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孩子「口語交際」老丟分,這些技巧不掌握,難拿滿分!
隨著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口語交際不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語言表達能,它更多側向於讓學生擁有一定的口語素養。換句話說,就是將「情商」訓練融入課程之中,這對孩子們適應現代生活有著重要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很多老師將口語交際定位為「前作文」,為後面的習作做鋪墊。在統編版教材中,從一到六年級的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而三年級作為學生習作的轉折點,口語交際發揮著輔導作用。所以其範圍也變得廣泛起來,話題也開始多樣化。
除此之外,口語交際在考試中的分值也有所變化,並且成為一道必考題。很多家長反映自家孩子老師在這一塊丟分嚴重,而且寫起來跟擠牙膏似的,耗時很長,考試時影響後面的作文發揮。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口語交際反面的解題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得分。
1、以理服人法
以理服人法重在於「理」,大多應用與勸說式題中,通過勸說從而讓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議或做法。主要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說服力語意表達能力。解答這類題的時候一定要圍繞一個「理」字展開,使自己的勸說能夠合情合理、易於他人接受。解題關鍵:委婉+情理。例題如下:
這道題是一道綜合開放題,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抓住語境,控制字數,進行恰當的修辭比喻。
所以,答題時除了用委婉的語言有條理闡述清楚自己的觀點之外,在語言表達上還要做到連貫得體。這樣才能讓彬彬的陳述有說服力,讓爸爸同意他看課外書。組織答案時可以從讀課外書的好處說起,最後向爸爸保證不耽誤自己學業,好讓他放心。
2、不失禮貌法
不失禮貌法就是說話的時候要有禮貌,以一個「禮」字為核心。既要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還要主要說話的時間和場合。解題關鍵是:時間+場合+身份。例題如下:
這道題在口語交際中很常見,不僅考查學生理解言外之意的能力,還要注意人物雙方各自的身份,所以回答的時候要有禮貌。
面對劉阿姨「錦上添花」的委婉表達,學生應該理解這是指平平在陽臺上澆花,滴下來的水把劉阿姨曬的被單弄溼了。平平回答時,可以採用分寸得體的幽默方式,禮貌地對阿姨進行誠意道歉。
3、換位思考法
換位思考法適合於雙方觀點爭執的時候,一方可以從對方角度來考慮問題,在理解對方的前面下,再進行自我觀點的陳述,最後在消除對方的誤解或疑惑。解題關鍵:理解+委婉+誠懇。例題如下:
這道題生活氣息很強,不少孩子都有遇到過。首先題中應該明確的是雙方的身份,一個是長輩,一個是晚輩,所以發生爭執時,晚輩言辭應該懇切,並且尊重對方的看法。再者就是體諒長輩的苦心,最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
題目中媽媽和皇甫東因為看待「網上聊天」的觀點不同,才起了分歧。媽媽認為這會讓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耽誤孩子的學習。而皇甫東則覺得這是正常社交,媽媽不應該侵犯自己的隱私權。所以,組織答案時,應該先體諒媽媽的苦心,然後打消媽媽的擔憂。
4、就重避輕法
就重避輕法常出現在安慰式勸說題中,即安慰過程中對於讓對方難過傷心的事情,不應如實肆意表達,而是就重避輕,是對方心情舒緩,得以安慰。解題關鍵:得體+委婉用詞。
這道題目是對語言表達是否得體進行考查。得體是這道題表達的關鍵,所以組織答案的應該多考慮實際情況。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對「疾病」、「死亡」之類的忌諱。所以表達的時候應該委婉得體,如「身體不適」、「不舒服」,給予對方一定的心理寬慰。
以上便是解答口語交際題中常用的四種方法。對於「口語交際」老丟分的三年級孩子,相信掌握了對解答這類題很有幫助,考試的時候也不會拿不到滿分。當然,口語交際是一道源自生活的題,交際的話題和場景是多樣的,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地方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