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媽媽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有些是孩子自己喜歡的,有些是家長覺得有必要的。
即使是孩子當初喜歡的,自己主動要求報名學習的,也有可能在持續求學的過程中,因為累、因為難、因為覺得沒意思,孩子後悔了,最終半途而廢。
面對孩子這種輕易放棄、畏難怕苦的行為,家長往往一籌莫展。
說到底,這就是因為孩子的意志力不夠堅定,遇到困難就會退縮。
嚴格來說,意志力屬於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
意志力是指一個人能夠自主、自覺的遵守目標,並以目標為導向,調整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情緒衝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最終實現目標的一種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
簡單的說,一個人意志力越堅強,做事就越有始有終;反之,意志力薄弱的人,做事就特別容易半途而廢。
縱觀那些在某一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不是意志力堅強的人。
這些成就獲得的過程,充分顯示了人的意志力的強大作用。
意志力來自根治腦海的自我意願「我想要」
意志力是一個人堅持奮鬥的動力,它包括「堅持」、「自控」、「自信」。
1、堅持運動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不是靠智力培養的,而是靠體力鍛鍊出來的。
讓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吃點苦」,長大之後,孩子的抗挫能力和意志力就越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很難有讓孩子吃苦的體力活了,所以,多運動,通過運動來鍛鍊幼兒的體力,提升幼兒的意志力。
堅持運動,只有流過汗的孩子,面對困難才不會流淚退縮。
體力的鍛鍊,可以增加意志力的提升
2、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放任自己的懶惰、輕易就放棄自己的目標、貪圖享受、喜歡躲在舒適區不求上進,這些都是人們對欲望的失控,對自我的放逐,而這種人生習慣性失控就是從幼兒時期的任性開始!
自我控制從管理情緒開始
3、培養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它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自信心的鍛鍊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
自己穿衣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在一定的範圍內,自己選擇喜歡的玩具。
因為是自己想要做的,也許過程中會遇到障礙和困難:因為太小,動作不夠靈活,很多事情做的沒有那麼好,但是最終沒有人幫忙,靠著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這種成就感塑造的自信心不是他人的鼓勵和表揚可以給予的,這是一種完完全全,來自內心的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不管是玩具還是遊戲,太難或者太容易,都無法刺激孩子戰勝的勇氣。
每次給孩子增加一點新要求,讓他覺得自己可以,但是,這個要求的實現又需要經過一點努力,孩子在經歷嘗試、失敗、再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成果,這個過程不僅是意志力鍛鍊的過程,更是自信心培養的過程,讓孩子學會頑強和勇氣。
2歲的孩子,不會自己穿鞋子,可以讓媽媽先幫寶寶把鞋子套上去,讓寶寶自己給鞋子扣上魔術扣,等孩子寶寶扣得很好之後,再學習如何把鞋子套到腳上。把一件事,分成幾個動作去學;
3歲的孩子,做不到把10塊積木壘高高,那就先壘5塊,下次再壘7塊,最後,終於可以壘10塊。
目標和任務的分解,不僅讓孩子懂得制定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同時,每一次目標的達成都是一次信心的樹立。
讓孩子自己來,是孩子內在自信心最好的鍛鍊
4、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
當我們希望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堅韌不屈,首先作為父母,我們自己就要懂得堅持、積極、做事認真。
如果我們自己做什麼事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反過來期望孩子意志力堅強,那就是一個玩笑話。
言傳身教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個人,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如果輕易屈服於誘惑,就無法堅持自己的目標。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可以幫助孩子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獨自面對各種挑戰,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系列就全部分享完了,大家如果有其他想要了解的育兒內容,歡迎留言或者私信我,感恩您的閱讀、點讚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