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所遺留下來的地圖中,《大明混一圖》年代最早的世界地圖。其大致成圖於明朝洪武年間,在它之後的年代最早的世界地圖,就要屬於現存於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四海華夷總圖》了。而在這幅地圖中存在著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細節。
《四海華夷總圖》成圖於嘉靖11年(1532年),在這幅地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到,從朱元璋時期的《大明混一圖》再到嘉靖時期,中國對於世界的認知,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同樣都是嚴守著歷代王朝所遵循的華夷秩序,而且當時繪製地圖的人,依然還遵循著天圓地方的傳統世界觀。中國位於地圖的正中央,即為中央之國。四周分布著日本、朝鮮、大秦等國家。
其次也通過地圖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於自然科學在當時並沒有太大的進步。當時繪製地圖也沒有採取科學的比例方式,還更多的是停留在像樣的狀態之下。而到了70年之後的《坤輿萬國全圖》時,這種局面就 有了大幅度的改觀。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西學東漸,更多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也帶來的先進的科學技術。
通過地圖上還能看到很多奇怪的國家名字地圖上的大秦國,學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這是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地圖上的波剌斯,則是中國對古希臘的稱呼。天竺就是印度和尼泊爾一域,大琉球則是現在的衝繩。那獅子國、馬蹄國和小人國又是哪裡呢?
獅子國在我國的明代指的是斯裡蘭卡。在東晉時期,就有中國的高僧曾經從南印度搭船到達過獅子國。從唐朝以後,獅子國也開始進入了中國古代王朝的朝貢體系。而馬蹄國和小人國和長腳國,則已經不能考據了。
不過根據嘉靖年代民間大量的通俗讀物和傳奇小說來說,或許這些國家是小說家幻想出來,如果是那樣,地圖上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