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導遊之間小聲嘀咕的「人頭」是什麼意思?遊客:太不地道
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於吃喝,他們會在閒暇之餘外出看看祖國的秀麗河山,細心的人會發現,這幾年旅遊的地點也發生了改變,以往大家都會前往老牌熱門旅遊城市,譬如三亞、麗江等地,而這幾年,遊客們則更嚮往西北之地,觀看厚重的人文歷史是一方面,還有就是西北疆土遼闊,在旅遊路上也少了停車麻煩的煩惱,當然由於西北面積實在太大,很多遊客為了省心,都是選擇跟團旅遊,畢竟一路上有導遊的講解和帶路,可以省心省力,著實不錯。
跟團遊有利有弊,有的遊客就指出,雖然跟團遊很方便,能夠不操什麼心,但是如果旅行社沒有挑好,經常會爆出導遊強制消費,看景點時間過少,購物時間過多的情況,這也是為何一些低價旅遊團存在的意義,看似很實惠,其實我們的所有消費都是算在了旅遊途中,在旅遊的時候,導遊們之間經常會出現小聲嘀咕的狀況,說一些大部分遊客聽不懂的「術語」,這讓一些人很疑惑,這些「術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眾所周知,像一些小型的旅遊團它們的目的就是賺錢,既然低價團,就一定會從其他方面彌補回來的,比如必須去指定點吃飯,休息的時候必須要看一些表演節目,去商店購買紀念品,這些都是需要消費的,我們在跟團旅遊途中,如果發現導遊說「人頭」的術語,就一定要注意了,那很可能就是讓你掏腰包了。
在導遊內部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人頭」,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如果有導遊跟團,其實旅行社是不給導遊費用的,不但不給,還會根據導遊帶領的團的人數及規模,向旅行社繳納一部分費用,如此看來,導遊其實也不容易。
我們經常聽到導遊之間或者導遊與商家之間說的「人頭」,簡單說是跟團的導遊把遊客領進到購物地點,如果遊客在購物點帶呆夠一定的時間,商家就會根據遊客的「人頭」數向旅行社和導遊付錢,一個「人頭」應該是在幾十元左右,這就是為何我們看到到了購物點,遊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排隊聽商家一一介紹產品的原因,畢竟,如果呆了1分鐘就走,購物點的商家是不會支付給旅行社以及導遊費用的。
值得一說的是,進入購物點後只要時間上能達到,即使不買東西,導遊也是有提成的,這就是為何一到購物點,導遊看上去就沒什麼事了,他們覺得時間到了,就會讓遊客們走了。賣不賣東西就要看商家的推銷能力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的遊客認為,根本不想進入購物點,千裡迢迢來旅遊,在購物點耽擱的時間實在太長了,而購物點時不時蹦出一個,著實太讓人心煩了,這一點上導遊做得太過不地道了。也有網友認為:導遊的收入都是與遊客掛鈎的,大家報的低價團,本來就沒什麼利潤可言,再不讓導遊收點「人頭」費,著實說不過去了。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屬於自己的「術語」以及「潛規則」,只要是不過分,很多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像必須強制消費,不買就破口大罵的導遊往往會引起大家的不滿意,對於旅行社的口碑及形象都是很大的影響,旅行社還是要憑藉優良的服務以及高性價比才能贏得遊客的心,你們熟知的導遊裡,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術語」呢?在旅遊中有哪些導遊的做法讓你記憶尤甚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讚並分享,感興趣的可以添加關注,謝謝大家。(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