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一):觀察力

2020-08-16 幼兒教育lulu老師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霸也不是一天練成的。

根據一家知名調研機構的調查報告:他們研究了超過2000名各大名校的學霸,發現在這些人身上,從小就具備了構建學習能力的四大基礎能力:觀察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意志力。

幼兒的學習中,觀察是基礎

觀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更是孩子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觀察力的培養對孩於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

幼兒觀察力的發展是孩子專注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的基礎。它包括:專注、思考、發現、總結、反省等。

  • 觀察力不僅僅是認真看,而是在看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發現規律;
  • 觀察力不僅僅是專注的看,而是在看的過程中能夠專注的思考;
  • 觀察力不是當下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懂得堅持在挫折中重新開始;

觀察是一種自然行為

那麼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給對玩具!

所謂給對玩具指的是,我們給孩子玩的玩具是符合幼兒當下行為能力發展的,孩子們正好可以玩,不會因為操作太難或者操作太容易而失去興趣,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持續的專注,研究玩具帶來的操作和思考。

那麼,什麼樣的玩具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呢?

  • 0-6個月 抓握類玩具:各種搖鈴、拉環、鈴鐺等
  • 6-12個月 捏握類玩具:各種軟球、可撕扯的紙張、滾動的小汽車等
  • 12-18個月 穿投類玩具:各種珠串、開開關關的瓶子、罐子、打擊類樂器等
  • 18-24個月 可觀察類玩具:各種模型及卡片、塗鴉、圖形板等
  • 24-36個月 有規律的可觀察類玩具:積木、拼圖、剪紙等手工

幼兒在每一次玩具操作中,都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觀察力,他們通過玩,去發現玩具的變化、去理解各種空間、結構、組合、排列等關係的建立。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當幼兒在玩的時候,不要一次性給他們多個玩具,每次只可以拿一個玩具!

確保幼兒視覺範圍內的簡潔、乾淨,確保幼兒視覺專注,從而可以認真而持續的去體驗和感受。

2、不幹預不指導不破壞;

觀察的動力,是一種內心自發的欲望。孩子們對操作的興趣,源自他們的好奇心、自然的探索欲望。

在幼兒階段,沒有所謂的正確操作,對於孩子來講,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玩的過程,隨著幼兒的操作,玩具會有變化、操作可能會失敗、但是偶爾也會成功,這些都是需要孩子去用心感受並觀察的,這個過程才是提升幼兒觀察力最重要的因素。

不幹預不指導,這是在不破壞孩子專注的前提下,讓孩子保持持續獨立觀察的習慣和能力。

讓幼兒認真的做一件事,不去增加更多的幹擾去破壞孩子的觀察體驗,對幼兒的觀察力發展非常重要!

觀察不僅僅是視覺感官體驗,還包括其他感官的體驗。比如:

當孩子在認真吃飯的時候,他們可以通過味覺去體驗和感受食物的口感、味道、溫度等。這也是一種觀察,通過味覺的觀察。

但是如果我們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同時給他玩手機、看電視、玩玩具,那麼,就直接破壞了孩子的感官體驗,破壞孩子多感官觀察力的發展。

3、要逐漸提升操作難度,讓孩子保持觀察的興趣。

觀察力不僅僅是一種自發的內在驅動力,同時,只有讓被觀察的行為或者物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才會讓孩子保持熱情,增加持續的能力續航。

一個三歲的孩子,不會喜歡玩搖鈴,是因為這個遊戲已經對他沒有任何難度。所以,不論你給他的搖鈴有多麼清脆絢麗,他都不會喜歡。

但是如果,我們把搖鈴懸掛在窗戶前,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去聽、去觀察,當風吹過的時候,搖鈴會發出什麼聲音,搖鈴晃動的方向和風向的關係,孩子會非常有興趣。

所以,對於孩子來講,玩具只是一個載體,在同樣的玩具上,只要我們提出新玩法、增加新的要求,孩子就會獲得挑戰的樂趣,保持持續觀察的興趣。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揮,去創造,創造更多的新玩法,在新的玩法中,孩子們就能觀察出更多的變化,獲得更多的體驗和經驗。

比如:6個月時候玩的滾動的木頭小汽車,4歲的孩子,肯定不會繼續拿著滾,但是他們會拆!

把玩具車拆掉,看看玩具車是怎麼構造的,怎麼組合的,輪子是怎麼組裝的,對於孩子來講,這就是一種新的觀察體驗。

4、要符合幼兒觀察的特點:從大到小,從局部到細節,從動態到靜態

在幼兒階段,觀察能力,不要刻意去訓練。對於孩子來講,觀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行為。

他們從發現一張紙被撕開之後,會發出聲音開始,到觀察螞蟻搬家,孩子們基於內在行為秩序發展的要求,自發的受好奇心驅使,去勇敢的探索、觀察及發現環境中的一切。

所以,在幼兒觀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更多符合他們階段性觀察特點的環境,讓他們自然提升觀察力。

  • 0-2歲的寶寶,因為精細動作發展還不夠好,所以,他們觀察的習慣來自大的玩具、相對靜態的操作。比如:套環、串珠軸、圖形嵌板等;
  • 2-3歲的寶寶,手部動作變得更加精細,所以,他們開始觀察一些細小、精緻的東西。比如:穿珠子、拼圖、積木等
  • 3-4歲的寶寶,除了手部動作越來越熟了,幼兒其他肢體協調能力也越來越好,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喜歡更加動態的變化觀察:螞蟻、植物的生長、大自然的變化等。

5、要學會讓幼兒在觀察之後進行總結

觀察只是開始,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去發現規律、總結經驗、獲得認知。

我們讓孩子在每一次觀察之後,都去回顧和總結,包括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不幹擾的引導,啟發幼兒邏輯思維的建立。

  • 把一個蒜瓣種到花盆裡,讓孩子每天去澆水,讓孩子看看蒜瓣成長的變化,觀察在這個過程中,蒜瓣成長需要哪些幫助?
  • 找出幾個同樣大小同樣材質的玻璃杯,裡面加進去不同量的水,讓孩子拿勺子去敲擊杯子,觀察一下為什麼,杯子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觀察的目的是啟發孩子學會思考,所以,每一次觀察之後,都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下,觀察獲得的結果是什麼?為什麼?還有可能會出現哪些變化等。


觀察力是一個需要從小就培養的能力,但是,也是很多家長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能力培養。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是多方面的,也是長期堅持的過程,培養幼兒觀察力,就是要讓幼兒理解本質而非僅僅看到表面。

所以,一個觀察力好的孩子,長大之後,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表現為:更加的專注、更容易抓住問題的重心、會思考和反省、懂得總結規律、舉一反三。

下一期,將繼續大家分享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二):動手能力

相關焦點

  • 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二):行動力
    小袋鼠並不是一個家庭困頓的孩子,談不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相反,他的爸爸媽媽也算是中產階層,但是,他們從小就很注重小袋鼠的行為能力的培養,從日常生活中放手,有意識的去鍛鍊小袋鼠的動手能力,培養了他超強的行動力。
  • 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四):意志力
    讓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吃點苦」,長大之後,孩子的抗挫能力和意志力就越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很難有讓孩子吃苦的體力活了,所以,多運動,通過運動來鍛鍊幼兒的體力,提升幼兒的意志力。孩子想要吃更多的零食,媽媽說「不可以」,因為零食吃的太多不健康,所以每天只能吃一份,如果今天把零食全部吃完了,那明天和後天就都沒有零食吃了。當孩子4歲的時候,教孩子學會感恩,培養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可以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 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三):邏輯思維能力
    (衣服上也有紅色)給寶寶兩個顏色一樣,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教他們認識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等到孩子可以辨識大小之後,可以換成兩個顏色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的圓形,問孩子,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觀察和判斷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
  • 注意力好壞離不開觀察力,而嬰兒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基礎
    「注意力」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對知識的吸收。而注意力的好壞,離不開觀察力。因此,父母要高度重視對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我們知道: 觀察是通過眼看、耳聽、鼻聞、嘴嘗、手摸等感覺方式,有目的地認識周圍事物的心理活動。而嬰兒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基礎。 當然孩子不懂得什麼是觀察。
  • 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從小培養,孩子未來發展蓋過學霸
    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幽默感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觀察力是在綜合了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認識時間能力等多種能力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 觀察力是好成績的前提,培養孩子觀察力,這幾種方法,家長收藏
    觀察力,表層意思就是觀察事物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基礎能力,不僅是對事物表層顏色、形象的觀察,還包含溫度、味覺等等。觀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並不是說觀察力差,智力就一定有問題。觀察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能力的培養是勢在必行的。那麼究竟該如何入手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呢,相信很多家長會比較迷茫,給大家推薦一套豆瓣評分8.8分,適合3-8歲兒童閱讀的圖書《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
  • 從小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
    我們知道,逆向思維不管是對於孩子也好,還是成人也好,能給我們很多不一樣的視角,讓我們分析問題時常常會有不同的角度,也能在看問題時更加全面,解決問題時有更好的突破思路。逆向思維是非常贊的一項思考能力,其實很多家長都不明白,孩子的這種逆向思維能力要如何鍛鍊?羅媽媽在這裡告訴大家,逆向思維能力其實也是完全可以通過教具來訓練的。
  • 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父母要好好培養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上小學後我就特別羨慕那些「學霸」的家長,孩子越學越輕鬆,家長在學習上也操心少,輔導作業時也不用費心琢磨怎麼講能讓孩子聽懂。後來,我還特意問了兒子的班任:「什麼樣的孩子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或者說,我其實想問的是,怎麼培養孩子才能讓他有成為學霸的機會?老師當時很快就回答我說: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這「3個力」!
  • 兒童視覺觀察力的培養
    莫奈《睡蓮》系列已為人父人母的我們,雖然不至於執著抱有一個強烈的「莫奈夢」,但如果能從小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為視力發育打好生理基礎,鍛鍊孩子的眼部肌肉適用年齡:2-6個月所需道具:兩個拳頭大小的毛線球(家裡閒置的即可),一個黑的,一個白的。
  • 孩子神經大條,觀察力不足,巧用4個妙招,或能提升孩子觀察力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培養藝術的天賦,或者是對色彩,對外界,對自然的感知,都需要孩子自己去發現美。這就需要孩子有一雙可以發現美的眼睛,需要敏銳的觀察力。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既然知道了思辨能力這麼重要,那麼孩子從小改如何培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學前階段培養思辨能力學前階段至關重要,這一階段的特徵也很明顯。從託兒所開始,課堂上老師就會給孩子很多的語言表達的機會。
  • 培養寶寶觀察力,是家長給的「財富」,父母的培養尤其重要!
    孩子的出生會給一個家庭增添溫馨,讓父母變得柔軟。對於這個剛剛降臨的小天使,家人自然是把孩子作為「最寶貝」的人。很多父母也是願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那從小一些細節的培養就尤為重要。培養孩子觀察力,是家長給孩子的「財富」,父母的培養尤其重要!
  • 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抓緊培養,讓學霸給你的孩子打工
    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 幽默感 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 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要從小培養這個能力(收藏)
    作者:葉輕舟(爸媽進化論主筆)老師說:「難度中等的題目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遇到難一點的題目,孩子就好像深入不進去,也不願意思考。一般多閱讀的孩子思維都比較活躍,獨立思考能力也會比較強。一來,女兒經常作業做到很晚,壓根沒時間看課外書;二來,朋友覺得有那時間去看閒書,不如多練一會琴或者多解幾道數學題。老師告訴朋友,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培養她多閱讀的習慣。
  • 從小培養孩子富人思維(財商培養)
    從小培養孩子富人的思維,那從多小開始培養呢?研究表明,孩子三歲以後就可以進行財商培養,越早培養,越能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培養孩子富人思維(財商培養)對於我國現在的教育而理財技能卻是孩子以後成為富人的必備條件,學校不開設,孩子對於錢的認知大多來自家庭,如果父母不注重財商培養,他們只會教孩子:「到學校好好學習,好好聽老師的話」,或者說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到孩子畢業參加工作,同樣會以窮人的理財方式和思維生活著,因為這是他們很小的時候從父母那裡學到的。
  • 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等六種學習能力源自家庭培養
    現實中,家長們也許常常頭疼:自己的知識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那麼,怎樣才能為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貢獻一份力量呢?不用著急。其實學習能力的提高就在與孩子日常的互動之中,在那生活的點滴裡。學習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記憶力、邏輯能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六個方面,家長們可以在平日的遊戲中幫助孩子培養起這些能力。
  • 學霸父母為什麼會培養出學渣娃,這個能力沒有打好基礎
    媽媽是學霸,孩子是學渣,到底差在哪兒如果孩子是學霸,成績好,別人一定會說父母教育的好,爸媽本身學歷高,輔導孩子有先天優勢。但是通過家長群裡的了解,事實並不如此,有位家長是211博士,孩子卻穩穩的佔據班級倒數10名之內,這讓學霸媽媽十分苦惱,自嘲半輩子在學習考試上沒輸過,沒想到親生的兒子在學習上一次沒贏過,也不知道這聰明的智商哪兒去了!難道剩下的日子裡,要學著認命,承認孩子不是那塊料?
  • 打好基礎,從小培養「邏輯思維」很重要!
    與批判性思維相似,邏輯思維需要運用推理能力來客觀地研究問題並做出合理結論。或許您看到這些就會有疑問了,這些看起來都是成年人需要考慮的問題,又跟孩子有什麼關係呢?事實則不然,俗話說培養還是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畢竟就算是成年人,也並非都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給寶寶奠定個好基礎呢?那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觀察力強的孩子,智力往往比一般孩子要高出很多,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從身邊最常見的事物開始。可以讓孩子觀察山、水、土地、氣候、四季,風、星辰、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等自然景象及其變化。這些觀察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和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