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建議以喝湯為主,月子湯宗旨:清淡為主,放入少量的鹽即可,不建議放其它作料。 下面分享幾款月子湯。
一.小米粥
1.營養成分高
小米比較溫和,口感柔潤,人體易吸收易消化,能量高,維生素豐富。有位北方朋友告訴朵媽小米粥在北方是月子餐必備,不僅能發奶,還能養胃,小編胃不好,偶爾還胃疼,所以小米粥就成了選擇之一。
2.加入紅糖營養更高
小編是剖腹產,前期喝的是純小米粥,沒加入任何東西,後來才加入了紅糖,紅糖小米粥的口感香甜,紅糖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二.土雞湯
1.催奶神器
小編對它的感情很特殊,因為剖腹產,不能第一時間讓朵朵吃到初乳,隔幾天後才催奶,當時怎麼催也不來奶,甚至想到了催乳師。後來正是喝了土雞湯就成功的當上了奶牛,各位媽媽不妨試試。朵媽一般只喝雞湯,偶爾吃點雞大腿,但月子前十天基本以湯湯水水為主,很少進食固態食物。
2.公雞母雞,催奶沒差別
不同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小編產後第一碗湯是土母雞,後來又陸續喝了十多隻公雞湯,現在回想起來,這兩者口感並沒什麼區別,肉質、雞湯都是一樣的,甚至在發奶這個特點上也類似。
三.鯽魚湯
鯽魚的肉質細嫩,湯水更是通乳良品,對新媽媽通乳有很明顯的效果。日常發奶或者奶水不足時,喝上一碗也十分有效。它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發奶的作用。
魚湯不像雞湯、豬蹄湯那樣油膩,在月子期間能喝到稍不油膩的湯,簡直滿足。鯽魚的刺特別多,各位媽媽進食時一定要小心。
2.魚腥味重,可用生薑去除
味道再鮮美的魚湯都有腥味,生薑雖可去味,但屬辛辣食材,所以朵媽並沒有放它去味。如果腥味太重,放點也可以,但切記不要太多。
自從有了寶寶,以前不願意做的事現在都做,譬如小編,自年幼被魚刺卡過,就再也不吃魚肉不喝魚湯,但自從知道魚湯發奶後,就不再拒絕,即便是腥味再重,也會喝下去。
四.豬腳湯
1.花生補血、黃花菜吸油、黃豆通乳發奶
花生、黃花菜、黃豆,這三種食材,朵媽月子期間是交替和豬腳燉了喝,為了方便各位媽媽的比較和選擇,現將它們一起分享。
花生補血,豬腳發奶,兩者一起燉,既能補虛弱的身體,又能發奶保證寶寶的口糧;黃花菜口感清爽,和豬腳一起燉湯,能稀釋油膩味,通乳發奶,緩解媽媽產後母乳不夠的情況;黃豆通乳發奶、養顏美容,生津潤燥,營養豐富,味道清香。
2.既可單獨搭豬腳燉湯,也可混搭
小編基本是在三者中選一種搭配豬腳燉湯,有時嫌太油或吃厭了,會放入黃花菜,有時將三者一起燉。放入黃花菜能緩解油膩也只是相對的,豬腳燉湯,要想多清淡,基本不可能。小編原本不喜歡吃黃花菜,但在油膩十足的月子,它仿佛成了一味可口解藥。
五.豬肚湯
1.湯水清淡,入口清爽
相比較豬腳的油膩,豬肚子倒是清淡很多,但是再清淡的東西,喝久了一樣會膩,所以可以將這些湯換著來。
2.發奶效果一般
豬肚子發奶是小編家鄉的說法,月子裡要求必須吃。朵媽月子喝過,對我來說,它的發奶效果不及其它幾種,如果各位媽媽是急需發奶,小編不推薦食用豬肚子湯。
至於花生、黃花菜、黃豆這三種食材的優點,小編就不再重複了,參看豬腳那一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