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坐月子啊,不少人就覺得產婦應該躺在床上,少走動。其實啊,這並不完全對,關於坐月子其實還有很多的講究,特別是對於剖腹產的孕婦而言,這些動作越早做越有利於恢復。
剖腹產坐月子應該儘早做什麼?
1、產後靜臥後早翻身
在做完剖腹產手術之後,不能夠長時間的在床上躺著,手術後需要平躺6小時,就需要有適量的活動。
這是因為手術過程中對內臟進行了移動,又重新恢復原位,所以平躺可以幫助內臟恢復功能。
一般來說,醫生建議6個小時之後要及時翻身,產後翻身有助於促進身體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幫助機體儘快恢復。
如果產婦用為傷口問題,無法翻身的話,可以尋求家人的幫助,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輕,避免傷口裂開,造成二次傷害。
2、促進排氣
剖腹產手術後,產婦都會產生腹脹,一般術後醫生都會詢問孕婦"是否已經排氣"。而排氣,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放屁。
一般情況下,產婦排氣會在術後的24小時左右,在未排氣前,多喝水有利於腸道蠕動,實現儘早排氣。
而對於牛奶、豆漿等飲料容易導致脹氣,千萬不要給產婦食用。而排氣後的孕婦才能開始進食,為身體恢復提供更多的營養。
3、早下床
拔除導尿管後,產婦就可以開始適量的肢體活動了,可以先從坐起開始嘗試,克服肢體的疼痛後再下床活動。
一動不動地臥床並不會有利於恢復,相反地長時間臥床會導致肢體血流不暢,下肢麻痺等不適,嚴重者還會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
而適當的活動可以促進腸蠕動,防止盆腔粘連等合併症。
4、早做清潔
我們都知道產後會有褥汗,這是孕期身體貯存的大量水分排出體外的形式,並不是虛汗。
所以產婦在是可以活動後,就要儘快更換衣服,最好每天都要換,以保證身體清潔。雖然一開始不能進行洗澡,但可以稍微擦拭身體,特別是外陰的衛生。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分娩方式都無法避免女性遭遇的生理疼痛,只不過,分娩過程中順產疼痛指數更高,而剖腹產的疼痛則集中在產後。
那麼,剖腹產產後護理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有助於孕婦更好地恢復,避免月子病的突襲?
剖腹產後坐月子注意事項
1、剖腹產後的進食需注意
注意飲食營養是產婦康復的一個重要方面,易消化的食物有助於孕婦的吸收和恢復。排氣後,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切忌暴飲暴食,一旦發生積食,肚子發脹,這對產後的恢復是非常不好。
產後飲食最好是少食多餐的形式,這樣既能保證營養所需又不會造成腸胃的負擔。
2、護理傷口
剖腹產的產婦傷口護理很重要,千萬不要忽略,不管是日常的清理還是平時都要多加注意。
產後儘量不要有大動作,避免長時間抱孩子等體力活動,以免傷口破裂,造成二次傷害。
日常護理傷口除了要避免漲水之外,清潔很重要,做好清潔才能預防感染。如果不幸出現傷口紅腫甚至發燒等跡象,應該及時儘早就醫。
恢復期手術後傷口會結痂,過程中發癢發紅等都是正常情況,要注意千萬不要摳,強行扣下結痂會導致傷口的紅腫,反覆等,不利恢復。
3、細心觀察惡露
產後的一段時間內,產婦體內的孕後"殘渣"會通過外陰排除,也就是惡露。
產婦不用過於緊張,惡露的排除是身體恢復的代表,同時量和顏色也意味著產婦身體的恢復情況的指數象徵,隨著恢復程度,排除量會減少,顏色會逐漸變淺,剖腹產產婦每天都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惡露有異常,產婦應該儘快就診。
4、衣著儘量寬鬆,且注意保暖
對於坐月子的產婦,衣著應該儘可能寬鬆,特別是下半身應該選擇寬鬆的系帶褲子內褲也不宜過緊,以平角內褲為宜。
另外產後月子保暖是非常重要的,產婦要注意保暖,房間可以適當通風,但注意不要對著風口,為身體的健康要負責。
一般來說,剖腹產的產婦恢復要比順產的產婦要慢,此外,由於身份的轉變,身體的狀況、孕後帶孩子的疲憊等都容易導致孕婦的心情低落,家要多加體諒,分擔育兒責任,才能幫助我們的產婦儘早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