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訊】 由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主辦的「疫情背景下中阿及中非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專題研討會12月2日在揚州大學舉行。蘇丹駐華大使加法爾在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詞,並向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贈送了數部由他撰寫的學術專著。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金銓也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詞,並且主持了開幕式和主旨發言。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韓志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灣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外籍專家安瓦爾等先後作主旨發言。
圖為加法爾致詞
加法爾在致詞時表示,蘇丹與中國互為友好國家,雙方的關係是建立在友好互利基礎上的新型關係。蘇中關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在10—16世紀,蘇中關係又有了進一步發展。蘇丹與中國於1959年建立外交關係。蘇中合作機制包括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目前,蘇丹還面臨某些挑戰。相信隨著蘇丹內外部發展環境的改觀,以及友好國家的支持和幫助,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或改善。蘇丹需要在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方面進行重建和完善,需要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包括發展農業等。中國可在自然資源開發、城市地鐵/軌道交通、鐵路建設、機場建新、現代化港口建設,以及自由貿易區等方面,與蘇丹方面進行合作,發揮積極作用,進而實現蘇丹與中國的互利共贏。
圖為王金銓致詞
王金銓在致詞時首先與會者表示歡迎。他說,中國與蘇丹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兩國自1959年建交以來,各領域友好關係始終平穩健康發展,始終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兩國關係堪稱南南合作的典範。「一帶一路」建設為加強中國與蘇丹合作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蘇丹是最早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並與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協議的國家之一,期望將「一帶一路」建設同本國發展戰略對接,實現更大發展。
王金銓指出,2020年蘇丹暴發疫情後,中國首先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進行支援。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持續搜集、整理、發布蘇丹疫情資訊,及時為在蘇丹的各界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疫情背景下,中國與非洲及阿拉伯國家守望相助、並肩戰鬥。中非及中阿友誼經受住了疫情的嚴峻考驗,友好互信進一步得到鞏固。
王金銓認為,當前疫情仍在世界範圍蔓延。在疫情大背景下,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全球抗疫合作與經濟復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主題。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推進中非及中阿合作,思考中阿及中非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對未來中非和中阿關係的發展具有指導和借鑑意義。
王金銓表示相信,此次研討會將有助於進一步科學研判中阿及中非合作面臨的挑戰,尋求進一步合作與共贏發展的良方,進一步鞏固升華中阿及中非友誼!此次研討會將進一步推動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阿及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與力量!展望未來,中阿及中非合作必將不斷深入。我們相信,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中阿及中非一定能攜手並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
圖為加法爾與蘇丹留學生親切握手
揚州大學 「蘇丹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單位,2017年獲批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是國內目前唯一的實體性蘇丹研究機構。蘇丹研究中心以服務國家和社會需要為宗旨,以智庫建設為導向,加強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致力於將中心建成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為一體的研究機構。
圖為開幕式現場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特聘顧問、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員姜恆昆,揚州非洲藝博館館長、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王少波,國內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在揚州大學的蘇丹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等共計120餘人。(王南)
(以上圖片均由於揚州大學蘇丹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