的藝術人到這裡來,所以說安徽也是一個很值得一遊的省份。上一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安徽著名的古村落落宏村,這種古色古香、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景區,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這個景區其實是位於安徽宿州的一個比較有名的景區,宿州可能很多的小夥伴都不太熟悉,小編先給大家大概介紹一下這個地區。
  • 敦煌莫高窟、佛寺和布達拉宮的介紹
    當然也有些寺院會因地形、地理位置等原因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在中軸線上,店堂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樓)。佛教的寺院過去大多近山或倚山而建,寺門好比是進山的大門,故稱「山門」。中間正山門為「空門」,左為「無相門」(佛像左手方為左),右為「無作門」(佛像右手方為右)。「山門」又稱「三門」,喻意「三解脫門」。
  • 香格裡拉的「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
    香格裡拉的「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    發布時間:2011-04-20
  •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
    景區簡介:西藏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幹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五世達賴洛桑嘉措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築組成。
  • 這是千年四臂觀音菩薩,被稱為「藏區第二布達拉宮」
    事實上觀音橋鎮在藏區的地位不僅僅是一個驛站,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西藏寺廟觀音寺,這座廟宇建於公元7世紀,至今已有25代,這裡有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四臂觀音寺,在藏區有「第二布達拉宮」的美譽,觀音橋鎮甚至被稱為「第二拉薩」,是藏族人民的朝拜聖地之一,每年有20多萬遊客和朝拜來自青海、西藏、甘肅及海外遊客。原來這個卑微的小鎮的地位比我想像的要高得多。
  • 唐卡藝術的起源及內蒙古五當召唐卡繪畫——嘉木揚·凱朝
    小的由尼泊爾國王的金成公主從娘家帶到拉薩小召寺供奉的那尊釋尊像。釋尊回到三十三天後,由白旃檀木成就的釋尊像又從三十三天返回人間時,此白旃檀木成就的釋尊像向虛空升起六步迎請釋尊,釋尊以右手按放於此白旃檀木成就的釋尊像頭頂讚頌並授記傳法。此種釋尊像也著稱為北京的栴檀佛像。
  • 廣東一個山丘上的古城堡,被稱為「小拉薩」,有點像布達拉宮
    廣東有很多低調的歷史古蹟,等待著遊客去發現,例如廣東一個山丘上的古城堡,被稱為「小拉薩」,有點像布達拉宮。彭家祠位於廣東清遠英德市,建在35米左右的小山丘上,聽說以前一個彭氏鹽商來到這裡,在這個地方安定了下來。這個鹽商的後代為了能夠抵抗土匪的侵入,就建立了這個固若金湯的城堡,彭家祠也守護著鹽商這一代又一代人的平安。
  • 南京十大特色小吃,最後一個是乾隆賜名,到了南京一定要嘗嘗
    第一口咬大了汁會漏;咬猛了汁會噴;咬太小又不過癮。 一說鍋貼,老南京都會脫口而出「七家灣」!上百年的經營,七家灣地區的幾十家清真店老闆已經將這個普通地名打造成了清真食品共有的大品牌。舊時的老南京城中,小販挑擔走街穿巷叫賣於街頭巷尾,到叫賣聲,大人們便會拿個碗或小鋁鍋,小孩子跟著大人後面,小販嫻熟地接鍋、掀蓋、取勺、下舀、入鍋、接錢、找零,一絲不亂在南京,除了秦淮八絕之外,還有更好吃的——雞汁湯包。一籠一般有6-8個湯包,揭開蒸籠,你會發現湯包皮閃著亮光,晶瑩剔透,特別小巧可愛。
  • 雪域高原上的小布達拉宮,雲南最大的藏傳佛寺
    >The 74th- 這是雲山四時分享的第74篇雲山風物噶丹·松贊林寺又名歸化寺,距香格裡拉縣城5公裡,是雲南省內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一座歷史悠久,馳名康區的黃教古寺,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
  • 因戰亂被毀的古城,乾隆賜名天下第一莊,花72億重建遊客卻不來
    因戰亂被毀的古城,乾隆賜名天下第一莊,花72億重建遊客卻不來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所以我們今天才看到這麼多的名勝古蹟,特別是對一些地區來說。雖然古代建築數不勝數,但從理論上講,韓國國內的古蹟應該更多。
  • 西藏布達拉宮雪城對外開放
    本報拉薩5月31日電(記者益西加措)西藏布達拉宮雪城今天上午正式向海內外遊客開放。雪城,是對布達拉宮正面下方建築的總稱,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22處,總面積33470平方米。從其功能上劃分,主要有3類;一是舊西藏地方政府、貴族和寺院設立的集行政、司法、監獄、稅收、鑄幣等職能為一體的辦公場所;二是舊西藏為統治者提供生活服務的機構;三是舊西藏僧俗貴族、官員的宅院及低等職員、工匠、農奴的住所。
  • 尕藏加:清宮在京新建與修繕的藏傳佛教寺院
    後期寺宇建成兩院,統稱東西雙黃寺,分別稱為東黃寺和西黃寺。東黃寺是在原普靜禪林基礎上逐漸改建而成的,又名「普靜禪林」。它是清代歷史較長的京城藏傳佛教寺院之一,駐京八大呼圖克圖之一的敏珠爾活佛常住該寺。清代直屬理藩院管轄。西黃寺是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建造清淨化城塔(第六世班禪衣冠冢)及清淨化城塔院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又名「清淨化城」。
  • 距拉薩布達拉宮15分鐘,藏著西藏唯一一座財神廟,人氣不比大昭寺差
    小馬說旅行,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相信大部分人去拉薩旅行的話,很大一部分一睹神聖的布達拉宮,因此大部分旅行攻略也都主要集中在這裡。不過作為景點豐富的拉薩來說,想要找到一處古老且富有人文底蘊的景點,其實一點也不難。
  • 元旦將至 不如帶父母到寺院祈福拜佛感受文化
    少林寺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是我國佛教文化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被稱為「天下第一古剎」。近年來中國功夫的對外交流,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少林功夫,對我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使得許多朋友也是從遠處來只為看一看這座古寺,感受一下這項世界文化遺產。
  •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噶丹·松贊林寺是 雲南 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依山而建,遠望與拉薩布達拉宮頗有些相似,因其規模宏大,故有「小布達拉宮」的美譽,松贊林寺的外圍築有橢圓形城垣,扎倉、吉康兩大主殿位於寺中心的最高點,這裡不僅建築精美,寺內所藏宗教法器及珍貴文物也頗多。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