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城 | 小城峨眉,峨眉山的火車駛向雲外

2021-01-20 澎湃新聞
人們只道峨眉山「天下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卻很少意識到峨眉山本身也是一座縣級市,曾是成昆鐵路建設大會戰的前線,而峨眉山風景區,一度開著類似阿爾卑斯一帶的登山列車。

峨眉小站燕崗

峨眉山麓有三座主要的火車站。位於峨眉山市區的峨眉站是老峨眉站,擴建後停普速列車和部分高鐵。峨眉山站是成綿樂城際列車站,位於峨眉山風景區附近。另一座燕崗站,位於桂花橋鎮。

此外,峨眉山車務段沿線還有四十餘座大小車站。甚至在峨眉山的金頂至萬佛頂上,都有幾座停用的觀光車站,一度開著類似阿爾卑斯一帶的登山列車。

位於峨眉山市桂花橋鎮前進北路5號的燕崗站,似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車站。候車廳只有一層,等級卻是峨眉山車務段四十餘座車站中最高的。車站門前有個賣蔬菜和水果的午市,菜農們的方言明顯與當地不同。他們賣山裡種的葡萄,三元一斤,且不支持微信支付。

站前路上,只有一位騎自行車賣涼糕的阿姨,賣的是蜀南一帶傳統甜品——水井涼糕。阿姨姓歐,老家住山裡,峨眉山車務段從燕崗站遷走後,留下大量空置的房屋,歐阿姨就到機務段公寓買了套房子,方便在市裡的雪花啤酒廠上班的兒子。歐阿姨沒有微信,我找了個路人幫忙轉帳,她就多送了我一杯冰粉,因為「許多人聽到沒有微信後就走了」。

峨眉鐵路俱樂部(燕崗站)丁海笑為澎湃新聞 | 私家地理 欄目特約撰稿,謝絕轉載。

燕崗站雖小,卻是成昆鐵路重要的一站,從燕崗到廣通,是成昆鐵路線上地形、地質條件最為惡劣,工程最為艱巨的地段。縱貫川滇兩省的成昆鐵路沿線地形險峻、地質複雜、災害頻發,長期被視為修建鐵路的禁區,所以,線路勘測雖早在民國時期便已完成,但直到1964年才開建,當時掀起了西南鐵路建設大會戰的序幕,四十萬軍民歷時六年修完,1971年通車。

燕崗站是「大會戰」式的產物,1965年建站時,這裡曾匯聚大江南北的建設者。他們投身於此,逐漸與當地居民分化成了兩個平行社會——鐵路人有自己的行政系統、學校、醫院、俱樂部,方言與外邊迥異,住房與待遇都要優於「地方」,長期位於鄙視鏈的上端。所有新鮮流行的事物,總是先傳到燕崗,再到地方。

如今,燕崗這個小站只停靠部分由攀枝花、涼山州和雲南駛來的普速列車,其中一趟從燕崗至普雄的

5619次列車

,是火車迷中大名鼎鼎的「綠皮車」經典路線,

全程7小時33分,平均每隔16分鐘就會停一站,穿過26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站,多為彝族地區,山高谷深,橋隧相連

成昆鐵路燕崗站

鐵路人陸續離開,桂花橋鎮也隨之衰落。前進路與友愛路交匯處一樁六層高的樓房,是桂花橋鎮的地標建築,立面上方用繁體寫著「前進西樓」。走到附近的峨眉鐵路俱樂部,大樓內陳舊的格局,昏暗的光線,摺疊向上的樓梯,讓人覺得像在玩密室逃脫。不同層樓上分布著撞球室、籃球場、桌球室、太極協會、舞廳、圖書室、音樂室、書法協會,門上掛著個不知何處頒發的「三星級俱樂部」的牌子,以及「鐵路職工、家屬憑捲入場活動」的公告。

一座火車帶來的大學

說到成昆線和峨眉山的關係,不得不提到西南交通大學。1964年9月,鐵道部決定將一所老牌院校唐山鐵道學院遷至峨眉,因此在峨眉山麓,一所專門為修建成昆鐵路的大學誕生了。1972年,這所大學被更名為現在的名稱——西南交通大學。如果說山海關和唐山是西南交通大學的源頭,那峨眉山就是西南交通大學的成長之地了。

同燕崗站一樣,移居峨眉山雖是一項國家任務,但當時的人們真真切切地打算在此紮根,連一座普通的用以洩山洪的步行橋,都採用結構嚴謹的多孔石橋方案建造。通向西山梁的路上,有一座1968年修建的穹頂式半露天禮堂——

名山電影場

,電影場建築根據周圍地勢,將舞臺、電影放映場、運動場、看臺融合在一起,頗有古羅馬劇院的範兒。

名山電影場

1989年,學校校部搬遷至成都,西南交通大學並沒有打算另設一個峨眉山學院,峨眉校區就被當作一個下屬校區存續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裡的學院建設、招生相對獨立,生源質量和就業率都不及本校區,以至於峨眉校區一直處於一種尷尬的存在。坊間傳聞,交大一度想要賣掉這塊地,改建為旅遊景區,但迫於校友壓力,未能實現。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像是峨眉山的平行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一個三線建設的產物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峨眉校區目前開設有土木工程學院、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是一個嚴重偏向理工類學科的校區,在峨眉山這樣一個富有豐富人文底蘊的場所很難有所施展。

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楓林橋。

設想如果存在一個峨眉山學院,將峨眉山的宗教(包含宗教哲學、音樂與舞蹈)、文學、旅遊、武術文化(中國武術中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轉變成源源不斷的學術資源,是一件多麼兩全其美的事情,甚至還可開設一個專門研究峨眉山地質、動植物的學院,峨嵋山以其物種繁多而聞名天下,從亞熱帶植物到亞高山針葉林可謂應有盡有,有些樹木樹齡已逾千年。2016年8月,竺可楨書院在峨眉校區掛牌成立,西南交通大學試圖通過現代「書院」的形式改造校區。

「四川的阿爾卑斯山」

蘇東坡有詩云:「峨眉山西雪千裡,北望成都如井底。」

由岷山發脈綿延而來的峨眉山,從四川盆地中徒然升起,海拔差距達兩千五百米。高落差造成峨眉山懸巖絕壁、峽谷急流,植被與動物分布層次豐富。相傳公元1世紀,在峨嵋山景色秀麗的山巔上落成一座佛寺。根據《峨眉山志》的記載,有學者推斷其年代可能早於中土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

峨眉山自古就是觀光、禮佛勝地,但成為避暑地開端於1906年。一個叫W. F. Bea Man的外國人到峨眉山租屋消夏,慢慢帶動了峨眉山的現代觀光業。峨眉山被西人稱為「四川的阿爾卑斯山」,因為夏季入山,仍能見雪。後來,瑞士的瑞吉山還和真的峨眉山結為姊妹山,雙方互換山石,將其放在對方的峰頂。

一本民國出版的旅遊指南《峨眉導遊詳記》,詳細記有乘坐滑竿的價格,和導遊和挑夫食宿問題等等,可謂民國版的Lonely Planet。彼時,山中甚至有七家網球場供度假的人使用,教堂、醫院、郵局、遊泳池一一齊具。度假活動在峨眉山發展百年後,無論是軍區、鐵道部的療養院,還是各企業的康養中心,遍布山中各處。

峨眉山伏虎寺

提起峨眉山,人們只道是「天下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卻很少意識到峨眉山本身也是一座縣級市。由樂山代管的峨眉山市(峨眉縣)已有1400多年歷史,峨眉山風景區在地域上屬於峨眉山市,在行政上則由正縣級的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管轄。峨眉山房價三至五千,看似很平,但你只能買到那個叫做峨眉山市的地方,同川南許多山谷一樣,峨眉山市區冬季寒冷,夏季潮溼,真正能避暑是峨眉山風景區。

最近兩次登峨眉山,皆午後進山,一次入伏虎寺,在半山腰的茶園喝青山綠水茶。第二次爬到了純陽殿,天色近晚,遂歸。上金頂還是八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我正在西北念研究生,五一假期與朋友約好開車上山。

峨眉山橙農

由於交通管治,車不能直接開到雷洞坪停車場,我們將車停在零公裡處,換景區觀光車上山。售票處晃蕩著一些所謂「帶路人」,我們的車在停車時被騙了二百元。雷洞坪的纜車前排起了長龍,要坐到纜車,得排上兩個小時,於是改從這裡開始爬山。路程並不輕鬆,得不斷避開滑杆和人流,超過走得慢的人,有種在狹長的過道裡跑馬拉松的感覺。

當然比起擁堵,更糟糕的是天氣。這段時間寒流來襲,山上下起了冰雨,四周全是水霧,所有下山的人都在不同程度的抱怨——金頂全是霧,什麼也看不到。到達金頂時果然起了霧,但也不至於什麼也看不到,能見度大概有十米左右,普賢菩薩的金像在雲霧中佛光顯現,顯得格外神秘。金頂上擠滿了領著孩子的父母、坐在大佛旁合影的外國遊客以及不知所求的香客。

下山的時候雨倏然變得有些大了,我們坐纜車下到雷洞坪,在這裡等待下山的人群和上山時同樣焦急。蜿蜒的通道將不大的候車廳分割成一格格的迷宮,短短的幾分鐘變得異常漫長,排隊的人相互對望,在這種注視面前有些迫不得已,我想這大概是安東尼·吉登斯所言的「禮貌的忽視」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刺蝟唱的什麼歌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歌詞
    刺蝟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中帶來了一首在2018年大熱的作品《火車駛向雲外 夢安魂於九霄》,幾乎把現場的人都聽哭了,這首歌還被耳帝評為2018年度最佳單曲。  樂隊的夏天刺蝟唱的什麼歌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中,刺蝟帶來了2018年的新作《火車駛向雲外 夢安魂於九霄》,這首歌被知名樂評人耳帝評為2018年度最值得聽的歌第一名。
  • 峨眉山的春雪美上熱搜!這個風景美如畫、比成都好吃的小城也要火了!
    來自馬蜂窩用戶@MKYY-峨眉的秀麗不僅在於她的蔥蘢植被鳥語花香,更有下過雪後高潔純潔的美。綠意盎然的冷杉在雪中挺拔屹立,剔透冰晶裹紅花,那些落葉樹枝就成了銀色世界裡的玉樹瓊花。來自馬蜂窩用戶@若水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亦稱「佛國天堂」,普賢菩薩示相之地。山上遍布大大小小的寺廟,以供奉普賢菩薩出名。
  • 每天分享一首歌曲之《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與九霄》(第一天)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是刺蝟樂隊發行的第八張專輯《生之響往》中的歌曲,發行於2018年4月。並於2019年《樂隊的夏天》綜藝節目後廣為流傳。刺蝟樂隊鼓手石璐《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歌詞:我那些殘夢,靈異九霄徒忙漫奮鬥,滿目滄愁
  • 峨眉天下秀,金頂散佛光——鑑賞中國佛教聖地(峨眉山)1公斤銀幣
    眾所周知,峨眉山與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素來有「峨眉天下秀」之稱。而關於峨眉山名字的由來,在古書《峨眉郡志》裡面也有記載:「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地勢陡峭、風景秀麗,著名景點有萬佛頂、金頂金佛、接引殿、洗象池等,由於它地處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氣候宜人,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參觀遊玩。
  • 小城故事多 臺灣十大世外桃源觀光小城
    臺北臺南花蓮墾丁,這些耳熟能祥的名字隨便找找都一大堆攻略,今天,我們換一種玩法,本期小編整理了逃離繁華的十大臺灣小城,這裡不像臺灣著名景點那麼繁華,但如果你喜歡小城鎮的感覺,也許會這是你最希望走一趟的地方。
  • 遼寧這個小城普通火車停運,出門只能坐高鐵,去趟瀋陽一百多
    原北票南站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阜新車務段管轄的三等站,建於1934年,於2019年11月7日關閉。現站房建於2008年,原名大板站、金嶺寺站,1996年更名為北票南站。而說起北票南站,北票人感情深厚,這座小站陪伴了幾代北票人,和這座小城一道走過了無數個春秋,也曾這座小城市民出行的唯一途徑,很多附近的山村居民都曾來這裡坐綠皮車,從這裡奔向遠方的大城市。一座車站,一份鄉愁,可以說這座小站凝聚的個幾代北票人的城市記憶。
  • 美麗的小城—布爾津
    美麗的小城—布爾津布爾津名稱由來因布爾津河而得名。「布爾津」,蒙古語。在蒙古語,把三歲公駱駝稱為「布爾」,「津」則為放牧者之意。當地哈薩克語還稱此地為「奎幹」(為匯合處之意),因布爾津河在這裡匯入額爾齊斯河。一個小城有兩條河在這裡匯合,河邊有高高的白樺林。傍晚,華燈初上。
  • 小城春秋
    記得少年時候曾看過一本小說,題目叫《小城春秋》。那是寫了南方一個小城地下黨劫獄的故事,很引人入勝,大概還改編過電影。題目是臉面,是廣告,名家編輯一看與別人撞車豈不立馬棄之?北高南低,開東、西、南三門,格局和中國其它地方的縣級小城一樣。有縣衙,有書院,有兵營,有城皇廟,有關帝廟,有財神廟,有奶奶廟……大街小巷交織,士農工商雜居。
  •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揭曉 大溪鎮礁溪鄉在列
    新華網臺北3月14日電(記者 張承志 任沁沁)據來自臺灣觀光主管部門的消息,「臺灣十大觀光小城」評選14日傍晚揭曉。  入選的十大觀光小城依首字筆畫順序為臺中市大甲區——大甲區媽祖文化,桃園縣大溪鎮,臺北市北投區——北投風華小鎮,臺南市安平區,金門縣金城鎮——後浦古樸小鎮,高雄市美濃區——美濃美意情濃,彰化縣鹿港鎮——工藝、美食、古蹟,南投縣集集鎮——火車印象·採風集集,新北市瑞芳區——水金九地區礦山秘境,宜蘭縣礁溪鄉——溫泉養生樂活小城。
  • 旅遊:它是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為峨眉精華所在
    金頂位於峨眉山的第二高峰,與峨眉頂峰的萬佛頂相鄰,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為峨眉精華所在,值得一去。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北緯29.52567°,東經103.336802°),海拔3077米,是峨眉遊山的終點,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很早就起來爬山爬上來的,沒有來過的人不會懂,美的景色只有自己身臨其境才是最佳的體驗。當天色一點點亮起,遠處山和天的層次越來越多,越來越分明。
  •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評選於日前揭曉,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光。熱愛旅遊的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到底這些小城有哪些景點是值得一去的呢?這裡不像臺灣著名景點那麼繁華,如果你喜歡小城鎮的感覺,不妨來看看哪個是你最希望走一趟的地方。
  • 《外國人在中國》之90後洋外教珍娜的小城生活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故事特別多
  • 峨眉山是峨嵋山,峨眉月未必是蛾眉月,蛾眉月卻一定是娥眉月
    這五個地名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和渝州。其中「峨眉」一詞,我發現學生在默寫時,除了這個正確寫法,有寫成「峨嵋」的,有寫成「蛾眉」的,還有寫成「娥眉」的,更有甚者,居然寫成了「鵝眉」。除了最後一個特別不動腦,特別不靠譜的「鵝眉」之外,峨眉、峨嵋、蛾眉、娥眉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都可以查得到,是四個同音詞,同一個讀音之下,有如此多的同音詞,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況且這幾個詞之間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值得分析一下。現在一般說起「峨眉」,大家都默認為是在說「峨眉山」,位於今天四川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小城冬日「素描」
    ——唐·白居易《初冬早起寄夢得》也許在一個不經意的夜,凋零的斑斕樹葉便輕輕叩開了冬的門扉,小城就進入了閒靜瀟灑的冬天。小城的冬沒有了春的花團錦簇,沒有了夏的熱情奔放,也缺了秋的豐收張揚。小城冬的簡約卻是其他季節不可比擬的。萬物逐漸蕭條,清悠閒散,卻有著溫婉含蓄的美。
  • 峨眉山迎來2020年入秋以來第一場雪 峨眉天下秀銀裝素裹更增禪意
    峨眉山迎來2020年入秋以來第一場雪 峨眉天下秀銀裝素裹更增禪意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為「峨眉」。縱橫200餘公裡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梁」崑崙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遊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攢聚、名勝薈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
  •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出爐 鹿港入選三義出局(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華夏經緯網3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昨晚公布「臺灣十大觀光小城」,令人較意外的是原本在民眾票選部分高居第2的苗慄三義落榜    據報導,「觀光局」依首字筆劃排序公布入選名單包括:「大甲區媽祖文化」(臺中市)、「大溪『總統』鎮」(桃園縣)、「臺北市北投風華小鎮」、「安平-臺灣之名源自安平」(臺南市)、「金城鎮後浦古樸小鎮」(金門縣)、「美濃區-美濃美意情濃」(高雄市)、「鹿港鎮工藝、美食、古蹟」(彰化縣)、「集集鎮-火車印象‧踩風集集」(南投縣)、「瑞芳區水金九地區礦山秘境」(新北市)、「礁溪溫泉養生樂活小城
  • 綜藝《小城故事》積聚「仙氣」與「煙火氣」
    而《小城故事》與主打「藝人」的慢綜藝不同,《小城故事》更加注重人文層面的挖掘,節目選角上採用「李健+學者」的組合模式,在慢節奏中讓觀眾沉浸在李健與學者們富有文人氣息、獨特而又有品位的對話盛宴中。在拍攝地選址上,節目放棄固守一方,選擇以走出去的形式,去發現中國小城之大美,探尋中國市井生活的煙火氣,可謂是一檔獨具匠心的人文慢綜藝。
  • 山東半島的小城——諸城
    其一 小城諸城山東半島的東南,泰沂山脈和膠濰平原的交匯處,有一座小城—諸城。因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小城不大,卻歷史悠久。某天,在小城一個皇華鎮呈子村的偶然發現,把它推到了齊魯文化的前沿,它是山東沿海一帶最早的人類定居地,也是大汶口文化一脈—龍山文化的繁華地,距離當時亞洲最早的城市日照兩城鎮,不過30公裡。然而舜帝出生在這裡,這個小城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 音樂劇《街燈》中的和諧小城
    [摘要]前不久,Gen Rosso藝術團的音樂劇《街燈》結束了在中國的第五次巡演。Gen Rosso藝術團的十幾個藝術家,是小城盧比亞諾九百多位居民的一部分。他們表示,這裡的居民都希望建設一個更和諧的世界。
  • 鏡頭記錄中國雪鄉 似「奶油蛋糕」的小城
    鏡頭記錄中國雪鄉似「奶油蛋糕」的小城 (1/6)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