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鬱蔥:美國經濟危機拉開序幕,美股遠未見底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 魏天諶 發自紐約

2020年2月以來,全球股市經歷巨震。不足一個月內,美國三大股指以最快速度跌進熊市,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股市無一倖免於大跌。一些全球頂級資管公司也明顯受挫,包括橋水、復興科技旗下基金。

日前,AQT對衝基金管理公司創始人黃鬱蔥博士接受新浪財經訪談,就美國經濟形勢和投資機會發表見解。去年,他曾以聯合投資公司(Federated Investors)亞太區首席投資官(CIO)的身份數次發表對美國經濟的研判。

點此查看黃鬱蔥此前觀點:  美股新高時刻警惕崩盤風險(2019年7月)  經濟危機步步逼近,美國行將彈盡糧絕(2019年6月)  美國經濟是外強中乾的駱駝(2019年5月)

以下是本次對話實錄:

新浪財經:3月20日,美國銀行(BofA)改變基調宣布美國正式進入衰退。在去年7月2日的訪談中,您曾表示「美國將在12個月內爆發經濟危機,股市在6個月內見頂開始走向大熊市,概率均超過7成」。請問您今天的看法如何?

黃鬱蔥:正如我們在2019年的三次對話所分析的:在新冠病毒之前,美國經濟這隻駱駝已經日益虛弱、處於危機邊緣,而新冠病毒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經濟的運轉最根本的是供給和需求,其矛盾的激化將最終導致經濟危機。現代經濟的供給是非常充沛的,例如美國的工業產能閒置率在20%以上,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什麼會不斷陷入周期性危機呢?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終原因始終是:群眾貧窮和群眾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之相對立,資本主義生產卻竭力發展生產力。」我們在之前的對話中解釋了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機理和必然性。

我們在這裡截取兩組數據來說明需求端的問題:首先,從下圖可見,紅線上升就說明就業狀況惡化,藍線下降就說明消費惡化。如果僅是消費增長惡化,還有希望通過就業增長來彌補需求,反之亦然。但當兩線交叉時,代表就業和消費同時惡化,意味著民眾的需求已經難以再突破限制,是經濟危機的前兆。2001年和2008年經濟危機之前,都出現了兩線交叉。而截至上個月的最新數據來看,我們同樣觀察到了兩線交叉。這說明在這次新冠病毒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已經在走向危機

同時,美國信用卡拖欠上升,難以支撐消費增長。民眾消費受限制的根源是資本主義體制導致分配不均,工資增長低迷。因此美國老百姓一般靠刷信用卡維持消費增長,如果銀行信用卡出現違約率高漲的情況,說明老百姓債務水平負債已經過高,信用卡面臨被關停風險,消費增長將受到抑制。下圖可見,美國目前的信用卡拖欠率已經達到2001和2008的危機時的水平。1990年危機時,因為信用卡還不那麼流行,當時信用卡拖欠率比較低。

去年的採訪中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證明美國經濟基本面在逐步走向下一次危機。我們的機器學習宏觀預測模型也可以預見今後12個月內的經濟走勢。

新浪財經:那麼這一次新冠病毒與美股崩盤、美國經濟衰退的具體聯繫是什麼?

黃鬱蔥:之前有企業家問我:您覺得下一次的美股崩盤或者經濟危機的原因會是什麼?我的回答是:這相當於問我說哪一根稻草會壓死駱駝?稻草是滿天飛的(包括軍事衝突、石油價格、地緣政治、社會矛盾、自然災害、貿易戰、市場錯位、流動性衝擊等等突發事件),所以我們真正要分析的是駱駝是不是足夠脆弱。如果美國經濟足夠疲弱的話,任何一根稻草都可以把它壓垮。此次新冠病毒就是這樣一根稻草,就力度來說,可以說它是一根「木棒」。

如果美國經濟基本面足夠健康,即使遭遇「木棒」打擊,也難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市場崩潰。例如2009年H1N1流感病毒在美國爆發期間,美國死亡超過1.8萬人,而當時美國經濟處於強力復甦階段,股市(紅線)幾乎是隨著死亡人數的上升(藍線)而大漲;1918年的全球流感造成全球死亡高達約5000萬人(相當於現在的1.5億),美國死亡也高達約50萬人(相當於現在的150多萬人),美國道指(.DJI)也沒有出現暴跌,僅是平穩之下略有波動。

因此,如果美國經濟原本強勁,僅是遭遇新冠病毒的衝擊,美國股市不會崩盤,經濟也不會因此陷入衰退。截至今年3月11日,美國僅報導了新冠病例41人死亡,股市卻連續下跌了25%左右,說明經濟本身就有問題。這也意味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緩解不能立刻拯救美國經濟。

新浪財經:3月以來,美聯儲(Fed)已經連續兩次緊急降息至接近0的水平,並開啟「無上限」量化寬鬆(QE),這能夠挽救美國股市的下跌趨勢嗎?

黃鬱蔥:下圖可見,美國短期國債利率在1929年之後的水平幾乎是0,直到50年代才漲回到2%左右,比現在還要低,穆迪AAA公司債收益率也和現在十分接近。這意味著1937年美國在零利率時就爆發了經濟危機,股市暴跌40%,所以零利率不意味著股市不會下跌。當前股市的走勢也反映了這點。

QE也同樣救不了美國經濟。無論美聯儲用多少錢去購買美國債券,釋放多少流動性,對於提振實體經濟效果不大。儘管QE會降低利率,有助於緩解實體經濟在還債上的壓力,但無法進一步刺激崩潰的需求。QE無法使民眾增加收入去消費。如果經濟前景黯淡,企業也不會僅因為利率低而去增加投資和僱傭。

無上限QE與2012年歐債危機爆發時歐洲央行採取的政策類似。短期內,該舉措能夠改善流動性,緩解債務危機,使金融系統不至於崩潰,但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並不顯著,歐盟國家一直都處於經濟增長低迷的狀態。長期來看,這將使泡沫越滾越大,屆時泡沫破碎時的後果也會更嚴重。

新浪財經:美國國會正在醞釀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相比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能更有效刺激美國經濟嗎?

黃鬱蔥:一般來說,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加有效。但美國目前的財政空間比2008年要更為有限。2008年美國國債佔美國GDP的比例只有60%,今天已經達到105%,美國國家負債率比當時高了很多。同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達到4萬億,遠高於2008年時8000億的水平,表示美聯儲的潛在放水能力也弱了許多。

2萬億聽起來非常大,但才佔美國GDP的10%,力度還是比較有限。再加上美國政府代表資本利益,最需要救助的普通民眾無法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據統計,有45%的美國人完全沒有存款。在大批失業的情況下,即使每人獲得約2000美元的補助,也無法支撐一兩個月的日常生活。

新浪財經:美股已經在不到一個月內暴跌30%,美國各大銀行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在三季度便可能會強力反彈,接下來您對經濟和市場走勢的預期是什麼?

黃鬱蔥:美國主流機構在危機爆發之前就過於樂觀,目前仍是如此。即使沒有新冠病毒,這本就將是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一方面,美國在危機前實際利率空前低迷,顯示經濟泡沫嚴重而降息救市空間狹小。美聯儲研究也顯示,危機前實際利率越低,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二戰後最長的一次是1978年危機,當時10年期國債實際利率是1.5%,經濟衰退持續30個月,而本次危機前這一指標僅為0.4%,預示危機將更加嚴重。情況見下圖。

另一方面,美國公司債的規模和質量都比2008年「次貸危機」還要惡化。如下圖所示,美國非金融企業債佔GDP的比例由2008年危機前的69%上升到74%,而低質量貸款的佔比由2008年的不到20%上升到近40%。這將引起嚴重的債務危機。

加上新冠病毒疫情的打擊,美國和全球經濟將陷入更為嚴重的危機。資本主義體制在應對災害時不會把公共健康放在資本利潤之前,因此抗疫措施滯後和乏力,美國也難以做出像中國一樣較為迅速有力的應對。美國廣大民眾將因此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更不用說經濟將會陷入深度危機。

去年7月,我們通過對股市估值的分析,表示從當時的位置最終「標普500股指至少會跌掉三成」,距離目前的2447點還有14%。考慮到新冠疫情使美國經濟雪上加霜,美國經濟短期內難以企穩,債務危機將會進一步爆發。股市可能短期可能反彈,但長期仍會繼續震蕩下跌。我們現在判斷股市將從2月歷史高點下跌50%左右(標普500指數從3400點跌到1700),即從目前的2447點還有30%的下跌空間。

當然具體下跌幅度和時點與政策和經濟發展相關,我們將用模型繼續跟蹤。目前模型顯示,美國股市見底的概率僅為14%。

新浪財經:在這個關鍵時刻,投資者該如何配置資產?

黃鬱蔥:去年7月我們預測「隨著經濟危機逼近,美聯儲會繼續降息,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即國債價格上漲,建議購買國債。截至3月24日,標普500股指比當時下跌25%;而美國長期國債ETF(TLT)同期則上漲25%。

截至2020年3月25日收盤,去年7月份以來的美國20年+國債ETF(TLT)(橙色)與標普500指數(藍色)走勢圖(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但是,近期在股市暴跌的同時,美國國債和黃金(GC)等避險資產卻一度下跌10%左右才有所反彈。這主要是由於美股暴跌,大批使用衍生品的基金被迫拋售流動性最好的資產,包括國債和黃金,以換取現金以滿足保證金等需求。現在,各國央行正釋放大量流動性,我們預計避險資產價格將回升。

另外,由於全球政府準備大量發售國債增加對經濟的財政支持,對國債價格形成一定壓力。儘管德國財政刺激計劃GDP佔比高達16%,其10年期國債(Bund)收益率僅為-0.325%。相比之下,美國2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僅佔GDP的10%,10年期國債收益率依然高達0.84%,依然有相當下降(價格上漲)空間。我們預計,隨著經濟危機加重,股市將繼續下行,債務危機深化,國債等避險資產需求將繼續增加。因此我們還是相對看好美國、中國國債和黃金等避險資產。

總之,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原本不可避免,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這次將是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一次曠日持久的深重的經濟危機,即使新冠疫情緩解也難以真正解決,目前美股暴跌遠未見底。

(線索Clues / 李濤)

編輯精選:  Northwestern Mutual:美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將激增  Hartford基金:財政刺激可能對美國長期國債產生重大影響  ING:美元仍是這場危機中唯一贏家  Federated Hermes:增加「價值」和「質量」風險敞口  富達國際:美聯儲亮出了底牌,但仍需更激進幹預  Loomis Sayles:疫情和石油價格戰的行業影響分析  BBH首席投資官:最謹慎的做法是繼續投資  惠理集團:建議投資者不要購買美國國債

相關焦點

  • 金融危機以來最慘財報季拉開序幕,美股準備好了嗎?
    如今,一邊是美股市場持續反彈美好圖畫,一邊是許多美股公司面對前景的不確定性,紛紛撤回財務指引,這使得二季度美股公司業績表現尤其受到關注。科技推高股市的迷霧之下二季度財報公布之際,美國二次疫情似乎呈現愈演愈烈的勢頭。新冠病毒所導致的死亡病例從4月高點連續數月下降後,近期出現明顯反彈;日增病例增速也仍在加快,周六連續第五天上升,創下71389例近期記錄。
  • 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了嗎?
    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不是同一概念。官方或學術界關於「經濟危機」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家出現明顯的經濟衰退且持續較長時間。可以從居民、企業和政府三個部門的資產負債情況分析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居民負債風險短期可控,中期看政策和復工情況首先,我們認為美國居民的債務風險短期內可控,中期要看進一步的救濟政策和企業復工情況。美國是典型的低儲蓄率國家,居民通過信貸方式進行超前消費的情況十分普遍。
  • 全球財經新聞頭條| 知名分析師稱美股拋售遠未結束
    2018年10月13日,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CNBC頭條| 嘉信理財首席策略師:美股或還有10%的回調 拋售還沒結束Marketwatch頭條| 穆迪:收入不平等的加劇或導致美債評級下調金融時報頭條|
  • 美國債市發出信號:美股熊市還未見底
    來源:金融界網站美國經濟諮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表示,當新冠病毒大流行所引發的美股熊市真正見底時,高收益公司債的價格走勢將向投資者發出信號。美國4月份失業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2050萬人,但股市仍舊走高,這表明投資者開始認為經濟將可實現「V型」復甦。 但Longview的經濟學家則認為,無論是從企業盈利還是GDP前景來看,這種預期都過於樂觀了。他們預計,在一場傳統的衰退之中,「當前這場大流行所引發的供應面衝擊將會演變為需求面衝擊」。
  • 美國資本家「倒牛奶」現象重現!疫情是否會加速經濟危機到來?
    更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美股此前出現史無前例的多次熔斷,美國資本家"倒牛奶"的現象也再次出現。1930年全球經濟危機中,美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令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沒想到在90年後的今天,這一幕居然再次出現。據外媒報導,今年3月31日,美國Golden E Dairy被要求每天倒掉2.5萬加侖的鮮奶。這一現象令人感到擔憂:新一輪的經濟危機是否正在逼近呢?
  • 美國為何依然處在經濟危機周期律當中
    自去年以來,我所撰寫的關於美國經濟的評論文章,負面評論逐漸增多,而這並非是主觀情緒,我的文章結論都是有美國官方、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等重要經濟數據與調查數據所支持的,因此這些負面判斷主要來自於美國宏觀經濟上的因果關係。美國原本就處在經濟危機周期律與新冠危機的雙重包夾之中,經濟又何談樂觀呢?
  • 美國國債利率倒掛與美股關係探討:美國經濟大概率進入衰退
    2019年9月初發布的華聯觀察,文中探討了美國國債利率倒掛與美股關係,文末還提出了:美國國債利率倒掛的持續時間長的話,會引起經濟衰退。介於目前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出現衰退持觀望態度,下面我們延續上次議題,探討一下美國經濟是否進入哀退階段,供大家參考一下。
  • 美國夢,一個真實的謊言:為何美國頻繁爆發經濟危機?
    很多人即便是在今年美國疫情瘋狂蔓延的時候,仍然在鼓吹美國的社會體系,實話實說,美國的社會體系確實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的,但這絕對不是說美國的體系到底有多優越,說到底美國夢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好而已。美國政府在處理這一次疫情期間,向企業和家庭發放了很多現金補貼,這也讓網絡上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認為美國是真的在關注一般民眾。但是矛盾的是,如果美國政府真的那麼關注,一般人的話,為什麼不在防疫上投入更多的資金,防止底層民眾因為新冠損失更大,甚至失去生命呢?
  • 美國「印鈔機」火力全開,美股絕地反擊?A股已完成去槓桿化階段
    來源:金十數據目前,作為美國經濟風向標的美股正在熊市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上周日,美國指望通過一項逾2萬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以挽救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的衝擊,然而,美國參議院卻以太過沉重的負擔為理由拒絕了這項刺激計劃。
  • 美國當前的利率水平無法應對經濟危機
    提問:如果美國再發生經濟危機,美聯儲的降息空間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少,是不是美國危險了?如果美國再次爆發經濟危機,美聯儲的降息空間由於比較小,確實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大的風險。如果經濟危機再次光顧美國,降息手段其實對美國經濟已經無能為力,美國也唯有重新恢復QE這一條路。
  • 拉開美國夏季購物序幕的Memorial Day,它都有哪些流量趨勢?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5月29日)那天,除了旅行和燒烤,人們還喜歡購物。該紀念日是2月至7月之間最熱鬧的一個網購日,拉開了美國人們夏季購物的序幕。 SimilarWeb網站分析了Memorial Day的一些相關流量趨勢,希望能給零售企業帶去一些啟示: 美國Top10服裝網站的桌面端訪客VS 移動端訪客,上圖為平常周末訪客對比,下圖為Memorial Day訪客對比:
  • 美股市場又魔幻了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張枕河)當地時間12月4日,美股市場又魔幻了。當天,美股三大指數創歷史新高,但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遠遜於預期,僅有預期值的一半左右。這背後有何玄機?美股牛市將延續還是高位回落?哪些板塊可能逆襲?
  • 中信證券:增值稅率從2%到0.5% 拉開中國二手車的序幕
    我們認為,徵收率從2%到0.5%,將驅動大量二手車企業從賺取「百元」的介紹費轉向「買斷 – 整理 – 出售 – 質保」的模式,拉開中國二手車行業發展的序幕,孕育百億美元市值的行業龍頭,重點推薦優質的大型經銷商集團。二手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將對行業商業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 創業板註冊制拉開序幕
    周末重大利好就是創業板註冊制來了,今天(6.15日)開始,創業板註冊制拉開序幕,同時再融資和併購也拉開序幕。有幾個問題要注意了:1、創業板漲跌幅制度20%,在新股上市第一天開始執行的,而且是所有的個股,並不僅僅針對註冊制上市的個股。2、創業板的LOF、ETF等相關的同時執行20%的漲跌幅限制。
  • 公元1920年代:起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迎來了又一次崩潰式下跌的狂潮,這一天美股成交了創紀錄的1600萬股,總市值卻比前一天縮水22%,這一天成為美股歷史上最為黑暗的「黑色星期二」,
  • 男女混合拔河拉開廈大女生節序幕
    本報訊 (記者 佘崢 通訊員王瑛慧郭曉玲)昨日,廈大女生節在男女混合拔河賽中拉開了序幕,不過,準備在女生節上一展身手的烹飪大賽,卻「夭折」了。  廈大女生節已經舉辦4年了,現在它已經成為這所高校的一個品牌節目,這是創辦者4年前始料未及的。
  • 美國大選僅剩三周!全球疫情第二次發作已拉開序幕
    本周來看,商場將重點重視美股財報的體現,其次是紓困辦法的談判,以及9月零售額數據。 摩根大通、花旗、高盛、貝萊德、富國、美國銀行與摩根史坦利等金融巨頭將於本周先後公布第三季財報,為藍籌揭開成績期的前奏。其他公布成績的藍籌還有強生、聯合健康、美國鋁業、聯合航空、臺積電等等。對此,QMA首席戰略師Ed Keon表明,有痕跡顯現此次成績期會有驚喜。​
  • 美國嗅到病毒危機,引爆美國經濟危機的「核彈」或正在出現
    市場立即做出反應,美國金融市場繼續下挫,當地時間2月27日,美股三大股指期貨短線快速走低,道指期貨和納指期貨均跌超1%,標普500指數期貨跌幅逼近1%,前三日,美國股市在2月24日下跌超過1000點之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25日又下跌879點,短短3天內損失了超過2.1萬億美元的價值,同時,各期限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加深,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更重要的是
  • 熱點科普:美股熔斷到底是什麼意思?一篇文章帶你全搞懂
    因此,美國證監會在1987年股災後,就開始設立美股的熔斷機制,來「緩衝」美股的閃崩。務必注意的是,美國證監會從來沒有試圖「阻止」美股的閃崩(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只是試圖「緩衝」。正正是這個原因,美股熔斷機制就是「向下有熔斷,向上無熔斷」。
  • 華爾街英語驚悚萬聖趴拉開序幕, 膽小勿入!
    (原標題:華爾街英語驚悚萬聖趴拉開序幕, 膽小勿入!)來自美國的Matthew老師和來自英國的Bertie 老師,首先為擠滿中心的學生們介紹西方萬聖節的各種習俗,他們生動有趣的講解,引得學員們笑聲不斷。接著,外教Bertie告訴中心的學員,第一個活動是現場製作萬聖節costume,要求非常簡單,就是要夠嚇人!Bertie誇張的表情讓同學們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很快,我們就見識到了華爾街英語學員們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