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弗裡·戴維爵士,Sir Humphry Davy, 1st Baronet,1778年12月17日-1829年5月29日)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池,使人類第一次獲得了可供實用的持續電流。1800年英國的尼科爾遜和卡裡斯爾採用伏打電池電解水獲得成功,使人們認識到可以將電用於化學研究。許多科學家紛紛用電做各種實驗。漢弗裡·戴維也不例外。在皇家科普協會繁忙的工作中,他開始研究各種物質的電解作用。
最初,戴維用氫氧化鉀飽和溶液進行電解。當他接通電源後,從陽極得到的是氧氣,從陰極得到的是氫氣,證明水被電解了,而氫氧化鉀卻沒有被分解,於是他想在無水的條件下繼續這項試驗。可是乾燥的氫氧化鉀並不導電,必須在其表面吸附少量水分時才能導電。
1807年10月6日,戴維將表面溼潤的氫氧化鉀放在鉑制器皿裡,並用導線將鉑制器皿以及插在氫氧化鉀裡的電極相連,整套裝置都暴露在空氣中。通電以後,氫氧化鉀開始熔化。戴維發現在陰極附近有帶金屬光澤的酷似水銀的顆粒生成。這些顆粒一經生成便上浮,一旦接觸空氣,就立即燃燒起來,產生明亮的火焰,甚至發生爆炸。顆粒燃燒後光澤消失,成了白色粉末。當戴維看到這一驚人的現象後,欣喜若狂,竟然在屋子裡跳了起來,並在筆記本上寫下:"重要的實驗,證明鉀鹼被分解了!"
後來,戴維在密閉的坩堝中電解潮溼的氫氧化鉀,終於得到了一種銀白色的金屬。戴維將這種銀白色的金屬的顆粒投入水中,看到它在水面上急速轉動,發出嘶嘶的聲音,並燃燒發出紫色的火焰。他確認自己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由於這種元素是從鹼中分解出來的,所以戴維將它命名為"Potassium",中文譯名為"鉀"。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