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有過買了蔬菜忘記吃,最後全爛在冰箱的經歷。如果不是經常做飯,其實速凍蔬菜很值得買,還能解決囤菜問題。但也有人也開始懷疑了,好好的蔬菜乾嘛凍起來?很多人說,它可能是賣不掉的殘次品、加了很多防腐劑、沒營養的垃圾食品。真正好的蔬菜早就送去菜市場賣了,才不會留在冰櫃裡……其實速凍蔬菜,真的安全又可靠。
速凍蔬菜更安全
速凍蔬菜保存過程中微生物不會生長,不會變質。對比經過長時間常溫儲存運輸的蔬菜,安全性更高。
新鮮蔬菜被採摘後,會先進行預冷處理,將蔬菜原料降到0—10℃左右,並在低溫環境中對它們進行篩選,而後再進行清洗、去皮、切分等加工。比如西藍花切朵、玉米剝粒……之後還會根據蔬菜品種的不同,用熱水、蒸汽、微波等方式對蔬菜進行微生物殺滅,生物酶滅活處理,由此來延長蔬菜的保存時間和風味品質。最後會在-30℃的速凍車間中,將蔬菜迅速冷卻到-18—-20℃。這一系列操作後,蔬菜表面的微生物、髒汙和農殘等情況,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對比菜市場或家裡已經儲存很久的蔬菜,安全性上要更高一些。
日常買了速凍蔬菜後,拿回家放在冰箱冷凍層(通常是-18℃)就可以儲存上很長時間。對於日常工作學習忙碌,或者偶爾才做一次飯的人來說很友好。再也不用打開冰箱,看到上周買的蔬菜已經腐爛發臭了。
另外速凍蔬菜基本都經過了預處理,打開後直接就可開始烹飪。省掉了洗、切、焯水的時間。
速凍蔬菜的營養並不差
有研究表明,冷凍蔬菜對比市場上經過長時間常溫運輸儲存的蔬菜,營養流失更慢。我們買菜都是去菜市場、超市、生鮮平臺,但這些地方的蔬菜並不全是從田間地頭採摘下來就直接賣的。它們普遍要經過幾天的儲存、運輸和再儲存,其實離採摘時間已過去相當久了。
而一開始就進入速凍狀態的蔬菜,通過低溫大大減緩了新陳代謝速度,讓它的新鮮被「定格」。速凍防止了營養快速流失,口感風味也得到了保存,比長時間運輸儲存的蔬菜要穩定一些。
衡量蔬菜新鮮程度與營養水平,可以用比較有代表性的維生素C水平變化趨勢表示。經過比較,可以發現相比於常溫的兩種保存方式,速凍蔬菜的流失率的確低。
所以,速凍蔬菜只要保存得當,在長達幾個月甚至十幾個月的儲存中,營養幾乎不會有太大變化。
速凍蔬菜在中國並不少
我國是速凍蔬菜的生產國、出口國,這項產業在我國已發展多年。
以日本舉例,1993年日本從我國進口速凍蔬菜就近11萬噸,而到2012年則達到了130萬噸,日本約有30%的家庭和70%的餐飲行業使用速凍蔬菜。
疫情期間,國內熱心人士捐贈了100噸出口速凍蔬菜進入武漢,緩解了當時的供餐壓力。而在國內,當很多家庭還認為速凍蔬菜很陌生時,它早已出現在大街小巷。
速凍蔬菜最早是用來緩解北方冬季蔬菜短缺問題的,但現在很多餐廳為了保證菜品的穩定性和出菜效率,也會選擇速凍蔬菜。
目前速凍蔬菜的缺點就是品種不多,無法很好地滿足大家口味多樣性的需求。市面上速凍較多的蔬菜,主要是西藍花、花菜、荷蘭豆、胡蘿蔔、蘆筍、菠菜、秋葵、薺菜等。其他還有豌豆、玉米、蓮藕、蠶豆、土豆等。
但對於愛吃,看重吃的中國人來說,這些品類還遠不足夠。只不過速凍蔬菜行業也在不斷進步中,期待以後會生產出更多速凍蔬菜,滿足大家所需。
當然,如果大家方便買到新鮮蔬菜,並且也能及時吃完,大可以買著吃。但如果你工作學習忙碌,天天只能吃外賣,又或是買菜很不方便,那速凍蔬菜真是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解決方案,不僅能讓你吃到足量的營養素,還省心省事。
另外,除了速凍蔬菜以外,很多速凍食品也值得囤。比如,速凍肉就可能比菜市場裡賣的鮮肉更安全,並且口感也不差;速凍水餃、包子等來自工業流水線的食品,品控也相當嚴格。
即使吃不完也不用擔心,封存好放回冷凍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