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負值的ST公司
圖2:今年成功撤銷ST的上市公司
ST(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股市一個特殊的符號。看到ST出現,意味著這家公司出現了財務狀況或其他異常狀況,需要投資者謹慎對待。上市公司被實施ST之後,有的能及時調整扭轉乾坤,有的則是回天無力,只能一步步走向退市的深淵。
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A股共有46家公司被實施ST,4家公司被暫停上市,3家公司退市。同時,也有29家公司撤銷ST,成功「摘帽」。
初涉險境:46家公司被ST
截至7月21日,A股今年共有46家公司被實施ST。從原因方面來看,包括最近兩年連續虧損、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淨利潤均為負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股東權益為負值、被註冊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在法定期限內未依法披露定期報告、欺詐發行以及其他異常狀況等6種情況。
其中,因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負值而被ST的公司最多,達到27家,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虧損金額最大的是*ST船舶。2016年,*ST船舶淨利潤為-26.07億元,同比下降4314%,2017年,公司再度虧損23億元,而扣非淨利潤更是虧損高達31.92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兩年巨虧49億元,公司表示,主要有報告期內海工市場低迷、船舶價格處於低位,公司對手持海工和船舶訂單計提了大額減值損失,以及報告期內美元較大幅度貶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等原因。
數據顯示,2016年*ST船舶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7.56億元,2017年計提26.92億元,這樣的規模不僅遠高於自身過往和同行同期水平,而且還超過了其當年的虧損額度。兩年淨利潤均為負使其被戴上了ST的「帽子」,股價也大幅縮水,2016年以來,該股股價累計下跌68.85%。
除了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的27家公司外,有一家公司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負值被ST,這就是*ST南風,2017年*ST南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2.51億元。
有的公司還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實施了ST。*ST油服2016年淨利潤虧損161.15億元,2017年再度虧損105.83億元;*ST宜化2016年虧損12.49億元,2017年再度虧損50.91億元;*ST撫鋼2016年調整後虧損4410.2萬元,2017年不僅巨虧13.38億元,同時還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達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慘遭ST。
除了明顯的業績不佳,不按時披露報告或報告不達標同樣會被ST。今年以來,*ST毅達和*ST康達在法定期限內未依法披露定期報告。*ST凱迪、*ST工新、*ST東凌、*ST富控、*ST天業、*ST天馬、*ST華信均因被註冊會計師出具無法表達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而被ST。
因業績不佳而被ST還算常見,今年有幾家特殊的公司值得特別注意。
金亞科技首當其衝。6月26日,金亞科技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被移送公安機關,27日,深交所表示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機制,公司股票存在被暫停及終止上市的風險。公司簡稱也被改成了獨特的*金亞。
此外,*ST百特、*ST尤夫、*ST巴士、*ST龍力、*ST仰帆5家公司均因出現其他異常狀況被實施特別處理。其中,*ST百特涉嫌虛構跨國貿易、虛增營收5.8億,深交所已啟動對該公司的強制退市機制。7月4日,*ST百特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7月6日,公司股票簡稱正式由「雅百特」變更為「*ST百特」。
扭轉乾坤:29家公司撤銷ST
被實施了ST的公司並非徹底無藥可救,只要在第三年裡成功改善經營狀況,便有機會撤銷ST。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9家公司成功「摘帽」,具體如圖2所示。
記者注意到,在這29家公司中,機械設備行業公司最多,達到7家。而2017年,除了弘高創意,其餘28家公司淨利潤均為正,成功扭虧。
其中,淨利潤最大的是華菱鋼鐵,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53.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40.21億元,大幅扭虧,創下上市以來最優業績。報告期內,鋼鐵市場供需關係明顯改善,市場競爭回歸良性,鋼鐵行業經營形勢好轉。公司全年粗鋼產量、鋼材產量及銷量創新高。
而弘高創意雖然2017年淨利潤為負,但同樣成功「摘帽」。2016年年報中,弘高創意雖然並未虧損,但因為被審計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被ST.2017年,雖然淨利潤虧損了1.48億元,但公司表示,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17年度報告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2017年度審計報告表明公司股票涉及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情形已消除。因此,公司向深交所提交的關於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已獲批准。
危機邊緣:4家被暫停上市
如果說被實施ST之後還有較大的扭轉機會,那暫停上市則意味著公司離退市危機更近了一步。
今年5月15日,因連續三年虧損,*ST眾和被暫停上市,成為A股市場今年首隻被暫停上市的個股。2015年和2016年,*ST眾和淨利潤分別虧損1.47億元和4829.56萬元。2017年,*ST眾和實現營收7.54億元,同比下滑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10.4億元,較上一年度增虧422%。同時,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還為*ST眾和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在*ST眾和被暫停上市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ST上普和*ST海潤兩家公司同時被暫停上市。上交所22日發布公告稱,因*ST海潤2016年、2017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上普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即2017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上交所決定暫停*ST海潤、*ST上普股票上市。
而到了7月13日,因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的淨利潤為負值,且過去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曾被稱為A股最窮的上市公司——*ST華澤的股票同樣也被暫停上市。隨後,廣發、工銀瑞信等5家基金公司將其調整估值至0元。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後的首年年報,同時滿足淨利潤、淨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經營和公司治理等相關規定,就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復上市的書面申請。而如果繼續虧損,則存在退市的風險。因此,2018年的經營情況,對以上4家公司格外重要。
末路悲歌:3家公司退市
今年以來,監管層不斷完善退市制度體系、加強執行力度,退市常態化拉開序幕。
3月初,證監會就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徵求意見,強化了滬深證券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3月中旬,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修訂《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明確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並強調從嚴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與此同時,監管層還加大了對符合退市財務指標企業的退市執行力度。截至目前,今年已有三家公司被退市。
退市昆機和退市吉恩的「退市命運」十分相似。因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虧損,2016年,退市昆機和退市吉恩被ST;2017年,這兩家公司因連續三年虧損被實施暫停上市;今年4月年報披露後,兩家公司2017年度依然虧損且淨資產為負。今年5月22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決定ST吉恩、*ST昆機股票終止上市。
而烯碳退則是滬深兩市第一例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後退市的上市公司。因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3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ST烯碳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6日起被暫停上市。今年4月28日,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雖然2017年淨利潤為正,但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被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今年5月28日,深交所宣布對*ST烯碳做出終止上市決定。
此外,今年深交所還對*金亞和*ST百特啟動了強制退市機制,這兩家公司危在旦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