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維生素是一個「大家庭」,雖都歸為B族,但奇怪的是,它們很多成員的通俗名稱並不含「維生素B」。原來科學家們最初在米糠中發現了抗腳氣病因子,並稱之為維生素B,後來隨著研究的進展,發現以前命名的維生素B其實是一族物質,因此將它們稱為「B族維生素」,並沿用至今。
b族維生素的作用不少,維生素B群主要功能:幫助糖類、脂肪、蛋白質代謝以釋放出能量;製造血液所需的營養素;幫助消化吸收的輔助;幫助肝臟解毒功能;緩解生活壓力,令人精神充沛;消除疲勞、解酒;維護神經系統正常及健康所需的營養素;幫助預防血管閉塞,維護心臟及血管健康等。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在對B族維生素健康益處的基本認知上,進一步揭示出B族維生素還參與DNA合成,保持基因組穩定性,輔助DNA修復,調節細胞的增殖和死亡等,對人類健康十分有益。
最近,權威學術期刊《英國癌症雜誌》刊登了一項在加拿大開展的大規模女性癌症篩查及長期追蹤項目(以下簡稱為「加拿大女性癌症大型篩查」),顯示B族維生素可調控腫瘤風險。
【研究結論】
研究結論一:維生素B1攝入高,患直腸癌、結腸癌風險低
「加拿大女性癌症大型篩查"研究人員發現,隨著維生素B1(硫胺素)攝入量的提高,直腸癌和結腸癌的發病風險有下降的趨勢。
分析結果顯示:相比每天攝入硫胺素低於1.06毫克的受訪者,每天攝入1.43毫克硫胺素的受訪者患上直腸癌、結腸癌的風險約降低22%。
早前一項波蘭的研究也顯示:隨著硫胺素的攝入量由低於0.81毫克/日增加到1.17毫克/日以上(註:但要求不超過加拿大的推薦安全攝入量),直腸癌、結腸癌的患病風險下降了86%。這項波蘭研究的數據同時還顯示,充足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類胡蘿蔔素均有助於降低直腸癌、結腸癌的風險。
此外,另一項在義大利北部進行的研究也表明,在男性及女性受訪者中,直腸癌、結腸癌的患病風險均隨著維生素B1的攝入量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