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取樣,宮頸癌篩查在家也能做

2020-12-19 新京報

所謂自取樣,是指由受檢者自行完成樣本採集,樣本採自女性宮頸脫落細胞。企業供圖

華大基因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全球每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患宮頸癌,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宮頸癌患者死亡。宮頸癌發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該病發生的必要因素,99.7%的宮頸癌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

研究表明:一生參加一次宮頸癌篩查可以降低宮頸癌累計發生率的比例為17%-32%,定期檢測是否感染HPV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途徑。為保護更多的女性免患宮頸癌,華大基因基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在家取樣,將其免費快遞至實驗室完成檢測即可。

不可忽視的高危型HPV感染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是性傳播疾病最常見的病原體。20世紀70年代末,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成功觀察到宮頸癌組織中存在HPV,提出宮頸癌可能由HPV感染引起,因此於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宮頸癌也因此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病因明確、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癌症。

到目前為止,已被科學家發現的HPV型別有200多種。根據致癌性,可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與HPV感染相關的健康問題主要是生殖器疣和宮頸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HPV至少有13種。其中,99.7%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有關。

有些女性朋友發現自己感染了HPV,擔心自己是否得了宮頸癌。對此,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指出,HPV感染≠宮頸癌。因為,HPV感染並不罕見,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但感染HPV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宮頸癌。大多數人HPV感染都是一過性的,一般存在時間為6個月-2年。大多數時候,HPV可以由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所「降服」。數據表明,90%以上HPV在最初感染的2年內會被自身免疫系統清除。

值得注意的是,HPV感染不是女性「專屬」病毒,男性同樣可能感染HPV。因《飛越瘋人院》、《華爾街》等影片而被人熟知的好萊塢著名影星麥可·道格拉斯就曾在媒體公開表示:「自己因為口交而感染HPV病毒,患上喉癌。」

接種HPV疫苗仍需定期篩查

令人欣慰的是,宮頸癌有可能是人類告別的第一個惡性腫瘤。專家表示,只有少部分人反覆或者持續感染高危型HPV,且期間未採取任何篩查和治療措施,才會發展成宮頸癌。一般從HPV感染到發展為宮頸癌,至少需要8-12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目前宮頸癌的防治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專家介紹,宮頸癌的防控策略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指病因學預防,如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則是癌症的篩查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三級預防是治療惡性腫瘤時,設法預防復發和轉移,防止併發症和後遺症。

因為宮頸癌病因明確、可防可控,所以,遠離宮頸癌其實沒有那麼難。

「世界衛生組織及全球各國推薦的宮頸癌防控策略是注射疫苗和定期篩查。」專家指出,HPV疫苗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最大程度預防癌症的疫苗,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仍需定期篩查,這是因為目前已經發現了200多種HPV病毒型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別至少有13種,而目前即使是9價HPV疫苗最多也僅能覆蓋其中的9種亞型,而且因為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持續時間也會有差別,不能百分之百地抵禦宮頸癌的發生,因此需要定期篩查HPV感染情況。

我國建議對20-64歲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宮頸癌的檢查項目的篩查對象確定35-64歲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在家也能完成宮頸癌篩查

2009年,國家「兩癌」篩查項目的啟動,給廣大女性帶來了免費宮頸癌篩查的福音。但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並不能讓所有女性都去醫院進行定期篩查。時間成本、地點約束、心理恐懼等因素成了宮頸癌篩查全覆蓋的主要障礙。

專家指出,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宮頸癌篩查模式,首先是要解決醫療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問題。同時,篩查技術要適用於大規模人群,進而實現篩查全覆蓋。此外,還要對篩查發現的陽性者進行密切的隨訪和有效的幹預。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自取樣HPV檢測應運而生。

所謂自取樣,是指由受檢者自行完成樣本採集。樣本所取主要來自女性宮頸脫落細胞。如果女性感染了HPV,其宮頸脫落細胞中也會攜帶著HPV,通過基因檢測的方法即可找到HPV DNA的存在。

專家介紹,自取樣技術整個過程不依賴於醫務工作者,操作簡單,由受檢者獨立完成,在家或任何私密空間均可。經過數萬例臨床樣本檢測數據驗證,自取樣效果與醫院醫生取樣效果相當。截至目前,自取樣技術已誕生二十餘年。2017年,該技術被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評為全球十大醫學創新技術之一。

為保護更多的女性免患宮頸癌,華大基因基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實現了自取樣技術與二代高通量測序基因檢測技術的結合,使得用戶足不出戶即可進行宮頸癌篩查。該產品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敏感度高和特異性高等特點。它通過採取女性陰道分泌物的宮頸脫落細胞樣本,明確受檢者感染何種HPV,結合臨床手段及時發現中高度癌前病變並進行處理,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該產品精準覆蓋16種HPV類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與宮頸癌高度相關的14種高危型HPV,以及2種低危型HPV。有性生活的女性、未處於妊娠期或產褥期、未做過全子宮切除、有性行為史、未接受過盆腔放射性治療的25歲-60歲女性均可以使用。受檢者買下產品後,在家自取樣並免費快遞至華大基因檢測實驗室。實驗室會對合格樣品進行基因檢測。3-5個工作日,華大實驗室收到樣本後,用戶便可用手機在「金絲帶CanSeq」微信公眾號上查詢報告。

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大基因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服務已累計檢測樣本300萬份。

「目前技術上我們已經可以把檢測降到很低的價格,但大多數女性對『兩癌』仍缺乏足夠的認知,對危害不了解,對自身不重視。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聯合全社會的力量,在5-10年內,大幅降低中國女性兩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劉娜表示,為推動宮頸癌篩查項目的順利實施,近年來,華大基因積極協助各地政府、醫療衛生等相關部門開展篩查宣傳和動員工作,通過播放專題視頻、宣傳展板展示、發放宮頸癌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單、醫療專家現場健康諮詢等科普公益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病知識,擴大知曉率,以期最大程度地覆蓋適齡女性人群,提高宮頸癌的早診早治率,保障女性遠離宮頸癌。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啟動自取樣宮頸癌免費篩查試點
    央廣網武漢9月11日消息(記者左艾甫通訊員高翔)日,中國多中心自取樣HPV檢測宮頸癌篩查湖北項目啟動儀式在湖北黃石舉行,兩千名育齡婦女接受檢測,將開展宮頸癌篩查大數據研究,為湖北省全面推行宮頸癌自取樣檢測,進行科學防治打下基礎。
  • 以自取樣HPV檢測為基礎的宮頸癌篩查模式十分可行
    她表 示, 基於自取樣HPV檢測技術為基礎的宮頸癌篩查模式,對於中國大規模人群宮頸癌篩查是十分可行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博士、婦產科主任醫師杜輝做演講自取樣HPV檢測與醫生取樣具有同樣的高敏感性基於HPV 檢測方法的高敏感性,是否可以通過女性受檢者自己經陰道取樣獲取的陰道宮頸脫落細胞
  • 深圳女性在家「自取樣」就可完成宮頸癌篩查
    所以,建立便於女性參加、易於實施的優質高效、的篩查體系,對提高篩查覆蓋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這個項目的價值和意義。&nbsp&nbsp&nbsp&nbsp女性在家輕鬆「自取樣」,網上線下聯動讓檢查高覆蓋&nbsp&nbsp&nbsp&nbsp如果女性不到醫院,能否自己取樣呢?
  • 吳瑞芳教授:自取樣宮頸癌篩查前景非常好
    近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五屆全國陰道鏡與宮頸病理學(CSCCP)大會——自取樣專題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吳瑞芳教授做了主題分享,詳細回顧了自取樣宮頸癌篩查的發展歷程及應用成果,並對自取樣篩查的未來發展趨勢作了展望。
  • 宮頸癌篩查試水「網際網路」 冀以「自取樣」方式提高篩查率
    在這種情況下,基於 HPV 檢測的自取樣宮頸癌篩查方式,被研發出來。女性生殖領域研究者吳瑞芳、魏麗惠在《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撰文,分析了基於 HPV 檢測的自取樣宮頸癌篩查方式的原理,說明了在準確性方面,其與在醫院取樣檢查的結果無統計學上的差異。
  • 魏麗惠教授:網際網路+HPV自取樣的宮頸癌篩查模式有助於提高篩查率
    此次講座中,魏麗惠教授從全球宮頸癌消除行動、澳大利亞卓有成效的宮頸癌防控現狀切入,引出中國宮頸癌防控現狀的不足之處,解讀適合中國人的宮頸癌篩查策略,其中,特別強調了HPV自取樣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重要作用
  • 正常情況下宮頸癌篩查要做哪幾項?
    核心提示: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目前這個疾病的發病率是逐年提升,大家必須對這個疾病的預防引起足夠重視,因此定期去做宮頸癌篩查是必須的,那麼宮頸癌篩查要做哪幾項呢?常見的檢查項目有5個,分別是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宮頸碘試驗、陰道鏡檢查、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宮頸錐切術。
  • 女性做完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
    核心提示:宮頸癌這個疾病女性是非常熟悉的,最近幾年這個疾病的發病率是逐年上升,因此每一位女性必須定期去醫院做宮頸癌篩查,這樣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那麼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呢?這個問題是需要針對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的,宮頸刮片檢查做完後就可以同房了,不過做完宮頸TCT檢查至少需要三天後才能做檢查。
  • 檢查宮頸癌應該查什麼 宮頸癌篩查項目有哪些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目前這個疾病的發病率是逐年提升,大家必須對這個疾病的預防引起足夠重視,因此定期去做宮頸癌篩查是必須的。那檢查宮頸癌應該查什麼?宮頸癌篩查項目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檢查宮頸癌應該查什麼?(1)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或者說是TCT檢查宮頸癌篩查項目有哪些?
  • 【微特稿·健康與養生】篩查宮頸癌或可在家自行取樣送檢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篩查子宮頸癌風險的新方法,女性自取尿液或陰道拭子樣本送往醫療機構檢查即可,比傳統宮頸刮片檢查更便捷,且令女性免於疼痛和尷尬。
  • 宮頸篩查怎麼檢查 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健康為王的現代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都非常重視,因此定期體檢也成為了當代人尤為重視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在這個宮頸癌高發的年代,定期做好宮頸癌篩查是很重要的。 健康為王的現代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都非常重視,因此定期體檢也成為了當代人尤為重視的一個部分。
  • 宮頸癌篩查的注意事項
    1、陰道鏡檢查是早期宮頸癌篩查常見方法,早期診斷宮頸癌的準確率可達98%。專家表示,凡塗片報告或臨床可疑者要在陰道放大鏡觀察下,於可疑區行宮頸活檢與細胞塗片,進行早期宮頸癌篩查。2、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早期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方法,是預防宮頸癌普查的重要手段,必須注意取樣正確,鏡檢仔細,儘量減少假陰性。3、宮頸多點活檢和頸管活檢也是早期宮頸癌篩查方法。
  • 宮頸癌篩查,您做了嗎?
    02宮頸癌能預防嗎? 大眾人群通過宮頸癌篩查可發現83%的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癌。有如此幸運的方法能夠減少癌症,可是女性朋友們,宮頸癌篩查你們都做過嗎?研究發現,我國宮頸癌篩查的覆蓋率僅20%左右,且80%的晚期宮頸癌患者,近5年內未進行宮頸癌篩查及婦科檢查,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可以是100%,晚期宮頸癌5年生存率20-50%,可見推行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 你了解嗎
    宮頸癌症這個疾病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它和我們的生活作息息息相關,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那些呢,在篩查前後應注意什麼,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呢,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小編已經在下文中給出了答案,一起去文章中看看吧。
  • 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 宮頸癌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
    近年來癌症變得越發常見高發,尤其是在女性群體當中,宮頸癌已然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見殺手,而宮頸癌作為一個病因相對比較明確的惡性腫瘤,早期的篩查,對於它的生存預後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那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宮頸癌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宮頸癌篩查什麼時候做最好?
  • 懷孕了能做宮頸癌篩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真實案例 一個產後7個月的女性,30出頭的年紀,既往3年內沒有做過宮頸癌篩查,這次是因為性生活出血才來醫院就診,醫生問病史的時候,她順帶講起了自己的寶寶,一臉的幸福…… 可當醫生給她做婦科檢查時卻心裡一驚,直接進行了陰道鏡下活檢,最終檢查結果顯示為低分化鱗癌。
  • 宮頸癌篩查是什麼 宮頸癌篩查這些要注意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宮頸癌篩查是什麼,做宮頸癌篩查要注意哪些什麼是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顧名思義就是篩查宮頸癌的一項手段,它主要是指是通過液基薄層細胞試劑盒採集宮頸口的脫落細胞,使用全自動薄層細胞製片機製片,並根據細胞核形態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是否具有癌變症狀。
  • 預防宮頸癌,這幾樣篩查你不能忘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不希望被癌症這樣的疾病所糾纏上,為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尤為小心注意,但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子宮癌的出現會對她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定期篩查工作。那子宮癌篩查做幾項檢查?子宮癌篩查要做的檢查有哪些?
  • 婦產科專家:宮頸癌預防不能只依賴疫苗,還需結合篩查普及
    近日,第五屆癌症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魏麗惠教授在會上提到,宮頸癌的預防不能依賴宮頸癌疫苗,宮頸癌篩查有待進一步普及落地。「宮頸癌疫苗上市以來,市場熱度特別高,希望疫苗能夠消滅宮頸癌,其實不然。」
  • 復星健康+講堂精華|接種HPV疫苗後還有必要做子宮頸癌篩查嗎
    5月8日晚19:00,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魏麗惠教授做客復星健康+直播間,與大家聊了聊「宮頸癌預防的那些事」。魏麗惠教授建議各位女性: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疾病,注射HPV疫苗就非常有效,但它不能替代子宮頸癌篩查。雙管齊下才是預防宮頸癌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