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鬧怎麼辦?家長需要這樣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2020-10-13 園長幼師通

孩子打架,從本質上而言,與小動物之間的打鬧沒有什麼區別,是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現象,而且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在打打鬧鬧中,可以學會以適當的方式與人相處,逐步完善處理、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同時也鍛鍊了意志和堅強的性格。日本教育學家博士認為「打架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我們應理智地看待孩子愛打架的問題,積極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問題。

一、「孩子在學校打人的原因?」

1、孩子想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卻又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洩內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儘快制止其暴力行為。

例如:你可以用平和但堅決的態度告訴他:「雖然我們能理解你現在的憤怒,但是,我們不能接受你企圖以動武解決問題的方式。」

2、孩子希望這樣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

有的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擾亂他的遊戲或者阻礙了他的活動。比如:別的小朋友在玩玩具,他跑去打擾破壞。這時候小朋友就會對他非常的不滿,大聲呵斥也不管用,一著急就會動手打人了。孩子本身的想法是沒有錯誤的,但無法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教會他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學會在和別人反生衝突的時候怎麼來協調和妥協,如何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想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動手就打人。比如,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你打的時候對方會疼的,如果媽媽不喜歡你做什麼事情,我不和你說明白,直接就打你,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3、家長對孩子溺愛

若家長平時過於滿足孩子的要求,並且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處處寬容,甚至孩子隨意打罵父母,則會導致還未學會負責的孩子選擇用暴力達成目的。孩子遇到無法達成的願望時,情緒無法控制,直接就用了打人的本能反應。

家長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所犯的大小錯誤,儘量平和的來解決,不要對孩子表現出過分的溺愛。

4、對攻擊行為的模仿

若孩子所尊重的人表現出攻擊行為,將會對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兒童期曾經受過家長懲罰的人,長大後更可能以暴力行為對待家人,父母的暴力傾向會傳給下一代,稱之為「家庭暴力社會遺傳」。

家長要以自身的行為對孩子進行教育。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子女,杜絕體罰等行為。

二、「專家分析」

著名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1980年)主張「以兒童教育兒童,以兒童感化兒童」的思想。

就是指在兒童交往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教育,尤其是交往中因彼此意見不一致發生爭鬥的,才會使兒童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到他人的意見或地位的重要,了解自我與他人的區別,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調節自己的言行,以求能適應夥伴群體的行為規範,使自己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脫出來,成為能與他人和睦相處的人。

三、「如何教導孩子不要打架」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之間的小衝突,常常被成人貼一張標籤:這個孩子愛欺負人!其實,有時候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放大孩子之間的事情,更不要輕易地把孩子之間這種正常的衝突貼上「欺負或被欺負」這樣的標籤。我們換個角度來想,這麼小的孩子,他需要學習怎麼和他人有效的交往。他並不是要去有意識地「欺負」別人,而是他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

沒有一個孩子會是完美的,還是都在一個成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發現了問題,不應該一味的批評或者胡亂的去貼標籤,而應該是合理的幫助他們成長。

首先,教給孩子適當的社交技巧。

一個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沒有進過大學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維持良好的人際交往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因此父母平時要教給孩子一些適當的社交技巧,鼓勵他們運用這些技巧去解決自己所遇到的爭端,而不是用打架的方式來解決。

其次,教會孩子保持冷靜,學會理智處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教導孩子與小朋友友好和睦相處,即便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時,也不要有不友好的舉止或者行為,告訴他們很多事情是不必通過打架來解決的,在對方情緒激動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不妨讓一步,這樣可以避開矛盾的鋒芒,更利於大家友好相處。

最後,發生有矛盾時,讓孩子自己解決。

當孩子們發生爭執或打架時,不應感情用事,過早幹預。孩子之間的矛盾要讓他自己解決,大人只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就可以了,儘量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學會如何和他人交往,才會成長。

孩子在與小夥伴之間的相處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打鬧和矛盾,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在人際交往的能力上還比較欠缺,常常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所以會出現打鬧現象,父母們不要緊張,只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就可以了,相信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會越來越完善。

孩子們之間的打鬧不是有多深的矛盾,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品格存在著多麼嚴重的問題,而是孩子成長的一種方式,他們會從打鬧中學會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進而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對其成長是有利的,所以家長不必擔心,更不要進行幹涉,孩子會有自己的處理方法。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說教育:處理孩子經常打鬧三個關鍵點
    文·艾特27前言: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打鬧的情況,這是非常值得警惕和重要的,很多家長容易忽視這個問題,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很多負面影響這裡小旭老師來給各位家長朋友聊一聊關於孩子打鬧你需要知道的三個關鍵點。一、正確引導的重要性孩子處在生長發育期,人生觀價值觀不健全,這時很多孩子還尚只存在於對於自己是否有的觀念中,無法理解想到為他人著想,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就要起到關鍵的監督作用,協助警示孩子打鬧錯誤的重要性,以及觀察疏導孩子打鬧問題,保證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家長老師都在身邊。
  • 不打不相識,孩子打鬧好處多,家長別再阻止了,試試這樣做
    惹得大寶也哈哈大笑,大寶也回擊,兩個人你打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來一往的打鬧著。大寶力氣大了點,又把小寶打哭了,最後,我阻止了他們打鬧。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兩孩子推搡、打鬧、打架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之間的打鬧會強行制止,甚至訓斥,警告孩子,「不可以打人,不可以打弟弟妹妹。」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如何處理?以下幾個建議家長要記牢
    隨著孩子的成長,各位父母你家孩子有沒有和同學、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呢?搶玩具、鬥嘴等一系列問題,必然會導致孩子之間產生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呢?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
  • 兩孩子打鬧,兩家長約架,最終結果:又玩在一起讓倆家長情何以堪
    面對孩子之間的吵鬧打架等各種矛盾,家長總是手足無措,十分煩躁。別人的孩子還可以冷靜地處理,坦然地面對,說說方法,發表個意見。但就是見不得自己家孩子身在其中,尤其是見不得自家孩子吃虧,鐵齒銅牙咬得嘣嘣作響。
  • 上海倆小學生打鬧引父親約架:孩子鬧矛盾,家長該怎麼辦?
    可鏡頭一轉,當這個爸爸溫和地看待孩子的傑作,並告訴他畫畫的正確操作的時候,孩子溫柔地看了一眼爸爸,然後開開心心擦掉牆上的畫,然後拿著筆去畫板上畫畫去了。他不僅自己這樣做,還會引導朋友這樣做。於是一個紳士就這樣誕生了。
  • 孩子學校打鬧,引發家長校外約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過如此
    之所以,我在事件介紹中潦草的用「一方」與「另一方」來替代雙方當事人,是個人覺得這兩位家長都是過錯的一方,所以也就不用細緻的去劃分。或許一些人會覺得即便都有錯,也應分先後,但個人覺得在家長群裡,在孩子面前,無論哪一方有錯在先,另一方都不該應勢而上,畢竟,約架並非此類問題的唯一處理方式。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其實,家長不要把它當作丟人的事情,小朋友在那一刻需要情感宣洩。家長在那一刻保持冷靜,不要有肢體上的拉扯,不去滿足他的不合理需求,等孩子發現不奏效,梳理完了自己的情緒,再去和孩子對話,會更有效。」2 堅定而和善孩子哭鬧,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脾氣,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更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 孩子調皮搗蛋沒得停,不如和孩子來次打鬧遊戲
    很多父母常抱怨,孩子調皮搗蛋,在家就像要拆房子,並且完全無法溝通、不講道理。而孩子們也很委屈,爸爸媽媽只會上班、玩手機,壓根不會陪我玩。那問題出在哪了呢?其實孩子和父母壓根就不在同一頻道,為了能順利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們必須和孩子調為同一頻道。而打鬧遊戲則是一種絕佳的進入孩子世界的方式。那我們該如何和孩子進行親子打鬧遊戲呢?《親子打鬧遊戲的藝術》一書也許能夠給我們答案。
  •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教出來的孩子才更聰明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每當學習的時候,自己也不願意去思考,總是依賴家長來給出答案,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實際上,對於以上孩子總是依賴家長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們還沒有養成一種能夠自主進行思考的能力。
  • 孩子太任性怎麼辦?睿智燈塔六個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任性問題
    孩子任性、不聽話是常有的事,當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時,孩子可能會不停地哭鬧,任憑家長怎麼哄都不聽,這讓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呢?那麼,孩子太任性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如何解決孩子的任性問題:冷處理孩子任性通常表現為大哭大鬧或者摔東西,而孩子的這種行為正是表現給大人看的,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堅持原則,採用「冷處理」的辦法不予理睬,沒有了家長的觀看,孩子就會覺得無趣,逐漸就會自己安靜下來。
  •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從這3個方面,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心理
    但是陳女士在家裡看到的孩子和老師表述的完全不一樣,在家裡孩子活潑愛說話,但是只要是出了家門,孩子就變得沉默起來,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和人交流,有時候遇到小朋友搶玩具或者去和她玩鬧,她也不敢反抗或者跟著人家玩,會站在那裡哭,不知道要怎麼辦?
  • 課間打鬧釀成惡果?李玫瑾:要教會孩子怎麼打架,你家孩子會麼
    作為家長一定要防患於未然,提前告知孩子應對處理的辦法,防止因為「意外」造成終身難以彌補的遺憾。而有些小朋友卻不勝其擾,被迫打鬧的孩子,可能因為不懂得拒絕,而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家長應該怎樣處理雖然孩子課間打鬧,總是事出有因,但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儘早幹預,防患於未然,避免孩子因為「意外」而造成不良後果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處理危機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過查資料、和認識的寶媽交談再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總結了一下面對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家長要怎麼處理。我發現有的孩子跟家長說「我被欺負了」時,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日常,有些孩子則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向家長「求助」,還有些孩子是希望受到家長的關注,所以將事情誇大的描述出來。
  • 孩子在學校被打,家長們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被打,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在所有的集體生活中,都會有多多少少的欺凌現象出現,尤其是在各方面都沒有發育完全的孩子身上,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孩子們之間總是會存在一個」說了算的「,這個孩子往往就會扮演欺凌者的身份。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做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被欺負了或者一些受傷問題時候,家長往往比孩子更揪心,我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也有些迷茫,不知如何處理更為妥當。 在學校被打了,孩子回來給我說有小朋友打人,也打她了,我心裡覺得特別不舒服,我說告訴老師,她說告訴老師了。
  • 孩子與異性之間出格的打鬧該怎麼辦?
    孩子與異性同學之間打鬧的尺度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都過於擔心,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打鬧,甚至摟抱的動作過於親密,會不會觸發一些界限性的東西,實際上這是大家的焦慮同齡的孩子之間很容易有打打鬧鬧的這種親密行為,這是屬於他們小朋友之間,彼此特有的交往的方式。
  • 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家長做到這3點,對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這鄰居也知道,可問題是她說了孩子,也吵了孩子,甚至也打過自己孩子,可小屁孩除了當時哭哭啼啼的,下次再和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是照打不誤。其實孩子在2歲左右,很多都有「武力」傾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打人,家長一定好正確的教育,萬不可以暴制暴,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對孩子造成新的傷害。
  • 孩子撒謊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家長應該這樣處理
    孩子說謊對於父母來說,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一個五歲男孩的媽媽就分享了這樣一個例子,他說,我經常教育我的兒子,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勇於承認錯誤,我不允許他吃糖,但是我知道有的時候呢,他並沒有遵守這個規定,我會問他有沒有偷吃糖啊?
  • 金星這樣處理撒謊和虛榮心強的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許多人都認為,這只不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沒有必要過度地在意。但家長要知道,如果這些小問題不去在意的話,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大問題。而且有的時候家長也需要反思,為什麼孩子會形成這麼強的虛榮心。孩子為什麼有著較強的虛榮心?
  • 孩子在校被欺負怎麼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即便是孩子之間的打鬧,也要有個分寸,在校領導調節之後,這件事終於過去了。之後小麗為了不讓孩子再受到傷害,就把孩子送去學跆拳道,讓孩子自己也能保護好自己,從此之後,這個小女孩再也沒有被別人欺負了。這位家長解決孩子在幼兒園遭到欺負的方法,也很多網友點讚,讓孩子學習跆拳道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遭受欺負,這真的是從源頭解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