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真題範文:「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與德性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隨著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大幕即將拉開。對於國考而言,申論的備考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其中的文章寫作更是被廣大考生稱之為公考路上的「攔路虎」。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寫文章最初級的階段便是要熟讀乃至要背誦好的文章,今天中公教育的輔導專家就給大家分享一下2016年國考副省的文章。

  「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與德性

  綜觀歷史,歷代為政者都重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將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至今舉世稱道;唐太宗虛心納諫,以文治天下,開創了貞觀盛世的輝煌局面;康熙皇帝注重編修文化典籍、吸納西方文化科技,教化人民德行。時至今日,習總書記更是提出了政策好不好要看人民是哭還是笑,作為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重要標準。那麼究竟何為好政策?「好政策」不僅事關政治清朗與國家民族大義,更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民的思維形態,使得每個公民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政策」符合人民意願。「從來為政者,寧不忘漁樵」。「好政策」符合民意是政策得以實施和推行的基礎。唯有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制定政策,才能最終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這是所有「好政策」的基礎。「得民心者得天下」,符合人民意願,也是我黨增強公信力,鞏固執政的基礎。

  「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理性」是社會的規範、紀律。一個社會要想平穩的發展,就必須每個公民遵守一定的規範,在一定的約束之下生活。「好政策」就是希望能夠利用政策的約束培養起公民遵規守紀的意識。「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出臺,約束了黨員幹部的行為,培養了黨員幹部自律自覺的意識,還政治清朗於民眾;市長信箱的設立按照既定的程序受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給公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引導公民理性思考;「限塑令」的出臺,用經濟調節的手段約束公眾隨意使用塑膠袋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白色汙染。因此,政策之好不僅在於人民滿意本身,更在於通過政策,培養公眾理性思考,規範公眾理性行為。

  「好政策」更要涵養公民德性。「德性」是公民的思想道德修養,也是社會成熟的條件和標誌,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會對公民的品德修養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改革開放初期的恢復高考政策,培養了一大批先進的知識分子,也顯著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求知慾、讀書欲被喚醒、被激活。試想,如果鄧小平同志沒能適時的審時度勢,恢復高考,還能煥發億萬青年的讀書熱情?培養出如此之多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知識分子嗎?各項反腐禁令的密集出臺,約束了黨員幹部的行為,更培養了黨員幹部自律自覺的意識,試想如果黨和政府不能及時頒布禁令,遏制「不正之風」僅靠百姓的輿論譴責和黨員幹部的自律意識,能夠真正淨化社會不良風氣?能夠用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民風嗎?可見,好政策能夠激發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貪婪邪惡的部分。「好政策」不僅是人心所向,理性規範,更有利於涵養公民的德性,提升公民德行素養。

  蘇東坡在杭州治理西湖從當地的具體情況出發,滿足了民眾的實際需要;密集出臺的反覆禁令規範了黨員幹部的言行舉止,引導了政風民風的轉變;《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實施增強了人民體質,加速了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步伐。由此可見,好的政策不僅是人心所向、民心所指,更應引導公民理性思考、理性行為,從而涵養公眾的德行。唯有如此,才能讓好政策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相關焦點

  • 2016年國考申論真題大作文好政策高分範文:好政為民,好策重德!
    2016年國考申論真題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真題2016年國考申論真題第四題(大作文)題目:四、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
  • 巧用轉折遞進式寫好2018山東省考申論作文開頭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篇作文的開頭如果寫得精彩,那麼下面的行文便會非常的順利。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教考生用轉折遞進式的方式來寫申論作文開頭。轉折遞進式,可以用公式概括如下:關於主題的好現象+關於主題的壞現象+分析壞現象的原因/影響+加上提出總論點。
  • 『2020新疆國考申論資料』歷年國考申論題型_作文論點_破題方法(2)
    2016年國考試地市級、「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
  • 【真題解析】2016國考市地級試卷作文範文
  • 申論低分作文是怎樣的?這些問題你有嗎?
    【2016年國考市級卷】(四)「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通常順民意,安民心,對公民意願滿足的便被認同為好政策,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對好政策的定義不應只限於此。好的政策,更應能提升公民理性,最終達到滋養公民德性的目的,能為公民明德擺正方向,提升理性,豐富內涵。為公民樹立明德之碑,是公共政策發展的終極目標,也是真正解決社會矛盾和各方利益訴求的釜底抽薪之舉。
  •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文章立意如何快速確定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文章立意如何快速確定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輔導資料,包含2018福建省考申論範文/技巧/申論熱點。
  • 2021安徽省考申論作文立意方法之題幹點睛法
    2021安徽省考申論作文立意方法之題幹點睛法 目前,很多參加公職考試的考生缺乏對申論的正確認識,覺得申論很難。尤其是申論作文,更是很多考生頭疼的地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 2018寧夏選調生考試申論指導:巧用轉折遞進式寫好開頭
    【導讀】華圖選調生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寧夏選調生考試申論指導:巧用轉折遞進式寫好開頭,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8寧夏選調生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選調生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轉折遞進式,可以用公式概括如下:   關於主題的好現象+關於主題的壞現象+分析壞現象的原因/影響
  • 『廣東省考』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考前必看30分速成作文
    『廣東省考』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考前必看30分速成作文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公務員申論技巧,廣東省考申論速成作文,廣東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寫作之總分論點的確定
    公務員考試中,申論寫作是考試重點,也是所有考生的一個難點問題。文章寫作關鍵的就是要確定總分論點,從而為整篇文章寫作打好基礎。對於文章總論點的確立通常需要考生抓住題幹和材料才能得出。今天小編在此幫助大家通過「題幹點睛法」及「材料分析法」來找到總分論點。
  • 2016年國考申論真題範文:不學禮,無以立
    由於微信文章無法打開連結,建議考生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詳細內容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大作文考查的主題(省級)是「不學禮,無以立」。省級申論真題要求以「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繫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 2020省考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文章寫作必殺技之破題立觀點
    在此,結合一道試題來展示其運用技巧:【試題舉例】「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明晰,語言流暢;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總字數800~1000字。
  • 2020黑龍江軍轉幹申論文章寫作範文:文章寫作之破題立觀點
    在此,結合一道試題來展示其運用技巧:【試題再現】「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明晰,語言流暢;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總字數800~1000字。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從題幹尋找文章立意
    申論是歷年國家公務員筆試必考的科目,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學習申論知識,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準備了豐富的申論備考技巧,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立意,做名詞解釋,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動詞解釋,即確定文章中心思想的過程。立意是文章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確定文章的總分論點,離不開對題幹和材料兩方面的分析。
  • 2020京考申論寫作指導:作文優化分論點的四種常用方法
    很多同學在備考申論中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自己理論知識都知道,但總覺得自己申論差點什麼東西,特別是在作文論證版塊,總覺得自己寫作文普通,很想在作文上有些提升,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另外,備考時間較短,來不及去儲備大量的知識素材;即使儲備較多,也可能出現考試的時候想不起來的尷尬情形。
  • 陳雅文 丨 公民德性與倫理德性:關懷倫理學的一種啟示
    相應地,目標中立性原則下的公民德性要求公民尊重公共理性的限制,在公共理性和公共政治問題的討論中,也把不偏不倚作為自己參與討論的目標。基於此,羅爾斯對公民的公共身份與非公共身份(或道德身份) 做出了區分。
  • 2021國考申論技巧:文章寫作如何走出「第一步」
    近幾年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中出現了作答對象抽象化,材料命題複雜化的趨勢。為更好的給各位考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找點方向,中公教育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公務員考試,歷來有「得申論者得筆試,得作文者得申論」的說法,主要是因為議論文寫作分值高,難度較大,令廣大考生頗為頭疼。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巧答申論作文,優化分論點的四種方法
    經過2020年省考公務員考試之後,許多考生在備考申論中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自己理論知識都知道,但總覺得信心不足,申論差點什麼東西,特別是在作文論證版塊,總覺得自己寫作文普通,很想在作文上有所提升,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 2021國考申論文章寫作如何走出「第一步」
    公務員考試,歷來有「得申論者得筆試,得作文者得申論」的說法,主要是因為議論文寫作分值高,難度較大,令廣大考生頗為頭疼。頭疼的第一個攔路虎就在於無從下筆,寫出讓閱卷者滿意的文章也就無從談起了。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從寫作技巧的角度,簡單談談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 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確定文章立意之「題幹點睛法」
    一直以來,文章寫作都是申論考試中的「重頭戲」,對於考生而言,同時也是一條「攔路虎」。這是因為從歷年的考試情況來看,不少考生會出現偏題、甚至跑題的問題,造成嚴重失分。因此,考生如果想要在文章寫作中拿到一個較為穩定的分數,正確的文章立意必不可少。換言之,一旦考生找到了正確的總、分論點,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證你的申論文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