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多,不如少!

2020-12-12 一語叔

一:訥言敏行。

每個人在做事方面都因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就是「訥言敏行」,也就是少說多做。

「恐人陷於不仁」,這就是孔子所謂不仁者,就是對於許多事不覺得不安,此種狀況成為習慣就陷入了不仁。仁者是羞於說好聽的話,謾罵的話,不但說出來他覺得不安,就連聽此種話都覺不安。說出來,他並不覺得不安,實在是直覺麻痺,他的心己死了。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也就是說的比做的多,這是讓君子很羞恥的一件事。所以孔子經常講一句話叫「巧言令色鮮矣仁」,如果一個人講話表情特別得諂媚,特別豐富,辭令特別華麗的,這種人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的不多。

生活中有的人,常常是話說得很多,但你發現他卻不能扛事,或是工作中根本見不到他做的事。

閒聊,馬後炮一套一套;聚會喝酒,那誇海口,確實無有人能敵;平日裡,意見最多,提議也多,但真正有事了,如同霜打的霜打的茄子,工作中拈輕怕重。

也有一類人,平時也許說話少,但不管遇到多大的事,他都能扛得住,做事有板有眼,並且工作完成得很棒。

與其誇誇其談,不去腳踏實地的做事。只有實幹才能得結果,沒有空談能成事的人。

做不到的事不要說,做到了的事業要選擇的說,這個世界從不會辜負一個默默努力的人,所以做一個納言敏行的人吧!

二:多聽少說。

有一個小故事:曾經有個小國到另一個國家,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這可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同時給這個國家出一道難題: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這可怎麼辦呢?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這麼一個大國,不能就被這樣一個難題給難住了。

就在大家都一籌莫展時,有一位老臣說他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皇帝將使者請到殿堂,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裡直接掉出來;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

最後,老臣不慌不忙的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老臣的答案是正確的。

正如我們常說,人有一張嘴巴,兩隻耳朵,就是要讓人多聽少說。其實,最有價值的,不是一定要說多少,而是能多聽的人。

三: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門藝術,只有我們自己先去了解對方,然後爭取對方了解自己,人和人的溝通才能得以繼續。

人,最怕的就是「好為人師,」不去聆聽就給他人下評論。不去傾聽,就用自己的經歷去理解別人的生活。

之前,我遇到過這樣的一個部門管理人,他說:「我不是不了解我部門的人,是他們都不願聽我說的話。」

我說:「是他們都不聽你的話,所以你不了解他們?」他說接著:「是啊。」

有一次,當我跟他一起交談時,恰好有部門的人來諮詢,我突然發現,當別人在說事時,還沒有等別人說完,他就總是把別人的話打斷,要麼批評,要麼就是說教。

我忍不住提示了他說:「如果你想明白一個人,那就要聽他說完話。」他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恍然大悟:「哦,是的,沒錯。」

所以很多家庭矛盾,社交問題,大多是溝通出了問題,溝通的問題又出在了不會聆聽對方。最後,說的人沒有把想說的說完,心想還不如不說。聽的人,聽得一知半解,最終,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所以,當你學會專注地、不帶任何防禦地傾聽之後,原來那些陳述者也才會更願意聽從你的意見。

相關焦點

  • 解讀《弟子規》—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弟子規》的下一句:「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在立身處世時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這句話的意思是: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做人心要正,不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說些討好別人,取悅於別人的話;凡對人和事要有個客觀公正的看法,不要從自身利益出發去變著法兒說話,去說些虛浮偽詐毀損別人的話。
  • 如何理解弟子規「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句話的意思
    弟子規原文講:話說多,不如少,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話:說出來的能表達思想感情的聲音,亦指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說:用話來表達意思;多:數量大,與「少」相對;不:否定;
  •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
    少說話,多思考,也就是「兩多一少」,即多看、多想、少說。其實形式上的靜止,並不代表思考的停滯;恰好相反,深邃的思想正是來源於那看似沉默的思考過程。有的人喜歡誇誇其談,將並不成熟的思想過早地說出來。這樣,對於他自己,失去了進一步思考提高的機會,使本來可能很有價值的想法,隨口溜走了。
  • 老祖宗智慧:「話說多,不如少」,讀懂這句話受益匪淺
    許多人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得罪別人,做事情的時候總是碰到絆子,導致自己事事不順,其實都是因為自己說錯了話而惹惱他人,《弟子規》中言「話說多,不如少」,讀懂這句話可以讓自己受益終生。一、沒有把握的事不說有些人天生就是快人快語,喜歡說三道四,殊不知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厭惡,尤其是自己沒有把握的事,千萬不要多言。
  • 教育: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女人的嘮叨對丈夫來說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同樣,在人際交往中,愛嘮叨的人也是不受人歡迎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人群中的活躍者,離歡以自我為中心,誇誇其談,「當然不會得到好人緣。還有一些人,總是將自己的生活泡在「苦水」裡。
  • 伊能靜衝浪榜墊底,萬茜第一: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第一:炫耀幸福婚姻不是說想念小米粒,就說自己的老公多愛自己。大概就是證明自己哪怕是二婚,依舊是秦昊家人手心的公主。其實也難怪,當時她和秦昊的婚姻就不被看好,畢竟年齡擺在那裡,還是二婚。任何場合說話,我們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一個語言精煉、懂得適時緘默的人,走到那裡都會受人歡迎。而一個不分場合、總是喋喋不休的人。有可能「話多錯少」,招人反感。相對伊能靜,萬茜就是那種話少,而且話好的人了。
  •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1、氣不和時少說話,有言必失;心不順時莫做事,做事必敗。2、事莫虛應,應則必辦,不辦便結怨;願莫輕許,許願必還,    不還便成債。2、多交令自己成長的朋友。3、正面思維。4、多走路,多靜坐。5、多一次原諒,就多一次造福:把量放大,福就大。6、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已。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已。
  • 「少吃多餐」減肥法不如「一日三餐」
    當前位置:首頁 >> 天下新聞●國際 2010.09.27 星期一 「少吃多餐」減肥法不如「一日三餐」   新華社專電 不少人相信
  • 《易經》:話多並不一定好,把話說到點子上才是智者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話多未必好,因為「話多」也不代表自己的口才好,一個人能把話說到點子上,才是真正的有用,就好像在生活中,一個愛嘮叨的人總是不受歡迎的。老話常說「兵不在多,而在於精」,說話也是這樣,要以精為好。
  •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請隨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人活著必須說話, 話多不如話少, 話少不如話好, 話好不如念佛, 念佛沒煩惱,念佛是非少, 念佛心平靜,念佛心逍遙, 念佛是功夫,念佛得三昧,
  •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弟子規另解》59
    如果你能安慰他、幫助他,那說幾句也可以,否則,即使有道理的話,也最好不要多說。現在人們也常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這就說到了,這就說到了,講話要會講。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首先,就是要知道說話的重要,否則是不會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然後,就是學習,在生活中學習是最快的,只要觀察身邊的人,誰說得好,誰說的讓人不愉快,時間長了,自然自己就能夠熟練語言的運用。
  • 心理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趨利避害」的表現!
    01有句俗語,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心理學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則屬於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是由英格蘭的邏輯學家奧卡姆的威廉提出,核心意思就是:如果沒有必要,就不需要做什麼。
  • 領導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說,並做到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並做到「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在領導背後,一定不要議論領導是非。並且做到「不無端猜測,不妄自菲薄,不無病呻吟。」這樣,你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領導就是領導,部屬就是部屬。領導再愚鈍也是領導,部屬再聰明也是部屬。作為一個部屬,一定要明確自已的身份,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斤兩。
  • 有人說「幹工作越多,失誤也越多,多幹不如少幹」你怎樣看?
    有人說「幹工作越多,失誤也越多,多幹不如少幹」你怎樣看?看到很多人回答,這是員工心態的問題,什麼懶惰消極,格局太小。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而且錯的非常離譜!「幹得越多,錯的越多,還不如不幹」,誠然,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 公司開會時,這3句話說得越少,好處就越多,希望你能中
    公司開會時,這3句話說得越少,好處就越多,希望你能中當你在公司的時候,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開會所打擾,比如說你在早上的時候是需要開晨會的,也就是你在剛來公司不久,要是到了上班的時間的話,領導會安排全體人員集合,說一些這段時間的工作進度
  • 沉默是金,有些話,多說無益,少說為好
    「沉默是金」這句俗語,說來不無道理,有些話,還是多說無益,少說為好。02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聲:公司加班了要抱怨、工資太低了要抱怨、感情不順利要抱怨、生活不如意要抱怨、甚至升職加薪了還要抱怨。
  • 男子屢次性侵犯女鄰居,被害人老公回應絕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最讓人沒想到的那就是在這起事件中,徐麗的老公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了,但徐麗老公依然沒有報警,他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徐麗老公稱,2007年的時候妻子就已經被鑑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發現妻子被侵犯後,當時想報案只不過是沒有報而已,感覺報案以後會影響兩家的和睦關係。
  • 領導的這3件事,知道了也裝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句話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工作場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會給你在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省掉很多麻煩。尤其是,當你面對的人是你的領導的時候,有些事情最好不要知道,不要好奇去打聽。尤其是這3件事情,如果你無意間知道了,要想工作以後安穩一點,最好也裝作不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落戶上海,對你來說是人生大事,對公司來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次,少交社保少交個稅的行為,雖然很多情況下都是公司安排和操作的,但是個人自己也是最終的受益人。少交的社保和個稅,其中的一部分進入的是個人自己的口袋。最後,從人社局的角度來看,公司和個人是一體的。無論是公司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問題都一樣,只要有問題不符合申請條件,就不會通過。
  • 冬天吃什麼肉都不如吃這肉,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高,多吃不怕胖
    冬天吃什麼肉都不如吃這肉,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高,多吃不怕胖冬天很多朋友都喜歡吃肉,雞鴨魚肉,肉類食物吃的比較多,因為冬天天氣比較寒冷,身體脂肪少的話更容易覺得冷,要多吃點肉,給身體補充點能量,多吃肉還能增加身體抵抗力,身體抵抗力強了也就不怕寒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