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說詩詞」看李白江上吟,聽李白心中事

2020-12-12 賤說詩詞

在古代遠行除了馬之外,舟、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開槽通運,比如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也正如此,有大量乘舟的詩詞,「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如果是今天,詩人們還會有這麼多乘舟的詩詞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比如說,李白來到今天,要從四川到荊州,還會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想選擇乘舟的機率會非常非常低,更可能的是「《雲上黃昏》半邊碧落透窗帷,一線橙光復又隨。九萬裡鯤鵬直上,星河入夢彩雲追。(詩:邢建建)」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轉變與往日已大不相同。古代詩人乘舟,於江渚之上,見青山綠水,又自身之境遇,融入於詩詞之中,一番境界也陡然而升。我們來看李白的《江上吟》:

江上吟

李白 〔唐代〕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超脫世外的氣息,而且李白還是款爺,如果以前的舟等同於現在的車,他所乘的舟,就如同百萬級的豪車,可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坐的。木蘭作槳,沙棠為器,這可都是珍貴而神奇的木料,又有玉蕭、金管搭配,樂器之精美兼美酒無數,隨意於江上酣暢恣遊,盡詩酒之興,極聲色之娛,如此配置可想而知,是多麼奢華,已經超越平凡,跨越到了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載妓隨波任去留」是取謝安攜妓臥東山的典故,李白一直有志於成為謝安一樣的人物,在很多詩裡都有隱寓,在《東山吟》一詩「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墳荒草寒」打趣了一下謝安。

這首詩裡,從謝安、仙人(費禕、也可能是王子安)、屈原分別表達自已的志向,「仙人有待乘黃鶴」與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是一樣的。後一句的海客,是李白自稱,隨白鷗是指不想與世相爭,只想做自已之意。再從屈原的辭賦和楚國的臺榭對比,也就是文章與功名的抉擇。

整個的詩篇從上至下,李白的心聲是什麼?雖說攜妓飲美酒,握筆執天下,但真正的思想卻是積極的、向上的,其實還是想有一番功績,是如謝安、管仲一樣碰到明主,成為一代名相、名臣,並不是歸隱,也不是文章名滿天下。詩語與思想矛盾的交織在一起,說著浪漫,想著實幹,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來表達自已的渴望。

讀完這首詩,讓我想起了他的《將進酒》,「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李白視錢財如糞土,本可做一世逍遙仙,偏偏要走一趟紫金殿,政治理想才是他所希望的,是什麼讓李白如此渴望功名,我想應該與李白的出身有關。不逾一年,寧可散金三十餘萬,也要鋪一條黃金路。錢對於李白,或者說李白的家庭是不差錢的,差的就是功名。還有人問,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舉,我想不是不參加,而是不能參加,或者說有什麼限制著李白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所有才迫不得已以下,以黃金鋪路。

我個人猜測,李白應與李氏皇家同出一支,李世民長子李承乾被廢為庶民,貶謫回祖籍隴西,李白亦出自甘肅。又唐有規「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宗,自執工商,家專其業,皆不得入仕。」庶民等同於此列,李承乾犯如此大逆不道之罪,皆因李世民心有不忍,才換得一命。既為庶民,不能從仕,也不能真的放任不管,畢竟親兒子不是,多賜點金銀,用於經商,還是可以撐起門面的。由此種種,李白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學道習劍,有一番功名的渴望也就順理成章了。

作者簡介:

邢建建,字晏如,《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輯。被老婆戲稱為邢「賤」「賤」,故為「賤」說詩詞。

相關焦點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杭州
    不敢說杭州,又不得不說杭州。杭州有多美,恐怕百頁張都不夠描述。毛詩人說: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白居易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王安石說:從此只應長入夢,夢中還與故人遊。蘇 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鄭 谷說: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閒。
  • 「「賤」說詩詞」王維的知音是孟浩然嗎?
    可以說二人並非是知己,而是兄弟。可以同宴飲、共擔當,甚至可以把後背留給對方,但絕對不是那種高山遇流水的知音。知音是什麼?是彼此相知,心靈相通,是真正地懂對方的。這一個「懂」字不簡單,鍾子期懂俞伯牙,鮑叔牙懂管仲。而反過來說,王維懂孟浩然嗎?或者,孟浩然懂王維嗎?
  • 【詩詞中國③群每日讀詩】李白擬古十二首​附評
    「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體現了作者在醉酒之後,可以感受到無拘無束的自由,獲得精神的解放,此時可以酣暢淋漓地散盡心中的抑鬱、孤憤,可以拋卻塵世的一切羈絆,超越現實社會,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李白曾一度熱衷於追求功名,在《擬古十二首》其七就說:「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然而經過「賜金放還」、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有時不免流露出一種人生易逝的感傷情緒。
  • 杜甫心中滿滿愛 15首詩詞送李白
    杜甫心中滿滿愛 15首詩詞送李白 原標題: 杜甫保存至今的詩歌作品中,跟李白有關的,共15首:《贈李白》(五古),《贈李白》(七絕),《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後期剪輯師,觀眾有話想和你們說!
    回到這一季《中國詩詞大會》上來,我印象中有很多處地方,都是「有開頭無結尾」,或者說,「頭重腳輕」。真心希望剪輯師能夠真正的從內容出發,從詩詞出發,保證節目最基本的結構完整性和邏輯通暢性,而不是很急切的想要把結果告訴我們。那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希望剪輯師「尊重選手」,也「尊重詩詞本身」。先說「尊重選手」的問題。
  • 腹有詩書氣自華:用詩詞提升人生格局
    失意時,普通孩子說「真倒黴」,讀詩的孩子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開心時,普通孩子說「哈哈哈哈」,讀詩的孩子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種感覺,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這些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的詩句會讓孩子更加善於發現美、感悟美。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的文學都要更謹嚴、更純粹、更精緻。」中國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在古詩詞中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偶爾也會看會兒電視,上一次看詩詞大會還是一年多前。自從多年前於丹等人「黃」了之後,我認為從電視上學的東西終究了了,不如自己認真讀書來得踏踏實實,可靠。 無可否認,詩詞大會立意、包裝都很好,值得稱讚。但有些細節,實在無法推敲,就像紙糊的,一推就倒。
  • 端午節讀讀李白寫屈原的詩:屈平辭賦懸日月
    唐朝李白江上吟節錄詩文漫解:仙人準備乘著黃鶴飛去,漂泊的遊客並沒有心情去追逐那些白鷗。屈原的辭賦,像日月一樣的絢爛而悲愴楚國曾經的繁華建築,如今只剩下了一座座荒丘。初衣解詩:作為唐朝浪漫主義的詩人,李白對屈原不但是不陌生,而且他的創作靈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屈原的辭賦,上天入地,氣勢磅礴。這個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和楚國的浪漫主義詩人隔了1000多年。但他們的靈魂通過江水傳遞。屈原的愛國浪漫磅礴綺麗到了李白身上轉化成更為豪邁俊爽。
  • 被詩詞養大的人,有多厲害?
    可以說是全網最低哦!心動的家長們,快點擊下圖了解詳情吧🔍從小學、初中到高中,每個階段的孩子都能讀,就如同第四季冠軍陳更說的,什麼適合開始讀詩詞都不晚!家裡有孩子的直接閉眼入,包管拿到手肯定驚喜不已,搶到這套書,孩子就是班上最牛「詩詞小達人!」咱們庫存有限,售完恢復原價哦!
  • 中國詩詞大會上,李白這題讓蒙曼、康震吃驚,又讓董卿重重點頭
    中國詩詞大會辦了四季,每一季都有很多精彩的畫面。而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因為一道與李白詩詞有關的題目,而引起的插曲。在這個插曲中,蒙曼、康震吃驚,而後來董卿與他們又重重點頭,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盛唐時代「詩仙」李白詩詞中的西域文化
    一、李白詩詞中西域的酒文化唐詩研究者葛景春在其著作《李白與唐代酒文化》中提到,在李白的詩詞著作中有111處提到醉字,115處提到酒字,22處提到酌字,例如在《對酒》一詩中提到嚴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在唐代「叵羅以「蒲萄酒」顯然都屬於外來物。制葡萄酒的葡萄多產自西域地區。
  • 李白立冬最美詩詞,只有4句,一開頭就不俗,尾句更是美得醉人
    要說李白寫的詩詞當中,寫立冬的還真不好找,這不,我只找到了這首,但是已經夠了。因為李白這首《立冬》絕句,看似雖短,卻細細品味來,不比「床前明月光」名句差,這首詩詞全詩文如下:立冬唐·李白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
    那麼,詩人心中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呢?當然是「賦詩一首」!詩人間的相遇照亮了彼此,而他們當時寫下的詩篇,不僅記錄了難忘的友情歲月,更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朋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為你寫詩」……你唱我和篇古代詩人們喜歡以詩詞互相贈答唱和,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我們說李白狂,你看他這首詩,「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只要我的詩興大發,落筆就可以撼動五嶽,詩成之後,便是笑傲江湖。「撼五嶽」,是說自己的筆力雄健,「凌滄洲」,是說氣勢恢宏,李白可能會有失意,會有落寞,但是只要給他一桿筆,他就會把失意和落寞,也賦予桀驁不羈,藐視一切。
  • 詩詞 | 李白《靜夜思》
    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左暉所說的「難而正確的事」到底是什麼?
    貝殼所倡導的「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聽起來像是一句難以落地的口號,其創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做難而正確的事」也並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貝殼到底在做什麼。 在公眾看來,貝殼是一個找房 App,很多人熟悉它是從地鐵上黃軒代言的廣告開始的。「海量真房源,省心上貝殼」,這確實是一句概括了貝殼對於消費者的功能的廣告語。
  • 乾貨|《中國詩詞大會5》開場白全集錦——那些文字驚豔了時光
    今天我把《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一共十期的開場白全部做了整理,在此和大家分享~(關注公眾號「七月橙子樹」看完整版)建議「收藏」,慢慢回味,慢慢細品。東坡登臨,遠近橫看。偉大的人格,恢弘的自然,不朽的篇章。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舞臺上,一同遨遊五嶽,縱橫四海,人生快意,自在其中!
  • 「詩詞微塾」格律詩寫作之修辭
    如李白,古聲兩字皆仄,其號青蓮居士,時見有人寫到他又不能用仄聲時,則改稱"青蓮";韓愈,穎川河南人,祖籍昌黎郡(今遼寧義罷)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六、通感人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各有分工,但在詩詞中讓它們相感相通,彼此互轉。
  • 「黎明拾穗40期」詩詞29首,疫情過後雨噝噝,靈感失靈腦鏽蝕
    2020年7月18日「黎明拾穗40期」詩詞29首(按投稿先後順序排列)原創:曉東詩社會員「黎明拾穗38」詩詞49首,舟漾漣漪破碧晴,去邀閨友採紅菱「黎明拾穗38」,28位詩人用詩詞寫高考作文,匠心獨運,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