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黎剛
常見口腔疾病危害健康
口腔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口腔健康,也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口腔潰瘍、牙周病、牙髓病、磨損、上頜前突、青少年牙周炎、舌病、唇病、齲齒、唇裂、四環素牙,單純性牙周炎,口腔念珠菌病,顎裂等都屬於常見的口腔疾病。
車道闖表示,牙周炎是指未完全長出的牙齒,其牙齒周圍的牙根炎症。因牙齒無法完全長出,部分還覆蓋在牙肉之下,牙冠與這塊牙肉之間便有間隙,而形成一隻「垃圾袋」,滯留食物殘渣及滋生細菌。時間一久,這塊牙肉(牙齦瓣)便會有急慢性發炎現象,有時便會有膿液形成。隨著病情的加重,發炎會向耳後擴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更為嚴重的是,病人常會出現發熱、全身倦怠等。此外,病人不能咬頜,且有口臭味。這種痛苦對於處在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孕婦身上,常常會無法忍受。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成周期性反覆發生,醫學上稱"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一年發病數次,也可以一個月發病幾次,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
齲齒俗稱蛀牙。齲齒不及時治療,會引起牙髓炎,即會出現牙痛,牙髓炎進一步發展會引起牙槽膿腫。甚至2—3歲幼兒就開始蛀牙。齲齒是由牙菌斑中的致齲細菌引起的。含糖食物是有利於致齲菌滋生的營養物質,富含蔗糖的粘性食物,如蜂蜜、糖果、餅乾、麵包等。如果粘附於牙面幾分鐘後,就會被致菌利用。發酵、產酸,使牙釉質脫鈣,這就是齲病的開始,進而形成齲洞。如果經常食用這類食品而沒有及時刷牙、徹底刷牙,齲病就會加重並迅速擴展。由於齲病是一種慢性病,在早期無明顯自覺症狀,而一旦感覺牙痛或牙齦腫痛、流膿,則治療就較為複雜、麻煩。因此每半年到專科醫生處檢查一次口腔健康狀況是十分必要的。
有一些人牙齦經常出血,對此,車道闖認為,這是牙齦炎在作怪,牙齦炎是牙垢、牙石刺激所致;牙垢、牙石的形成是沒有經常徹底清除堆積在牙縫和齦袋中的食物碎屑和鈣質所引起。刷牙漱口是清除這些病因的最有效方法。慢性牙齦炎是沒有正確、經常地刷牙漱口的結果。預防牙齦出血的好辦法是: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運舌按摩鼓漱保健口腔
出現口腔疾病,大部分是由於飲食不衛生、不健康所致。比如,不少人喜歡吃油炸、酸辣食物,這都會損害口腔健康。如果刷牙的方式不正確,同樣也會引起口腔問題。刷牙方法不正確造成的牙齒過敏佔大多數。日常生活中,人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口腔?車道闖介紹了幾種簡便易行、效果較好的保健方法:
運舌方法 用舌頭在口腔裡、牙齒外、左右、上下來迴轉動,等到唾液增多時鼓漱10多次,分一口或幾口咽下。運舌對防治老年性口腔黏膜病,舌體萎縮有效,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潤胃腸,有助於脾胃功能,並能防止口苦口臭。
用食指作牙齦按摩 漱口後,將乾淨的食指置於牙齦黏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齦水平作前後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內外側牙齦約數分鐘。通過按摩牙齦,增加牙齦組織血液循環。有助於組織代謝,提高牙周組織對外界損傷的抵抗力,減少牙周疾病的發生。
鼓漱方法 咬牙,用兩腮和舌做動作,反覆多次,漱口時口內多生唾液,等唾液滿口時,再分幾次慢慢下咽,初時可能津液不多,久了自然增加。鼓漱主要是為了使口腔內多生津液,以助消化並可清潔口腔,鍛鍊四周肌肉,兩腮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