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戰場上,很多考生可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自身的寫作功底還是比較深厚的,當年高考作文也是五十分上下,那為什麼申論最後分數反而不高呢?其中不乏考生存在這樣的疑問:申論文章是不是就是類似於高考作文?可不可以就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去處理?申論作文的文體應該是什麼樣的?很多同學一看申論題目裡有作家「米蘭昆德拉」、「慢下來」等字眼就自以為像高考作文,打算寫成散文,這就大錯特錯。其實高考和公務員考試是兩種不同的人才選拔方式,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如果把申論作文當成高考作文來寫,申論作文的分數不言而喻自然很低。要特別強調的是,申論作文必須是議論文而非散文或者其他文體。今天申論一點通老師帶大家看一篇文章,以後這些問題你們一定要避免出現哦!
【2015年國考市級卷】(五)「給定資料6」中劃線句子寫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繫歷史和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1200字。
1.科技與人文,人類文明進步的雙翼
在一個慵懶的午後,我們在家裡背靠沙發,桌前端放著一杯紅茶,旁邊輕放著一本文化刊物,指尖在手機觸控螢幕上麻利的比劃著,與遠在他鄉的親朋或好友進行著無聲的交流。(申論一點通:這是散文語言,不是申論語言,申論當以議論性、思辨性語言為主。)在當下,這樣的一種場景,在每一個城市的角落每天都會重複發生,我們也會習以為常的去接受和適應。可是,幾千年以前,人類或許還處在原始社會,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思想愚昧、生產落後就是它的社會標籤。如果說紅茶和刊物代表著文化符號,手機象徵著科技進步,那麼科技與人文在助推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道路上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申論一點通:開篇應當開章明義,點明科技和人文的關係。)
科技代表著某一個時代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影響著當時的社會組織結構,物質生產方式和人民生活水平。從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那一刻起,人類開啟了工業革命,進入了工業時代,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提升,湧現出了一批批傑出的科學家,比如愛因斯坦、牛頓和愛迪生等。也提出了各種科學理論創新,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和牛頓定律等。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文代表著某一個時代社會精神文明水平。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孔子和墨子等,為儒學和道學發展奠定基礎。歐洲文藝復興活動更為西方文化發展注入了鮮活血液。(申論一點通:應當論述科技與人文是什麼關係,而不是科技是什麼,人文是什麼?審題有誤。)
但是科技和人文不是割裂的獨立體,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互通有無的有機整體。人文是科技的魂和根,如果說科技是一個血肉之軀,那麼人文是這個軀體上流淌著的血液,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指導。而科技為人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拓寬了人文發展的邊界,為文化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申論一點通:直到第四段考生才開始論述科技與人文的關係問題,建議把前三段刪除,從第四段開始展開論述。)
我們注意到當前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深度技術革命的發生讓我們對物質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滑鼠一點,手機一按,我們或許就完成了一單生意和一次交流,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我們似乎也日益感受到內心越發孤獨寂寞,朋友們少了一份面對面的嬉笑,多了份手機兩端的敷衍;少了份在一起時開心的推搡,多了份電子郵件裡無聲的祝福。我們以為我們有主導科技的能力,以為我們是科技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但是好多人卻在用行動證明人們只是科技發展的奴隸,我們正在失去真實的自己,沉溺在科技裡,迷失在技術裡而無法自拔。(申論一點通:脫離材料。)
我們當然還得繼續發展科技,因為科技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科技產品創新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人的關懷,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比如,在產品生產中,加強對員工工作以外的情感關懷;在產品服務中,滿足客戶的精神需求,讓產品功能最大化,體現出科技的人文情懷。(申論一點通:論述乏力,難以信服。)
我們也要確立「人」的主體性。要明確人文在科技發展中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要處理和協調好人文和科技的關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正確處理這種關係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方法。同時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也是涵養人文的重要精神源泉,繼續發揚傳統文化中「崇正義、守誠信、講仁愛、重民本、求大同、尚和合」的精神。(申論一點通:論點不清晰。)
中國是一個創造出燦爛華夏文明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樣地,正確處理好科技與人文的關係,必將使中國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申論一點通:這段和科技與人文主題啥關係?脫離主題。)
(申論一點通:這是一篇典型的反例,考生當引以為鑑。主要的問題如下:
1.文風不對。申論文章力求理性、辯證,是一種議論性的文章,考生千萬不能為賣弄文採去寫散文、記敘文。考生開篇就文藝地表現了文字功底,但這種文風只會傷害考生。
2.文章無結構、四不像,行文散亂。議論文非常重視結構,文章的總論點是什麼,分論點是什麼,應當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3.脫離題幹和材料。「科技是呆板的,人文是精彩的」,考生應當回歸材料上下文,認真思考這句話的對錯,針對這種辨析話題,開篇應當闡述自己的觀點,直截了當一針見血。考生不能只寫科技不寫人文,反之亦然,應當從思辨的角度辨析科技與人文到底是何關係。除了聯繫材料還應當注意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分析(題幹要求),正確理解科技與人文關係是本題的突破點。
4.文章字數超過題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