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副校長:中國的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圖)

2021-01-09 中安在線網站

  昨天下午,在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分組論壇上,一場關於「大學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環境」的話題討論得熱火朝天。「給中國大學生鬆綁」這一觀點得到國內眾多知名大學校長的認可。來自澳大利亞、美國等名校校長帶來了他們培養創新人才的經驗。

  觀點擷英>>>

  讓年輕人跳出我們的框框

  上海大學副校長周哲瑋:在我們中國的大學,大家常說一代不如一代,對這一代的學生評價不高。在上海大學,有個非常有名的人郭敬明,上海大學專門為郭敬明的作品開過一個研討會,對我的啟發非常大,當時我們文學院的院長說郭敬明的小說代表玩著變形金剛,看著阿童木長大的一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這些小說我們這一輩人是看不懂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包括校長們想把這一代的年輕人,用我們的模式來培養,想把我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但他們生長的環境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認為大學的責任,第一步不要毀滅學生的創造性,儘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鬆綁,跳出我們的框框。因為20年以後作出創造性的成果,給下面的世界帶來革命性變化的人是他們,而不是他們繼承我們的衣缽。

  讓學生學喜歡的專業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何炳生:我很贊同前面周哲瑋副校長的觀點,給學生更多的機會。想發揮學生創新積極性,前提是學生得熱愛這個專業。考生填報高考志願時,受社會和傳統習慣、父母的影響,存在盲目性。很多學生進校後發現,他選的專業未必是真正喜歡的。而且好學生都往熱門專業奔去了。進校後專業間的轉換比較難,新生裡面15%是可以轉專業的,但你必須學好了現在不喜歡的專業才能轉專業,一定要成績好之後才能轉專業這是一個悖論,我既然已經學好了,我為什麼還要轉。我有個學生不願意學現在的專業,卻因為考試平均分不到75分不讓轉專業。真正能夠做到讓同學們相當自由的選擇專業,這是最終的目標,讓每一個孩子都去讀他喜歡的專業,這是一個基礎。

  先學好基礎知識再談創新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如果去掉了約束條件就是天方夜譚。基礎的知識肯定要,離開了基礎知識談不上創新,創新不是異想天開。培養創新人才想很快達到不可能的,首先要營造一個環境,先要付出成本。

  

  (來源:國際在線)(本文來源:國際在線 )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學生讀書簡史:一代不如一代?
    圖/Pexels我們和前輩所讀的書,已經相去甚遠。文/阿瞞不久前,各大高校陸續公布了上一年的圖書館閱讀報告:清華大學的榜單上,武俠、科幻、通俗歷史讀物受到追捧,《明朝那些事兒》《三體》《天龍八部》都榜上有名;北京大學似乎更偏愛引進版社科讀物;復旦大學則格外喜歡本校校友的學術著作;上海交通大學的圖書借閱榜理工科趣味濃厚,數據類、工具類書籍借閱量位居前列,濃厚的理工特色撲面而來。
  • 大學生閱讀史,一代不如一代?
    2017年,各大高校陸續公布了上一年的圖書館閱讀報告:清華學生的榜單上,武俠、科幻、通俗歷史讀物受到追捧,《明朝那些事兒》《三體》《天龍八部》都榜上有名;北京學生似乎更偏愛引進版社科讀物;復旦學生則格外喜歡本校校友的學術著作;上海交通大學的圖書借閱榜理工科趣味濃厚,數據類、工具類書籍借閱量位居前列,濃厚的理工特色撲面而來。
  • 周海濱:中國球員不像外界說的那樣一代不如一代
    你已經接國青20多天。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說中國球員一代不如一代,差得不堪入目,未來沒有希望。我個人反而覺得不是這樣的局面。是把他們同85國青相比,成績確實不如我們,在這方面存在差距。從職業球員角度來說,這16年,時代變化太快,整個世界足球的發展和變化很大,無論是在身體、對抗、節奏、技術、戰術等層面,無非是我們進步太慢,在我看來,並不是他們比我們那時候在具體能力上,會有多大差距。
  • 歷史的巧合——清帝一代不如一代
    有趣的是,這十二帝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樣,一代不如一代。不知是歷史 的巧合還是歷史 的選擇,反正就是一帝不如一帝。具體分析如下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在清朝皇帝裡確實是比較生猛 ,開國皇帝嘛,哪個能不猛?這哥們25歲起兵憑13副鎧甲叛明,居然能夠統一女真,佔領遼東,贏得薩爾滸之戰,擊敗大明,建立後金,確實很猛。
  •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嗎?記憶也會騙人?
    同樣,對於「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偏見也可以用記憶篡改來解釋。上代人總是通過自認為正確的記憶來抱怨如今的年輕人,殊不知,這些「正確的記憶」是十分可疑的。今天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間衝突不斷,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
  • 研發新一代全光晶片,首位華裔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加盟上海理工大學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顧敏全職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出任校務委員會執行主席。圖片來源:上海理工大學此前,他辭去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與他一起回國入職上理工的,還有陳希、欒海濤、張啟明3位青年科研人員。這個高水平團隊的科研領域是光學工程,他們將在上理工重點研究類腦全光學計算,為集成光電路和人工智慧產業提供新一代全光晶片。
  • 從垮掉的80後到喪系的00後: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
    180後,作為困難時期和文化動蕩之後的新一代中國孩子,他們生長的環境優於前一代人,但也率先經歷著被標籤化的生活。1993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刊登於《黃金時代》雜誌,隨後被《讀者》《中國教育報》等多家雜誌和報紙轉載,文中用大量文字對比了中日兩國孩子在夏令營中的表現。
  • 《後浪》時代塑造了我們,我們創造了世界,一代只能比一代厲害!
    作為青壯年的一代,80、90甚至00後,更是感到每一句話都說到心坎中去,曾幾何時,每逢說到90後,就被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自私,他們驕傲,他們就是家中的「小霸王」和「小公主」。現如今,00後也被人調侃,沉迷二次元的一代,嬌生慣養,心理脆弱。
  • 老人狂飆英語罵人,母親逆行女兒道歉: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嗎?
    禾田飛歌原創文章圖|網絡Part 1閒來無事,翻了翻微博,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Part 4不過也有人說:新生代,包括90後、00後、10後,懶、頹、喪,一代不如一代。真是如此嗎?記得電視劇《獵場》中,鄭秋冬應聘地中海銀行時,主考官問過鄭秋冬:「有人說現在的人才是一代不如一代,你怎麼看?」鄭秋冬的原話已記不清,大意是:如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我們的社會是如何進步的呢?
  • 這種「刺頭」大學生,才是我們青年一代的希望!
    一起是發生在上海的迪士尼樂園翻包檢查的事件,被政法大學學生訴訟到法院的事兒;一起是發生在河北秦皇島,東北大學秦皇島校區「天價」住宿費的事兒。 這兩起事件都與大學生有關。在寫好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了關於「天價住宿費」來自官方的通報。堅定了英雄劍今天要推送這篇文章的信心!請各位劍友認真閱讀思考!
  • 丁奎嶺任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日電   (扶婧穎)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一則教育部關於丁奎嶺任職的通知,任命丁奎嶺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  丁奎嶺同志簡歷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1985年畢業於鄭州大學化學系,1990年在南京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1990-1998年,在鄭州大學化學系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1995年晉升教授,其中1993-1994年和1997-1998年分別在日本龍谷大學做博士後和東京工業大學做訪問學者。
  • 火影忍者:綱手遠弱於柱間,你認同「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嗎?
    那麼你是否認同「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呢? 很明顯的「一代不如一代」的例子,就是千手一族。千手一族本來是名門望族,實力也極為強悍,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千手一族逐漸開始沒落,至今僅剩下千手綱手。和祖輩的千手柱間比起來,千手綱手的實力明顯差不少。
  • 「一代風流——奚文淵水墨人物畫展」在上海海事大學藝術館舉行
    10月30日下午,「一代風流——奚文淵水墨人物畫展開幕式」在上海海事大學海大藝術館舉行。本次「一代風流」——奚文淵水墨人物畫展,展示了奚文淵歷年來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革命前輩和時代英模所創作的珍貴肖像畫作,以及為上海海事大學第一任校長唐文治、重要創始人張謇專門創作的水墨肖像畫。通過這些人物形象緬懷歷史,向偉大人物致敬,向革命前輩致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擔負起新時代海大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新時代·中國說」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12月11日上午,由上海理工大學聯合蘇、浙、皖、滬多所高校共同舉辦了第二屆長三角地區高校「新時代中國說」大學生講師邀請賽決賽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長三角地區8所高校的8支團隊師生同臺講思政,將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融入生動的講述。
  • 柯建銘批國民黨一代不如一代,盧秀燕回應:堅決捍衛臺中市民食安
    國民黨「立委」以丟擲豬皮與內臟杯葛議事,引起民進黨團立法機構總召柯建銘不滿表示,這是史上最荒謬的一刻,「在野黨竟然一代不如一代」。臺中市長盧秀燕今天受訪時說,「我們身為市長、從政人物,一定要替臺中市民發聲,我們反對開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一定要努力維護臺中市民的健康跟食安的風險。」
  •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呀!
    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呀!
  • 在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關於代溝,產生認知偏差有這些原因
    每一代年輕人似乎都會有類似「老傢伙們根本不懂我」的抱怨,而「老傢伙」們對當代的年輕人也有「怨念」,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而換回原本的說法,其實用世代偏見來形容不同年代人對彼此的評價更為精準。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助力新一代載人飛船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助力新一代載人飛船 2020-05-18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大 中 小】
  • 強國一代,有我在
    《強國一代有我在》MV由眾多大學生和張藝興、周冬雨、張一山等10多位青年偶像參與錄製。觀看量超過1億,中央電視臺對主題歌進行追蹤報導。    今年年初,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青微工作室等機構聯合QQ音樂、全民K歌等平臺,面向全國青年徵集「強國一代」主題曲。五四青年節,MV在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開往2049——00後五四成人禮」大型公益活動中首播。
  • 日子過得「一代不如一代」?在澳洲你根本不敢老去
    後記:越活越累的年輕人前言中國有一句古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上一輩的父母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期盼著下一輩的孩子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不過對於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們來說,如今的年輕一代的生活水平,卻其實早已不比父母輩們當年的日子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