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上午,廣州市舉行第80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在穗國際人士代表記者見面會),來自奈及利亞、多哥、安哥拉、剛果(布)商會會長在現場分享中非貿易故事和中非合作友誼故事。
見面會還邀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繼森,非洲廣東總商會創會會長、新南方集團總裁朱拉伊,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共同交流中非合作友誼。
非洲廣東總商會:搭建中非經貿文化溝通橋梁
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非洲廣東總商會,成立於2018年。非洲廣東總商會公關部部長李諾(Dee)介紹,商會成立的願景是通過重點發揮總商會和各分會對中國企業在非洲發展中的服務和保障作用,切實引導廣東企業走進非洲,融入非洲,拉動對非投資和經濟增長。
「成立兩年半來,我們打造了一系列高規格會議和投資領域各種活動等,旨在打造國內外對非合作平臺。去年,商會在肯亞分支機構揭幕,便利於中非合作項目的可持續性。」李諾說道,「過去的投資活動涉及文化、經濟等多領域。但商會不僅是諮詢性的機構,更希望為中非之間搭建交流的橋梁,比如舉辦中非文化交流周,來幫助在華的非洲青年才俊,讓他們在中國就業,或者回到祖國也能有好的發展。「
廣外非洲研究院院長:非洲海關人員的中文令我驚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繼森表示,他很早就開始關注非洲。
2017年劉繼森帶團去非洲訪問,第一站到訪的就是衣索比亞,一下飛機劉繼森就覺得很涼爽。更令他感到驚喜的是,衣索比亞海關人員對中國非常友好,會用非常流利的中文說:歡迎!
非洲廣東總商會創會會長朱拉伊:我和非洲的故事源自於青蒿素
「我和非洲的故事源自於青蒿素。」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非洲廣東總商會創會會長朱拉伊拿出了兩盒第四代複方青蒿素「粵特快」藥,分享了自己和非洲的故事。
2004年,由廣東新南方集團旗下廣東新南方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李國橋研發生產的第四代複方青蒿素「粵特快」走出國門,助力非洲國家抵禦瘧疾。
「我對非洲最大的感受就是原生態的環境、空氣很好,人也很善良,對中國人很友好。」他說。
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過去、現在、未來皆與非洲有關」
「過去、現在、未來皆與非洲有關。」這是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霍江濤的微信籤名。長期致力於架起中非之間溝通橋梁的霍江濤還記得自己2004年第一次登上非洲大陸時,自己對肯亞大草原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們有責任把中國聲音傳遞出去,把非洲文化、合作機會傳給中國的朋友。」霍江濤認為,為什麼非洲能吸引這麼多年輕人,因為非洲大陸本身就是個激情散發的大陸,「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非常有熱情,希望能讓更多的中國朋友會通過我們了解非洲。」
世能集團董事長侯建雄:業務發展計劃未受疫情影響
非洲廣東總商會副會長、世能集團董事長侯建雄在電力行業從業多年。2010年開始,世能集團開始進入非洲,針對那裡製造業落後、電力設備空白的情況,於2012年成立中烏第一家合資公司,把中國的產品和技術帶到國外,受到了烏幹達總統及人民的歡迎。
「我們的產品填補了烏幹達製造業的空白。」據侯建雄介紹,烏幹達發布的一本製造業白皮書就是以世能集團的照片為封面,烏幹達總統希望世能集團能帶動更多項目進入非洲。目前,在烏幹達的廣東企業達到了37家,涉及農業、漁業等多個行業。
「我們的業務發展計劃未受疫情影響,3月我們還去考察,希望在烏幹達等國家開展更多新項目。」侯建雄說。
奈及利亞中國商會會長麥克妙斯:來廣州做生意不用擔憂安全問題
奈及利亞中國商會會長麥克妙斯(OgbonnaMaxmusIkenna)分享了自己與中國的故事。
「我2003年3月18日到中國來做珠寶生意,我覺得中國很安全。」麥克妙斯說,剛開始來中國的時候自己會遇到一些語言和文化的問題,「比如說我剛開始不會用筷子,食物還會掉在衣服上;對中文的理解也有困難,比如說我的朋友吃飯的時候跟我說『慢慢吃』,我還以為他們叫我吃得慢一些,所以我就會吃很慢。」麥克妙斯開玩笑道。
目前,麥克妙斯已經在中國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2009年我認識了一個潮州饒平的女孩子,我們一起吃飯、一起逛公園,相互喜歡,現在她已經成為了我的妻子。」現在,麥克妙斯有一雙兒女,「我的女兒10歲半,兒子也3歲了。」
「很多中國人也在奈及利亞做生意,奈及利亞是個好地方,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農業資源,奈及利亞人也是很友善、很勤奮的人。我經常跟我的奈及利亞朋友說中國很安全、廣州很安全,來廣州做生意不用擔憂安全問題。」
【記者】黃舒旻 賓紅霞 吳雨倫
【攝影】鄭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