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好就肯定沒出息嗎?那可未必。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
1. 幽默感
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培養幽默感首先要給孩子營造歡快的家庭氛圍。父母自己要懂得用幽默來處理矛盾。另外,父親比母親的情緒穩定,更具幽默感。讓孩子多跟爸爸親近,對培養幽默感很有幫助。多帶孩子玩遊戲,多用趣味的方式學習。做任何事都講究趣味性,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能讓孩子學會利用幽默處理問題。
2. 領導力
會學習的孩子不一定有領導力。正如在職場中,那些悶頭苦幹的人並不是團隊中最突出的那個,也不是最有凝聚力的那一個。所以,現在的學霸也許未來會成為一個得力的幫手。但是擁有領導力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在公司脫穎而出。
領導力不是一項單一的能力。它需要一個人有共情能力、影響力、觀察力、責任感和很好的判斷力。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共情力幫助領導體察員工的心態;影響力讓更多人和你達成共識;觀察力和判斷力使你有能力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責任感讓員工樂意追隨你。
學校幹部、班級幹部是很好的鍛鍊領導力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的活動,並且不要抗拒成為組織者,或者多付出。所謂能者多勞,付出才有回報。
鼓勵孩子多參加演講,珍惜每一個公開表達的機會。這是鍛鍊孩子的勇氣和語言組織能力的絕好機會。要知道,勇氣是磨礪出來的,每次都要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勇氣、有自信的人首先就具備了領導的樣子。
3. 財富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拼搏中的人們最重視的是財富。所以財富力是最能幫人有效聚集人氣的。擁有財富力的人可以讓人生走的更穩、更精彩。也可以有能力去更高處改變規則。即使不做大老闆,普通人都應該掌握一些財富知識。
培養財富力更要從小做起。很多父母不喜歡給孩子零花錢,認為孩子不應該沾上「銅臭味」。其實有味的不是錢,而是使用錢的人。越沒見過錢的人,越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反而從小培養財商的人,才懂得把金錢當做實現目標的工具。
美國人培養孩子財商很有一套。第一,他們鼓勵孩子從小開始打工,很多社區送報紙的活都是孩子在做。第二,他們鼓勵孩子儲蓄,積累是獲取財富的第一步。第三,他們會給大孩子買二手車,這成為了孩子們賺油錢的動力。
4. 執行力
有再好的規劃,不執行也是白費。人人都可以做空想家,但是沒幾個能動手去做的。我們經常會在意識裡直接扼殺掉自己的夢想,理由就是很難、我不行、別人可能已經開始做了。
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之後被一些貴族嘲笑是「狗屎運」。他拿起一個雞蛋問:「誰能把它立在桌上?」有些人嘗試了幾次搖了搖頭,有些傲慢的貴族直接冷笑著說不可能做到。哥倫布拿起雞蛋,往桌上一磕,破了的雞蛋立在了桌上。貴族們覺得很荒唐,這樣做誰不會啊。哥倫布說:「可是你們這些聰明人誰也沒有在我之前這樣做。靠想是發現不了新大陸的。」
培養行動力就是要鼓勵孩子想到就去做。比如說好了回家先寫作業後吃飯,那就雷打不動的先寫作業。無論是今天比較累還是心情不太好,都不能例外。要知道,一次例外就給了孩子藉口再次這樣做。
5. 決策力
團隊中,每個人的可能都有想法。最終衡量全局做出決定的才是領導者。猶豫不決的人做不了領導,也難成大事。完美主義的不代表決策力,一個完美主義者會因為尋找更佳的解決辦法而一再拖延。而決策往往贏在時效。
決策力要從小培養。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事實幹涉孩子做決定,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不決的性格,以後不好改。小事上讓孩子自己決定,大事鼓勵孩子發表意見。久而久之,決策力自然就養成了。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上述這五種能力更加實用。父母為了讓孩子成績搞上去,為了讓孩子聽話、好管理,就處處約束孩子,其實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