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雲南導遊威脅遊客人身安全」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是這樣的:「 大家相互給點面子給點臺階下,到時候不要讓我針對你,我是脾氣不好,我針對起你來的時候,會讓你終生難忘……」
24日,涉事導遊出來回應到:「他說自己說話直,整個行程沒有安排購物,這不是我能不能保住導遊證或者公司、旅遊局對我的處罰, 這關係到整個雲南旅遊市場、旅遊的形象問題。如果這個事情沒有人剪輯發到網上,我作為一個雲南人,心裏面很不服的是這一點,很冤枉的是這一點……」
「我好不容易考了導遊證來這裡來帶團,維持一家人生計,有時候少數民族可能口音比較重一點,但也不是說想要威脅。畢竟是法治社會嘛,你說哪個人能把哪個人怎麼樣,也不可能嘛!我當時說的是一些氣話,並沒有具體指責誰……」
「我在介紹比如行程中遇到突發情況、高原反應的注意事項,她戴著耳機在那個地方睡覺,不聽。人是要互相尊重的,不可能我講解的時候也戴個耳機,那你覺得看我像什麼?您來一個地方旅遊,有什麼好的東西導遊推薦,買不買是你的事,我也不可能強迫,也不可能拿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官方通報此事稱:經調查情況基本屬實。導遊郭某服務該團過程中,存在威脅和要求遊客購物的語言,並未實施組織進店購物,其言行違反了《旅行社條例》第五十九條第(三)項的規定,擬對導遊郭某作出吊銷導遊證的行政處罰。對涉事旅行社已立案調查,調查結果另行通報。
我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主要有四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雲南的導遊普遍存在服務差,強買強賣,時常會有威脅辱罵遊客的行為,應該嚴懲導遊,吊銷導遊證,大力整治雲南旅遊市場。
第二種意見:導遊工作很辛苦,基本工資不高,大部分也沒有保險,他們的工資主要就是帶團的提成,每天要給遊客陪著笑臉,低聲下氣,還會經常被遊客誤會和投訴。國外的遊客給小費才有服務,國內的有時候還要填補費用,誰為導遊解決困難了,不了解行業真實現壯就不要隨便說別人。
第三種意見:掏多少錢,就該享受多少錢的服務,決定權在自己的口袋裡,自己選擇的自己承擔,又不是小孩子,難道不想多花錢,還想享受貴賓服務。
第四種意見:導遊說話雖然不好聽,但是也是實話,有些遊客素質也不好,導遊和遊客之間就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多擔待,花錢了,就出來高高興興玩。
我覺得:第四種意見比較中庸,我也比較贊同,這個社會誰都不易,人與人之間相處,就要得饒人處且饒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大家互相之間就應該多擔待,多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對如何提高旅遊市場服務的建議:
1、如果一個地方的旅遊市場經常出現導遊服務差的問題,就說明當地旅遊主管部門管理可能存在問題,就需要下大力氣整改和解決。
2、旅遊市場就應該明碼標價,價位和服務成比例,雙方都有選擇權,然後根據所選擇的價位享受相應的服務,這樣雙方心裡都明白。
3、旅行社提高對導遊服務水平的培訓,要有合理的考核機制,導遊提成要明確化、制度化、規範化。還要對導遊有情感激勵,從內心真的關心導遊的生活,收入,家庭等,讓導遊有一種情感歸宿,增強責任感。建立導遊服務質量體系,旅遊部門、旅行社、導遊之間要有一種合理的聯繫機制。只有導遊心情好了,才能服務好遊客。
4、遊客也要提高素質,遊客放正心態,不要有「我交了錢,我就是上帝,我想怎麼的就怎麼的」的畸形想法。尊重導遊,理解服務行業的辛苦和不易。自己雖然是消費者,是上帝,但是也要做一個高素質的上帝,服從導遊安排,服從各地旅遊規定,跟好團隊,文明旅遊。做到增強文明旅遊意識,規範文明旅遊行為,養成文明旅遊習慣。
5、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和獎懲力度,對旅遊市場中的不文明行為曝光。該獎勵的就獎勵,該處罰的就處罰。籤訂《文明導遊承諾書》、《文明旅遊承諾書》,努力實現文明旅遊制度規範化。導遊、景區工作人員素質管理精準化。
6、旅行社也要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不要為了利益惡性競爭,以低價搶客源,結果為了成本,服務又跟不上。最後,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是在保證自己有利潤,服務有保障的情況下降低價格。
7、相關部門在處理相關導遊人員時,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為輿論壓力加重處罰,同樣也不能護短減輕處罰,必須依法依規。
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人有職業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尊重!你對涉事導遊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