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甘道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張田亮一家四口的合影,田亮的官方身高是171cm,從照片裡面看,12歲的森碟身高已經直追田亮了,眼看著也要接近170了!
不少網友都想問問這長高的秘籍是什麼了!
還有不少網友留言說森碟的身高是隨了媽媽葉一茜,不過,父母個子矮孩子真的就沒機會長大高個了嗎?
這個觀點,我不太認同!
1、 父母高孩子一定高,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每一代都越來越高?
這個問題直接就打破了這個誤區,現在很多初中的孩子就已經可以和父母差不多高甚至比父母還要高了,所以身高並不是只受遺傳影響,父母高孩子未必一定高,父母愛孩子也未必一定矮。
2、 「個頭矮更聰明」,不用太關注身高
我是認同不應該以貌取人這個觀點的,但是社會的真實情況就是身高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
何炅就曾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本來是個很自卑的小孩,而我想說的是,自卑的心態會影響孩子的表現,孩子會顯得唯唯諾諾、「笨笨的」。
3、 有些孩子「後長個」,小時候不用著急
還有家長覺得孩子上小學時矮點沒什麼,有些孩子就是「後長個」的,等青春期自然就長個了。
但現實是,有研究表明:0-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長個黃金期,3-7歲培養良好的習慣,孩子每年可以增高6-15cm,而8-14歲孩子會進入快速成長期,這也是孩子最後一個長個黃金期。
如果孩子錯過了這3個時間段,又恰好有一些不利於長高的壞習慣,身高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潘慧教授說過:「只要孩子的骨骺未閉合,還在骨骼的生長期之內,通過調整飲食、作息進行身高管理,就極有可能比遺傳身高高出至少10釐米。」
1、 多運動
有研究表明,在運動後,人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會明顯增加,對孩子的身高增長更有利。
而且,運動還可以改變骨骼和骨骼肌之間的力的方向,比如一些拉伸、彎曲的動作可以刺激對應的長骨軟骨細胞增值,以此來使孩子的身高增加。(街舞、舉重、滑雪等 除外。)
2、 保證睡眠
孩子能否長個,主要是由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決定的,而研究證明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夜間分泌的生長激素量可以達到白天的三倍以上。
而且睡眠時,脊柱、雙腿關節的軟骨都處於放鬆的狀態,更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
因此,家長應該幫孩子養成9點睡覺的習慣,早上也儘量讓孩子在7點之後起床。
3、 飲食要營養均衡
最後,是營養均衡,有研究表明身高與蛋白質攝入量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絕不是說吃越多蛋白質就能長得越高,飲食均衡對孩子才更有益。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每公斤體重0.8-1.0克,對於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的量大概是60千克乘以1.0克。
而常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
一個50克的雞蛋中大約有6克左右的蛋白質;一斤牛奶500ml大概能夠提供15克的蛋白質;一兩半瘦肉大概能夠提供15克的蛋白質;50克豆子大概能夠提供17.5克蛋白質。
這裡是甘道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