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二字存在的意義,古人說「獨木難支,雙木成林」就是這個道理,家庭的凝聚力是很強大的,因為家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
家應該是充滿愛的地方,是能治癒心靈,能給身體充電,讓人變得開心愉悅起來的地方,這才是家存在的意義。
01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武藝曾在節目中說過,他的父母經常吵架。
武藝經常在半夜睡夢中被父母吵架吵醒,他心裡非常害怕。
武藝媽媽坦言:「由於家庭關係的緣故,武藝的性格變得內向,他在陌生人面前不說話。」
在父母爭吵中長大的他,到現在都不敢好好談戀愛,因為害怕自己的婚姻會重蹈父母的悲劇。
父母吵架帶來的傷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心理專家表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75%是由家庭環境引起的,其中父母吵架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一項因素。
朋友的媽媽是一位傳統的堅韌又軟弱的女性。為了親人孩子無私的付出,卻得不到爸爸及他的親人們應有的尊重。媽媽對娘家人也是任勞任怨,只要有機會有能力就去為他們做事。
與兄弟們的關係卻也並不和諧。爸爸比較自私,脾氣不好,頭腦簡單情緒化,直到現在還像訓小孩一樣訓媽媽。
從小在父母的家庭暴力,長大後的冷暴力家庭氛圍裡成長,我不知不覺中變得自私內向,不輕易與人敞開心扉。
老公是一個很會為別人著想,性格隨和的人。我們的相處過程中,我自己都明白我會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利益放第一位,不肯對別人好。
潛意識裡我是害怕像媽媽一樣的付出,覺得為別人付出不值得。
不是說讓別人回報你什麼,而是你好心的為別人著想,別人卻認為你傻或者輕視你或者反過來欺負你。所以說,父母的相處真的對孩子有極大的影響。
「良好的夫妻關係與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幸福成長的通道。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充滿愛意的家庭,和彼此相愛的父母。
父母相愛,是孩子內心的一縷陽光;溫暖家庭,是孩子前行的指路明燈。」
02
在電影《奇蹟男孩》中,主人公奧吉是一位面部有缺陷的小男孩,從小由母親在家裡教導,母親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在五年級時,奧吉終於有機會進入一所普通學校接受正常教育。剛進入新學校,奧吉被同學嘲笑和欺負。適應學校生活的過程非常困難。同樣困難的,還有母親需要足夠的勇氣才能放手。
這個過程中,父親一直堅定地站在母親身後,愛護她、扶持她,不僅讓母親勇敢斬斷了這份母子依戀,也讓奧吉找到了自信,有勇氣實現真正的成長。
相愛的父母,即便不能給孩子多好的物質條件,但那份根植於心底的安全感。
自信、積極的心態,也會滋養孩子的一生。
看到父母幸福的模樣,孩子心底會存有追求幸福的勇氣。
擁有愛一個人的能力。
主持人蔡康永說:「好像在演電影,太感人了。」
他說的是林志玲的婚禮。
幸福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45歲的林志玲終於嫁人了。
婚禮選擇在臺南舉行, 因為這是林爸爸和林媽媽的家鄉,也是他們結婚的地方。
很多人都說林志玲在這大喜的日子不忘感恩,重新喚起父母愛的記憶,但我更相信林志玲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像父母那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的婚姻都有著父母的影子,那是一種潛移默化、深到骨子裡的愛的傳承。
一對相愛的父母,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父親選擇蔬菜做飯,媽媽洗衣晾被,孩子們嬉戲玩耍是最美麗的風景。
在充滿愛意的家庭裡長大,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和生活。
再優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溫暖快樂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孩子在父母有愛的家庭,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福分。孩子也會喜歡和感受到這種愛,這種愛也會感染她周圍的人和事。
孩子在與其他人相處時也會和諧很多。慢慢步入社會,她們也會帶著一份真摯的情感去融入這格格不入的世界,看到的永遠不會是社會的悲哀,她們可以看到希望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