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暗訪蘭蔻美容院:以假亂真自稱使用院線產品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中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多位消費者反映多家蘭蔻美容院步步緊逼,為消費者設下一個又一個的消費迷局,甚至強迫消費者消費,消費者不願深陷其中卻又難以抽身。【蘭蔻美容院鋪設消費迷局 多手段齊上陣忽悠消費者】

其實,為消費者設下一個又一個消費迷局,甚至強迫消費,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消費者反映:在這些美容院接受美容服務之後,不但沒有達到美容的效果,反而皮膚過敏紅腫,甚至起疙瘩。

北京消費者陳女士說:去年(2011年)5月,她走到豐臺區洋橋馬家堡東路的時候,被旁邊一家蘭蔻美容院的服務人員以體驗為名強行拉入店中消費。服務人員一直強調自己是法國大品牌,忽悠陳女士在店中包卡消費,勢有不購卡不能走的態勢。無奈之下,陳女士購買了10次的身體消費卡。

但是,第一次接受服務之後,陳女士感覺皮膚搔癢並且有紅腫現象發生。當陳女士再去的時候,蘭蔻美容院的人員就說陳女士身體哪方面不好並且不停的推薦產品,陳女士不得已又買了瓶精油。這次服務後,陳女士的身體再次發生皮膚紅腫情況。

無獨有偶,不久之後,陳女士在西單逛街,又被一位自稱是蘭蔻的服務人員以半推半搡的狀態拉到店裡,說是特惠活動,免費試用。服務人員給陳女士試用之後,又勸陳女士辦卡。於是在服務人員的熱捧和遊說下,陳女士辦了一張美容卡。但是沒想到,在消費幾次後,陳女士背上和臉上的皮膚都出現了小紅點、瘙癢等過敏症狀。於是陳女士分別向這兩家店提出退款,沒想到的是店家態度惡劣,拒不退卡。

同樣,徐女士也是這家蘭蔻美容院接受了美容服務並且在使用了外賣的「保溼精華」的產品後,身體多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瘙癢和皴裂脫皮的現象。

其實,不僅僅是在北京,在哈爾濱、瀋陽、南京、寧波、廣州等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這種各樣的戴著「蘭蔻」帽子的美容院,有的叫蘭蔻美容院,有的叫蘭蔻精裝美容院,有的叫蘭蔻女子美容中心……雖然名字不同,但是從消費者反映的情況來看,這些美容院存在的問題卻幾乎相同。

標榜法國大品牌的蘭蔻美容院,為什麼會遭到眾多消費者的投訴?蘭蔻美容院裡到底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為了揭開蘭蔻美容院的內幕,破解蘭蔻美容院設下的迷局,我們的多位記者分頭出擊,分別深入不同地區的蔻美容院展開暗訪調查。

 

蘭蔻美容院自稱走院線產品

我們的記者先對北京西單大悅城的蘭蔻芊之芊美容院進行了暗訪。這家店設立在西單大悅城寫字樓的9層,店外也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識,進入店內,店裡的氣氛也很不正常,記者進入時,店裡自稱是院長的人遲疑了一下才迎上前來,這家店裝修低檔,貨架上也並沒有擺放任何產品,但這位 「院長」卻能依然能夠坦然的介紹她家銷售的就是法國蘭蔻的專業線產品,記者提出的問題她都能對答如流。

記者:是蘭蔻的嗎?有沒有說明書?

院長:是蘭蔻的,院包裝的沒有說明書,就是克裝的有說明書。但是克裝和院裝的只不過是包裝大小而已,用的什麼成份都是一樣的,這個是沒問題的。

記者:院線產品從哪過來的?

院長:具體是哪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公司直接送貨的。

記者:我特想確定一下,就是法國蘭蔻店?

院長:是法國蘭蔻芊姿芊專業線,沒問題,這肯定沒問題的。

這位院長再這之後還告訴記者這樣的會所遍布北京,大部分都和這家店的環境相同,好一些的就是藍島的會所,她也表示不要看店裡的環境不好,他們的服務是高檔服務,也解釋了為什麼蘭蔻專櫃不出售蘭蔻專業線產品的原因。

院長:法國蘭蔻可能會有很多的產品,它的名字可能不一樣,咱們芊姿芊也是其中的一個系列。

記者:專業線產品我怎麼一直都沒有看到過呢?為什麼就在櫃檯上不賣呢?蘭蔻是哪邊進過來的?是法國的嗎?

院長:法國。我們走的專業線,為什麼是這樣呢?專業線是根據您的皮膚配置的。如果是要在櫃檯上的話,豈不是誰都能隨便買,那麼回家如果說過敏了,或者出現其他的狀況,那麼這個牌子豈不是給砸了嘛。

離開西單大悅城這家店後記者了解到,這家店這麼難找但生意還如此之好的原因是,在西單還有一家蘭蔻芊姿芊的售前店,在那裡專門有到處在西單附近拉客的業務員,這些業務員手中都拿著一張小的印有蘭蔻商標的產品卡片,記者坐在店裡的20分鐘,可以說是客源不斷,這家店就設立在北京西單77街的地下商場裡。

記者:我能看一下產品嗎?

銷售員:產品是正廠調的,大產品。我們是在2009年和香港合資的,針對亞洲人皮膚的,針對美容院線的。

記者:你們產品都是調的?我想看看那個包裝什麼的,能買走嗎?

銷售員:現在這邊我們產品是提前三個月預訂的。因為我們是蘭蔻的專櫃,所以我們家產品一般不外賣,賣給別人就沒人去我們專櫃買了。

採訪時,記者了解到這家店裡的院長把控的是第一關,找出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然後將客戶再安排到其他的所謂的高級會所。

 

店員忽悠記者辦卡美容

我們的另一路記者暗訪的是北京市豐臺區豐管路上的一家「蘭蔻芊姿芊」美容院。這家店與之前記者暗訪的西單附近的兩家有很大不同,在招牌上就赫然寫著蘭蔻的字樣,而且還印上了蘭蔻的標誌性圖案:玫瑰花。當記者走進這家店的時候,服務員首先是千方百計地忽悠記者體驗產品。

銷售員:因為本身咱們只做蘭蔻系列的產品,是不做外面的產品的。蘭蔻芊姿芊,專做院線的產品。價位還行,大眾顧客都能接受,因為是專走院線的產品。咱們都是法國蘭蔻的,但院線的產品沒有日化產品那麼貴。

在記者體驗的過程中,服務員也在想盡辦法忽悠,想要打消記者對產品的疑問,以便為推銷辦卡打好基礎。

沒過多久,這位被稱為「院長」的人也拿著產品和價目表前來忽悠。

這時,另一位記者也在這家店的另外一間房間,這邊的工作人員也在想盡一切辦法讓記者相信她家的產品就是法國蘭蔻的產品,而且價格還更便宜。按摩時記者發現這家店裡的店員的衣服上繡著蘭蔻的商標圖案,在這家店裡除了服務不專業以外,從這家店的裝修和工作人員的著裝以及產品的商標來看,似乎真的能夠以假亂真,但是服務人員一開口,真相變逐漸浮出水面。

記者:我看看那個盒吧,跟蘭蔻是不是一樣的。

銷售員:我跟您說了我們走的是院線產品,如果在櫃檯裡面買到的話,跟我們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們是院線不是日化線,這兩條線路不是一樣,所以一定是有區別的。

記者:產品是從法國過來的嗎?

院長:不是,我們是被人給授權的,在臺灣那塊。像咱們這個產品,包括咱們美容貨櫃裡面的產品都是。您就放心的使用吧,一點問題沒有,如果有問題的話能到現在嗎?這麼多顧客,光會員顧客就300多個,如果真有什麼的話,咱們敢這麼大一個牌子在門頭店經營做嗎?

銷售員:因為咱們這個也是跟免稅店差不多,所以比櫃檯那邊都要便宜。

院長:因為咱們不走關稅,沒有櫃檯稅,所以便宜一點。這也是有價目表的。

記者:跟專櫃一樣嗎?

銷售員:一樣的,您可以看一下。如果去外面,咱們這邊的價格還要便宜。成份什麼的,東西都是從法國進口的,但是只不過它是在國內灌裝的。

 

電話暗訪美容院 店員顧左右而言他

西單大悅城那家美容院的院長說她家就是蘭蔻美容院,銷售的法國蘭蔻的專業線產品,但是記者發現,這家店外卻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識。這又是怎麼回事?之後,我們的記者又以電話暗訪的方式聯繫到了這家美容院。

記者:請問是蘭蔻美容院嗎?

客服:是的。您是朋友介紹來的嗎?你們怎麼有我們這的電話啊?

記者:是別人告訴我的。您說的是好幾家店?你們這些店都叫蘭蔻美容院?

客服:我們這不是,我們這是芊姿芊,不是蘭蔻。您如果要是來的話,我可以告訴您地址在哪,然後您可以過來看一下。

接電話的人明明說自己是蘭蔻美容院,但是在記者的追問之下,卻又改口否認,這不免讓人心生疑惑。為了再探究竟,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記者再次打電話試探。這一回,接電話的換了一個人。

記者:是蘭蔻美容院嗎?

客服:是的。

記者:你們蘭蔻美容院是法國蘭蔻化妝品品牌開的嗎?

客服:我們是芊姿芊,不是蘭蔻。

記者:剛才不說是蘭蔻嗎?

客服:這個店原來做的是蘭蔻,現在我們做的是芊姿芊的產品。

記者:現在你們不是蘭蔻了?

客服:不是。

難道真的是因為工作人員想起原來的名字了?對照之前她們的應答以及院長的介紹,不知道她們這種說辭能不能自圓其說。

相比之下,北京豐臺區豐益橋蘭蔻美容院與記者對話的經過就更讓人覺得其中大有文章。

客服:蘭蔻美容。

記者:是蘭蔻的嗎?

客服:我們就是蘭蔻的。

記者:法國蘭蔻開的啊?

客服:蘭蔻芊姿芊。

記者:跟外面賣的名牌的法國蘭蔻是一樣的嗎?一家的是嗎?

客服:差不多吧。我們走的是院線,走的是美容院。

每當記者問到關鍵問題,美容院的工作人員便顧左右而言他,最後還不由分說地掛斷了電話。不甘心的記者再三撥通了這部電話,店員不回答任何問題,只是要記者自己到店裡看看。

客服:您有什麼需要諮詢可以到店裡來諮詢,我們一般不做電話諮詢業務。

 

實地探查發現店員形跡可疑

我們的第三路記者深入的是浙江寧波市北侖蘭蔻美容院。記者前往這家美容院實地調查的時候,發現這家美容院確實形跡可疑

記者來到寧波北侖大潤發超市廣場。在一樓步行街裡,很容易就找到了這家「蘭蔻黛韻詩美容連鎖SPA養生館」。店鋪的招牌為朱紅底,上面的字體是黃色和白色,沒有標誌和圖案。其中,「蘭蔻」兩個字體放得很大,非常醒目,這兩個字和大家所熟悉的法國著名化妝品品牌「蘭蔻」兩個字一模一樣。

推門進去,店裡有四女一男正在聊天,沒有統一著裝。見記者推門進來,店裡的人表現出了吃驚的表情,一位大約二十來歲的女子盯著記者的手看了一會,然後附在一位較為年長貌似店主的女子耳邊嘀咕了一句。店裡的氣氛突然就緊張了起來。

記者:蘭蔻是法國的蘭蔻嗎?

銷售員:不是的,跟那個蘭蔻關係不太大。不叫蘭蔻,叫蘭蔻那不是侵權了嗎。

記者:蘭蔻黛韻詩是吧?

銷售員:對,不叫蘭蔻,叫蘭蔻黛韻詩,跟那個蘭蔻沒有關係。

記者:容易給人家誤導,很多客戶肯定是衝著蘭蔻來的。

銷售員:我們會跟他們解釋。

法國蘭蔻:從不開設美容院

法國蘭蔻到底有沒有美容院線產品?到底開沒開美容院?記者到了法國蘭蔻中國公司求證。

客服:我們蘭蔻品牌不設代理、不設經銷,也不設加盟的,所以根本不可能開美容院的。我們的產品只在指定的專櫃出售,或者官網購買的產品才能保證產品質量。我們是不設代理、不設加盟,如果你要加盟,我們一定是拒絕的。

記者:你們沒有開設美容院是嗎?

客服:我們不開設美容院的,不設代理、不設加盟、不設經銷,只有指定公司直營的專櫃跟我們官方網站,其他是沒有美容院的。應該是其他的假冒我們蘭蔻品牌。

您可以在騰訊微博上搜索經濟之聲《天天315》就可以找到我們的節目,歡迎您在那裡發表您的評論,參與節目的互動。您也可以登錄中國廣播網經濟之聲網頁點擊爆料系統給我們留言。另外我們的新聞熱線電話,電話號碼是400-800-0088,您可以通過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來告訴我們您所關心的熱點話題或者是投訴的新聞線索。另外我們節目的重播時間是每天晚上23點,歡迎您到時候收聽,《天天315》維護公平、公正消費環境,讓投資者、消費者更有力量!

相關焦點

  • 【央視315晚會直播: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央視記者在暗訪美容院的...
    【央視315晚會直播: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央視記者在暗訪美容院的集中拓客大型活動中發現,美容院店長要求店員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隨後設計「連環套」,多個項目老師、門店經理,蹲牆角、爬門縫,想方設法偷聽掌握顧客的情況,隨時扮演不同的身份進入房間,同美容師打配合誘導消費者辦卡。
  • 美容院的產品如何選擇?小妮兒六個絕招送你
    這樣,才不會因產品選擇錯誤而損傷了顧客的肌膚,喪失美容院的信譽,也不會因盲目進貨而造成經濟損失。 小妮兒祛斑水光套可達到先檢測後使用,不妨自己先用。 我們有必要依據這些詳細的服務項目,挑選相對的美容產品,並要選質量過關、作用較顯的好品牌,這也是成功運營美容院的重要部分。 有的美容院運營者為了節省本錢,牟取暴利,常常以假亂真,詐騙顧客。雖然有了效益贏利,但美容院最終的結局只能是走向倒閉。
  • 口碑好的院線護膚品,細數三個讓美容院老闆愛不釋手的專業線品牌
    在這個享受物質生活的年代中,人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都開始注重自己的肌膚保養,選擇去美容院享受優質服務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各類院線護膚品給他們帶來的美麗蛻變,口碑好的院線護膚品為眾多美容院留住了很多客戶。
  • 記者暗訪北京某大型美容醫院 一針人胎素要1萬
    記者暗訪北京某大型整形美容醫院,一針人胎素,要價在1萬元左右  近日,記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在北京的一些美容院,仍在銷售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的「人胎素」,有些已改頭換面,變身為所謂的生物製劑、基因製劑、納米製劑。
  • 廣州記者暗訪夜總會 竟有「媽咪」放膽兜售小姐(圖)
    暗訪夜總會  「媽咪」放膽兜售小姐  記者連闖兩家夜總會均找到暗訪對象  花地大道××明珠大酒店  小姐當天剛上崗  根據知情人的指點,19日晚10時多,記者來到位於廣州芳村花地大道南的「××明珠大酒店」,夜總會設在酒店二樓。酒店一樓的大廳裡已經沒有客人了,但二樓的夜總會傳出喧鬧的音樂聲。
  • 暗訪美容行業:儀器設備從不消毒 價格暴利(圖)
    15」的臨近,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在美容院做美容遇到的問題。為了弄清美容院背後隱藏的秘密,本報記者歷時半個月時間,對省城幾家美容店暗訪調查發現,衛生狀況堪憂、高價推銷會員卡等問題普遍存在。店經理為節約成本,讓店員將使用後隔夜晾乾的毛巾拿出來當新毛巾使用,少洗一條是一條。  在朝山街上的這家美容中心,衛生狀況同樣令人堪憂。記者看到,美容師在為顧客做雙眼皮拆線手術的過程中,沒有戴消毒手套,還將用過的鑷子隨意放在堆放色料的桌子上,不經清洗拿來就用。美容師不洗手也不消毒,記者甚至看到,有的美容師為顧客做臉間隙還玩起了兜裡的手機,之後沒有清洗雙手就繼續為顧客做臉。
  • 同樣產品送檢類價格高 記者暗訪消防器材店
    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之際,記者暗訪了當塗路國際五金商貿城的10家消防產品店。以噴槍為例,銷售的價格有的低至12元,有的高至50元。除了價格不一外,還分送檢產品和銷售產品,送檢產品往往符合國家要求的標準,正常銷售的產品往往過不了送檢。
  • 美容院偷偷進行醫美項目 「進口高端儀器」竟是「三無」產品
    記者進一步暗訪調查發現,這些器材都產自山寨小廠,是無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及許可證號的「三無」產品,但多名曾光顧該店的消費者都告訴記者,店員們聲稱這些美容器材都是「進口高端醫美儀器」。不少專門生產這類山寨儀器的廠家就在廣州白雲、花都等地,他們的目標買家正是一些偷偷進行醫療美容項目的生活美容館。
  • 美容院的產品和大牌的護膚品到底有啥區別
    30多歲的姐姐最近開始流連忘返於美容院,而且放棄了日常使用的所謂大牌護膚品,日常護膚都用起了美容院的家居產品,就問我,「你知道美容院的產品和日常用的護膚品有什麼區別嗎?」作為美容行業裡的一員,我如下回答:因為美容院是用的專業線護膚品,是專門針對問題肌膚比如斑疤痘敏修復的護膚產品,要配合院系專業的技術發揮其中的功效,而日化線的護膚品是偏向於日常保養護膚品,沒有針對性或者針對性不強,沒有技術,功效也無法和院線產品相比較。
  • 延安整形美容行業亂象叢生 記者暗訪揭露黑幕
    近年來,關於美容院整容失敗案例頻頻發生,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日前,記者暗訪了我市一些生活美容院和醫療美容診所,發現不少貓膩。一些生活美容院聲稱可紋眉、隆鼻,而一些醫療美容診所則稱可以找來專業整形醫生進行手術。專家稱美容和整形是有明確分別的,美容院涉及醫療美容就屬於違規操作。
  • 蘭蔻明星產品之蘭蔻粉水使用測評
    但要注意的是,它並不是專門的提亮收毛孔產品哦。肌膚缺水就會黯淡,毛孔也會粗大一些。補足水分之後,這兩個問題能夠得到緩解,但這個緩解是很有限的。總之,想補水,粉水很合適。想提亮,蘭蔻的水光潤養系列是專門改善氣色的。想收毛孔,要買深層清潔產品和收斂水。或者更徹底些,做光子嫩膚吧。
  • 美容院產品探秘
    文=本報記者 盧亞敏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年少時在家DIY美容,敷面膜,做美白,去角質,按摩一一嘗試;稍稍年長,就更重視「面子問題」,出入美容院成了生活內容之一,希望藉助美容院專業護理——按摩、儀器和專業產品讓自己永保青春。當面對琳琅滿目、各式各色的美容院產品,美女們卻常常疑慮滿腹,不僅不了解其效能,有的甚至連名字也沒聽說過。
  • 三亞工商部門對「苗方清顏」美容院展開調查
    南海網《天天315》第一期:王海海南掀打假風暴  南海網《天天315》第二期:揭露你所不知的美容陷阱  南海網《天天315》第三期:王海質疑瑞韓醫學美容機構廣告造假  南海網三亞4月1日消息(南海網暗訪組
  • 營養午餐起風波 記者暗訪內幕被打
    兩名記者後遭自稱為警察的人士攻擊,截止財新記者發稿時當事記者仍被困在賓館見習記者 陳少遠 記者 黃姝倫 見習記者 吳靖12月16日,《中國教育報》記者劉盾、劉博智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暗訪當地中小學營養午餐情況時被自稱為警察的人士攻擊,一人遭掌摑。
  • 美容院兜售「人胎素」針劑 賣價5萬或為生理鹽水
    記者通過暗訪得知,這些產品在國家藥監局官網上沒有任何註冊信息,也未獲許進口,但在一些美容機構中都明目張胆地進行著銷售。  5萬元「人胎素」偷偷注射  近日,記者走訪了哈市一些規模較大的連鎖美容機構,發現這些機構雖然沒有獨立進行注射類美容項目,卻從事該業務的牽線工作,或和某醫生合作注射美容製劑。
  • 暗訪權健實體店:產品假裝下架
    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顯示,權健所謂的紫草體用精油,雖然有註冊備案為直銷產品,但其所屬產品類型卻是化妝品。也就是說權健方竟用一款掛著保健品的「羊頭」,實際上在銷售化妝品等相關產品,甚至把化妝品包裝成了抗癌神藥。今天(12月29日),《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暗訪了權健武漢實體門店,對這家「化妝品店」一探究竟。
  • 記者暗訪:誰砸壞了「章丘鐵鍋」?
    不幾日,記者收到貨後打開一看,該商家銷售的這款產品包裝盒上醒目地印著「《舌尖上的中國》章丘鐵鍋篇拍攝的就是我們」字樣,配有當年拍攝的圖片。記者用手摸鍋底,明顯感覺凹凸不平。記者聯繫該店客服人員詢問:「鍋底凹凸不平,可以炒菜嗎?」客服人員表示是錘印子,沒關係,可以放心使用,包裝是統一的。
  • 有媒體曝出「58同城房源造假」 記者在昆實地暗訪 房屋照片真實性...
    11月4日上午,都市時報·大象房鑑所記者對58同城上掛出的出租房源進行了實地暗訪。 現場暗訪:實際房源與照片相差甚遠 58同城顯示,有一套位於西山區棕樹營街道北大資源博泰城的房屋,樓層是27層,圖片上顯示房屋狀況良好,布置得很溫馨。之後,記者通過預留的電話聯繫看房。
  • 太原一家美容院上黑榜!以「免費」做噱頭,套路推銷不擇手段
    據晚會報導,記者在太原潤城詩美美容院暗訪顯示,美容院將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後,用一環扣一環的「連環計」來給顧客下套。潤城詩美這家美容院為了攬客,以贈送試用裝產品為噱頭吸引消費者進店體驗。可是消費者一旦心動了想領取,一進店裡免費很快就變了味兒!
  • 美容院精油利潤高達3000% 定價看客人檔次
    今天(22日),記者對哈市美容用品批發集散地南崗區比樂街、光芒街、士課街上的多家美容用品批發點進行了暗訪,發現批發店內供美容院使用的面膜、按摩膏等每斤5元起價,精油100ml只需25元,而這些產品進入美容院後價格則「因人而定」。銷售人員表示,28元一瓶的精油一般可賣到七八百,利潤近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