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由於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局勢緊張,澳大利亞商品貿易順差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據路透社雪梨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多次違反中澳之間的貿易條約,挑戰中國底線後,中國開始減少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來往,導致澳大利亞11月商品貿易順差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在澳大利亞當地時間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澳大利亞商品貿易順差從10月的47億澳元(約232億元人民幣)下跌至19億澳元(約93億元人民幣)。這是自2018年11月以來澳大利亞貨物貿易順差首次跌至20億澳元(約98億元人民幣)以下。澳大利亞統計局的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商品對中國的出口減少了12億澳元(約59億人民幣),同時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的進口增長了8.89億澳元(約44億元人民幣)。
另據BBC報導,由於澳大利亞與美國為伍,對中國的內政指指點點,並且多次違反中澳貿易條約,挑戰中國底線,中國開始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同時提高對大麥、牛肉、龍蝦、葡萄酒等一系列農產品的關稅。澳農業部長戴維·利特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對此曾表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因其高質量,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受到歡迎,坎培拉是不會屈服於中國的。
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大量原本運送至中國的葡萄酒返回澳大利亞,湧入市場,導致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價格急速下跌。澳大利亞釀酒商卡斯特·奧斯本(Chester Osborne)表示,他認為是澳大利亞糟糕的外交政策引發了中國的懲罰,他希望澳政府能夠對中國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修復與中國的關係,雖然他覺得這似乎不太可能,但這是改變目前局勢最有用的方法了。
雖然外界一直在猜測,中國發布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是為了「報復」澳大利亞的舉措。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表示,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的行為。
據路透社報導, 2018年由於澳大利亞成為首個公開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的國家而導致與中國關係惡化,但這段時間並沒怎麼影響中澳之間的貿易往來。今年,坎培拉要求對新冠病毒起源開展調查加劇了中澳關係緊張。澳政府還突然搜查中國記者在澳住所、從中國撤出部分記者等一系列措施,深深地傷害了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在中國依照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對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調查之後,氣急敗壞的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扮演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將中國告上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但世界貿易組織對此並沒有回應。
由於澳大利亞為了在美國面前顯示自己的價值,通過主動刺激中國而取悅自己的「老大哥」,讓中澳之間的關係越走越遠。當中方開始反擊時,莫裡森才發現,脫離了與中國合作的澳大利亞經濟不堪一擊,又想要轉過頭對著中國「賣弄風騷」。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明確指出:「當前中澳關係面臨的嚴重困難是中方不願看到的,造成這一局面的責任完全不在中方。澳方應正視兩國關係受挫的癥結,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發展,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多做有利於增進兩國互信、促進務實合作的事。」目前,澳大利亞統計局只是發布了初步貿易數據,等到1月7日,便會公布11月份的最終貿易預估。
來源:路透社
校對馮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