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U19國青隊擔任教練的周海濱,在接受《體壇周報》採訪時表示,中國球員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一代不如一代,差得不堪入目,未來沒有希望。
還可以吧,沒有什麼太多隔閡,畢竟他們都是年輕球員,我也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其實在魯能,也有一些像他們這樣年紀的球員,接觸起來挺順利的。
此前有過簡短的電話溝通。來到國青前,我在魯能俱樂部是跟著一線隊做教練,那時候的角色轉換還比較快,心裏面沒有很大的反差。現在,第一次以教練身份來到國字號,應該說國字號的各方面要求很高,集訓日程也是比較緊張。
來到國青之前,我同劉領、成導有過溝通,他們很歡迎我。畢竟我是剛退役,身體狀況還算不錯,也還能踢,他們也很希望我能帶一帶這些小隊員。這些孩子現在對於足球的理解,其實同世界一線差距很大,他們希望像我這樣的過來人,還能踢球的人,有機會在安排訓練時充當一個自由人,希望我能帶著他們來踢。
做好這個角色,難度不會很大,也沒有很突然。我在踢球時,就比較喜歡幫助年輕球員,他們不理解的時候,或者說做錯時,就會提醒他們,下來一起交流。但球員之間的交流,無論你是多老的球員、多麼資深的球員,和年輕球員交流時,還是會遇到一定的牴觸心理。
不是說總會遇到牴觸心理,可如果在場上的行為,已經貫穿他的10年甚至20年足球生涯,你再和他交流,他會聽從,也會尊重你。但是在心理上,他覺得我踢了這麼多年下來,可能……但其實他沒有明白,有時覺得做得最順的,反而是最需要改變和調整的東西。
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說中國球員一代不如一代,差得不堪入目,未來沒有希望。我個人反而覺得不是這樣的局面。是把他們同85國青相比,成績確實不如我們,在這方面存在差距。
從職業球員角度來說,這16年,時代變化太快,整個世界足球的發展和變化很大,無論是在身體、對抗、節奏、技術、戰術等層面,無非是我們進步太慢,在我看來,並不是他們比我們那時候在具體能力上,會有多大差距。但是,他們對於足球的理解確實有所欠缺,包括怎樣運用技術能力,對於足球比賽的理解。因為在過去16年,中國足球學過很多流派,在青少年培養上面,可能整體思路有些混亂,導致孩子們對於足球的認知,是有偏差的。所以我更看重他們會不會踢球,對於足球的理解有無進步。
首先分享給孩子們的,就是懂得珍惜,有了夢想,才能學會珍惜。那時候我們這一批85國青球員,從亞青賽開始,就是懷揣兩個字:夢想。所有人都是這樣。參加亞青賽只有一個目標:一定要進入荷蘭世青賽。為什麼要去世青賽?到荷蘭去,就有更多展現的平臺。
所以,我希望這批孩子們有一股勁。對於他們的寄語,就是珍惜。珍惜和夢想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珍惜你現在所有的一切,才能努力去實現夢想。
這批孩子畢竟屬於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身上肩負的任務很重。未來2年,將是他們很關鍵的時期,對我來說,既然來到這裡,哪怕是一期、一天帶隊訓練,都要全身心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