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二八定律」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普通人的人生沒有選擇?

2020-12-11 作家林夏薩摩

文 / 林夏薩摩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1】

先前在網上看到了招商銀行的一組數據。

根據招商銀行2018年的年報:招行零售客戶共計1.25億戶,管理資產規模6.8萬億。金葵花及以上客戶 236.26 萬戶,佔總數不到 2%,資產規模5.5億,佔總資產比例 80.98%,人均資產230 萬左右;而金葵花以下客戶1.2 億,佔比超 98%,資產佔比則不到20%,人均 1 萬元左右。

雖然這只是招行一家銀行的數據。但2%的人佔有了80%的財富,這個數據確實非常驚人。

驚人的數據背後,是極大的貧富差距。

少數人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財富,而擁有大量的財富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更多的選擇。

【2】

上周五晚上,我一個人閒著無聊就跑去逛上海書城,想看看最近有什麼好看的新書,打算買回來打發時間。

正當我拿起了劉同那本《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盯著清新的淡藍色封面默讀起來時,有一個不速之客打斷了我。

他說,「美女,你對日語感興趣嗎,要不要了解一下櫻花日語?」 我連頭都不想抬,「不好意思,我對日語不感興趣,也不想學日語。」 他接著道,「那你有沒有想過去日本留學,旅遊購物什麼的?如果你有這樣的規劃,那不妨先嘗試下我們免費的日語體驗課程。」

我說,「謝謝你的建議,第一,我是不會去日本留學的,我本科是學英語的,要留學也會優先選擇歐美國家;第二,就算是旅遊和shopping,我也不想選日本,因為我是不會去日本消費,刺激日本的經濟增長的,謝謝你。」

小哥大概是被我這樣官方的回答和義正辭嚴的態度嚇到了,語氣立刻變得鬆軟起來,「小姐,我沒想到你這麼愛國啊,哎,其實我也不喜歡日本,我也不喜歡站在街頭到處拉人,問別人想不想學日語,但這是我的工作,我也沒有辦法,你就當幫幫忙,幫我留個電話號碼吧?」

我沒想到自己略帶激憤和不耐煩地回答,引發了眼前這個陌生人莫名的抒情,仰起臉看著他,「真的不用了,謝謝,如果我留了電話號碼肯定是騷擾不斷,我不想出賣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如,你換個目標人選吧?與其在我這樣頑固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如去轉攻對日語真的感興趣的潛在消費群體。」 小哥不依不饒,「你放心吧,我們不會騷擾你的,最多也就是給你打一個電話跟你預約下體驗課程的時間什麼的。你看,我今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呢,你就當幫幫忙」,他把忙把收集客戶信息的表格遞給我看。

我忽然有點不忍心,小哥也確實不容易,重點是看情形,這個小哥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心,不拿到電話號碼不會走了,為了避免他繼續破壞我淘書的興致,只好妥協,「你拿來,我填一下吧。」 填好後,我把單子遞還給小哥,小哥還不放心地多嘴問了句,「你這個號碼是真實的吧?如果有人給你打電話,你會怎麼回答?」

我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他既怕我給的是個假號碼,又怕電話回訪時我亂說話,萬一我說我根本不想了解日語,是你們業務人員硬逼著我填的號碼,估計他的日子不會好過。對一個銷售代表而言,收集了多少客戶信息,多少個為有效信息, 這些應該都是算在他的KPI考核裡的。

為了打消他的顧慮,我說,「既然我願意幫你填,就不會給你假的號碼。如果有人打電話,我會說我本來打算去日本留學,想學習日語,但現在改變主意了,這樣你放心了吧?」 小哥好像因為自己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點汗顏,忙不迭地說,「謝謝,謝謝,美女你真是太通情達理了!」

【3】

小哥終於走了,我的腦洞卻被打開。他說了那麼多句話,我只有一句記下了:「這是我的工作,我也沒有辦法——」 看得出來,他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只是勉強自己接受這麼一份工作。所以,這只是生活強加給你的,不是你真心想選的?所以,你沒得選擇?

這位小哥的經歷和想法絕對不是個例。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混日子,經常掰著手指頭數,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發工資,慶幸著終於又混過去一個月了,又煩惱著下個月又是新的一月,卻重複著舊的軌跡。還有一些人,談著將就的戀愛,甚至籌備著將就的婚姻。他們大多數人的對象是親戚朋友介紹的,他們大部分人的愛情和婚姻,是到了適婚年齡對家人親戚威逼利誘和社會輿論壓力的一種妥協。明明沒有那麼喜歡,明明與愛情無關,兩個人卻迫於臉皮和情感,生硬地綁在一起。

他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並不滿意,大部分時候像是沉寂的火山,安靜地存在著,間或爆發,怒罵造化弄人,命運不公。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把難堪或窘迫的處境說成是現實強加,生活所迫。但你真的是沒得選嗎?你只是不想選而已!你將將就就,猶猶豫豫,前怕狼後怕虎,不滿現狀,又不願意改變。兜兜轉轉,就這樣過了一生。

如果你真的那麼討厭自己現在的工作,每天上班都是一種折磨,那就辭職啊,去做一份你喜歡的工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太差,又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能,擔心就算辭職了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你就去學啊,充電掌握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然後換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大部分人而言,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和上廁所,你最重要的8小時是在公司裡度過的,你真的沒必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自虐!當然,如果你說你喜歡自虐,說自虐帶來的疼痛感讓你覺得自己真切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那請便吧,我尊重你的選擇。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眼前的這個人,不滿意眼前的這段感情,那就分手啊,何必彼此將就,互相折磨?時光無情,來去匆匆,你有必要將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生命浪費在並不喜歡的人和事上面嗎?你知道嗎,你在「自殺」的同時,也「謀殺」了別人的愛情和時光。一份將就的感情,對你和對方都不公平啊!

單身,只是短暫的寂寞而已,將就,卻將會是漫長的折磨。

【4】

一切無法解決現存問題的牢騷,都只是徒勞無功的情感宣洩。

下次,不要再說什麼自己沒得選,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沒有人會同情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不去改變,就只能接受。一旦接受,就不該有不滿和牢騷。生命是你自己的,生活也是你自己的,你不對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負責任,難道還指望別人去操縱你的人生?

任何一件事情,你都可以選擇「接受」和「改變」,「接受」你能接受的東西,「改變」你想要改變的現狀。人生苦短,必須性感,千萬別想不開自虐,慣性地勉強接受不能使你驕傲或開心的人和事,譬如工作,譬如愛情。你也許不能做人生的贏家,但至少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5】

如果你說,一切哪有這麼簡單,每個人的生活際遇和處境各不相同,你沒有辦法那麼隨性,那麼灑脫,你有自己情非得已的苦衷,你身上背負的責任與期望都太過厚重,讓你沒有「任性」的勇氣和資格。

那麼,無法隨心選擇的你,無力改變眼前現狀的你,至少還可以選擇一個好的心情去面對生活,坦然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笑著過是一天,哭著過也是一天,你選哪一個?生活已經這麼辛苦了,你又何苦再為難自己呢?何苦用既定的結局去為難自己?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未知,侵權刪。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經歷過什麼無能為力的時刻?

相關焦點

  • 二八定律&混沌人生中如何做出正確選擇,成為那優秀的少數人
    二八定律,也叫帕累託法則,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他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同樣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為這種不平等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
  • 讓財富離不開你的技巧:掌握二八定律
    實際上,巴菲特有90%的財富,是來自於10項關鍵的投資,很多企業絕大部分的利潤,只來自於其中一小部分的關鍵客戶。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這些不平衡現象,我們可以用一條著名的定律來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二八定律,以及二八定律對我們的啟示。
  • 從財富的分布看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稱為帕累託定律,它的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就像前面的例子,富人只佔世界人口的20%,卻擁有80%的社會財富;而佔世界人口80%的窮人僅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的啟示:人的時間精力有限,要學會集中優勢,重點突破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定律」,也叫帕累託法則、80/20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他發現該定律可應用於企業管理的許多方面:營銷管理、庫存管理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等等。 朱蘭還是質量管理的開拓者之一,曾幫助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質量方面達到國際標準。
  • 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不難發現,虧損的投資者的比例遠遠高於盈利投資者的數量,股市對於更多的投資者而言就是傷心地,而這部分投資者被股市和機構冠以「韭菜」的名號,前僕後繼的湧入市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得到股市投資的真諦,攫取人生的巨額財富,成為傑出的股市投資者。
  • 戴敘賢:中國億萬富翁比千萬富翁的財富增速快 呈現二八定律
    戴敘賢表示,中國的高淨值客戶的財富越來越聚集在少數家庭,個人財富越來越呈現出二八定律。 「某一大型銀行私行部總經理說,他們銀行今年新增高淨值客戶中資產兩千萬以上的客戶增速比一千萬以下的客戶增速高很多。從興業銀行私人銀行今年客戶發展情況來看,新增億萬資產和三千萬以上資產的客戶增速也較以往年度增長幅度大。所以,中國的財富確實是慢慢在呈現出更典型的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數人擁有更多的財富。」
  • 二八定律,關係大局。怎麼看很重要!
    然而今天這個規則也越來越清晰,二八定律才更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在自媒體領域。 1897年二八定律還沒有被發現,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恰恰相反,二八定律,代表著社會等級制度的進步,代表著社會在大家都公認的準則裡運作。
  • 散莊書苑孔令飛: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攫取人生的巨額財富,成為傑出的股市投資者。  「二八定律」不僅是股市的勝負值,更是理性投資者和非理性投資者的分界線  「二八定律」也被稱之為巴萊多定律,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沒有被信息技術消除,反而愈演愈烈
    然而事實正好相反,現實中的二八現象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在成功比例更小的同時,所集中的財富卻越來越多。這一現象說明,普通人的認知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在下降,人們提煉信息為認知的能力不僅沒有提高,也在下降。 30多年前,人們主要靠報紙、電視、廣播獲取信息,而獲取「真實」信息主要靠口口相傳。
  • 「蛇打七寸」勝於「事必躬親」,用「二八定律」抓關鍵!
    維弗雷多 · 帕累託19世紀義大利著名的經濟學家,1897 年,他在研究英國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時,偶然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英國,大部分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不僅是英國,在研究其他國家的經濟模式時,他也多次發現了這一現象。並且經過研究表明,這種財富收益關係也表現得非常穩定。
  • 「二八定律」證明貧富差距的必然?你需要了解定律背後的故事
    永不平等的二八定律經濟學家注意到一個現象,大部分的財富總是流向少數人的手中,往往社會中20%的人卻擁有著社會80%的財富。這種現象是如此的普遍,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以及各行各業當中都有所體現,這也就意味著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絕對不平衡的,貧富差距將不可避免地永遠存在,大部分人將始終是窮人,被少數富人所支配。代表這種現象的二八定律似乎被社會普遍認為是一種定律,然而這種定律的存在真的是合理嗎?
  • 「二八定律」—過程與結果
    「二八定律」最早來自於義大利: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份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
  • 20%大於80% :遊戲裡的二八定律現象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即大部份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發現,在其他的國家也都有這種微妙關係出現,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帕累託法則」,當然它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賺錢和晉升一定要了解,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二八定律。(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似乎是佔優勢的總是少部分人。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感覺,那麼你這樣想一想,你所從事的行業裡頂尖的人多不多,赫赫有名的頂尖人士是不是寥寥無幾?
  • 擺脫窮忙,重新認識二八定律
    比如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20%的產品或者客戶帶來80%的銷售等等。當然從統計學上來說,這些不平等關係中,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這裡的二八隻是指代這種不平衡的現象。二八定律還有一些更耐人尋味的名字,比如關鍵少數法則,最省力法則等。
  • 你不知道的二八定律,你是這百分之二十嗎?
    文 | 洪荒知識來源: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於是,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 你必須知道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是20世紀初義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 股票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其實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的意思差不多,也許很多人不認同,其實我們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真理真的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都知道熬夜、抽菸對身體不好,可是還有那麼多人在做,都知道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不好,但長時間看手機的人太多了,這些都違反了養生的真理,你能否認這些事實的存在嗎
  • 用二八定律看辦事效率,你是二,還是八?此文能給你有所啟發!
    你可能聽說過二八定律;你可能也知道二八定律講了些什麼;你可能也理解了二八定律的精髓;你可能也看過我前面的文章,明白了二八定律的啟示;你可能也覺得二八定律,很有用,並且已經開始實踐了;正如,二八定律說的那樣: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因為,答案往往隱藏在問題中,而只有20%的人認識到這個規律,懂得如何拆解問題,快速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 你的努力是次要的,二八定律揭示:成功靠的是洞悉本質和利用規律
    二八定律人生的智慧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列託在對19世紀英國社會各階層的財富和收益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80%的社會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20%。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財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財富。二八定律這種神秘性的不平衡性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後來被各行各業的專家和學者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八定律,運用經濟、生產、管理、營銷等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