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經院兩會筆談︱呂隨啟:11條金融改革措施助力金融穩定與發展

2020-12-11 澎湃新聞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5月2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辦公室發文稱,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委成員單位,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

1

11條金融改革措施出臺的主要目的

陸續出臺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確保順利實現「六穩」和「6保」目標。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新經濟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存在多種不確定性,如何實現「6保」目標,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11條金融改革措施從根本上是圍繞「6保」戰略目標推出的。其次,確保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政策措施實際上都是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再次,11條金融改革措施表明國家的政策取向,即進一步有序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所以,它是金融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具體表現。它不僅是一個戰略原則,從戰略角度來講是務虛,從戰術角度講,這些措施都是務實。最後,穩定金融體系。在出臺的這些政策措施當中,無論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的辦法,還是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金工作的方案,以及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行業績效評價指引等,都體現出要解決金融體系裡一些風險隱患的決心。通過扎紮實實解決這些風險點,穩健金融體系,確保能夠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底線。

2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亮點

國務院金融委牽頭統一推出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裡面有很多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11條改革措施的推出表明中國金融業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政策取向。一些人擔心中國改革開放會停滯,但我們在金融領域裡推出11條新的改革措施,可以堅定我們對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政策取向的信心,從而打消外界對我們的憂慮和擔心。第二,11項改革措施雖然一併推出,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是有序推進的,表現在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而不是盲目籠統的勉強上馬,貫徹了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穩妥推進的原則。第三,在11項政策措施中,很多都是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也就是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更多嚴峻挑戰,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次出臺的措施中第一個就是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這個辦法實際上是與普惠金融連在一起的,這也是我們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的重要政策,銀行各大金融機構金融服務下沉,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政府融資性擔保再擔保機構業績效評價指引,針對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較高,違約預期較突出的問題,這是企業脫困的重要方面。第四,在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中,有許多措施是針對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比如《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按照這個辦法,要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建立健全對創業板企業的註冊制安排,持續監管等配套制度,為克服創業板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可能。《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是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加快推進新三板改革,如建立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機制,明確轉板範圍、條件、程序等基本要求,也是盤活新三板市場的重要舉措。第五,在11條改革措施當中,有的政策措施是針對中小銀行治理問題提出的。比如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金工作方案,通過進一步推進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把補充資本與優化公司治理有機結合,使中小企業治理上一個臺階。這不僅消除了金融危機隱患,而且能夠克服很多金融亂象,從而促進中小銀行治理現代化,讓中小銀行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和地方經濟。第六,針對債券市場發展的一些亂象,試圖深化債券市場的改革,通過具體金融改革措施來克服債券市場上現存的問題,更好地發揮債券市場積極作用。在11條措施裡,政府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政策引導企業更好地利用債券市場融資,克服企業困境。外國政府類機構和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業務指引,不僅與債券市場的融資和交易有關,而且體現債券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要求,有利於提高債券市場的信息透明度,使外國政府和機構對於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產品和服務有更強的投資信心,吸引外資機構來參與人民幣債券的業務投資,加快金融業走出去的步伐。第七,確保金融業更好履行職能。出臺《關於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意見》就可以按照過罰相當的原則,明確對金融機構違法行為處罰和違法所得認定標準,追究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機構責任,加大金融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個政策措施表明黨中央和國務院,尤其是監管層,對於金融違法行為的關注力度不斷加大,會進一步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監管。第八,推動中介機構能夠更好的履行職責。這裡一個是信用評級行業,一個是註冊會計師這個行業。在資本市場上,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關乎資本市場效率,而信用評級機構和註冊會計師行業能否合理履職,能否規範有序發展,事關金融信息能否正常披露,也事關資本市場效率。

在上述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中,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機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鼓勵境內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提高信用評級機構的權威性、客觀性,提高證券市場傳播信息的質量和有效性。會計師行業規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它主要針對的是上市公司造假,業績大變臉等行為。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證券市場的效率,而且打擊投資者信心,影響非常惡劣。所以,未來應該細化監管要求,加強懲處力度。

3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將給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給企業帶來非常諸多好處。首先,《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推出,使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更加具體,加大了對小微企業支持政策力度,有助於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積極性和創新的動力,從而使小微企業獲得有效金融服務的難度降低。其次,有助於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比如,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的推出,為高科技初創公司及中小型獨角獸企業創造上市條件,從而為中小企業、中小微企業進入創業板市場融資提供了更大可能。與此同時,《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這一政策措施不僅僅是新三板,也是資本市場本身的改革深化。新三板的一些小企業有了轉板的範圍條件和程序等基本要求,這就可以通過盤活新三板,使新三板中小微上市公司,能夠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再次,此次11項金融改革措施當中出臺了《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這個辦法明確提出要減少監管套利,規範標準化票據融資機制,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和供應鏈融資。票據融資服務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普惠金融業務的重要抓手。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可以提高票據市場流動性,激活存量票據資產,幫助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提供更加豐富的市場交易環境。這對於企業來講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此外,通過出臺《關於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意見》,使金融機構服務企業的行為更加優化。對企業來講,與金融機構去打交道的難度會降低,程序更規範,有利於去降低融資成本,尤其是在針對銀行違法違紀行為的懲罰措施,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企業實際上是最重要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實際上就是保護企業體系權益。最後,11條金融措施中,實際上加強了幫助企業疏困的政策力度。比如,向出臺政府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行業績效評價指引,推動各級政府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小支農,降低擔保費率,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破解普惠金融融資擔保的難題,從而加大了對於中小微企業疏困扶持的力度。這類的政策措施實際上都是給企業體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4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為投資者的投資理財提供哪些便利?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為投資者投資理財,提供明顯便利。這些便利有些比較具體,短期內立竿見影,還有一些可能比較籠統,短期內並不明顯,長期才能體現出來。主要有這樣幾個值得關注。

第一,11條政策措施裡,通過加大金融監管的力度,加大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力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過去幾年,金融領域亂象不斷,投資者利益保護經常流於形式,這些事件不僅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質疑,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也引發了監管機構關注。《關於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意見》的出臺,表明監管層對金融消費者權利的保護,有利於恢復投資者對於金融服務的信心,有利於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按照政策措施對於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力度會逐漸加大,可能後面還會有相關的實施細則出臺,我們可以充滿期待。

多年來在資本市場上,困擾投資者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由於上市公司造假,導致財務信息質量比較低,給投資者的價值判斷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這個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對於證券市場可能就會缺乏信心。而在這11條政策措施裡面,其中有兩條與此相關,一個是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的發展。另一個是要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這兩個政策措施,都在設法弱化證券市場信息非對稱分布的程度,試圖克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從而,為投資者在資本優化資本市場的行為作出更加的理性的決策,提供了可能。

第二,中小投資者介入資本市場的渠道拓寬了。一個是關於創業板市場,一個是關於新三板市場的政策措施,不僅僅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要的內容,同時也讓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拓寬了。發行新三板的準入門檻降低,使一些中小投資者有可能參與新三板交易。創業板變得更加規範,從而有可能克服創業板的業績大變臉的問題,使投資者的權益能夠得到切實的維護,不僅有利於創業板市場和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而且有利於投資者通過參與創業板和新三板更好地分享中國優質企業成長性。

第三,在11條政策措施裡,有的政策措施是與普惠金融連在一起的,既然是與普惠金融連在一起,實際上它不僅僅是針對中小微企業,也包括一些中小投資者,這些政策措施出臺,對中小微企業和中小投資者來講,為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提供了可能,使我們獲得金融服務的渠道拓寬,成本降低,便利提高。

第四,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出臺有要中小企業深化改革補充資本金的方案。強調加強中小銀行的治理會使銀行體系更加穩定,中小投資者作為存款人來他的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銀行體系越穩定,存款越安全,投資者作為存款人來講,權益越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講也是好事。

第五,11條金融改革措施的出臺拓展了理財業務的空間。比如,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落實資管新規要求,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範圍和認定條件。這個政策措施是在資管新規落地兩年有餘,這個規則的之後發布的政策措施,明確了非標資產監管的方向,有利於資管行業的穩步改革,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空間,從而也為投資者獲得更規範的理財服務提供了條件,無疑它會使資管市場或理財市場的亂象得到進一步的抑制。

11條金融改革措施,為投資者在投資理財上可以提供了便利,如果這些政策措施能夠落實到位,並設計比較好的細則,這些措施應該值得大家期待。進一步講,不僅僅是這11條措施,後續可能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措施出臺,我們將拭目以待。

作者

呂隨啟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主講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主幹基礎課以及匯率經濟學、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等選修課。曾經擔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務,作為教師榮獲多項教學和科研獎勵。曾經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金融業傑出貢獻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投資學與資本市場。

相關閱讀

北大經院兩會筆談 | 平新喬:疫情衝擊下的發展機遇

北大經院兩會筆談 | 呂隨啟:兩會政策取向、疫情影響差異性與投資機會

供稿單位 | 經濟學院科研辦公室

撰稿人 | 呂隨啟

美編 | 山竹

原標題:《北大經院兩會筆談︱呂隨啟:11條金融改革措施助力金融穩定與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考研:北大經院金融專碩考研備考權威解讀
    自2014級起,北大經院進行了研究生招生結構的優化調整,不再招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僅對外招金融、保險、稅務、國際商務等四個專業碩士項目,學制為兩年。北大經院金融專碩項目旨在培養熟悉金融理論與實務、洞察金融市場規律及金融市場發展趨勢、了解我國金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特競爭力的複合型和應用型畢業生,以期為政府部門、監管當局、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輸送高端金融人才。
  • 一行兩會「掌門人」發出深化金融改革最強音|融資|實體經濟|金融...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因此,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肩負著完善金融體系、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使命。近日,一行兩會「掌門人」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就金融監管、改革、發展共同發聲,唱響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強音。「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 2016考研:北大經院的金融專碩難不難?
    今天小編整理了北大經濟學院考研相關信息,希望能為你所需。很多同學在選擇北大經院時,都在考慮北大經院的金融專碩難不難?就業情況怎麼樣?學費貴不貴等信息,今天,我們一一道來。   一、關於北大經院的難度(從報錄比的角度)   北大經院的難度其實並不是很大,在14年經院從學碩變成專碩後,難度便有下降了一些。2014年經院進複試的三十幾人中,竟然1:1的比例錄取了,進複試全部錄取。
  • 考情分析 | 北大經院金融碩士考研考情分析
    北大應用經濟學評估結果為A+二、經院金融碩士介紹項目旨在培養熟悉金融理論與實務、洞察金融市場規律及金融市場發展趨勢、了解我國金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特競爭力的複合型和應用型畢業生,以期為政府部門、監管當局、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輸送高端金融人才。
  • 在北大經院讀金融碩士是什麼樣的感受?
    在下文我就著重介紹一下北大經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85年,是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後北京大學設立的第一個學院,其前身是1912年嚴復先生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之後創建的經濟學門(系),更早則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商學科,是北大四大經濟類學院之一。目前,統考生只招收金融專碩一個專業。
  • 11條金融改革措施出爐,下一步怎麼走?我們對話了三位經濟學家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5月27日,金融委辦公室發布十一條金融改革措施(下簡稱十一條)。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這些措施將於近期陸續推出,主要內容涵蓋加強對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開放和投資者保護三個方面。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96場 | 風險和不確定性分辨的偏好(計量、金融和...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96場 | 風險和不確定性分辨的偏好(計量、金融和大數據分析工作坊) 2020-12-3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民營金融科技機構的加入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新趨勢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大公國際本文作者:呼延玉瑾此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下稱「措施」)第九條,提到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
  • 大公國際:從民營金融科技機構的加入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新趨勢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此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下稱「措施」)第九條,提到要「推動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評級機構和民營評級機構在我國開展債券信用評級業務,鼓勵境內評級機構積極拓寬國際業務」。
  • 北大經院王曙光:大量金融資源進入鄉村參與扶貧事業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北大經院兩會筆談】王曙光:扶貧攻堅,金融當先脫貧攻堅是2020年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事業進入迅猛推進和攻堅階段,減貧成就舉世矚目。但是未來中國將不僅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還要從長遠發展戰略出發,進一步全面推進農村綜合建設,實現農村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相對貧困問題的解決提供長期的機制保障。
  • 11條金融改革措施來襲!「小微」成了高頻詞彙服務好壞關乎銀行等級...
    5月27日,央行官網消息,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委成員單位,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
  • 北大經院金融碩士上岸學姐考研經驗貼
    準備的時間比較短,還好順利過關~( 初試成績:政治 65+,英語 80+,數學 130+,金融學綜合 100+,總分 390+)二、 關於擇校金融專業自然是要選擇清北復交,北大經院的特點是專業課偏數理,複試不對話,只抽題回答,非常公正透明。
  • 北大經院學者 | 孫祁祥:創新與金融品牌建設
    北大經院學者 | 孫祁祥:創新與金融品牌建設 2020-12-1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經院國際暑期課程回顧 | 北大經院——瑞士蘇黎世大學線上國際...
    北大經院國際暑期課程回顧 | 北大經院——瑞士蘇黎世大學線上國際暑期學校 2020-09-1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齊商銀行召開「解讀兩會政策 助力復工復產」金融輔導報告會
    ,全面強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8月11日,由齊商銀行主辦、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指導的「解讀兩會政策,助力復工復產」金融輔導報告會在齊盛國際賓館順利召開。齊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鄒倩報告會以「解讀兩會政策,助力復工復產」為主題,兩位專家圍繞全國人大會議與最新的小微金融發展政策展開深入講解,為參會人員提供了一場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案例實解的高端金融講座。徐國權針對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精神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獨到的分析,全面梳理了人大會議政策內容,深刻的傳達了「兩會」精神。
  • "一行兩會"重塑金融監管 部門人事需要數月落定
    確定機構改革方案僅是一個開始,在「一行兩會」新格局下,金融監管的職能劃分、部門融合、人事調整才是改革落地重點;隨著監管體制優化,高速發展的金融市場以及個別混業、跨界金融業務,將面臨抽絲剝繭、回歸本源。
  • 北大經院馮科副教授獲得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
    北大經院馮科副教授獲得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 2020-11-21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陸惠臺「11條措施」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臺商圈對此一片叫好聲。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將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 北大經院韓晗助理教授主編的《貨幣搜尋理論十四講》獲評2020年...
    北大經院韓晗助理教授主編的《貨幣搜尋理論十四講》獲評2020年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 2020-11-07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功能作用
    推進大灣區金融發展南方財經:粵港澳大灣區連續第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兩會前,人民銀行等4部門推出26條金融措施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央行廣州分行在推進大灣區金融發展方面有何計劃和進展?白鶴祥:近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加快推進大灣區金融改革開放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