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話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葉君健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最近,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的建設工地又變得忙碌起來,這座位於上海市區東部的中國首座新聞出版類專業博物館預計在2021年開館,館內展覽的設計工作也同步進行著。自從應邀負責少年兒童新聞出版這一部分的策劃工作以來,我就從未停止思考;回望一百五十年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事業走過的漫長道路,我發現繞不開一個人,他就是丹麥的安徒生。

安徒生童話題材的西洋版畫

安徒生被譯介到中國來是個大事件,它不僅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造成了深刻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確立了不同於舊傳統的嶄新的、現代的、進步的「兒童觀」——以前人們總認為兒童是沒有獨立地位的,新的兒童觀則強調「兒童本位」,即客觀上兒童具有與成人一樣的獨立人格、獨立精神、獨立生活,這是必須得到尊重的;作為「精神人」的兒童,應當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精神世界與文學世界。這種「兒童的發現」與「兒童文學的發現」,是與中國思想文化的先驅者對安徒生的發現聯繫在一起的,他們意識到了安徒生童話對中國兒童以及體現兒童本位的文學書寫和出版的重大意義和價值。茅盾說:「『兒童文學』這名稱,始於『五四』時代。」安徒生的「中國之行」,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提供了恆在的參照。

我大致列了一個安徒生童話來中國的「線路圖」,這個線路圖糾正了以往關於安徒生在中國種種「第一」的說法:1909年2月,孫毓修在第6卷第1號《東方雜誌》上發表《讀歐美名家小說札記》,第一次向中國讀者介紹了安徒生的生平和作品,其首創的「安徒生」這一中文譯名,一直沿用至今。1914年7月,《中華小說界》第7期發表劉半農編譯的《洋迷小樓》(即《皇帝的新裝》),安徒生童話第一次進入中國。1918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由陳家麟、陳大鐙編譯的安徒生童話集《十之九》,這是中國第一部以文言文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集。1919年1月,《新青年》第6卷第1號刊載周作人翻譯的《賣火柴的女兒》,這是中國第一篇用白話文翻譯且具有兒童文學特色的安徒生童話,由此引發了安徒生翻譯傳播熱。1924年,新文化書社出版由趙景深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集》,這是中國第一部以白話文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集。1930年9月至1931年10月,上海兒童書局出版由徐慰慈從英文轉譯的三卷本《安徒生童話全集》,這是中國第一部安徒生童話全集,收錄童話二十一篇。1957年,新文藝出版社出版由葉君健翻譯的十六冊《安徒生童話全集》,這是中國第一部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的安徒生童話全集,而且是名副其實的「全集」,收錄童話一百六十四篇。

我最早讀的安徒生童話就是葉君健的譯本,裝幀設計非常精緻,封面綠瑩瑩的,古樸典雅的邊框裡鑲嵌有一幅黑白插圖。葉君健是怎樣與安徒生「相遇」、「相知」的呢?那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葉君健在學習英語,英國出版的課本中收錄有多篇安徒生的童話,其中《海的女兒》深深觸動了他的心,他一直忘不了那條「小人魚」和她在愛情上遭遇的悲慘結局。二戰結束後,葉君健去英國劍橋大學英王學院研究西方文學,每到寒暑假,他會去丹麥住一段時間,為了閱讀當地的報紙,他開始學習丹麥文,並且閱讀了一些丹麥文的安徒生童話。在閱讀過程中,他發現之前讀的不少英文、法文的安徒生童話與原作大相逕庭,譯者在譯文中任意刪節或改寫,甚至是嚴重歪曲,「至於原作中的濃厚詩情和幽默以及簡潔、樸素的文體,那些譯文幾乎完全沒有表達出來」。於是,他決定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安徒生童話從丹麥文直譯成中文。葉君健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先是分冊出版,立刻受到讀者的歡迎,在分冊出齊後,他又將譯文仔細修訂了一遍,用他自己的話說,「事實上等於是重譯」,最後再匯集成全集。

作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我一直受到安徒生童話的滋養;安徒生的個人經歷和作品,激起我內心深處的共鳴,這大概與葉君健當初對安徒生童話的理解和感受是一致的。葉君健曾說:「安徒生的父母是鞋匠和洗衣匠,他從小家境貧寒,沒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對文學有一顆赤誠和執著的心。我也是出身寒門,走上文學道路也經歷了艱難坎坷的歷程,類似的身世,使我在讀安徒生作品時,仿佛較容易地體察出他觀察社會和生活的那種感受。當然,真正吸引我的還是那些童話的藝術感染力,他的童話既有美麗的幻想,更有深邃的內涵。他運用童話的形式,同情窮人,頌揚勞動,並不失誇張地揭露上層社會的醜惡和陋習,使人往往在苦笑之中產生種種聯想……正是這種幻想童話、政治諷刺、詩歌語言三者結合的現代童話,激起了我的共鳴和喜愛,促使我下決心去翻譯它、研究它。」

有意思的是,我與安徒生同月同日生。今年4月2日,因疫情待在家中的我再讀安徒生童話,讓我特別高興的是,此時恰逢葉君健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由草鷺文化和譯林出版社再版的《安徒生童話全集》以葉君健生前再三修訂的最後一版譯稿為底本,收錄童話一百六十六篇(比舊版增加兩篇),每篇童話後都附有葉君健的譯後記。隨著安徒生的「再次到來」,我在美好的童話世界裡暢行,遠離汙濁和喧囂,回歸純潔與寧靜。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簡平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166篇安徒生童話全收錄 葉君健譯16冊《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
    在剛剛過去的兒童節,譯林出版社推出了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精巧套裝。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著名作家、翻譯家葉君健先生譯介的安徒生童話分別以單行本、精選本乃至系列或套書形式在我國數十家出版社出版。
  • 時隔四十年,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歸來
    剛剛過去的兒童節,一大波80後媽媽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譯林出版社剛剛推出的《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精巧套裝。葉君健經典譯本完美呈現原作神韻在中國,與《安徒生童話》緊緊相伴的一個名字就是葉君健。1931年,葉君健讀到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選》時,對這本童話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劍橋留學期間,他學習丹麥文,前往丹麥參觀訪問,了解丹麥文化與風土人情,為後期翻譯《安徒生童話》打下了基礎。雖然在他之前也有人將安徒生童話推薦到中國,但葉君健卻是將這本書直接從丹麥文翻譯成中文的第一人。
  • 【葉君健】因為《安徒生童話》,丹麥女王授予他「丹麥國旗勳章」
    葉君健先生的名字,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太陌生;因為他是翻譯《安徒生童話》的那個人。1914年12月7日,葉君健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葉君健和華裔作家韓素音的關係不錯。在他的影響下,韓素音每年都到國內來看看,並寫出了很多向西方客觀介紹新中國的書。兒童文學方面,葉君健也有不凡建樹,名篇有《小僕人》《潘多拉的匣子》《三個朋友》《商人》、《真假皇帝》等,並著有《葉君健童話故事集》。當然,最為值得稱道的還是經葉先生之手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這是中國數代讀者的精神財富。
  • 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全集》再版歸來,完美呈現原作神韻
    剛剛過去的兒童節,一大波80後媽媽紛紛在朋友圈曬出了譯林出版社剛剛推出的《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精巧套裝。葉君健經典譯本完美呈現原作神韻在中國,與《安徒生童話》緊緊相伴的一個名字就是葉君健。1931年,葉君健讀到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選》時,對這本童話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品讀|《安徒生童話全集》穿上新裝 丹麥原版幫你圓童年的綺夢
    其中最經典的版本當屬1978年葉君健先生修訂的《安徒生童話全集》16冊本。那時的它,綠色的封面,古樸雅致,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老版「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的童話充滿著詩意和幻想。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乃至家庭中的家具和玩偶等都被賦予了生命,注入了思想感情。
  • 六一兒童節|俞曉群談《安徒生童話全集》:呈現最經典的樣貌
    葉君健與安徒生的緣分始於1931年,葉君健讀到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翻譯的《安徒生童話選》時,對這本童話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劍橋留學期間,他學習丹麥文,前往丹麥參觀訪問,為後期翻譯《安徒生童話》打下了基礎。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出於興趣,葉君健利用語言的優勢將安徒生童話直接從丹麥文翻譯,他也是直接用丹麥文翻譯而非從英文轉譯的第一人。
  • 丹麥發現首部安徒生童話作品
    近日丹麥歷史學者Esben Brage意外在安徒生故鄉菲英島的國家檔案館發現一份手稿,據信這份手稿是安徒生最早的且從未面世的童話短篇《牛油蠟燭》。專家估計這部作品寫於19世紀20年代,該手稿很可能是一份丟失的原稿的複製品。
  • 童話之外的安徒生幸福嗎?《我的童話人生》讓我們走近他和那個時代
    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的安徒生是如何生活的?童話之外的安徒生幸福嗎?是什麼因素使安徒生對於人類的信任幾乎沒有感到失望過?圖說:安徒生 網絡圖「安徒生的朋友圈與幸福」就成了主題活動研討環節的重點內容。作家、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會長張錦江用事實與考證論述了安徒生童話人生的不朽與在中國百年的傳播。對於安徒生的介紹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即宣統元年3月。由編輯家孫毓修編撰的《童話》叢書出版,其中有安徒生的《海公主》《小鉛兵》。
  • 1000餘幅插畫,《安徒生童話》全3卷,歷時三年!被震撼到了!
    網上搜索出來的童話書參差不齊我們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樣的童話讀物?這些經典的童話故事,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們的成長?03譯文匠心葉君健經典譯本,世界公認最佳譯本這套書所選的譯本是葉君健先生的經典譯文,無刪節版。他的譯本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權威、最好的中文譯本,他本人也因此被世界譯壇譽為「中國的安徒生」。
  • 《安徒生童話全集》換新裝,166個故事569幅名家插圖幫你圓童年綺夢...
    《安徒生童話全集》換新裝,166個故事569幅名家插圖幫你圓童年綺夢|文度書訊第15期 2020-07-05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
    漢斯·赫裡斯蒂安·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他生在丹麥中部一個小城市奧登塞。安徒生的父親是個鞋匠,英法戰爭時期當過拿破崙的僱傭兵,因病退役後不久即死去。這時安徒生才十一歲,靠母親替人洗衣度日。由於家庭生活貧困,小安徒生無法上學,在一家呢絨鋪當學徒。
  • 背景資料: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背景資料: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  今年4月2日是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誕辰二百周年。安徒生1805年出生於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  安徒生寫過小說、劇本、遊記、詩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
  • 中國首座經丹麥官方授權的安徒生銅像於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揭幕
    2017年6月1日,國際六一兒童節,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迎來了中國首座經丹麥官方授權的安徒生銅像的揭幕儀式,丹麥前環境部、外交部、文化部部長Per Stig Moller博士,中共上海市原市委常委戴長友將軍,丹麥安徒生銅像作者Henry Luchow-Nielsen的後裔家人等嘉賓參加揭幕,並為即將開園的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送去美好祝福。
  • 丹麥Denmark-歐登塞走進安徒生的童話王國
    Map of the Denmark此行丹麥王國之旅主要兩個城市一個是首都哥本哈根另一個便是童話小鎮也是此篇要給各位遊官分享的點我 「了解安徒生」PS: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家安徒生童話的周邊小店。還可以看看腳下,有安徒生的大兵腳印帶你前行哦~▽安徒生博物館以時間軸為主線,共有18間陳列廳。放慢腳步,穿過一個個陳列廳,似身臨著他的時代,也感受著是怎樣的時代成就了他~我想安徒生的大腦內核一定是上千種顏色匯集而成的小宇宙,裡面有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童話角色,簡單而快樂的生活著...
  • 走進安徒生-安徒生戲劇節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 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漢斯·克裡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暨詩人,因為其童話作品而聞名於世。他的作品被翻譯為超過150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臺劇、芭蕾舞劇及動畫的創作。
  • 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是丹麥國王的私生子嗎?
    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伴隨著無數孩子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他的童話故事中,多寫到王子與公主的美麗的愛情故事。這是安徒生在暗示其真實身份,還是他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體驗呢?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富恩島上的歐登賽城中一間又破又矮的房子裡。他的父親是一位為生活而終日忙碌的鞋匠,她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洗衣婦。貧窮的童年使安徒生偶然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他陸續寫出了《維森堡大盜》、《阿英索爾》等劇本,《阿馬格島漫遊記》等浪漫幻想遊記,《卡爾裡·克裡斯蒂安二世》歷史題材小說。
  • 安徒生童話在中國的推介與翻譯:「哎呀,聽聽這小孩子」
    葉君健譯《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為了不至於讓讀者對外來童話產生過多隔膜,有的譯者還做了一些歸化改造。依據不同讀者的實際需求,有些譯本還做過相應的刪改。  丹麥作家安徒生畢生創作了160多篇童話,自晚清民國之際逐漸傳入中國,引發了讀者持續不衰的熱情。個別作品如《皇帝的新衣》,更是由於諸多機緣,激起了許多人的勃勃興致,不斷地進行推介、翻譯、摹仿、新編、探源和比較。
  • 丹麥符號安徒生 醉心童話沒有愛情的一生(圖)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護照爽快蓋戳痛快拿Q幣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騰訊世博媒體聯盟前方報導 6月29日是世博丹麥館日,這一天,來自丹麥的年輕藝術家們裝扮成安徒生童話中深受觀眾喜愛的角色,與前來參觀世博的觀眾合影留念
  • 安徒生童話:浪漫詩情與現實嚴峻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提起安徒生,必然說到他所寫的那些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從終年積雪的冰島到烈日炎炎的赤道,他的童話早已被翻譯到世界各地出版發行,讀者不可勝數。「童話」,經由長輩的創作與演繹,成為孩子感知世界與認識人生的精神第一課。童話最先在民間以口頭形式流傳,充滿了蓬勃的想像力,反映了人們對世事人情的認知,在這一點上童話與神話近乎相似。法國的貝洛爾與德國的格林兄弟都是聞名遐邇的童話收集者與整理者,而安徒生卻與他們有所不同,他是一位地道的童話創作者,他在基礎上又往前走了很重要的一步,由此開闢了世界兒童文學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