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大作文為什麼老是得低分?看了很多優秀範文,感覺還是提高不了自己的申論成績?可是你真的知道你的作文都有什麼問題嗎?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一篇文章,看看你有踩過這些「坑」嗎?以後寫作要避免出現這些問題了哦!
【2016年國考市級卷】(四)「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明晰,語言流暢;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總字數800~1000字。
好政策為公民樹立明德之碑
古往今來,在歷史的長河上,從蘇東坡的親力治理西湖,到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再到我們國家新時代背景下的反「四風」等整治活動,各種各樣的政策法令不下千萬。通常順民意,安民心,對公民意願滿足的便被認同為好政策,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對好政策的定義不應只限於此。好的政策,更應能提升公民理性,最終達到滋養公民德性的目的,能為公民明德擺正方向,提升理性,豐富內涵。為公民樹立明德之碑,是公共政策發展的終極目標,也是真正解決社會矛盾和各方利益訴求的釜底抽薪之舉。 (申論一點通:考生選取了好政策對公民德性修養的角度展開論述,這個點符合題意,但是從題目得知,好的政策的作用有三個層次,滿足需求、滋養理性、滋養德性。只講最高層次的滋養德性一是概括不全面,二是文章讀起來如同空中樓閣,缺少基礎支撐。)
好政策能為公民明德擺正方向。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常會在追求物質充裕的過程中迷失方向。各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把傳統習俗作為變相斂財之舉,社會秩序日益混亂,百姓苦不堪言也怒不敢言,這些都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方向的迷失。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才是一個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所在,而好政策便對糾正不良社會風氣起到有力的牽頭作用,能在合乎實際、遵循規律、順應民意的基礎上,從管住發揮帶頭作用的幹部入手,自上而下整飭「四風」,繼而幹部群眾一起管,正確引導人民群眾的行為,能讓全社會的發展軌道不再偏離,也讓全社會的前進步伐一直正確。(申論一點通:好政策首先應當是能滿足人民的需求,符合民意,促進社會發展。另外,本段論述的是民風而不是道德。)
好政策能為公民明德提升理性。信息朝代的來臨,民眾多了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渠道,各種人云亦云、一葉障目的非理性輿論力量漸漸凸現。各種醫患暴力事件的爭論、老人摔倒應否出手的議論,往往讓人對原本無可非議的中國優良傳統道德產生懷疑。在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大背景下,好政策須能為公民明德提升理性,引導公眾獨立思考,理性抉擇,在日益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內心的一片淨土,不輕易隨波逐流,失去了原有的理性判斷能力。 (申論一點通:好政策滋養公民的理性的含義,從材料中可得知,好政策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對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社會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公民的理性是一種社會的自覺。)
好政策能為公民明德豐富內涵。德為民本,自古以來中國並不缺少禮儀和道德的教育薰陶,但人們在現實實踐中的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其中一大原因為道德的內涵未能隨社會環境的發展而吐故納新。因此,好政策能為公民明德豐富內涵,通過好政策的引導,為傳統的道德體系去粗取精,更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 (申論一點通:好政策為公民明德增加了什麼內涵?讀罷仍一頭霧水,文章不能只講空話,論據有理有據,建議考生適當採用正反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申論一定要注意避免假大空。)
明德,方能尚行,從社會公共利益大局出發,與社會公民的良知形成良性互動,用好政策為為公民樹立明德之碑,將成為我們新時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要求,也是我們對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美好盼望。
(申論一點通:好政策的作用只是明德?這屬於審題失誤。2016年國考市級卷的作文之所以一類文很少,原因就在於審題。其實從題目我們便可以知道好政策作用的三個不同層次,只講對道德的引領作用,卻不講好政策對人民需求的滿足,文章如何有說服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題目其實很好審題,但是從考生作答來看,主觀自由發揮有之,只講政策不講社會作用有之,三點取其一者有之,這些都不能成為一類文。考生應當多訓練審題。)
本文為申論一點通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