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學霸標準培養孩子,開發這5個能力,未來成才不太難

2020-08-26 佑媽的育兒經

導語:


父母都希望養育聰明好學的孩子,最好能成為學霸。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開發出最強大腦,確實有跡可循。


從5個方面悉心培養,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這幾天,全國高考成績發布。不少學霸橫空出世,獲得特別優異的成績。

武漢理科學霸唐楚玥的高考成績


比如在被疫情嚴重耽誤了學習的湖北,武漢理科學霸唐楚玥取得了725分的高分。

這意味著平均每科僅僅丟失4分,就連主觀評判很強的語文,她也得了146分。

班主任表示,這個學生綜合素質優秀,發展很全面,喜歡思考,不是盲目刷題的那種。

家長透露,唐楚玥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僅多才多藝還有家國情懷。


唐楚玥與班主任合影


別人家的孩子,往往有一個共性,他們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霸,還是精通多領域的全才。

這與父母重視素質教育的長遠眼界分不開,也需要學校有自由而多元化的培養格局

最好可以從娃娃抓起,從小就開發孩子的全面潛能。

給孩子制定全面的腦計劃

《最強大腦》的科學導師Dr魏就提出,全面的腦開發,可以提高孩子的多項學習能力。



不管孩子未來要過什麼樣的人生,要去追逐什麼樣的夢想,一些基礎能力是互通的。

那就是思維、語言表達、創造性、情緒管理、運動的能力。

從這些能力倒推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全面的腦開發計劃便是發展他們的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和創意腦。

開發這5大能力,即便孩子成不了鳳毛麟角的狀元,未來成才也不會太難。



玩中學,開發智力腦

在生命的早期,尤其3歲之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最快的,大量良好的刺激可以促進認知能力發展,也就是父母眼中的提高智力。

然後開發智力不是上早教課,不是過早識字背數,而是多玩、多去戶外。

讓這個世界鮮活的刺激,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自己由內向外整合信息。

觀察、思考,在互動中鍛鍊孩子的科學思維能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很容易過度幹涉孩子的行為,而過度打擾往往是對認知發展最大的影響。

比如在孩子玩積木的時候,家長過去餵水喝,要不就有一搭沒一搭在旁邊閒聊。

NO,以後不要再這麼做了。

讓孩子一個人專注得玩,不要指導,也不要指責,專注力就是在一天天的薰陶中被建立起來。



過度養育耽誤情緒腦

育兒領域有一種家長,被稱作「直升機性父母」。

他們就像飛機一樣,一直盤旋在孩子的頭頂,如果發現有什麼風吹草動,立馬俯衝下來,解救孩子。

這種情況也叫做過度養育。

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太依賴父母,一遇到問題就跑去找大人,自己不能獨立面對困難,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看著孩子不爭氣,自己也常常被累的心力憔悴。



其實是因為父母沒有機會去教會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碰到困難、發脾氣的時候,正是開發情緒腦,提升情緒能力的時候。

正確的做法分為三步,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引導他說出情緒的名字,比如生氣、難過等。

然後幫助孩子理解情緒是怎麼來的,怎麼才能消除?

最後引導孩子反思行為。比如,生氣的時候不能打人,不能打砸東西。



多方面開發運動腦

熱愛運動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兒童的運動能力分為大動作比如爬、站、走、跑,跳等。

精細動作比如抓、捏、握等,把每個運動拆解開,都可以讓孩子練習鞏固。

孩子的精細動作發育能力關係到以後上學的語言表達、自主閱讀等表現。

而大動作可以增強孩子的心肺功能,為大腦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氣。

運動不僅僅是強身健體,還能促進其他能力的發展,所以從小引導孩子多多鍛鍊身體。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對於有多動傾向的孩子,如果讓他們在上學之前做一些有氧運動,那麼他們上課的時候,還有回到家之後,表現就會好得多。

業內專家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每天保證在戶外運動1小時,可以較好促進大腦發育。

適合兒童的有氧運動包括跑跳、遊泳、騎車。

講故事可以優化語言腦

學習語言有很多種方法,最好用的是講故事,因為人們天生喜歡聽故事。

故事不會讓孩子成為空想家,反而會幫助孩子搭建通往真實世界的橋梁。好的故事幫助孩子更好地記憶。

互動閱讀能讓孩子更多地練習語言,所以親子閱讀增加的不僅是親子親密度,還有孩子的語言能力。



紐西蘭科學家提出,孩子的讀寫能力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如果父母在家庭中創造豐富的文字環境,耳濡目染,孩子很快就能認識這些字。由於馬太效應的存在,孩子越讀書就越愛讀書。



思維遊戲激發創意腦

創造力是大腦進行的非常複雜高級的活動,需要左腦右腦協調工作。

創造力=體驗深度×熱情強度,「體驗」可以孕育創意,「熱情」激發創造力。

學習樂器和學習繪畫對孩子有很多幫助,就像多玩兒思維遊戲一樣,可以激發寶寶創造力。


興趣的培養不在於精通多少級的考試,而是通過藝術化的學習,提高感知能力,開拓想像力,激發聯想性思維。



結束語:

通用的學習能力,比如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等都是孩子成才的基礎。

無論以後的路怎麼走,只要基礎能力紮實,孩子總會找到讓自己閃光的舞臺。



— END —

佑媽,前媒體人,科學育兒,與孩子一起成長。

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

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一個家庭走出5個博士,父親暢談教子方法:學霸從小學開始培養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誠然,有部分學霸有良好的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學霸都如此。
  •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是聰明的表現,好好培養沒準是個學霸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是聰明的表現,好好培養沒準是個學霸一、經常發呆,看起來傻傻的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寫作業的時候總喜歡發呆,眼神呆滯不知道在想什麼,你叫他也不回應,面對孩子經常發呆的行為,父母們都很無奈,這種毫無意義的發呆,不僅影響寫作業的快慢
  • 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培養潛在學霸,這4個鍛鍊方法簡單實用
    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動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因而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邏輯思維能力在一個人一生的任何階段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幼兒發展思維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媽媽注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這對於孩子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 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從小培養,孩子未來發展蓋過學霸
    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幽默感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 如何培養學霸
    他說,天賦是個小概率事件,如果你覺得玩玩就能學好,那是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相比於玩玩就能學好的孩子,原本有天賦,從小沒有重視培養,最終不成才的孩子更多,所以不可掉以輕心。那麼培養學霸,最關鍵從小抓什麼?大多數家長會說學習習慣。其實只是一部分,這位學霸的爸爸說,抓3點:習慣、態度、信心。這位爸爸說,這三點做好了,孩子不僅是學霸,也很可能成為將來社會精英。
  • 蔡笑晚:一生培養5個博士兒女!孩子成才早期教育最重要
    一個孩子能不能培養成才,多數與身邊的父親有關;一個父親有沒有毅力來培養孩子,大多與他的志向有關;而一個人的志向,又大多與他的生平經歷相關。蔡笑晚,是蔡老後來給自己改的名字,那時他曾立志看誰笑到最晚誰才最好!
  • 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培養潛在學霸,5個鍛鍊方法簡單又實用
    孩子的學習不能是死讀書,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的過程,鍛鍊出思維的能力,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思維能力不但影響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即使到了工作崗位,那些思維能力強的人工作也更出色,他的未來往往也會更有競爭力,所以,與其讓孩子填鴨式的學知識,不如鍛鍊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能力。
  • 想讓孩子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多用這5個方法,培養出學霸孩子
    想讓孩子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多用這5個方法,培養出學霸孩子1、讓孩子們編故事的結尾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作為成年人的理解,當你聽到一半的故事時,你就可以猜出結局。但是一個孩子怎麼能想像故事的結局呢?要用孩子的思考能力,你可以讓孩子猜故事的結尾在中間。歷史。
  • 一個父親培養5個博士,是怎麼做到的?關鍵在早期教育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其實學霸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
  •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決定了其未來人生的高度,如何培養抗挫能力?
    見微知著,抗挫折能力不同,在平時的學習、考試以及對待生活的方式就有所不同。比如,考試不理想的時候,有的孩子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而有的孩子淡定自若,愈挫愈勇,敢於向困難挑戰。被老師批評了,有的孩子戰戰兢兢,心情抑鬱;有的孩子內心堅定,自我反思,尋找解決辦法,並避免之後再犯。
  • 這5項能力都比學習重要,抓緊培養,讓學霸給你的孩子打工
    你發沒發現,同學會上哪些大老闆、大領導往往是成績不突出的,曾經的學霸反而給他們打工。會學習、愛鑽研的人適合搞學術。而真正搞事業的人需要具有下面5個能力,從小就得培養。 幽默感 為什麼我沒說是溝通能力呢?因為溝通力可以慢慢加強,甚至可以在長大後速成,但是幽默感可不就不好培養了。很多人說,幽默感是骨子裡的東西,後天很難培養。這正是要儘早培養的原因。給溝通能力加一點幽默感,那可就「沒誰了」。
  • 未來孩子最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5個方法提前培養
    這一結論反映了中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不足。去年在貴陽的一所學校,老師發現45名初中生中,有39個孩子扔掉了早餐盒裡的雞蛋,原因是因為孩子們都不會剝雞蛋。還會有小學生不會繫鞋帶,小組作業家長代勞等等現象頻現。其本質就是: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嚴重不足。而我們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卻都不重視這項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它的重要性!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他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老人都說「三歲看大」,這句話也不是全無道理,孩子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和掌握的能力,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極大影響。記憶力對於一個正在學習中的人來說極為重要,記憶力好的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而能別人用半個小時都背不下來都故事
  •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這八個要點是關鍵
    這是個專注力缺乏的時代,有太多東西可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效率低下;而對於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專注力對他們今後學習、生活的負面影響更嚴重。確切來說這裡指的是有意識專注。孩子在兩歲前以無意識專注為主,之後隨著大腦的發育,他們漸漸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自然而然地發展出這種能力。這裡跟大家分享八大要點,不僅能培養專注力,還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係哦~
  • 孩子在上學前,父母著重培養這「3個力」,日後可能成為學霸
    所以自從我有了孩子以後,我在內心就打算好了,要在孩子上學前,幫養成好習慣,為日後成為「學霸」做準備!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那些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力」,家長應該著重去培養。所以想要培養出一個學霸,第一件事兒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而孩子小時候就要開始培養專注意識。
  •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人呢?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希望孩子變成人才,成績優異,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等等。但是父母們可能沒有考慮過,想成才,除了先天的智商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自律。
  • 孩子閱讀能力如何培養,4個方法,助推孩子成才
    小孩子的閱讀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如何培養,這是無數家長關心的問題,首先暫且不說閱讀的好處,就是教育部發文,在接下來的高考中,將增加語文的高考分值,同時,增加語文的難度,讓更多的人做不完題。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不但是要學好數學和英語,更是要學好我們的母語,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學好語文呢?我認為,首先得我們家長注重起來,只有我們關心了,才能讓孩子也在乎,覺得讀書有用。
  • 想讓孩子贏在起點處,父母該怎麼做?培養孩子的這五項能力很重要
    而成為學霸自然離不開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讓抽象的具體化、讓具體的可視化,還能讓我們更加的縝密細緻。而要擁有這些,就不得不提前培養孩子早期的想像創造力。優質工作者缺不了持久專注力、瞬間記憶力有恆的學習思想是當代社會優秀工作者的必備思想,雖然孩子還處於知識儲備階段,可是家長們早已體會到知識獲取和儲備能力對於孩子在未來工作中的幫助程度。
  • 孩子的成才99%與媽媽有關,培養優秀孩子,媽媽要做好這5點!
    孩子的成才99%與媽媽有關,培養優秀孩子,媽媽要做好這5點!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媽媽這個角色,可以說,孩子長大後是否成才,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媽媽。因為在我們大部分家庭裡,跟孩子相處最久的就是媽媽,所以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媽媽的影響,孩子也在模仿媽媽的過程中逐漸成長,仔細觀察就是發現,孩子的某些性格和行為都暗藏媽媽的影子。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因此這類孩子往往更容易成為學霸,將來就算步入工作也會特別努力認真,而知道努力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太差。像我在孩子3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初給他報名了幾個專注力訓練班,但是價格昂貴,效果有沒有很明顯,於是我便自行購買了一些訓練工具,在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