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能否告別「殯葬一條街」?

2020-12-22 喬志峰

北京: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能否告別「殯葬一條街」?

喬志峰

北京擬出臺規範: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

自主設計、體現文化內涵、有特色……為了避免商業街區的匾額標識「千店一面」,北京要為商業街區的店鋪招牌「立新規」了。市城市管理委會同市商務局制定的《北京市商業街區店鋪招牌設置規範(試行)》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新規範,店鋪招牌將由設置人自主設計,除了要體現企業文化內涵,還要有「特色」。新規範特別明確提出,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9月30日北京日報)

期待北京這個「店鋪招牌設置規範」能夠早日通過、早日實施。

之前,不少地方都曾對商業街店鋪招牌實施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以至於「千店一面」,整條街都是一模一樣的招牌,單調乏味、缺乏美感,讓逛街的遊客一頭霧水、找不著北,分不清店鋪的經營項目,更發現不了自己想要的特色產品、特色服務。

並且,一些地方所謂的「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往往設計粗糙、樣式醜陋,有的甚至還有違常識、有悖社會的普遍審美規律,產生了觀之可厭、觀之可怕的荒唐效果。

比如最常見的「黑白配」殯葬風格,得到了不少地方相關部門的青睞,一時間,「黑底白字」招牌大行其道。

今年6月14日,西安市蓮湖區四府街上的黑底白字門頭已經全部被更換。此前,這裡因黑白兩色的統一門頭,被網友戲稱「殯葬一條街」、「很瘮人」。一位商鋪店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媒體曝光後,6月11日下午,相關部門已經組織人員對黑底白字門頭進行了更換,第二天早上全部更換完畢。店家稱,「這已經是近一個多月時間第三次更換門頭,有的只用了一天就被換掉。」

類似的「殯葬一條街」,並非西安獨創。之前,很多地方都出現過,隨便到網上搜一搜,就能找到一大堆,就連號稱「國際大都市」的上海也不能免俗。去年,有網友發帖吐槽,上海市靜安區常德路的店鋪招牌整體被換成了黑底白字,有網友吐槽是「墓地風格」。很快,@上海靜安 回應:因區工人文化宮在外立面整治過程中,對店招店牌設計的顏色搭配考慮不夠周全,已責成整改。

就連此次出臺規範的北京,之前也不能免俗。在管理實踐中,北京街頭也曾出現過一批「千店一面」的店鋪匾額標識。一條街上,每家店鋪門口懸掛的匾額店名,不光樣式一致,連色彩、字體都一模一樣,讓人一時摸不著店門。

為此,部分北京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商業經營者反映,規範對商業街區的牌匾標識設置管理尺度過嚴,不利於營造商業氛圍,希望能夠結合商業街區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商業街區牌匾標識的設置要求。由此,才催生了新管理規範的制訂,「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這樣更科學、更合理的規定得以出臺。

店鋪招牌自主設計,既是店鋪和企業個性和創造力的體現,也能夠豐富街區形象和文化。只要不佔用公共空間、不影響公共利益、不違反廣告法規,就應當給予其充分的自主設計權。百花齊放、爭奇鬥豔,才是正常的審美和城市的美感。

為什麼那麼多地方,都喜歡統一店鋪招牌?一是習慣了行政命令和強制手段,腦袋一拍、措施出臺,不顧實際情況,不顧企業和消費者感受也要強行推進;二是審美能力缺失,武斷地將「豐富多彩」歸結於「雜亂無章」,認為只有「整齊劃一」才順眼、才「正能量」。

還有非常現實的考量,那就是背後很可能隱藏著利益勾兌。統一招牌,就要將原有的個性招牌拆除,換成統一的樣式。這一拆一建,會產生不菲的費用,裡邊就有了進行操作的空間。不妨查一查:那些強力推進招牌統一的地方,更換招牌的費用是多少?由誰來出?工程的承包者是誰,有什麼「社會關係」,賺了多少錢,有沒有其他人從中分一杯羹?

不少「殯葬一條街」式街區的發展路徑,都如出一轍:相關部門強制統一門頭——店家和消費者怨聲載道——媒體曝光、輿論譁然批評如潮——糾正錯誤再次更換門頭。糟蹋錢財不說,也將人折騰得不輕。

現在,北京明確提出「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既是城市管理的進步,也是管理者觀念的開放和進步。能否告別「殯葬一條街」式的審美和做法,還有待實踐檢驗。另外,除了北京,還有多少其他地方需要糾偏?不妨都來學習一下北京出臺的新規範,拿出更科學的城市管理思路和態度來。

相關焦點

  • 北京擬出臺規範: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
    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新規範,店鋪招牌將由設置人自主設計,除了要體現企業文化內涵,還要有「特色」。新規範特別明確提出,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首次提出「店鋪招牌」概念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市城管委就曾制定頒布了《北京市牌匾標識設置管理規範》。在管理實踐中,北京街頭曾出現過一批「千店一面」的店鋪匾額標識。一條街上,每家店鋪門口懸掛的匾額店名,不光樣式一致,連色彩、字體都一模一樣,讓人一時摸不著店門。
  • 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是經濟復甦的急需
    青鋒一些城市要求沿街商鋪統一招牌,更有地方將店鋪招牌搞成黑底白字,一時間曾經成為不少網友吐槽的對象。現在好了,這種要求城市沿街店鋪統一樣式的要求,要在首都北京被改變。依據已有的規範,北京街頭也曾出現過一批「千店一面」的店鋪匾額標識。據稱,一條街上,每家店鋪門口懸掛的匾額店名,不光樣式一致,連色彩、字體都一模一樣。估計不少人一看到這樣的沿街店鋪,都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北京:同一街區店鋪招牌不宜同質化,文保建築等招牌這樣設置
    依徵求意見稿要求,今後,店鋪招牌應當與商業街區的功能定位、歷史文化和景觀風貌相協調,可以由設置人自主設計,同一街區內的店鋪招牌不宜採取統一樣式、統一色彩、統一字體等同質化方式設置。公開徵集意見時間將截至10月12日。
  • 招牌統一樣式,警惕城市審美形式主義
    來源:錢江晚報據北京頭條報導,3月24日,有網友發帖稱,上海市靜安區某街道路邊店鋪被整體換成了白字黑底的門市招牌。這一整改,確實讓街道「統一形象」,但氣氛似乎凝重了許多,被網友吐槽是「墓地風格」。為了提升所謂的市容市貌,就不顧實際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整齊劃一,給整條街道的門店穿上統一服飾,這顯然是不做調研的拍腦殼的決策。事實上,通過統一招牌樣式來達到視覺上的整潔、美觀,這麼做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反而會弄巧成拙。招牌是街道「煙火人氣」的重要體現,更是一條街道、一座城市的重要標識,它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這片區域的商業繁榮的程度,承載了其人文底蘊。
  • 福州統一店鋪招牌被指浪費資源 國企未被拆除
    近日,五一路一家眼鏡店的店主在微博上稱自己的招牌被強制統一,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議論。採訪中,業內人士稱統一更換招牌是否考慮保留符合相關規定的招牌不致浪費,統一店招是否應該考慮店鋪個性化需求。目前,相關部門暫未回應該問題。   苦惱遭遇花幾萬元製作的店面招牌被拆   「剛剛熬過了長達半年的景觀改造,現在又要做統一招牌!
  • 黑底「殯葬門頭」,對餐飲業的打擊比漲房租更致命
    然而從去年年初開始,「殯葬門頭」成為另一些城市引起關注的話題。比如上海靜安區常德街與西安蓮湖區的四府街白底黑字以及黑底白字的招牌引得市民與網友紛紛吐槽,一條街上十幾家門店都為一模一樣的門頭,黑白色調的搭配讓整條街看起來有些死氣沉沉,於是有人稱之為「殯葬一條街」。
  • 上海「殯葬風」店鋪招牌惹爭議 別讓審美缺失造成街道「毀容 」
    作為店鋪文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首先它既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也要突出店鋪主人的藝術匠心和店鋪傳達的商業主旨。而世界各地的店招店牌也因其各自文化的不同展示出其獨有的風格和藝術魅力,成為街頭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西安統一招牌,醜死了
    比如這一回,西安蓮湖區四府街剛剛給街上店面「統一門頭」,有十幾家相連店鋪的門頭招牌寬度相同,全部黑底白字,6月11日被媒體曝光,戲稱為「殯葬一條街」。很快,6月14日當地相關部門就把門頭全換了。商戶反映,這是一個多月來第三次更換門口,「有的只用了一天就被換掉」。這是不新鮮的怪事。
  • 北京山寨名牌一條街招牌被拆除 正牌商家稱不會入駐
    北京山寨名牌一條街招牌被拆除 正牌商家稱不會入駐 2016年06月28日 09:03: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為了美化街道,西安統一設計門店招牌,卻遭吐槽不吉利
    現在很多城市為了提升城市形象,面對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的門店招牌,相關部門實行了統一規劃設計,目的是為了更加整齊劃一,增加美觀性。本來是一項城市美化的好措施,但是6月11日的時候,在陝西西安的小南門四府街的一些店鋪的統一招牌卻被吐槽"不吉利「。
  • 四府街店鋪門頭一月三換,統一店招惹的禍?| 熱點評析
    總之,針對五花八門的店招,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門店,不可能細化到統一顏色、統一招牌、統一字體的地步,除非店家自願或者不反對。第六,很多時候,出於城市管理的需要,政府也希望能夠將五花八門的店招江湖大一統,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統一風格化的店招,並非強制行為,而是由地方通過購買服務,統一施工完成,相關的費用由地方財政買單。
  • 西安小店統一被掛「靈堂風」招牌,我的門頭誰做主?
    掛滿「靈堂風」招牌的四府街被改造的小街叫四府街,相傳明洪武年間秦王朱樉第四子府第在這裡,因此得名。四府街正對著小南門,小南門大名勿幕門,是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特意開闢的城門。四府街雖因美食集聚煙火氣略重,但也是文化氣息濃鬱的街區。沒想到,隨隨便便被一家施工單位的美工給「統一風格」了。
  • 北京市殯葬用品店禁售「紙錢紙房子」
    據了解,清明前夕,北京市民政局、市發改委統一召開了醫院太平間負責人的工作會議,強調了幾方面內容,一是價格必須進行公示;二是在消費確認單籤字環節,一定要詳細介紹價格,經家屬同意以後才籤字;三是殯儀服務方面,沒有資質不能開展整容、告別等殯儀服務。此外,要求對遺體運送車輛進行登記,包括車牌號、去什麼地方等均要詳細登記。
  • 從事了20年殯葬服務的人,告訴你喪葬「一條龍」是怎樣賺錢的
    但是,殯葬業務穩賺不賠卻是不爭的事實,在很多老百姓眼裡,它是最黑、最暴利的行業之一。清明節前夕,《生命時報》記者走訪北京和天津兩地,深入了解殯葬產銷鏈,揭開該行業的「面紗」,希望能讓更多的「陽光」照進來。
  • 五道口新開一條美食街,40家網紅小吃店、近百種美食……
    順著店鋪門臉上至二樓進入小吃街頭頂的一片璀璨星河瞬間映入眼帘這是哪來的神仙設計啊!簡直美翻了!04招牌烤雞爪也不能錯過!用慢火烤至雞皮酥脆,用牙齒輕輕一扯,雞皮就下來了,口感軟糯,好吃不費勁哦!食這麼好吃,忍不住了!
  • 霓虹燈曾代表燈紅酒綠而沒落,重獲新生後給全國的統一招牌上課
    東京新宿歌舞伎町的霓虹燈相比百年傳奇的霓虹燈招牌,現在席捲全國的店鋪門頭招牌統一改造運動可以說是文化上的一刀切,如何保留城市商鋪的特色和風貌是擺在城市規劃者面前的難題,也許霓虹燈的變革史是個不錯的參考對象
  • 福興街:瓜皮帽子一條街老照片
    1927年,成都福興街街景。  當年,老成都人一提到福興街,就知道這是全城最熱鬧的帽鋪子一條街。正一品、穴吉齋、萬福全、狄元隆和金玉堂,都是著名的瓜皮帽帽鋪。一到冬天,客流不斷,前來訂製皮帽子的有錢人絡繹不絕。  狗皮帽子因其厚實、暖和,戴在頭上舒服、壓風,加之價格相對便宜,很受人們歡迎。當然,除戴狗皮帽子外,有錢人還戴訂製的貂皮帽子、狐狸皮帽子、狼皮帽子,甚至還有水獺皮帽子。
  • 成都「漢服一條街」:小眾愛好走出大眾路
    9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香檳廣場一層的「漢服一條街」。據記者粗略統計,這裡至少聚集了30家左右的漢服店。除了幾家直營店外,大多為代理店。部分店鋪既售賣漢服,也有租賃體驗服務。 漢服正從一個小眾愛好逐漸衍生為一個行業。
  • 「美食一條街」更靚了
    12月17日下午,在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蓬萊路,施工師傅忙著對統一改造後的沿街店鋪安裝門頭,經過統一改造後,讓素有秀洲主城區「美食一條街」之稱的篷萊路更靚了。(原標題《「美食一條街」更靚了》,原作者馮玉坤。編輯顧雨婷)1608415450000
  • 廣州的地下殯葬用品市場 鬧市偷賣殯葬用品
    它們能否從地下走向地上參與殯葬服務的競爭?  記者連日暗訪所見———地下市場暗流湧動  關公像後什麼都有本月4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了越秀區應元路。在三元宮附近路段,有七八家工藝品店正在營業,這些店大的有60多平方米,小的則只有10平方米左右,銷售的物品都是以佛像、香燭、念珠等為主。記者隨意走進其中一家比較大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