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取樣,是指由受檢者自行完成樣本採集,樣本採自女性宮頸脫落細胞。企業供圖
華大基因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
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全球每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患宮頸癌,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宮頸癌患者死亡。宮頸癌發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該病發生的必要因素,99.7%的宮頸癌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關。
研究表明:一生參加一次宮頸癌篩查可以降低宮頸癌累計發生率的比例為17%-32%,定期檢測是否感染HPV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途徑。為保護更多的女性免患宮頸癌,華大基因基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在家取樣,將其免費快遞至實驗室完成檢測即可。
不可忽視的高危型HPV感染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是性傳播疾病最常見的病原體。20世紀70年代末,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成功觀察到宮頸癌組織中存在HPV,提出宮頸癌可能由HPV感染引起,因此於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宮頸癌也因此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病因明確、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癌症。
到目前為止,已被科學家發現的HPV型別有200多種。根據致癌性,可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與HPV感染相關的健康問題主要是生殖器疣和宮頸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HPV至少有13種。其中,99.7%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有關。
有些女性朋友發現自己感染了HPV,擔心自己是否得了宮頸癌。對此,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指出,HPV感染≠宮頸癌。因為,HPV感染並不罕見,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但感染HPV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宮頸癌。大多數人HPV感染都是一過性的,一般存在時間為6個月-2年。大多數時候,HPV可以由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所「降服」。數據表明,90%以上HPV在最初感染的2年內會被自身免疫系統清除。
值得注意的是,HPV感染不是女性「專屬」病毒,男性同樣可能感染HPV。因《飛越瘋人院》、《華爾街》等影片而被人熟知的好萊塢著名影星麥可·道格拉斯就曾在媒體公開表示:「自己因為口交而感染HPV病毒,患上喉癌。」
接種HPV疫苗仍需定期篩查
令人欣慰的是,宮頸癌有可能是人類告別的第一個惡性腫瘤。專家表示,只有少部分人反覆或者持續感染高危型HPV,且期間未採取任何篩查和治療措施,才會發展成宮頸癌。一般從HPV感染到發展為宮頸癌,至少需要8-12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目前宮頸癌的防治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專家介紹,宮頸癌的防控策略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指病因學預防,如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則是癌症的篩查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三級預防是治療惡性腫瘤時,設法預防復發和轉移,防止併發症和後遺症。
因為宮頸癌病因明確、可防可控,所以,遠離宮頸癌其實沒有那麼難。
「世界衛生組織及全球各國推薦的宮頸癌防控策略是注射疫苗和定期篩查。」專家指出,HPV疫苗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最大程度預防癌症的疫苗,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仍需定期篩查,這是因為目前已經發現了200多種HPV病毒型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與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別至少有13種,而目前即使是9價HPV疫苗最多也僅能覆蓋其中的9種亞型,而且因為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持續時間也會有差別,不能百分之百地抵禦宮頸癌的發生,因此需要定期篩查HPV感染情況。
我國建議對20-64歲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宮頸癌的檢查項目的篩查對象確定35-64歲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在家也能完成宮頸癌篩查
2009年,國家「兩癌」篩查項目的啟動,給廣大女性帶來了免費宮頸癌篩查的福音。但由於各種主客觀條件,並不能讓所有女性都去醫院進行定期篩查。時間成本、地點約束、心理恐懼等因素成了宮頸癌篩查全覆蓋的主要障礙。
專家指出,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宮頸癌篩查模式,首先是要解決醫療資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問題。同時,篩查技術要適用於大規模人群,進而實現篩查全覆蓋。此外,還要對篩查發現的陽性者進行密切的隨訪和有效的幹預。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自取樣HPV檢測應運而生。
所謂自取樣,是指由受檢者自行完成樣本採集。樣本所取主要來自女性宮頸脫落細胞。如果女性感染了HPV,其宮頸脫落細胞中也會攜帶著HPV,通過基因檢測的方法即可找到HPV DNA的存在。
專家介紹,自取樣技術整個過程不依賴於醫務工作者,操作簡單,由受檢者獨立完成,在家或任何私密空間均可。經過數萬例臨床樣本檢測數據驗證,自取樣效果與醫院醫生取樣效果相當。截至目前,自取樣技術已誕生二十餘年。2017年,該技術被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評為全球十大醫學創新技術之一。
為保護更多的女性免患宮頸癌,華大基因基於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推出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的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實現了自取樣技術與二代高通量測序基因檢測技術的結合,使得用戶足不出戶即可進行宮頸癌篩查。該產品具有通量高、成本低、敏感度高和特異性高等特點。它通過採取女性陰道分泌物的宮頸脫落細胞樣本,明確受檢者感染何種HPV,結合臨床手段及時發現中高度癌前病變並進行處理,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該產品精準覆蓋16種HPV類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與宮頸癌高度相關的14種高危型HPV,以及2種低危型HPV。有性生活的女性、未處於妊娠期或產褥期、未做過全子宮切除、有性行為史、未接受過盆腔放射性治療的25歲-60歲女性均可以使用。受檢者買下產品後,在家自取樣並免費快遞至華大基因檢測實驗室。實驗室會對合格樣品進行基因檢測。3-5個工作日,華大實驗室收到樣本後,用戶便可用手機在「金絲帶CanSeq」微信公眾號上查詢報告。
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大基因SeqHPVRHPV分型基因檢測服務已累計檢測樣本300萬份。
「目前技術上我們已經可以把檢測降到很低的價格,但大多數女性對『兩癌』仍缺乏足夠的認知,對危害不了解,對自身不重視。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聯合全社會的力量,在5-10年內,大幅降低中國女性兩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劉娜表示,為推動宮頸癌篩查項目的順利實施,近年來,華大基因積極協助各地政府、醫療衛生等相關部門開展篩查宣傳和動員工作,通過播放專題視頻、宣傳展板展示、發放宮頸癌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單、醫療專家現場健康諮詢等科普公益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病知識,擴大知曉率,以期最大程度地覆蓋適齡女性人群,提高宮頸癌的早診早治率,保障女性遠離宮頸癌。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