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抓緊培養,讓學霸給你的孩子打工

2020-12-13 騰訊網

學習不好就肯定沒出息嗎?那可未必。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

1. 幽默感

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培養幽默感首先要給孩子營造歡快的家庭氛圍。父母自己要懂得用幽默來處理矛盾。另外,父親比母親的情緒穩定,更具幽默感。讓孩子多跟爸爸親近,對培養幽默感很有幫助。多帶孩子玩遊戲,多用趣味的方式學習。做任何事都講究趣味性,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能讓孩子學會利用幽默處理問題。

2. 領導力

會學習的孩子不一定有領導力。正如在職場中,那些悶頭苦幹的人並不是團隊中最突出的那個,也不是最有凝聚力的那一個。所以,現在的學霸也許未來會成為一個得力的幫手。但是擁有領導力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在公司脫穎而出。

領導力不是一項單一的能力。它需要一個人有共情能力、影響力、觀察力、責任感和很好的判斷力。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共情力幫助領導體察員工的心態;影響力讓更多人和你達成共識;觀察力和判斷力使你有能力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責任感讓員工樂意追隨你。

學校幹部、班級幹部是很好的鍛鍊領導力的機會。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的活動,並且不要抗拒成為組織者,或者多付出。所謂能者多勞,付出才有回報。

鼓勵孩子多參加演講,珍惜每一個公開表達的機會。這是鍛鍊孩子的勇氣和語言組織能力的絕好機會。要知道,勇氣是磨礪出來的,每次都要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有勇氣、有自信的人首先就具備了領導的樣子。

3. 財富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拼搏中的人們最重視的是財富。所以財富力是最能幫人有效聚集人氣的。擁有財富力的人可以讓人生走的更穩、更精彩。也可以有能力去更高處改變規則。即使不做大老闆,普通人都應該掌握一些財富知識。

培養財富力更要從小做起。很多父母不喜歡給孩子零花錢,認為孩子不應該沾上「銅臭味」。其實有味的不是錢,而是使用錢的人。越沒見過錢的人,越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反而從小培養財商的人,才懂得把金錢當做實現目標的工具。

美國人培養孩子財商很有一套。第一,他們鼓勵孩子從小開始打工,很多社區送報紙的活都是孩子在做。第二,他們鼓勵孩子儲蓄,積累是獲取財富的第一步。第三,他們會給大孩子買二手車,這成為了孩子們賺油錢的動力。

4. 執行力

有再好的規劃,不執行也是白費。人人都可以做空想家,但是沒幾個能動手去做的。我們經常會在意識裡直接扼殺掉自己的夢想,理由就是很難、我不行、別人可能已經開始做了。

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之後被一些貴族嘲笑是「狗屎運」。他拿起一個雞蛋問:「誰能把它立在桌上?」有些人嘗試了幾次搖了搖頭,有些傲慢的貴族直接冷笑著說不可能做到。哥倫布拿起雞蛋,往桌上一磕,破了的雞蛋立在了桌上。貴族們覺得很荒唐,這樣做誰不會啊。哥倫布說:「可是你們這些聰明人誰也沒有在我之前這樣做。靠想是發現不了新大陸的。」

培養行動力就是要鼓勵孩子想到就去做。比如說好了回家先寫作業後吃飯,那就雷打不動的先寫作業。無論是今天比較累還是心情不太好,都不能例外。要知道,一次例外就給了孩子藉口再次這樣做。

5. 決策力

團隊中,每個人的可能都有想法。最終衡量全局做出決定的才是領導者。猶豫不決的人做不了領導,也難成大事。完美主義的不代表決策力,一個完美主義者會因為尋找更佳的解決辦法而一再拖延。而決策往往贏在時效。

決策力要從小培養。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事實幹涉孩子做決定,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不決的性格,以後不好改。小事上讓孩子自己決定,大事鼓勵孩子發表意見。久而久之,決策力自然就養成了。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上述這五種能力更加實用。父母為了讓孩子成績搞上去,為了讓孩子聽話、好管理,就處處約束孩子,其實是因小失大。

相關焦點

  • 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從小培養,孩子未來發展蓋過學霸
    學習不好就肯定沒出息嗎?那可未必。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讓孩子多跟爸爸親近,對培養幽默感很有幫助。多帶孩子玩遊戲,多用趣味的方式學習。做任何事都講究趣味性,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能讓孩子學會利用幽默處理問題。
  • 如何培養有能力的孩子,《正面管教》七項重要能力給了最好的答案
    在書中我找到了最適合指導我如何培養孩子能力的七項建議。今天整理分享出來,願與更多父母一起培養優秀的孩子。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對孩子自信培養的基礎。前不久我的一個學員問我,「孩子現在上興趣班就沒辦法上幼小銜接班。現在馬上要入學了,學習應該才是最重要的吧?但放棄興趣我擔心以後會影響她的自信,我都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後來我給的建議是,二者都要上,找一個可以平衡興趣班和幼小銜接班的機構合理安排時間就行。想要孩子以後有出息,就不要心疼現在孩子學習有多「累」。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他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老人都說「三歲看大」,這句話也不是全無道理,孩子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和掌握的能力,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極大影響。「成功始於專注,專注在於當下」,專注力與記憶力一樣,都是成為學霸必須要具備的能力,當孩子專注地去學習往往更加容易,這就是專注力的魅力所在。
  • 想讓孩子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多用這5個方法,培養出學霸孩子
    孩子們的學制一直是家長心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孩子們學習有好的有壞的,這是很多因素導致的,但是很多是因為邏輯思維的原因。小的時候,邏輯思維能夠拉開孩子的學習成績,長大之後邏輯思維能夠拉開他們的社會地位。與其教孩子知識,不如鍛鍊影響孩子生活的思考能力。推薦五種簡單易用的學習方法,並推薦孩子們進行聯合訓練。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二、做事專注認真有些孩子從小做事或者玩玩具就特別專注認真,這類孩子其實就是專注力強,要知道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更是構成智商的重要因素,因此這類孩子往往要更加聰明一些。
  • 牛津大學博士:孩子在這個時期更適合學習!要重點培養2項能力
    由此可見,小學期間是培養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才能等到初高中時的突然「開竅」。本身學習就是一件需要靠內驅力達到效果的事情,所以小學階段打基礎是重中之重。尤其要著重培養這2種學習能力!
  • 如何按照學霸標準培養孩子,開發這5個能力,未來成才不太難
    導語:父母都希望養育聰明好學的孩子,最好能成為學霸。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開發出最強大腦,確實有跡可循。從5個方面悉心培養,讓孩子越來越優秀。這幾天,全國高考成績發布。不少學霸橫空出世,獲得特別優異的成績。
  • 如何培養學霸
    他說,天賦是個小概率事件,如果你覺得玩玩就能學好,那是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相比於玩玩就能學好的孩子,原本有天賦,從小沒有重視培養,最終不成才的孩子更多,所以不可掉以輕心。那麼培養學霸,最關鍵從小抓什麼?大多數家長會說學習習慣。其實只是一部分,這位學霸的爸爸說,抓3點:習慣、態度、信心。這位爸爸說,這三點做好了,孩子不僅是學霸,也很可能成為將來社會精英。
  • 「學霸」都有的5個特點!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
    2懂得堅持、知難而上任何一項能力的提升都伴隨著痛苦,正因如此學習這件事本身註定不會太「舒適」,打破自己現有桎梏的過程往往是漫長而迷茫的,就好比一道大家都解不出的難題:有人放棄,最終停在原地;也有人咬牙堅持,最終打通了「任督二脈」。堅持是學習中最重要的品質,沒有一個「學霸」會在遇到困難時輕言放棄。
  • 秒贊學霸的學習計劃表,原來孩子拼的不是智力,而是時間管理能力
    先來看一看學霸的學習計劃安排表:如果簡單地把24小時劃分成一個又一個小格子,然後往裡面填充學習內容,就管這叫管理時間,顯然做不得夠,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與相應的時間相契合。有些孩子執行力差,對學習計劃上的每個事項都打點折扣,或者自欺欺人糊弄一下,對學習存在僥倖心理的孩子註定與學霸無緣。真正的學霸學習態度毫不含糊,將計劃變為現實就像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既需要將每天要做的事情和時間牢記在心,又要每天堅持執行,還要堅持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這樣不斷地督促自己,並且持之以恆。當然,學習計劃只是一個事先安排,執行的時候難免會有出入。
  • 拼音都要重頭學習的媽媽,培養了一個學霸,只因做對了這四點
    家長會上,學霸媽媽說:「我跟孩子爸爸都不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學習方面,我們給不了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一年級的時候,我甚至要重新複習拼音,才能在家裡陪孩子拼讀。孩子成績好,更多的是因為有個輕鬆的家庭氛圍。」培養一個學霸,相信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很多人認為,培養一個學霸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甚至有人覺得,學霸需要天賦,不是靠培養的。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不是死記硬背公式,培養這2項能力很重要
    對於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這件事上,Jo Boale教授提出培養孩子的2項能力,一是發展數感、二是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這一點對於數學解題這樣的學科非常重要。Jo Boale教授強調犯錯對於學好數學來說無比重要。通過斯坦福教授的研究,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找到一個方法能夠培養孩子數感、並且是適應與成長型思維的培養。刷題、考試自然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於是我找到了遊戲的方法。
  • 985廢物「走紅」,缺了這3項能力,小鎮學霸永遠拼不過大城市學渣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分析了全球各國際組織重視的人才未來核心能力,最受重視的7項素養分別是: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信息素養、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以及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等七大素養為各國際組織和經濟體高度重視。
  • 不培養學霸,家長也應了解孩子的作業,獲得和學霸一樣的學習效果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階段,班上的語文學習成績差距大的原因,除了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關,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環境。家長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都是學霸,這樣的情況可能嗎?如果有,那也是極其少有的,而且絕對不是你家孩子。
  • 多數學霸都具備的五個特點,你的孩子具備了幾項?
    大作家列夫託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與此類似,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他們的素質也大多是類似的,那些成績很差的學生卻各有各的原因和弱點。那麼,學霸大多具有什麼樣的素質呢?
  • 培養身心健康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孩子
    培養身心健康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孩子——答《南方工報》記者問訪談背景:2017年高考結束,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出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調查顯示,40名高考狀元中僅6位來自農村,其餘均是城鎮戶口。
  • 心理學家揭秘,極少人知道的學霸養成秘訣,關鍵培養孩子這種能力
    許多家長也許都自覺不自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只要孩子成績優秀,其它問題都是次要的。但可以理解,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今天,我就來講講能讓孩子成為學霸的一個重要能力——自我調節技能。這個階段要學會規劃明確的學習任務,學會把大的目標分割成若干小目標,並幫助孩子培養一種積極的心態。
  • 從小學就開始重視這5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孩子數學學習不會差
    例如: 計算利率、盈利、買東西……這些都要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給孩子買玩具,給他20塊錢,一個玩具5元,問他20塊最多能買幾個一樣的玩具,或者孩子喜歡吃QQ糖,問他一包QQ糖如果要隨機分配給全家人(假如有5人),能否做到平均分配,每人應得幾顆之類的數學思考題,讓孩子培養數學思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這樣做的時候還要考慮孩子所處的學習階段和水平,如小學階段適合簡單的加減乘除題,且多利用孩子感興趣的物
  • 班主任揭秘:學霸日常行為的共性,做到這點,你的孩子也是學霸!
    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將來成龍成風,這是毫不疑問的。但是,在現實中肯定會有一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夠好。如果你真想知道自家孩子和學霸的差距在哪裡,就來看看班主任揭秘:學霸們在日常行為上都有哪些共性?
  • 學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四大基礎能力(一):觀察力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霸也不是一天練成的。根據一家知名調研機構的調查報告:他們研究了超過2000名各大名校的學霸,發現在這些人身上,從小就具備了構建學習能力的四大基礎能力:觀察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