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汶萊是東南亞面積倒數第二大國家,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比上海還要小許多。國土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西部瀕臨南海,東部臨汶萊灣。西部面積是東部的4倍,人口則是20倍。
2、在上世紀80年代獨立後,汶萊人口從1985年的22.2萬增加到2018年的42.3萬,30年的時間裡,汶萊人口增加了近1倍。汶萊總人口中,馬來人佔65%,華人佔10%,印度人佔4%,土著與其他民族佔21%。華人主要分布在摩拉區和馬來奕區。
3、汶萊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850米的帕貢山是全國最高峰。長約100公裡的馬拉奕河則是全國最大河流。除了首都以外,全國分為4個區,名稱取自於流域範圍內4條河的名字。
4、汶萊的熱帶雨林面積達400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70%,居東南亞各國之首。南部沿岸及汶萊灣口是平原,這片狹長地帶是汶萊經濟與人口薈萃之地,擁有21個城鎮,八成以上人口和全國一半以上的公路。
5、在中世紀時期,就有阿拉伯商人來此經商貿易,稱此地為「達魯薩蘭」,意即「和平之鄉」。汶萊獨立後,仍以此為國號,希望永葆太平,定立伊斯蘭教為國教。
6、首都斯裡巴加灣市意為「尊貴聖賢之城」,這是為了紀念已故蘇丹而命名的。它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100平方公裡,人口14萬,佔全國人口三分之一。斯裡巴加灣市與南京互為友好城市。
7、因為宗教原因,很多東西在汶萊是被禁止的,比如汶萊沒有酒吧、KTV、夜店,禁止賭博,商店也沒有香菸賣,想買菸酒只能去隔壁的馬來西亞了。
8、當1929年詩裡亞油田投產後,石油迅速成為汶萊的經濟支柱。在80年代,汶萊石油人均產量即位居世界第四,油氣年收入40多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2.2萬美元,僅次於阿聯,位居世界第二位。如今,人均GDP3萬美元,在東南亞的收入水平僅次於新加坡。
9、為了應對將來油氣資源有可能枯竭,汶萊在80年中期的海外投資就已高達300億美元,年收益30億美元,如今汶萊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規模接近500億美元,據估算,即使現在停止石油生產汶萊積累的財富也能支撐二三十年。
10、作為一個靠出口油氣資源為生的國家,汶萊堪稱富得流油。每一個公民都可以享受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無論是買車還是買房都不需要交稅,去醫院看病所有費用由政府買單,病人只要交掛號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