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統一店鋪招牌被指浪費資源 國企未被拆除

2020-12-20 人民網福建頻道

  五一北路西側工人拆除商鋪招牌

  免費更換店鋪招牌,聽起來是好事情,但一些被更換招牌的店主卻不樂意了。近日,五一路一家眼鏡店的店主在微博上稱自己的招牌被強制統一,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議論。採訪中,業內人士稱統一更換招牌是否考慮保留符合相關規定的招牌不致浪費,統一店招是否應該考慮店鋪個性化需求。目前,相關部門暫未回應該問題。

  苦惱遭遇花幾萬元製作的店面招牌被拆

  「剛剛熬過了長達半年的景觀改造,現在又要做統一招牌!政府相關部門你們顧及到商家感受沒?」五一路一家店鋪的店主潘先生在微博上發布了對於統一更換招牌的吐槽。

  潘先生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立面改造到現在,以為要結束熬過去了,誰知道前兩天竟然跑來幾個工人,立馬動手將店招拆了。為了映襯商品檔次,潘先生原有的招牌花了不少心思,單單成本就花費了好幾萬元。讓潘先生更難以理解的是,此次統一換店招,他本人卻未收到任何通知和告知性文件,也沒有給商戶看更換之後的效果圖。

  昨日記者走訪了津泰路、五一北路等路段,為了配合此次景觀改造,多數的店鋪招牌已被拆下。

  津泰路一家服裝店的店主表示,原先自己的招牌也花了不少錢,雖然此次更換招牌由政府出資,但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而記者注意到,同樣在景觀改造的路段,例如銀行、通信運營商等國有企業的招牌卻未被拆。一些店主表示對於這種「區別性對待」難以理解。

  商家反映統一招牌老舊嚴重沒個性

  據了解,鼓樓區於2011年上半年就已經投資260萬元,完成福新路、東大路、吉庇路、津泰路等4條道路的店牌店招改造。其中,仙塔街也成了店招改造名單之列,按照當時的規劃,仙塔街160多家店鋪招牌,均採用木質面板,招牌字使用LED燈。

  不過,在第一輪更換招牌的過程中,例如仙塔街等地的統一店招老舊現象明顯,多數的店鋪招牌褪色嚴重。

  「店鋪是2011年換上了統一的木質招牌,表面上看過去好像挺好的,但是質量沒保證,雖然沒花我們商戶的錢,但時間一久木板就掉色,更別提LED燈了。」仙塔街一家便利店老闆說。

  而一些店主對於更換後的招牌樣式也頗有微詞。織緞巷一家時裝店的店主說:「我們經營的是時裝,但給我們換的卻是金字黑底的牌匾,一些朋友說看上去不吉利。」

  一家照相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之前換店招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於跟合作膠捲品牌有協議,對於店鋪有統一的裝修要求,更換店招後卻不能滿足膠捲公司的要求,後面的合作也非常不愉快。

  不少店鋪經營者建議,統一對老舊招牌進行換新無可厚非,但是否能保留一些符合相關要求又不乏設計美感的店鋪招牌呢?

相關焦點

  • 北京: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能否告別「殯葬一條街」?
    北京: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能否告別「殯葬一條街」?喬志峰北京擬出臺規範: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新規範,店鋪招牌將由設置人自主設計,除了要體現企業文化內涵,還要有「特色」。新規範特別明確提出,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9月30日北京日報)期待北京這個「店鋪招牌設置規範」能夠早日通過、早日實施。
  • 北京擬出臺規範: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
    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新規範,店鋪招牌將由設置人自主設計,除了要體現企業文化內涵,還要有「特色」。新規範特別明確提出,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此外,如果商業經營者的招牌不能體現出較強的設計性,不能體現自主創意,而是與通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名稱牌匾設置採用統一規範管理,就難以體現商業經營的特點,容易出現同質化現象。為此,在學習借鑑上海、杭州等城市做法基礎上,此次徵求意見的新規範對於「牌匾標識」有了新的定義,提出了「店鋪招牌」的概念。
  • 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是經濟復甦的急需
    青鋒一些城市要求沿街商鋪統一招牌,更有地方將店鋪招牌搞成黑底白字,一時間曾經成為不少網友吐槽的對象。現在好了,這種要求城市沿街店鋪統一樣式的要求,要在首都北京被改變。依據已有的規範,北京街頭也曾出現過一批「千店一面」的店鋪匾額標識。據稱,一條街上,每家店鋪門口懸掛的匾額店名,不光樣式一致,連色彩、字體都一模一樣。估計不少人一看到這樣的沿街店鋪,都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城市靚起來」依法拆除違規招牌 還原城市靚麗風採
    招牌是商家的門面和形象,往日裡如果拆人招牌,肯定是不會答應的。但近日,縣城管局對東陽街商鋪垂直懸掛的外挑式廣告招牌開展集中拆除行動,卻獲得了商家的主動配合和群眾的齊聲點讚。原來,他們要拆的這些招牌是已經過了審批期限的不安全、不規範的廣告招牌。
  • 北京西城西四北大街路邊,這些店鋪換個招牌照樣開張
    記者從平安大街和西四北大街相交的西南角往南走,沒走多遠就看到路邊有幾十家臨街的店鋪,其中不少店鋪門頭上或者牆上貼著形狀、大小不一的牌匾,牌匾上寫著「電氣」、「橡膠」、「製冷配件」、「風機」「水泵」、「變壓器」等,牌匾顏色各異,以紅色、白色居多。店門大多都敞開著,店主在裡面忙著賣貨。還有個別店鋪關著門、掛著鎖沒開張。
  • 北京: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同質化,文保建築等招牌這樣設置
    依徵求意見稿要求,今後,店鋪招牌應當與商業街區的功能定位、歷史文化和景觀風貌相協調,可以由設置人自主設計,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公開徵集意見時間將截至10月12日。
  • 將統一執行
    招牌設置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符合專項規劃、設置方案和技術規範;(二)實行「一店一招」原則,一個店鋪只允許設置一塊招牌,有多個臨街立面的,每個臨街立面可以設置一塊;(三)在一層門楣以上二層窗戶以下設置,特色商業街區除外;(四)與相鄰招牌的高度、形式、色彩等和諧統一;(五)除臨街底層經營性用房外
  • 西安統一招牌,醜死了
    比如這一回,西安蓮湖區四府街剛剛給街上店面「統一門頭」,有十幾家相連店鋪的門頭招牌寬度相同,全部黑底白字,6月11日被媒體曝光,戲稱為「殯葬一條街」。很快,6月14日當地相關部門就把門頭全換了。商戶反映,這是一個多月來第三次更換門口,「有的只用了一天就被換掉」。這是不新鮮的怪事。
  • 西安小店統一被掛「靈堂風」招牌,我的門頭誰做主?
    「靈堂風」招牌被拆除網友一吵吵,有關部門就立即行動,拆掉了這風格詭異的統一門頭。用什麼樣的店鋪招牌,應當是店鋪自己依法申請實施的合法權利。即便是政府出錢,未經商家同意,或者強迫商家同意,以「統一門頭」取代商家的申請者、設置者角色,有違法之嫌。
  • 懸掛「酒肉不穿腸過大浪實驗學校」招牌,柳州這家店鋪挨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掛著這樣一塊「實驗學校」招牌的地方居然是一間牛肉鋪。那麼在牛肉鋪裡實驗什麼?實驗喝酒吃肉嗎?為何牛肉鋪要懸掛著學校的招牌?覺得十分疑惑的市民把情況反映到了城市管理熱線「12319」。
  • 全市大街小巷統一執行
    關於濰坊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管理辦法為了規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行為,合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營造規範有序、整潔優美的市容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 店鋪招牌被取締,同樣是「家禽」,為何叫「鴨」和「雞」待遇不同
    近日,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判決書,這個是一個關於店鋪招牌的名字的故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近年來又出現了了寫網絡詞語,還有一個詞語叫做「網際網路思維」一般都是思維比較跳躍的,新奇的店鋪招牌,也成了網紅,不像以前,以前的豆角「成才麵館」「李四熟食店」「秀琴實惠餐廳」這種,比較單一的店鋪名稱
  • 招牌統一樣式,警惕城市審美形式主義
    來源:錢江晚報據北京頭條報導,3月24日,有網友發帖稱,上海市靜安區某街道路邊店鋪被整體換成了白字黑底的門市招牌。這一整改,確實讓街道「統一形象」,但氣氛似乎凝重了許多,被網友吐槽是「墓地風格」。為了提升所謂的市容市貌,就不顧實際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整齊劃一,給整條街道的門店穿上統一服飾,這顯然是不做調研的拍腦殼的決策。事實上,通過統一招牌樣式來達到視覺上的整潔、美觀,這麼做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反而會弄巧成拙。招牌是街道「煙火人氣」的重要體現,更是一條街道、一座城市的重要標識,它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這片區域的商業繁榮的程度,承載了其人文底蘊。
  • 福州學生街附近這一幕,把路人嚇壞了
    近日,多位福州市民向FM《維權超給力》爆料,稱倉山區上三路學生街城市廣場沿街店鋪正在進行外立面改造,施工過程中鋼管等零部件掉落,險象環生。11月29日施工現場,當日防護網未安裝路人擔憂:高空落物險砸人,防護網應與腳手架同步11月29日,福州市民林女士送孩子前往學生街城市廣場一處培訓機構上課,發現幾名工人正在樓房外牆搭建腳手架,作業人員沒有系安全繩,施工過程中還不時有鋼管、螺絲等零配件從高空掉落,噼噼啪啪作響,十分嚇人。
  • 「軍品」「軍需」「軍供」,這些「軍」字招牌,拆除!
    「原來這條街上,打著『軍品』『軍需』『軍供』招牌的個體商店就有好幾家,容易使不知內情的人產生諸多誤解,這些店是否有部隊背景?是否意味著買他們的東西可以更放心、更可靠?是不是部隊又恢復經商了?現在經過整治,商家都主動拆除了『軍』字招牌。
  • 店鋪招牌常見類型及特點分析
    店鋪招牌式在店鋪的發展中而逐漸誕生以及發展的,可以說先了店鋪才有了店鋪招牌。早在我國古代,招牌就成為了經營者區別於其他產品的標識,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店鋪招牌現如今已經進入到了鼎盛的時期,那麼店鋪招牌的常見類型和特點是什麼呢?
  • 霓虹燈曾代表燈紅酒綠而沒落,重獲新生後給全國的統一招牌上課
    東京新宿歌舞伎町的霓虹燈相比百年傳奇的霓虹燈招牌,現在席捲全國的店鋪門頭招牌統一改造運動可以說是文化上的一刀切,如何保留城市商鋪的特色和風貌是擺在城市規劃者面前的難題,也許霓虹燈的變革史是個不錯的參考對象
  • 上海「殯葬風」店鋪招牌惹爭議 別讓審美缺失造成街道「毀容 」
    作為店鋪文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首先它既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也要突出店鋪主人的藝術匠心和店鋪傳達的商業主旨。而世界各地的店招店牌也因其各自文化的不同展示出其獨有的風格和藝術魅力,成為街頭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駐馬店市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合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駐馬店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以及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區域。
  • 懸掛「酒肉不穿腸過大浪實驗學校」招牌,柳...
    懸掛「酒肉不穿腸過大浪實驗學校」招牌,柳...懸掛「酒肉不穿腸過大浪實驗學校」招牌,柳州這家店鋪挨了!》「學校很常見,但是「酒肉不穿腸過大浪實驗學校」你聽說過嗎?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掛著這樣一塊「實驗學校」招牌的地方居然是一間牛肉鋪。那麼在牛肉鋪裡實驗什麼?實驗渴酒吃肉嗎?為會牛肉鋪要懸掛著學校的招牌?覺得十分疑惑的市民把情況反映到了城市管理熱線「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