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進校園」走進寶安 點燃少年科技夢

2020-12-23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8日訊(記者 唐娜 通訊員 陳燊華 耿紅利)12月4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和寶安區教育局主辦,《深圳特區科技》雜誌社承辦的「科普進社區、進校園、進工業區」系列活動走進建安小學,通過科技展品體驗、科學課堂互動、科普展板展示等形式,向同學們普及科學原理、科技創新、生命健康等科普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理念,點燃同學的科技夢。

「科普進校園」走進寶安建安小學

隨著數位化進程的發展,編程教育在全球推進。活動現場,編程機器人成為作為一大亮點,成為同學們創造力迸發的源泉。用若干「零件」經過樂高搭建的方式任意組裝,搭載傳感器和各式運動底座,配合不同的編程指令,就可以創造出形態萬千、功能各異機器人。在深圳市樂海蓓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展位,大疆機甲大師RoboMaster、LEGO Wedo2.0、LEGO EV3、LEGO Spike Prime等編程機器人一應俱全,吸引不少同學前來體驗機器人組裝、編程、操控、對抗的樂趣。據了解,這些機器人融入樂高拼搭、編程、電機、傳感器隨心創造的理念,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一系列競技比賽,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具有積極意義。

同學通過操控機甲大師RoboMaster開展對抗

另一邊,賽恩司科技的群控小車、 DIY遙控器遙控編程車、傳感器功能展示、編程小車踢球、編程製作小遊戲等編程體驗項目,深受同學喜愛。通過認識傳感器類型及功能、體驗程序編寫、普及 Arduino開源硬體發展歷史和開發板入門編程知識等科普環節,在寓教於樂中培養同學的邏輯思維、動手能力及創客精神。

同學在體驗群控小車的樂趣

風力發電機、手搖發電機、齒輪四驅車、幾何思維拼圖......前來體驗的同學絡繹不絕。在匠心格物科技展位,同學通過手搖發電機的體驗,學習外力作用下磁生電的科學原理;通過將發電原理轉化成科普模型產品,鍛鍊產品製作思維;通過大力投石器展示及遙控四驅車齒輪轉動,觀察機械結構。各類趣味遊戲體驗,讓同學們在電能和機械科學知識的海洋盡情遨遊。

同學通過實驗學習發電科普知識

天鷹無人機的實體植保無人機模型展示,讓同學們近距離了解無人機的結構。通過滑鼠和電腦屏幕,同學們能體驗模擬飛行的樂趣。配合無人機任務執行功能原理、植保無人機應用領域、技術等知識的學習,航空科學種子在同學心中生根發芽。

無人機模擬飛行體驗深受同學喜愛

核子基因把「基因實驗室」帶到活動現場。同學化身「小小科學家」,紛紛參與「提取香蕉 DNA」實驗——將一小塊香蕉,通過研磨、過濾、加入酒精攪拌等一系列操作,提取出通過顯微鏡可觀察的香蕉基因。緊跟講解老師的步伐,同學通過小小的香蕉塊,盡情探索基因的奧妙。據了解,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存著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生命的信息,對預測疾病風險,保障人類健康具有積極意義。此外,通過顯微鏡觀測和基因圖譜講解等環節,同學們探索生命科學的興趣大程度提升。

同學通過顯微鏡觀察基因結構

此外,樂博樂博為同學開啟智趣機器人創造之旅;愛爾眼科為同學視力健康保駕護航;三千小童國學館寓教於樂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垃圾分類科普知識的傳播引導同學共同維護綠色家園。

此次活動,通過科技展品體驗、科學實驗參與、科普展板展示等形式,將科普知識在校園中傳播,將科學理念在同學心中植根,點燃了同學科學熱情,營造了崇尚科學的新風尚。

相關焦點

  • 航天進校園 點燃「飛天夢」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欒城
    河北新聞網11月23日訊(通訊員段錕)今天,「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河北省第一站來到石家莊市欒城區宏遠路小學,給師生們帶來了一份精彩紛呈的航天知識科普大餐。開展「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可通過科普展覽和流動科技館等形式,實現航天文化的立體化傳播與推廣,使廣大青少年真正走近航天科技、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 趣味科普進校園 啟航少年科技夢——科普實驗進校園活動
    12月11日,潼南區「趣味科普實驗進行校園」活動在我校舉辦,初一全體精英班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潼南區發明協會蔣賓川會長和張仁強老師以「科學知識傳播+動手實踐探索」的教育活動模式帶領巴川學子開啟了一次趣味實驗之旅。同學們在老師的科普指導下一共完成了五項實驗活動。
  • 科普進校園,放飛科技夢
    近日,市科協與縣科協、縣教體局共同開展了「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我縣廟首中心學校和三溪中心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此次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在兩個學校進行為期各半天的展示,兩校近700名師生參觀了本次展覽。現場展出了多種科普儀器,涉及到物理學、光學、數學、電磁技術等多門學科知識。
  • 航空科普進校園 共築學子航天夢
    「航空科普進校園,共築學子航天夢」為主題的航空進校園展示活動走進襄汾縣第四小學。【解說】:無人機表演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了航空科普帶來的樂趣,了解了科技前沿裝備和無人機應用新領域,為孩子們打開了科技世界的大門,樹立了鮮明的職業理想,也為他們將來多元的興趣愛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運城市:創客教育進校園 點亮學生創新夢
    運城市「創客教育進校園「創客教育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鹽湖區錢學森科技小學舉行。此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運城市科學技術協會、運城市教育局《關於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的意見》,全面實施運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科普工程,通過線上、線下協同模式,有效推進人工智慧等科創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
  •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技展示觀後感
    作者:徐碩松原市長嶺縣第一小學指導老師:王維華松原市長嶺縣第一小學為了拓寬學和的科學視野,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根據學校安排,我校開展了「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5月16日那天,滿載著十幾套互動式科普展品的「科普大篷車」開進了長嶺縣第一小學,給我們全校師生帶來了一頓豐盛的「科普大餐」,不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更點燃了我們嚮往科學和熱愛科學的信念。  「科普大篷車」功能齊全,集科普展示、影視放映、圖文解說於一體,是「流動的科技館」。
  • 科普進校園走進溫嶺市大溪小學
    【每日科技網】  為增強青少年科學意識和創新意識,4月23日下午,溫嶺市科協聯合青少年宮來到大溪小學,開展了「科普進校園」活動。  本次活動以「放飛科學夢、科普進校園」為主題,老師們帶領同學們體驗了撲翼機、小雷鳥橡皮筋動力飛機、電動滑行飛機、皮筋車等科技製作。
  • 鍾公視野丨攜手共築科技夢,快樂科普進校園
    2017年12月29日下午,鍾公廟街道聯合城薈玩工作室走進金家漕小學,舉辦了一場以「攜手共築科技夢,快樂科普進校園」為主題的科普嘉年華活動,面向金家漕小學全校師生展示了科技的魅力。◉小朋友耐心等待參加活動本次科普嘉年華共設置了11個小遊戲,每位小探索家們在開始遊園前都得到一張集章卡和3張面值10元的虛擬貨幣(共30元)。
  • 安徽合肥:科普進校園,共築科技夢
    2020年9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頤和中學開展「科普進校園 共築科技夢」活動,學生們現場體驗無人機、3D列印、機器人編程等,現場通過果小聰AI機器人展示學習機器垃圾分類知識。學生們通過學習體驗,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科普實踐激發和創造了學生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 航空科普體驗進校園 航立方教育播種航空夢被點讚
    原標題:航空科普體驗進校園 航立方教育播種航空夢被點讚六一前夕,四川成都龍泉驛區航天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由龍泉區科協、教育局主辦、中航工業集團四川航空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航立方教育、四川航空宇航協會協辦的航模科普進校園活動來到了該校。
  • 河南省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啟動
    央廣網鄭州9月2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李二靜)9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科協、省文明辦、省教育廳、中共新鄉市委、新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在輝縣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鄧洪軍、龐善起、王佔波、朱光輝為開展「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的輝縣市、衛輝市、封丘縣和原陽縣授旗。
  • 科普進校園 放飛科技夢
    為更好地搭建公眾科學素質學習平臺,推動青少年科技創新水平提升此次巡展以「體驗科學 放飛夢想」為主題,共設置了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數字魅力、健康生活、數字生活、科學表演等多個主題展區;以科普展覽與科學表演
  • 「i科普」小記者進校園 人工智慧科普活動走進開封市晉安小學
    央廣網開封11月25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實習生 何瑾琨 劉猛猛)為激發新時代青少年的科學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科技夢想,11月24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晉安小學舉辦主題為「I科普」小記者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指導,邀請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數據院少兒編程聯合實驗室課程教師呂行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人工智慧科普會
  • 科普電影進校園 科技知識記心間
    科普電影放映現場。垃圾分類知識科普。紅網時刻長沙12月9日訊(通訊員 周湘波)12月8日,長沙縣路口鎮明德小學的師生們興致勃勃地坐在多媒體教室裡,聚精會神地觀看電影。原來,這是長沙縣科協組織的科普電影進校園活動,為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 寶安科技館做客 FM104.3《民生訪談》推介特色科普活動
    9月正式開館,佔地面積7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164平方米,以科普展覽、學術交流、科技培訓、科技服務為四大主體功能,是寶安區乃至深圳市的主要科普教育陣地之一,科普工作多次獲上級表彰。,夯實場館服務根基,以「科普展覽 +科普活動+科技教育」為辦館模式,圍繞熱點科學策劃大型互動主題展覽,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活動,推動創新教育,拓寬科普受眾範圍,每年觀眾達30多萬人次。
  • 全國科普日:科普進校園,科技體驗「零距離」
    浠水縣巴河鎮巴驛中學九年級學生汪宇感嘆道,他正在參加浠水縣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今年9月19日是第16個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浠水縣於9月18日在省科普示範學校——巴河鎮巴驛中學舉行活動啟動儀式暨主場活動。活動現場,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20箱車載科普展示臺前人氣火爆,同學們紛紛駐足在「無皮鼓」「無弦琴」「天鵝絨觸覺」「錐體上滾」等展品旁觀察、操作和討論,親身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
  • 科普進校園|科普基地走進成華區建設路小學
    近日,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科普基地走進成都成華區建設路小學開展科普公益活動。本次活動,基地科普導師為建設路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神奇的幹細胞》的精彩科普講座和令人震撼的「超越南極」液氮科普秀。科普進校園進入校園開展科普公益活動。此次活動,基地科普導師為建設路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神奇的幹細胞》的精彩科普講座和令人震撼的「超越南極」液氮科普秀。
  • 安徽合肥:科普知識進校園 科技體驗「零距離」
    五裡墩街道龍居社區聯合舉辦的「科普進校園·共築科技夢」活動在合肥市頤和中學展開,無人車自動駕駛、機器人編程、AR智能技術等科技體驗設備吸引了學生們眼球,紛紛動手操作體驗。2020年,該項目圍繞全國科普日「校園科普聯合行動」專題,加強科普、科技、人工智慧在轄區青少年群體中的推廣;同時鼓勵轄區廣大科普志願者、科普志願單位以籤約的形式參與社區科普工作,形成社區黨委牽頭、科普單位參與、學校學生受益的格局。
  • 「少年強·中國強」綿陽一中校園科技節——「科技大篷車進校園」
    科技之光 點亮校園為拓寬同學們的科學視野,弘揚科學精神,培養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新時代中國少年,近日我校聯合綿陽市科學技術協會開展了"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12月21日,綿陽市科協的科技大篷車如約駛入綿陽一中校園,進行為期一周的科技展示,內容涉及物理、數學、地理、生物、心理、健康等方面,給全校師生送來了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科普饕餮盛宴」。
  • 科普e站進校園 點亮學生科技夢
    12月7日上午,區科協楊主席、馮書記一行三人來到新福園小學,為師生們送來了一位高科技界的新朋友—「科普中國校園e站」,引領師生們開啟了一場神奇的「科技探秘之旅」。「科普中國校園e站」設立在學校一樓通道處。點開交互觸控螢幕,根據提示進入頁面,呈現多種內容,涵蓋各種科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